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6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单选题 29 题,解答题 2 题,实验题 3 题,填空题 1 题
简单题 20 题,中等难度 15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 题
  1. 下列关于浓硫酸与浓硝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敞口久置,二者浓度均会变小   B. 常温下,均会使铝、铁钝化

    C. 敞口久置,二者质量均会变大   D. 均具有强氧化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9 题
  1. 下列有关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氨气极易溶于水,可以用来做喷泉实验 ②可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③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氨气 ④氨易液化,工业上可用氨作制冷剂  ⑤实验室制得氨气用碱石灰干燥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对于铵盐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

    ①都溶于水   ②都是白色晶体   ③都有刺激性气味   ④加热后都有氨气放出   ⑤与碱混合后加热都有氨气放出   ⑥都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A.全部

    B.①②⑤⑥

    C.①②⑤

    D.③④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为纪念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联合国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门捷列夫 B.达尔文 C.牛顿 D.波义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RO3n-中,共有x个核外电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R原子核内含有的中子数目是(    )

    A.A-x+n+48 B.A-x+n+24 C.A-x-n-24 D.A+x-n-24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周期元素中,Ⅰ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

    B.ⅥA 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

    C.室温时,零族元素的单质都是气体

    D.所有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单原子离子时的化合价和它的族序数相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四月农谚“雷雨肥田”“雨生百谷”描述的都是节气谷雨。下列元素在自然界中的转化与“雷雨肥田”有关的是(   )

    A.K B.N C.S D.C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氮气能大量存在于空气中的根本原因是 (  )

    A.氮气性质稳定,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B.氮气比空气轻且不溶于水

    C.氮气既无氧化性,也无还原性,不与其他物质反应

    D.氮气分子中两个氮原子结合很牢固,分子结构稳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关于氮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游离态 B.只有化合态

    C.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 D.既没有游离态又没有化合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叙述中与氮的固定无关的是

    A.工业合成氨

    B.工业上将氨转化成硝酸和其他氮的氧化物

    C.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吸收空气中的氮气使之转化成植物蛋白质

    D.电闪雷鸣的雨天,N2与O2会反应并最终转化为硝酸盐被植物吸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 L 1 mol·L-1的氨水中(  )

    A.含有1 mol NH3分子

    B.含NH3和NH4+的物质的量之和为1 mol

    C.含NH3·H2O、NH4+的物质的量之和为1 mol

    D.含NH3、NH3·H2O、NH4+的物质的量之和为1 mol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溶液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与50ml 1 mol·L-1硝酸铝溶液中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A.150 ml、1 mol·L-1硝酸钠溶液 B.75 ml、2.5 mol·L-1 硝酸钙溶液

    C.150 ml、3 mol·L-1硝酸钾溶液 D.50 ml、3 mol·L-1硝酸镁溶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浓硝酸常呈黄色的原因是(     )

    A.浓硝酸中混有碘化银 B.浓硝酸中混有铁离子

    C.浓硝酸易分解产生二氧化氮 D.浓硝酸中混有单质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 B.铜与硝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硝酸可氧化Fe2+ D.可用铁或铝制品盛装浓硝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试剂中,用来检验亚硫酸钠是否被氧化,最合理的是

    A.氯化钡溶液和盐酸 B.硝酸钡溶液和硝酸

    C.氢氧化钡溶液和硝酸 D.硝酸钡溶液和盐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关于NO和N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O是一种红棕色气体

    B.常温常压下,NO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

    C.含等质量的氧元素的NO和CO的物质的量相等

    D.NO2可用排水法收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NO2溶于水时,与水反应,该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2∶1 B.1∶2 C.3∶1 D.1∶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在实验室完成下列实验时,不需要考虑尾气处理的是(  )

    A.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B.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C.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D. 2KClO32KCl+3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在下列变化①大气固氮②硝酸分解③实验室制取氨气中,按氮元素被氧化、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③①②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①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中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用金属铜制取硝酸铜,从节约原料和防止环境污染角度考虑,最好的方法是(   )

    A. 铜硝酸铜   B. 铜硝酸铜硝酸铜

    C. 铜氧化铜硝酸铜   D. 铜氧化铜硝酸铜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已知X、Y、Z、W(含同一元素)有如下所示转化关系,且X能与W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易溶于水的盐,则X可能是(  )

    A.N2 B.NO2

    C.NH3 D.N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列有关氨气及铵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铵盐受热均可以分解,产物均有生成

    B.在反应中体现了氨气的还原性和碱性

    C.所有铵盐都易溶于水,所有铵盐中的N均呈

    D.氨气极易溶于水,可用来做喷泉实验,所得的氨水很稳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喷泉实验 B.稀释浓硫酸

