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情景默写 1 题,材料作文 1 题,选择题 2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句子默写 2 题,名著阅读 1 题,语言应用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2016年,中美合拍片《长城》折戟沉沙,张艺谋     。而今,张艺谋    历四年之久打造出的《影》已经公映。上映以来,影片票房多少有些     ,但还是收获了不少观众的掌声。根据对现场观众采访的结果显示,《影》中残忍血腥的情节虽然让部分观众不适,但是影片所呈现的太极、阴阳、对弈等中国传统元素依旧得到大部分观众的喜爱。很多观众表示在观赏《影》时,仿佛置身于围棋的世界。张导对画面的追求始终     ,由此营造出了以黑白灰为主色调“水墨意境”;影片中的斗争也如围棋般烧脑。塑造的人物也不像西方语境中非黑即白,而是让不同人物拥有了多面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整部电影仿佛一盘大棋,棋手身在棋局而不自知自己其实只是命运的棋子。这与电影中的太极图意境相仿,因为太极图所表达的是中国哲学中“转化”的意味,导演想传达的理念,与中国文化在世界对话中所要传递的理念十分相近,即(      )。

    《影》坚持以中国文化为故事内核,用古典的画风、蕴藏其中的文化符号和哲学内涵探索东方极致美学,这无疑是对外展示文化自信的有益尝试。

    (改编自澎湃新闻网 作者:阿树树)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对现场观众采访的结果显示,《影》中残忍血腥的情节虽然让部分观众不适,但是影片所呈现的太极、阴阳、对弈等中国传统元素依旧得到大部分观众的喜爱。

    B. 根据对现场观众采访的结果显示,虽然《影》中残忍血腥的情节让部分观众不适,但是影片所呈现的太极、阴阳、对弈等中国传统元素依旧得到大部分观众的喜爱。

    C. 根据对现场观众采访的结果,虽然《影》中残忍血腥的情节让部分观众不适,但是影片所呈现的太极、阴阳、对弈等中国传统元素依旧得到大部分观众的喜爱。

    D. 根据对现场观众采访的结果显示,《影》中残忍血腥的情节虽然让部分观众不适,但是影片所呈现的太极、阴阳、对弈等中国传统元素依旧得到大部分观众的喜爱。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中国对世界的看法既是对立的,也是转化的

    B. 中国对世界的看法不是对立的,而是转化的

    C. 中国对世界的看法既非对立的,亦非转化的

    D. 中国对世界的看法是对立的,而非转化的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不孚众望    处心积虑    差强人意   独树一帜

    B. 深孚众望    呕心沥血    不如人意   独行其是

    C. 深孚众望    处心积虑    差强人意   独行其是

    D. 不孚众望    呕心沥血    不如人意   独树一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小确幸”一词,出自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随笔,由翻译家林少华直译而进入现代汉语,意思是“微小而确实的幸福”。

    何为“小确幸”?口渴的时候,手边正好有一瓶水;排队时,你所在的队前进得最快;电话响了,拿起听筒发现是你正在想念的人……这些就是生活中尽管微小但确实令很多人感到幸福的东西。

    对于“小确幸”,你有怎样的认识与感悟?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小确幸”呢?请自定角度,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 题
  1.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我把学生时代写的一些小诗结集出版了,第一时间就送你来一本,请你惠存,闲瑕时你凑合看看吧。

    B. 现在接人待物还是简单一点好,我们登门拜访就是想跟你叙叙旧,你就略备薄酒小菜,千方别太麻烦啦。

    C. 最近我们班好多同学都特别垂青余光中先生的作品,今天早读的时候,大家还在读《等你,在雨中》。

    D. 我们隔壁的李老一家对人总是那么友善,这些年对我们家帮助很大。我们能有这样一户芳邻,真是我们家的幸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所涉及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②豆蔻梢头二月初

    ③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④年近知命,位止方州

    ⑤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A. ③①②④⑤   B. ②①③⑤④   C. ②④③①⑤   D. ③②①⑤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儒家文化与生态文明

    乔清举

    儒家文化的超越性智慧,集中表现在对生命的珍视和尊重。“生”在中国文化中含义极其丰富,这正表明了古人对“生”的体验和认识的深刻性、丰富性。

    “生”的最基本的含义自然是生命。生命的出现是诞生、出生,生命的存在状态是处于生中,生命的展开表现为生长、生活。对于稚嫩的生命,儒家的基本精神是让它顺利地、饱满地生长和实现,这就是“生”的“使之生”的含义。《周易·系辞下》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周易·系辞上》说“生生之谓易”。“大德”就是伟大的性质、德行,天地伟大的德行是给予事物以生命;“生生”就是使生命顺利地展开,这是天地的好生之德。

