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情景默写 1 题,字词书写 1 题,选择题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诗歌鉴赏 1 题,课外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名著阅读 1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唐代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表现了诗人字羁旅中无奈、孤独的心情。

    (3)《论语·学而》中,表明一个有修养之人的心境不受别人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一次行走,一道风景;一段旅程,一种人生。诗人王湾乘船来到北固山,在《次北固山下》中用:“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描绘了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的的壮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字词书写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拂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缭亮地响着。

    (1)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____改为____  ②____改为____

    (2)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①卖弄(______)  ②应和(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称之别,如“尊君”尊称对方的父亲,“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小芳的爷爷六十岁生日,家人我老人祝寿,小芳选了很恰当的对联送给爷爷:花甲岁神清气爽,耳顺年体健身康。

    C.古人往往在家信中寄语子女弟侄,予以教诲与劝勉,这是古代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语文教材里的课文《诫子书》就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

    D.同学们都知道老子、孔子、庄子、孟子等古代先哲,“子”就是他们的名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综合性学习。

    (1)学校文学社开展“文学与文化”专题活动邀请市文化馆张老师做专题讲座。下面是邀请函草稿的正文部分。画线词语表达都不得体的一项是(____)

    张老师您好。我校文学社拟邀请您于6月20日9点在学校报告厅为我们做“文学与文化”的专题报告。您学富五车,①久闻大名,如果能来我校对我们②不吝赐教,将是我们的莫大③荣幸。本应④光临寒舍向您表达我们的愿望,无奈学习时间太紧,不能成行,敬希⑤见谅。届时我们一定洗耳恭听,⑥不耻下问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2)扇子是引风用品,夏令必备之物。中国传统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集成部分,它与竹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有着密切关系。下面是关于扇子的一个上联,请用给出的三个短语组合成一个恰当的下联。

    无处  不清风  动来

    上联:举起随时消酷暑

    下联: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下列小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观”字统领全篇。

    B.“洪波涌起”的“涌”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海波涛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C.诗中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写的是动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的是静景。

    D.诗歌句句写景,又句句抒情,诗人把眼前的海上景色与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得地融合在一起。

    2.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课外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杨时①见程颐②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注释)①杨时:宋代出名理学家。②程颐:北宋理学家、教育家。为程颢之胞弟。③游酢:人名,北宋著名理学家。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杨时见程颐于洛____

    (2)时盖年四十矣____

    (3)颐偶瞑坐____

    (4)时与游酢侍立不去____

    2.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3.成语____就出自这个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________

    4.这个故事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有什么教育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母亲养蜗牛

    楼上人家赠予母亲几只小蜗牛。那几个小东西,只有小指甲的一半儿大,粉红色,半透明,可爱极了。母亲非常喜欢这几个小生命,将它们安置在一个漂亮的茶叶盒儿里,还预先垫了潮湿的细沙。母亲似乎又有了需精心照料和养育的儿女了。她经常将那小铁盒儿放在窗台上,盒盖儿敞开一半,让那些小东西晒晒太阳。并且很久很久地守着,怕它们爬到盒子外边爬丢了。它们爱吃菜心儿,母亲便将蔬菜最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在盒儿内。

    母亲日渐一日地对它们有了特殊的感情。那种感情,是与小生命的一种无言的心灵交流。

    八岁的儿子也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奶奶,我想吃蜗牛!我还想喝蜗牛汤!我同学就吃过,说可好吃了!”

    “可……它们现在还小啊……”

    “我等它们长大了再吃。不,我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以后再吃,这样我就可以一直有蜗牛吃了。奶奶你说是不是?”

    母亲愕然。

    我阻止他:“不许存这份念头!不许再跟奶奶说这种话!”儿子眨巴眨巴眼睛,受了天大委屈似的,一副要哭的模样。

    母亲便说:“好,好,等它们长大了,奶奶一定做给你吃。”

    从此,母亲观看那些小生命的时候,儿子肯定也凑过去观看。

    儿子问它们为什么还没长大,而母亲肯定地回答——它们分明已经长大了。

    儿子确定地说,它们已经长大了,不是长大了一些,而是长大了许多。而母亲总是摇头——根本就没长。

    然而,不管母亲和儿子怎么想,怎么说,那些小生命的确是一天天长大着。壳儿开始变黑变硬了,它们的头和柔软的身躯,从背着的“房屋”内探出时,憨态可掬,很有妙趣了。

    “奶奶,它们就是长大了吧?它们再长大一倍,就该吃它们了吧?”

    “不行。得长到和你拳头一般儿大。你不是说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之后再吃吗?”