    C.排水法收集NO D.实验室制取氨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绿色化学实验”已走进课堂,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①实验室收集氨气采用图1所示装置

    ②实验室做氯气与钠的反应实验时采用图2所示装置

    ③实验室中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气与酸生成铵盐的实验

    ④实验室中采用图3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下列各组离子在pH=1的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K+、ClO-、NO3- B.NH4+、K+、SO32-、SO42-

    C.Al3+、Fe2+、I-、NO3- D.Cu2+、Fe2+、S2-、SO4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碱金属和卤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B.卤素单质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C.碱金属单质的密度逐渐增大 D.卤素单质的密度逐渐减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下面关于L层与M层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L层离核比M层离核近

    B.M层上电子所具有的能量高于L层上的电子

    C.当L层上的电子数为奇数时,M层上不可能有电子

    D.M层上最多可填充8个电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短周期元素是指1~20号元素 B. 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有32种元素

    C. 周期表中有八个主族,八个副族 D.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等于该元素所在的族序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原子半径:K>Na>Cl

    B. 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8个族

    C.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HF>H2O>PH3

    D. 在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处的硅是一种优良的半导体材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2 题
  1. 如图是氮元素的几种价态与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N2的两种用途:_________、____。常用作制冷剂的化合物是________(名称)。该物质在空气中与HCl相遇有白烟现象,产生该现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

    (2)HNO3与图中的物质C常用于检验Cl-的存在,则C的化学式为_______。

    (3)NO2与水反应生成物质A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浓硝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5)氨水显碱性,写出氨水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氨催化氧化生成NO是工业制硝酸的反应之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I、中学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未配平,反应条件略去),其中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请回答:

    (1)若Y是黄绿色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为非金属单质,构成它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的溶液为某浓酸,则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

    II、(1)硫酸型酸雨样品放置时pH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2)如果将刚取样的上述酸雨和自来水(用Cl2杀菌消毒)混合,pH将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把工厂烟囱造高 ③燃料脱硫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⑤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3 题
  1. 下图A、B、C是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制取氨气并进行喷泉实验的三组装置示意图,制取NH3选用试剂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用A图所示的装置可制备干燥的NH3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中收集NH3的试管口放置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干燥管中干燥剂能否改用无水CaCl2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B图所示的装置可快速制取较大量NH3拟作喷泉实验。根据B图所示的装置及试剂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浓氨水滴入CaO中有大量NH3逸出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检验NH3是否收集满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C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充满干燥氨气,引发喷泉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汽车燃料中一般不含氮元素,但尾气却所含有NO,产生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汽车排气管上装有催化转化器可减少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CO和NO反应可转化为无害气体排放,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实验室用金属铜和稀硝酸制取NO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是有毒气体,某学生为防止污染,用分液漏斗和烧杯装配了一套简易的、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NO气体发生装置,如图甲所示。

    ①实验室若没有铜丝,而只有小铜粒,在使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时,可用丝状材料包裹铜粒以代替铜丝进行实验,这种丝状材料的成分可以是________(填序号)。

    A.铁  B.铝  C.铂  D.玻璃

    ②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反应进行,在分液漏斗中实际看到的气体是红棕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

    (3)为证明铜丝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确实是NO,某学生另设计了一套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制取NO。反应开始后,可以在U形管右端观察到无色的NO气体。

    ①长玻璃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让反应停止的操作方法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收集NO气体装置,不合理的是____(填序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用图中装置进行有关实验。请回答: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中应浸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是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

    (3)装置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当D处有明显的现象后,关闭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体产生,此时B中现象是______。B中应放置的液体是____(填序号)。

    a.水     b.酸性KMnO4溶液

    c.浓溴水     d.饱和NaHSO3溶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现有下列短周期元素的数据(已知Be的原子半径为0.089nm):

    原子半径(nm)

    0.074

    0.160

    0.152

    0.110

    0.099

    0.186

    0.075

    0.082

    最高正化合价

    +2

    +1

    +5

    +7

    +1

    +5

    +3

    最低负化合价

    -2

    -3

    -1

    -3

    (1)⑧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上述元素处于同一主族的有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元素①和⑥能形成两种化合物,写出其中较稳定的化合物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3)含锂材料在社会中广泛应用,如各种储氢材料(Li2NH等)、便携式电源材料(LiCoO2等)。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Li和Li作核反应堆最佳热载体,LiH和LiD用作高温堆减速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Li和Li互为同位素                 B.Li和Li属于同种核素

    C.LiH和LiD的化学性质不同       D.LiH和LiD是同种物质

    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

    A.碱性:Be(OH)2<LiOH<NaOH<KOH

    B.半径:K>Na>Li>Li+

    C.氧化性:Li+<Na+<K+<Rb+<Cs+

    D.金属性:Cs>Rb>K>Na>Li>Be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