    尊重万物的生命的思想,落实到对待动植物上,表现为“时禁”的观念,即动植物不到成熟之时,不得渔猎和砍伐,为的是“不失其生,不绝其长”(《荀子·王制》)。孟子、荀子都把“时禁”作为仁政或圣王之制的内容;《礼记·月令》篇甚至详细地规定了渔猎砍伐的月份限制,如孟春之月“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  

    “生”也是生物体内在的根本动力,表现为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儒家叫作“生意”,这可谓对生命的最为深刻的体会。程颐把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仁”解释为“生意”。他说:“心譬如谷种,生之性便是仁也。”(《二程集》)种子一定是包含有“生意”的。谷种包含着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又重新成为种子的生生不息的整个过程。现代汉语还保留着这种用法,植物的种子大都叫作“××仁”,如“核桃仁”“花生仁”“玉米仁”,这里的“仁”就是作为“生意”的“仁”。“生意”包含着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弱到强的发展和增长的过程,所以,不知不觉中,“生意”成了经商、做生意。从“生意”的起源上看,企业一定得有内在生命,才有“生意”;有了“生意”,才有生意;没有“生意”,也就没有了生意。

    儒家重视“生生”的生态思想,为当今世界确立尊重生命、维护和保持生态的稳态平衡的义务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当然,这不是说儒家的生态思想已经十分完善,也不是说中国古代不存在生态问题。曾几何时,“清且涟漪”的黄河水,变得浊浪翻滚;林木茂关的森林草原,成了年复一年席卷大半个中国的沙尘的策源地。这些都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生态问题。但是,儒家文明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和大地的珍视,使我们今天仍然能够生活在他们曾经生活的大地上,这正是我们要感恩于古人、感念于大地的地方。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生”在中国文化中含义极其丰富,体现了儒家文化的超越性智慧。

    B. 《周易·系辞下》说“天地之大德曰生”,意为天地的好生之德是让生命顺利地展开。

    C. 孟子、荀子都把“时禁”作为仁政或圣王之制的内容,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尊重万物的生命的思想。

    D. 程颐把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仁”解释为“生意”,这是对传统儒家思想中的“生意”除旧布新的思想。

    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生’的基本含义”“时禁思想”“‘生意’的阐释”三个方面,层层深入地论述了儒家文化中生态思想的建立和发展。

    B. 文章在论述中引用了大量的儒家经典文献,有力地论证了儒家文化对生态思想的阐释。

    C. 现代汉语中,植物的种子大都叫作“××仁”,这论证了儒家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生生不息。

    D. 文章最后一段论述了儒家文化中的生态思想的价值和其对当今世界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庸》中“尽其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是儒家“好生之德”思想的发展。

    B. 《礼记·祭义》说“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其中包含儒家思想中“时禁”的观念。

    C. 《礼记·月令》篇详细地规定了渔猎砍伐的月份限制,体现了儒家尊重万物生命的思想。

    D. 儒家的生态思想并不十分完善,中国古代也存在生态问题,所以完善儒家生态思想体系,我们责无旁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和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丰富多彩的方式阐释、弘扬着核心价值观,满足着人民大众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为各族人民带来认同感。例如: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成熟于汉代,成为我国两千多年来特有的时间制度,指导着人民大众的农业生产、衣食住行、民俗活动等等,进而融入并丰富了中华民族顺天应时、道法自然、崇尚和谐的人文精神。又如中国剪纸是民间艺人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的传统技艺,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起源于汉代,自唐朝开始盛行,并流传全国,既在刺绣、制衣、雕花、建筑等领域具有“打样”的实用功能,也能满足装点生活或者配合其他民族活动的审美和社交需要,表达了中华民族祈福纳祥,和合美满的精神追求。目前,我国有1372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39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各类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13087项省级代表性项目。

                                  (摘编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

    日前,来自广州美术学院城市学院动漫专业的近百位师生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拜师仪式,共同向8位民间工艺大师拜师学艺,争当非遗传承人,立志弘扬发展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当前,国内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工时长、产量低、成本高,实用性差等,正面临着“人走技失”“后继乏人”的问题。

    应该说,广州美术学院的拜师仪式给非遗传承困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通过聘请非遗传承人担任实践导师,指导大学生如何传承传统的“非遗”技艺,而学生也将走出校园,深入了解“非遗”的作坊和行业;非遗传承人提高技艺方面的指导实践,高校则可以提供学术资源与教学资源支持,共同打造“非遗”项目特色专业和课程,培养“非遗”高层次人才。