    “奶奶,我不想等了,现在就要吃,只吃一次,尝尝什么味儿就行了。”

    母亲默不作答。

    趁母亲不在家,我将儿子拉至跟前,对他讲奶奶一生多么地不容易;讲自爷爷去世后,奶奶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讲那些小蜗牛对于奶奶的意义……儿子低下头说:“爸爸,我明白了,如果我吃了蜗牛,便是吃了奶奶的那一点儿欢悦。”从此,儿子再不盼着吃蜗牛了。

    一天晚饭时,母亲端上一盆儿汤,对儿子说:“你不是要喝蜗牛汤吗?我给你做了,快喝吧。”我狠狠瞪儿子一眼。儿子辩白:“不是我让奶奶做的!”母亲朝我使了个眼色。我困惑地慢呷一口,鲜极了!但那不是蜗牛汤,而是蛤蜊汤。

    其实母亲是把那些能够独立生活的蜗牛放了,放于楼下花园里的一棵老树下。她依然每日将菜蔬之最鲜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于那棵树下……

    一天,母亲说:“我又看到它们了!它们好像认识我似的,往我手上爬。”我望着母亲,见母亲满面异彩。那一刻,我觉得老人们心灵深处情感交流的渴望,令我肃然,令我震颤,令我沉思……”

    1.通读全文,理解内容,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相关情节。

    ①____——②蜗牛逐渐长大,母亲刚将蜗牛移入新居,儿子却说现在就要吃蜗牛;——③____

    2.请自选角度,简要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3.选文中的“母亲”是如何处理小孙子想吃蜗牛这件事的?对此你如何理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读诗

    琦君

    爸爸是个军人。幼年时,每回看他穿着笔挺的军装,腰佩银光闪闪的指挥刀,踩着马靴,威风凛凛地去司令部开会,我心里都很害怕,生怕爸爸又要去打仗。我对大我三岁的哥哥说:“爸爸为什么不穿长袍马褂呢?”

    爸爸一穿上长袍马褂,就会坐轿子回家。轿子在家门口停下来,他笑容满面地从轿子里出来,牵起哥哥和我的手,到书房里唱诗、讲故事给我们听。

    一讲起打仗的故事,我就半捂起耳朵,把头埋在爸爸怀里,眼睛瞄着哥哥。哥哥边听边表演:“‘砰砰砰’,孙传芳的兵倒下去了。”爸爸拍手大笑,我却跺脚喊:“不要‘砰砰砰’地开枪嘛!我要爸爸讲白鹤聪明勇敢的故事给我听。”

    白鹤是爸爸的白马。它英俊健壮,一身雪白的毛。爸爸骑着它飞奔起来时,像在腾云驾雾。所以爸爸非常宠爱它,给它取名叫白鹤。

    一提白鹤,哥哥当然高兴万分,马上背起爸爸教他的对子:“天半朱霞,云中白鹤;湖边青雀,陌上紫骝。”我不喜欢背对子,也没见过青雀与紫骝是什么样子。我喜欢听爸爸唱诗,也学着他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我偏着头想了一下,问爸爸:“床前月光怎么会像霜呢?屋子里怎么会下霜呢?”

    爸爸摸摸我的头,笑嘻嘻地说:“屋子里会下霜,霜有时还会积在老人的额角上呢。你看二叔婆额角上,不就有雪白的霜吗?”

    哥哥抢着说:“我知道,那叫作鬓边霜,是比喻老人家头发白了跟霜一样!”

    爸爸听得好高兴,拍拍哥哥说:“你真聪明,我再教你们两句诗。‘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他解释道:“风吹过老树,发出沙沙的声音,就像下雨一般。月光照在沙洲上,把沙照得雪白一片,就像霜。但那不是真正的雨、真正的霜,所以诗人说是‘晴天雨’‘夏夜霜’。你們说有趣不有趣?”

    哥哥连连点头,一副深深领会的样子,我却听得像只呆头鹅。我说:“原来读诗像猜谜,好好玩啊!我长大以后,也要作谜语一样的诗给别人猜。”

    爸爸却接着说:“作诗并不是作谜语,而是把眼里看到的、心里想到的,用很美的文字写出来,却又不直接说穿,只让别人慢慢地去想,愈读愈想愈喜欢,这就是好诗了。”

    我听不大懂,十岁的哥哥却比我领会得多。他摇头晃脑地唱起来,调子跟爸爸唱的一模一样。

    在我心里,哥哥是个天才。可惜他只活到十三岁就去世了。如果他能长大成人的话,一定是位大诗人!

    光阴已经逝去了半个多世纪。爸爸和哥哥在天堂里,一定时常一同吟诗唱和,不会感到寂寞吧!

    我是多么想念他们啊!

    (选自《琦君散文》)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析文中爸爸的形象。

    3.为什么说“在我的心眼里,哥哥是位天才”?

    4.文中多处描写了“我”作为小女孩的可爱情态。仿照示例,从文中再找出一句,并作批注。

    示例:

    语句:我就半捂起耳朵,把头埋在爸爸怀里,眼睛瞄着哥哥。

    批注:动作描写。“半捂”“埋”“瞄”几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个小女孩在爸爸眼前的可爱情态,很有画面感,好像那个可爱的小女孩就在眼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

    ⑴以下文字是对鲁迅《朝花夕拾》相关内容的概述,请据此填空。

    这是一场让人渴盼的盛事,“我”伸长了脖子遥望,久候,却总是匆匆一眼;这是场让人痴念的盛事,“我” 宁愿生场重病,也想满足“扮犯人”的心愿……

    这场充满地方民俗风情的“盛事”是指         ,这些情境出现在鲁迅《朝花夕拾》中的《        》里。

    ⑵《父亲的病》和《琐记》都写到衍太太。请任选一篇,写一件与衍太太相关的事,并说说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作文。

    请以“这一课”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定;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写;③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④不少于500字(写成诗歌应不少于20行);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