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单选题 25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15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5 题
  1. 古代中国科技著作往往以“经”命名,如医药学的《黄帝内经》《难经》《本草经》,数学的《算经十书》,还有天文经、星经、茶经、水经等,在编写方式上也往往模拟经学的注解方式。这反映出古代科技发展

    A. 具有儒学化特征

    B.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

    C. 为封建统治服务

    D. 受益于儒学的推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清廷从政治标准出发,多次颁布法令,对民间戏曲进行干预,禁唱词曲;同时,清政府尤其是乾隆后期又召集民间不同的戏班进宫演唱,供他享乐。清廷的上述做法

    A. 使京剧艺术带有强烈的阶级性

    B. 使京剧在当时具有雅俗共赏性

    C. 客观上为京剧产生提供了空间

    D. 改变了戏曲的教化和娱乐功能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该学者旨在强调

    A. 近代思想解放运动都具有地域性特征

    B.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斗争对象不同

    C. 宗教改革更有利于推动现代化进程

    D. 文艺复兴没有体现出人文精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荀子按“上贤、次贤、下贤”的标准把儒者分为三个等级:“大儒者,天子三公也;小儒者,诸侯大夫士也;众人者,工农商贾也。”这说明荀子

    A. 制定了严格的选官标准

    B. 反对靠血缘关系选官

    C. 适应了将儒学政治化

    D. 未突破原有等级观念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唐代有很多描绘商人生活的诗篇,如元稹的《估客乐》和刘禹锡的《贾客词》等,大多极力渲染商人和农民的苦乐之别。而到了宋代,文学作品更多宣传的是商人和儒生的苦乐之别。由此可见,宋代

    A. 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B. 财富多寡决定人的社会地位

    C. 儒学的义利观遭到颠覆   D. 政府政策变化提升商人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5 题
  1. 在某一时期,生活节奏加快,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潮并存,文艺领域也出现了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等流派,生物学领域也打破了神学创世说的禁锢。上述现象的出现

    A. 受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影响较大

    B. 推动了人文精神不断走向成熟

    C. 得益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

    D. 反映了当时社会存在诸多矛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孔子把“仁”说成是“至德”,而把“孝悌”“忠信”礼”等都从属于“仁”的原则之下。以“亲亲”为出发点,认为孝梯是“仁”的根本,又由血亲之爱推及开大。孟子提出“仁义礼智”、“孝悌忠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些均反映出

    A. 儒家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B. 儒家用仁政掩盖等级秩序

    C. 儒家思想与宗法制相糅合

    D. 儒家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朱熹反复提到:“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王阳明则强调: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从中可以得知

    A. 儒学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

    B. 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

    C. 伦理道德是儒学的主要内容

    D. 成圣是理学的终极目标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惟独禁人的本能。”其中“不禁人的本能”与“禁人的本能”分别指的是

    A. 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B. 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 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 信仰得救;致良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提出:艺术家的意图要通过线条和色彩、空间和运动,不要参照可见自然的任何东西,来表明一种精神上的反应或决断。这反映了该画家主张

    A. 以写实手法来塑造形象

    B. 创作题材取自现实生活

    C. 按规定的绘画原则创作

    D. 突破陈规充分表现自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

    A. 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

    B. 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生物“神创说”

    C. 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

    D. 赫胥黎创立人猿同祖论,否定“上帝造人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

    A. 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 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 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 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有人说:“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下列最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思想是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C. 实践德政,推行教化

    D.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程朱理学认为:“耳闻目见,饮食男女……喜怒哀乐之变,皆性之自然,今其言曰:‘必灭绝是,然后得天真。’吾多见其丧天真矣。”“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此材料表明程朱理学

    A. 赞同禁欲主义

    B. 对饮食没有道德规范的要求

    C. 认可私欲,主张个性解放

    D. 认可道德规范内的人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面对当时腐败的政治和不存在任何明确的生活准则的状况,苏格拉底深感担忧。他永无休止的和朋友谈话,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他坚持认为,一问一答的考查方式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念或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苏格拉底深为忧虑的原因是

    A. 希腊的政治腐败阻碍哲学的进步

    B. 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

    C. 人们不重视辩证法导致道德标准失控

    D. 希腊人不理解人生追求是真善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黄宗羲认为,古者天子之位不传子而传贤,到了后来天子之位传子,而自宰相以下无不传贤,天子之子不皆贤,可赖宰相传贤以补之。他旨在强调

    A. 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及落后性

    B. 扩大相权以防止专制的必要性

    C. 专制下官僚政治存在的合理性

    D. 晚清恢复宰相制度的进步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帝“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 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 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 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 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伏尔泰研究了牛顿的科学成就,孟德斯鸠写过多篇自然科学的论文,康德在46岁之前的著述也集中在自然科学方面,他们“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审视自然、人类与上帝的关系,形成了自然法论中具有新精神的人文主义”。据此可见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

    A. 划清与自然科学的界限

    B. 汲取了理性思考的精神

    C. 偏离了文艺复兴的轨道

    D. 开启近代思想解放序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清代帝王多有查禁小说之举,嘉庆皇帝曾晓谕内阁:“愚民之好勇斗狠者,溺于邪慝,转相慕效,纠伙结盟,肆行淫暴,概由看此等书词所致。”道光皇帝也曾指出:“刑讼之日繁,奸盗之日炽,未必不由于此。”这从侧面说明

    A. 文化专制阻碍了清代小说的发展

    B. 清代小说冲击了理学的正统地位

    C. 小说是导致社会混乱的主要原因

    D. 通俗小说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日增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从儒学自身发展来看,理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或者儒学复兴运动,它所强调的义理之学,是对汉唐儒学的一种反动。理学的“反动”指