    除此之外,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用性、传播性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它们如果想要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就必须紧密结合现代的话语体系和年轻人的审美感受,创新传播方式、提升设计感。《国家宝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电视化语言和明星讲解人,使那些“养在深宫未识”的文物“活”了过来,让冷冰冰的文物走进了年轻人的心里。

    (摘编自《广州日报》)

    材料三:

    2018年2月,北京卫视《非凡匠心》第二季正式开播,这档节目将镜头对准了中国传统工艺及其传人,探寻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

    作为《非凡匠心》第二季的合作伙伴,京东众筹通过互联网渠道和自身的流量优势,为节目中出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展示和销售平台,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新鲜血液,让更多人群开始关注一直默默无闻,甚至是几乎失传的非遗文化。

    据统计,《非凡匠心》第二季第二期的同时段收视率排名第四,第三期的收视更是获得了同时段排名第二的好成绩。不仅如此,《非凡匠心》的口碑也与收视率呈现正比,其豆瓣评分高达8.9分,众多网友表示被节目中的工匠精神震撼到了,深刻感受到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事实上,《非凡匠心》的火爆并非没有原因。近几年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力度越来越强,在十三五规划总纲领的指导下,多个省市相继出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方案。不仅如此,“匠心精神”也已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社会各个行业做好本职工作的精神动力。

    作为国内最大的互联网众筹平台,京东众筹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通过互联网渠道和流量优势,京东众筹希望与《非凡匠心》联手让非物质文化和产品走进更多人的视线中。

                              (摘编自“中国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各族人民带来认同感。

    B. 截至目前,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各类名录名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数量居世界之首。

    C. 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工时长、产量低、成本高、实用性差,因此,总理提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D. 京东众筹与北京卫视联合推出的《非凡匠心》第二季节目深受观众欢迎,也赢得了网友的广泛好评。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成熟于汉代的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特有的时间制度,两千年来一直指导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融入了中华民族丰富的人文精神。

    B. 剪纸这种传统技艺源于汉代,盛于唐代,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可以满足审美和社交需要,表达了中华民族美好的精神追求。

    C.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普遍面临“人走技失”“后继乏人”的问题,广州美术学院的做法为其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思路。

    D.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省市都相继出台了保护和发展方案,“匠心精神”成为各行各业的精神动力。

    3.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材料二、三概括说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荆轲之死

    荆轲从秦舞阳手中的托盘里取过地图,身子前倾,双手举过头顶。秦王,这是我们燕国地图,从此以后,燕国将俯首称臣,如大秦之属县,岁岁纳贡,不敢有半点异图。

    秦王喜不自禁,俯身来看。

    地图一点儿一点儿展开,一点点展开,末了,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

    荆轲突地执匕朝秦王猛刺,秦王情急中躲开利刃,荆轲奋力追赶……

    “停停停停,”台下赵团长击着手掌,示意台上停下来,“金科,你演荆轲演了多少年?三十年。三十年一直都这么演?”

    “这是历史正剧,当然这么演!”

    “啧啧啧!”赵团长不停地摆头,“难怪我们剧团濒临倒闭,三十年啊,一成不变!时代不同了,金科,老戏要演出新意,要融入时代元素嘛!这戏要改,一定要改!”

    怎么改?

    赵团长经过一个星期的编写,终于拿出了一个自己十分满意的剧本,剧情是这样的:荆轲并不是什么义士,而是一个无赖,整天好酒贪杯爱色敛财,一心想着飞黄腾达。于是买通关系,混骗到了燕王身边。后来见秦国势力强大,燕国岌岌可危,便假托刺秦,携燕国地图、奇珍异宝投靠了秦王……

    金科开始认真地看了两页,看着看着,脸色大变,一抬手将剧本扔出了窗外。

    “狗屁!”金科愤怒地说。

    赵团长心痛地捡回剧本,赶紧收回公文包里。“我说金科,现在不是流行戏说吗?不是流行穿越吗?不是流行搞笑吗?你那什么什么义薄云天,忠肝义胆,狗屁!谁信?谁看?没人看,哪来钱?没钱哪来房?哪来车?金科呀金科,你不能再固执下去了,好好想想吧!”赵团长痛心疾首地说。“要演你演!”金科剑眉倒竖,黑着脸甩手走了。

    赵团长还真想演,但他演得好吗?金科是县剧团的台柱子,金科饰演的荆轲神形毕肖,唱念做打,无不精彩绝伦。只是这金科演荆轲久了,出不来,总以为自己就是荆轲,他耿直,敢怒敢言,这不,连赵团长他都不给一点面子。

    赵团长只得强忍着,低下身价去求金科,“金科啊,我初来乍到,您是老革命,一定要支持我的工作啊!如果我们把这个戏演好了,到省里拿个一等奖什么的,奖金可是两万呢!”

