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单选题 24 题,null 1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13 题,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4 题
  1. 1895年,由传教士李提摩太翻译的《泰西新史揽要》一书在上海出版后,几千册一售而空,三年间卖了两万到三万本,一时成为“谈新学者,皆不得不备之书”,以致于盗版书更多。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该书内容适应了当时国人的需要

    B. 清政府对教育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

    C. 翻译者采用了本土化的译书策略

    D. 外国传教势力在中国获得迅速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诗人亚历山大·波普赞颂道:“自然界和自然界的规律隐藏在黑暗中,上帝说,让牛顿去吧,于是一切成为光明。”19世纪末,科学界普遍认为物理学的主要框架已经一劳永逸地构成了,以后需要做的就是把小数点后面的数字再推进一位。这反映出

    A. 牛顿力学体系已经解决了包括宏观和微观世界的一切问题

    B. 牛顿力学体系被奉为物理学的圣经,作为权威对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产生阻碍作用

    C. 经典物理学到19世纪末已经发展得比较完整,研究宏观和超高速物理学的各部门已出现

    D. 牛顿力学体系还没有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柏拉图说:“事物对于你自己,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柏拉图的这段话

    A. 解释了“人是万物的尺度”

    B. 重申了“美德”的重要意义

    C. 强调“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D. 否定了苏格拉底的认识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 制天命而用之

    B. “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 兼相爱、交相利

    D. 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 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 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 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 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有研究指出:中国近代化模式主要存在三种:①“冲击——反应”模式 ②“侵略——革命”模式 ③“早期启蒙”模式。如果按这些模式进行历史分期研究,中国近代化的起点分别是

    A. 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明中后期

    B.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明中后期

    C. 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维新运动

    D. 明中后期、鸦片战争、维新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达尔文的“进化论”作为一项自然科学的巨大成就,也对人类社会的政治和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②成为西方国家进一步扩张侵略的“理论依据”

    ③成为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源

    ④成为近代中华民族觉醒、奋发图强的思想动力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董仲舒在评论一件寡妇改嫁的案例时指出,依《春秋》大义,“夫死无男,有更嫁之道也”,故寡妇改嫁“皆无罪名,不当坐”。这折射出汉代

    A. 司法判案“重情轻法”

    B. 妇女的整体社会地位较高

    C. 婚姻受礼教束缚相对较小

    D. 妇女拥有婚姻自主的权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22年,梁启超指出:“科学精神之有无,只能用来横断新旧文化,不能用来纵断东西文化。若说欧美人是天生成科学的国民,中国人是天生成非科学的国民,我们可绝对的不承认。”梁启超此言

    A. 强调思想文化进步的重要性

    B. 肯定了西方文化的优越性

    C. 对新文化运动表示完全支持

    D. 否定了当时盛行的进化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中国文学史》在论述先秦的一部作品时写道:“诗人采用象征、比喻的手法,把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山川日月、香草美人、千里流沙、蜿蜒八龙等罗织起来,构成一个绚丽多彩的虚幻世界;另一方面,诗人又通过一系列曲折迷离的情节来展示对现实政治和坎坷人生的悲剧性思考。”该作品的风格为

    A. 内容古朴的现实主义

    B. 脱离真实世界的唯心主义

    C. 想象奇特的浪漫主义

    D. 关注自己内心的个人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在世界文明的“轴心时代”(公元前6—前3世纪),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 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 以法为教、焚书坑儒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说:统治者的权力应来自于被统治者的同意,建立国家的唯一目的,乃是为了保障社会的安全以及人民的自然权利。当政府的所作所为与这一目的相违背的时候,人民就有权利采取行动甚至以暴力的方式将权力收回。上述言论与下列哪部著作的观点最相近

    A. 《哲学通信》

    B. 《纯粹理性批判》

    C. 《社会契约论》

    D. 《论法的精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西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增置五经博士,元朔五年(前124年)开始创办太学,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宣帝时,五经博士增至十二人。弟子员也代有增加,到东汉质帝时,太学已多至三万人。太学大量扩充的社会根源是

    A. 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完善

    B. 儒家政治势力日益膨胀

    C. 儒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D. 儒学教育取得发展进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南齐“(文惠)太子与竟陵王子良俱好释氏,立六疾馆以养穷民”。北齐皇帝也曾下诏,“去秋已来,水潦人饥不自立者,所在付大寺及诸富户济其性命”。这反映了