    A. 强化三纲五常教化作用   B. 从神学政治转向伦理道德

    C. 注重强化谶纬神学思想   D. 束缚人的思想和压制人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威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 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 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C. 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D. 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1420——1436年间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了一个41米宽、106米高的大圆顶,不再完全封闭,而是在上面开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对该设计的意图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启蒙运动的光辉照耀人们前进

    B. 欧洲已告别专制迎来新的曙光

    C. 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

    D. 体现人类摆脱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王阳明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李贽则认为“盖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下列对上述两位思想家主张的解读中正确的是

    A. 都具有思想启蒙的时代价值

    B. 都否定“天理”的存在

    C. 都反思了当时的正统思想

    D. 都挑战权威、反对孔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宋至明时期是我国古代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发展的时代。下列与其关系密切的文化现象有

    ①词成为文化的主流 ②瓦肆、勾栏的兴起 ③章回小说的出现 ④谴责小说的出现

    ⑤风俗画的出现    ⑥杂剧的产生     ⑦京剧等剧种的出现

    A. ①②③④⑤⑦   B. ①②③⑤⑥   C. ①②③④⑤⑥⑦   D. ②③④⑤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康德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的回应;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两人思想分歧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康德侧重于自由而卢梭更侧重于平等

    B. 分歧主要是实行人民主权的途径

    C. 康德反对人民主权而卢梭提倡人民主权

    D. 分歧根源在于两人阶级立场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655年法国社会科学家帕斯卡写到:“人只不过是一株芦苇,本质上是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所以我们所有的尊严都在于思考····通过思考,我们理解世界。”这一思想反映了

    A.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B. 宗教改革中的因信称义

    C. 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主义   D. 工业革命后的社会主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任何人放弃其自然自由并受制于公民社会的种种限制的唯一的方法,是同其它人协议,以谋他们彼此之间的舒适、安全和和平的生活,以便安稳的享受他们的财产并且有更大的保障来防止共同体以外任何人的侵犯,无论人数多少都可以这样做。”材料体现的思想是

    A. 天赋人权

    B. 主权在民

    C. 社会契约

    D. 自由平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库尔贝在一封信上这样描述《石工》:“弯着腰、身体被烈日烧灼、头戴麦秆草帽的七十岁老人,他那粗布的裤子上打着补丁,脚上穿着古老的木鞋,破袜子露出脚。在老人旁边是个满头尘土、皮肤被太阳灼成褐色的少年。”此画应属于下列哪一绘画艺术流派( )

    A. 古典主义 B. 现实主义

    C. 浪漫主义 D. 现代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19世纪《儒林外史》和《人间喜剧》分别在中国和法国刊印并开始流传。这两部名著都

    A. 折射了当时中法的社会百态   B. 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不满

    C. 迎合了当时政治发展的趋势   D. 反映了工业文明影响下的诉求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在某一历史时期,欧洲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缥缈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具有这一创作风格的文学作品

    A. 通过发掘人类感情世界反对封建制度

    B. 典型再现社会风貌并揭露批判社会罪恶

    C. 表现了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精神危机

    D. 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论孔子思想》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孔子被认为是“保守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的思想依据各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2)材料中“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指的是什么?据材料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明末清初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三大思想家影响巨大。他们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出总结性批判,开创了具有……务实精神的一代进步思潮。

    ——摘自岳麓版教材

    (3)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三中这种“进步思潮”的共同主张及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会异常活跃、变化剧烈,对历史发展会产生巨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材料二  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三  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像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摘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材料四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的观点,并指出这一观点出现的历史背景?

    (2)归纳材料二中的观点?简析该观点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者之间在本质目的上有何相似之处。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中外启蒙思想家提出的革新社会的方案有何不同,分析两者出现差异的经济根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哲学对于普通人来说,越来越遥不可及。这些稀奇古怪的宇宙论不能符合人的需求,并且与人的基本经验背道而驰。……对苏格拉底来说,哲学的宗旨并不是提出关于宇宙的深奥理论,而是要让人学会如何生活。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罪恶呢?那是因为人们缺乏关于生活和道德的理念。如果他们承认其深刻的无知,就更能懂得如何行事。

    ——(英)凯伦•阿姆斯特朗《轴心时代》

    材料二: 古代希腊思想家的每个学派,亚里士多德学派、柏拉图学派等等,都在文艺复兴那个时候找到它的信徒……在14至15世纪,对人体、天文、地理以及自然世界其他领域的研究普遍得到了加强。……数学和数学方法受到普遍重视,并逐渐与自然科学研究结合起来……一些有远见的哲学家及时地汲取了新科学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自然哲学倾向的新哲学体系,成为近代哲学的先驱。

    ——吴仁平、彭隆辉《欧洲哲学史简明教程》

    文艺复兴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一是新生,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

    ——陈衡哲《西洋史》

    材料三: 法国哲学家是真正的哲学家,他们提出了最根本的哲学问题:关于生命的意义,关于上帝、人性、善与恶。同时,他们不满足于只是少数教授和学者们的抽象争论和象牙塔里的沉思,他们希望影响大众,说服大众。他们热情地承担了改良社会和人性的责任……最有名的、在许多方面都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家是弗朗索瓦•玛瑞•阿鲁埃,他以伏尔泰的笔名闻名于世。在他漫长的生涯里,写了七十多部有趣的著作,他一生都在极力反对法律的不公正,以及法律面前阶级的不平等。

                        ——(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对哲学发展的意义。

    (2)依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时期哲学研究呈现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中文艺复兴的“两个意义”。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哲学家们分别提出了哪些思想来“改良社会和人性”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