↑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填空题 3 题,单选题 15 题,综合题 1 题,作图题 1 题,实验题 4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1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填空题 共 3 题
  1. 成语“响彻云霄”形容声音响亮,这主要描述了乐音三个特征中的_____;常用“镜花水月”比喻虚幻景象,这实际是光的_____现象;“芳香四溢”则是指植物花香分子的_____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甲、乙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有一大小为10N的水平向左的拉力F作用在乙物体上后,甲、乙两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已知甲物体的质量为4kg,乙物体的质量为6kg,则物体甲受到的水平作用力为_____N;如果当拉力F增大到20N时,物体甲和乙均以相同的速度沿地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甲物体受到的水平作用力为_____N。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玻璃瓶里装一些红色的水,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让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并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 体,这样小明就制成了一个简易的多功能物理实验演示器。当把此装置从山脚带到山顶时,发现玻璃管内液面升高,这说明_____;取一吸管,靠近玻璃管口,通过吸管向右吹气,如图所示,发现玻璃管内液面上升,这说明_____;将瓶内灌满水,塞紧塞子,用力挤压瓶子,发现玻璃管内液面上升,这 说明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5 题
  1. 北方的寒冬,自来水管往往因管内水结冰膨胀而破裂。在自来水管外捆扎发泡塑料,可以有效解决该问题,这是因为发泡塑料的

    A. 硬度较小 B. 隔热性好 C. 密度小 D. 导电性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 )

    A. 光屏向右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

    B. 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放大的实像

    C. 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

    D.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清晰的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一个滑轮组经改装后提高了机械效率,用它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升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较

    A. 总功减少,额外功增多   B. 机械效率提高,机械做功加快

    C. 功率变大,机械做功更多   D. 有用功不变,总功减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当汽油在发动机内燃烧不充分时会冒黑烟,这时发动机的效率升高

    B. 打开香水瓶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 高温的铁水具有内能,低温的冰块没有内能

    D. 海边昼夜温差较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的是

    A. 银河系、地球、原子、分子

    B. 太阳系、银河系、生物体、分子

    C. 太阳系、地球、电子、分子

    D. 银河系、地球、分子、原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对于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B. 乙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C. 丙图中活塞向上运动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

    D. 丁图中小朋友下滑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②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

    ③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④只受重力作用的物体一定竖直向下运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A. 音调 B. 振幅 C. 音色 D. 响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响度很大

    C.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调来判断说话者

    D. “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小明通过阅读课本了解到小孔会成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像,为了验证这个说法,他准备制作一个LED屏作为物体进行研究,下列关于LED屏制作形状的选择最适合的是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小明同学用凸透镜观看“物理世界”四个字,观察到了图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光学仪器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物理规律相同的是

    A. 放大镜 B. 照相机 C. 投影仪 D. 平面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易拉罐“可乐”是许多中学生喜欢的饮料,与“可乐”相关的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A. 罐上标有“355mL”字样,则所装“可乐”质量约为360g

    B. 用铝合金制作易拉罐,是利用了该材料具有较小的密度

    C. 用吸管吸“可乐”是利用了液体压强

    D. 罐上标有回收标志,是提醒人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 书包带较宽 B. 菜刀刀刃很薄

    C. 铁轨上铺枕木 D. 穿滑雪板滑雪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高速列车经过站台时,若人离铁道太近很可能被吸进铁道,应特别注意安全。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这是因为

    A. 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加大,压强增大

    B. 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加大,压强减小

    C. 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增大

    D. 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减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图是一种水位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当水位到达金属块A时(一般的水能导电),电路中( )

    A. 绿灯亮,红灯不亮   B. 红灯亮,绿灯不亮

    C. 红灯和绿灯都亮   D. 红灯和绿灯都不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N的物体在 10s内被匀速提升了1m.已知拉绳子的力 F为 500N,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1)做的有用功是_____J,

    (2)拉力F的功率是_____W。

    (3)要提高此装置的机械效率可采用措施有_____(写出一种即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图题 共 1 题
  1. 人静止站在汽车上时,如果汽车突然启动向前,人容易向后倾倒。如图是一个简单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白点处画出汽车突然启动时,人受力情况的示意图。

    (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4 题
  1. 在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小枫同学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这时发现杠杆的右端上翘,他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保持_____。

    (2)如图所示,该同学在杠杆左端图示位置挂上3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是50g,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他在图中A处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1,F1的大小为_____N。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如图一辆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中的速度表,目前指示的车速是_____

    (2)如图表示一支温度计的一部分,它的示数是_____℃。

    (3)如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N。

    (4)小华想用测密度的方法来鉴别色拉油和地沟油。首先,他通过网络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1g/cm3﹣0.93g/cm3之间,然后,他设计了以下步骤进行实验鉴别:

    A.将部分样品油倒入量筒中后,测出烧杯和剩余样品油的总质量m;

    B.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调平;

    C.取适量样品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样品油的总质量M;

    D.读出量筒中样品油的体积V;

    E.根据测算出的密度,鉴别样品油的品质;

    F.利用实验数据,计算出样品油的密度;

    ①请将上面实验步骤正确排序:_____(填字母序号)

    ②由如图可知,M=_____克;样品油的体积V=_____ml。

    ③若m=24.6克,则样品油的密度 ρ=_____g/cm3。

    ④他能不能用密度来鉴别色拉油和地沟油?_____;理由是: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

    编号

    长度/cm

    直径

    频率/Hz

    1

    20.50

    1.50

    2131

    2

    31.00

    2.00

    1284

    3

    48.50

    2.50

    656

    (1)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_____号。

    (2)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答:_____(能/不能); 理由:_____。

    (3)小明发现悬挂的金属管发出声音时在做有规律的摆动,认为金属管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摆动所产生的。请设计一简单的实验来检验小明的想法,简要写出实验方案和判断方法。

    实验方案:_____;判断方法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所用测量浮力的方法叫做_____。根据A与C两图所示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_____N;

    (2)根据A、B、C三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探究_____与浮力大小的关系,结论是当_____相同时,_____越大,浮力越大。

    (3)根据A、C、D三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证明:物体浸没在水中的_____与浮力大小无关;

    (4)根据有关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kg/m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如图所示,斜面的长s为10m,高h为5m.用沿斜面向上的推力F,将一个重力为G=100N的物体由斜面底端A匀速推到顶端B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f做了100J的功。求:

    (1)在此过程中,所做的有用功大小;

    (2)斜面的机械效率大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