    A. 宗教勃兴推动了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

    B. 政府借助民间力量应对自然灾害

    C. 南齐皇族较北齐更富有社会责任意识

    D. 儒家的“仁政”思想得到切实贯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只靠两只手臂提供劳力的人,没有更多的时间积极参加国家事务;这些人不能算作是积极公民,而是私人。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指积极参加集体事务的人,因此,在他看来妇女、奴隶和外邦侨民不属于这类人。”这反映了在雅典

    A. 个人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B. 不存在任何不公正的民主

    C. 城邦的意志和利益高于一切

    D. 体力劳动者不能享受民主权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判处死刑,其罪名是“腐蚀青年,并否定传统的神,而宣传自己的新神”。苏格拉底之死的真正原因是

    A. 宣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B. 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主张

    C. 彻底否定了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

    D. 批判雅典直接民主政治制度弊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一文中评价某次变革时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在它的光辉的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最早引领这场变革的文学家是

    A. 但丁

    B. 彼特拉克

    C. 薄伽丘

    D. 莎士比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6世纪的欧洲,“在各种暴力活动和血腥屠杀中,世俗政权不断地向前推进……政府接受了以前教会人员占有的大多数财产,取得了任命或至少批准高级神职人员的权力”。材料所述现象对西欧教会发展的影响是

    A. 王权专制取代了宗教自由

    B. 推动了封建土地制度的建立

    C. 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D. 奠定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基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2014年,当埃博拉病毒在非洲部分国家肆虐时,中医中药再次引起世人的关注。如果想了解传统中医中有关药物方面的知识,最适合查阅的资料是

    A. 《黄帝内经》

    B. 《伤寒杂病论》

    C. 《本草纲目》

    D. 《氾胜之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陈旭麓认为甲午战争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亟变。带着这种“亟变”,当时有识之士寻找民族出路主要着眼于

    A. 以维新改良来实现渐进式发展

    B. 用革命手段建立民主共和国

    C. 改变现存政治制度以救亡图存

    D. 全盘照搬西方的制度与文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中国知识分子一方面建立了以报刊为形式的新的联系与交往方式,另一方面建立了多种类型的学会和政治党派,并且明显地从对传统价值核心的怀疑,转向对它的彻底的否定。这种情况出现于

    A. 维新变法时期

    B. 辛亥革命时期

    C. 五四运动时期

    D. 国民革命时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924年,孙中山说:“我们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所以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不过办法各有不同。”这里的“民生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相同之处在于

    A. 都能体现对资本主义的反思

    B. 都主张彻底废除旧的土地所有制

    C. 都提倡革命后土地完全公有

    D. 都解决了夺取和建立政权的问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1905年,《民报》第一号刊载了四幅人物画,目录标题分别是“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黄帝”、“世界第一之民权主义大家卢梭”、“世界第一之共和国建设者华盛顿”、“世界第一之平等博爱主义大家墨翟”。《民报》此举的根本目的是

    A. 利用报刊媒介进行民主革命的舆论动员

    B. 考订黄帝、墨翟、卢梭、华盛顿的历史地位

    C. 以中西杰出人物为标杆树立人生新坐标

    D. 立足三民主义理论评价中西历史人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美国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

    A. 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B. 全面照搬了列宁主义的思想精髓

    C. 完全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

    D. 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1 题
  1. 在研究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时,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为人文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这体现在文艺复兴

    A. 彻底摧毁了蒙昧和宗教势力

    B. 完成了西方社会的思想改造

    C. 提倡人性,反对神性

    D. 弘扬理性和科学思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  卢梭的社会公约可以简化如下: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

    (1)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指出两者的相同之处。这两者有何相似的时代背景?

    (2)18世纪法国的进步思想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而17世纪中国的进步思想却很快沉寂下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两种不同状况的根本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两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讲》

    材料二  所有国民军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一、所有中国此前与各国缔结之条约,均继续有效。二、赔款外债照旧承认,仍有各省洋关如数摊还。三、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

    ——《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对外宣言》

    材料三  我们同盟会素所主张者,有三民主义:一民族主义,二民权主义,三民生主义。今民族、民权已达目的,惟民生问题尚待解决……

    ——《在国民党成立大会上的演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孙中山追求的”至完美的国家“是怎样的国家?他能否建立起这样的国家?说说你的理由。

    (2)结合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指出材料二《宣言》存在的缺陷。后来这种缺陷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请分析实现转变的因素。

    (3)材料三中“今民族、民权已达目的”,果真如此吗?谈谈你的看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