    赵团长软磨硬泡了几天,金科才心一软,勉强默认了下来。

    经过两个月精心排练,新版《荆轲刺秦》终于隆重上演。首演在县大剧院举行。锣鼓铿锵,大幕开启,艳丽的灯光下,十位盛装女子且歌且舞,巧笑倩兮,美目流转,妖冶异常,歌舞升平中,荆轲摇摇晃晃,晕晕乎乎,醉眼朦胧,美女们挤眉弄眼,极尽挑逗,荆轲左牡丹,右芙蓉,沉醉在温柔乡里……

    易水送别……

    图穷匕见……

    荆轲从秦舞阳手中取地图在手,突然间神情大变,脸色异常凝重起来。地图一点点展开,一点一点展开,图穷,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赵团长大惊,按照新剧本,地图里是没有匕首的。

    荆轲左手扯住秦王衣袖,右手执匕首朝秦王猛刺。饰演秦王的演员覃望也吃了一惊,戏不是改了吗?怎么还刺?金科朝覃望使了一个眼神,低声道:“按老剧本演。”覃望愣了一下,只好拔剑,一边拔一边奔跑,一边奔跑一边想,赵团长不是吩咐过吗?不,不能按老剧本演,荆轲不能死,死了后面的戏怎么演。于是继续奔跑,装作剑始终拔不出来的样子。金科瞧出来覃望的意思。

    荆轲止步,仰天长笑:“哈哈哈哈!秦王施暴政天怒人怨,荆轲我受重托为民除奸,焉能好美色贪钱财忠义扫地,留千古骂名遗臭万年!罢罢罢!难手刃秦贼,我怎能苟且偷安,纵万死无生也不污我忠肝义胆。”

    金科突然擅自加进了一段唱词,还好琴师老练,跟了上去。唱罢,荆轲将匕首在脖子上一横,身子一斜,栽倒在地,倒地的那一刻,看得见金科眼中噙满泪水。

    戏完全演乱套了,赵团长急忙令人将幕布拉上。

    奖牌呀!奖金呀!赵团长捶胸顿足。为了奖牌,为了两万元奖金,不管怎样,戏还得演,赵团长只得压住满腔怒火上金科家去求他。金科避而不见,让老婆传出话来,荆轲已死!

    从此以后,金科告别舞台,不再演戏。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的赵团长认为历史正剧没有商业价值,只有“戏说”“穿越”才能改变剧团现状,这说明他是个虽有责任心却没有文化素养的人。

    B. 小说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金科的形象就是在与赵团长改编剧本、覃望不敢按老剧本演戏这一系列言行的鲜明对比中凸显出来的。

    C. 小说语言生动而又不失典雅。如“赵团长痛心疾首”“荆轲神形毕肖”等成语的使用,既丰富了人物形象,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D. 小说以生动的笔触叙述了“荆轲之死”这一故事,体现了艺术创作不能为市场所左右,艺术不能做市场的奴隶的主题,引发读者深思。

    2.小说结尾部分写到“荆轲已死”,请结合小说,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①

    周紫芝

    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回头双鬓已星星。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

    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只愁飞诏下青冥②。不应③霜塞晚,横槊看诗成。

    (注)①光州:南宋时期是接近金国的边防重镇。使君,汉唐以来,称州郡的长官为使君,此沿袭旧称。②青冥:青色的天空。这里代指朝廷。③不应:不顾。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词中的前两句叙述了六年阔别中两人天各一方的情形,为下面的抒写别情作了铺垫。

    B. 此词写惜别之情,却一反常态,用较多的笔墨塑造了一个渴望建功立业的使君形象。

    C. 上片中“谁知”“还与”二词,表达了诗人再次送友人登程时即兴而生的愉快之情。

    D. 下片通过“铁马”“寒日暮”“霜塞晚”等的描绘,表现了使君波澜壮阔的边塞生活。

    2.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本词简要赏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初,太祖时,差役行久生弊。王安石相神宗,改为免役。司马光为相,知免役之害,不知其利,欲复差役,轼曰:“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免役之害,掊敛民财,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此二害轻重,盖略等矣。”光不以为然。轼又陈于政事堂,光忿然。轼曰:“昔韩魏公刺陕西义勇,公为谏官,争之甚力,韩公不乐,公亦不顾。轼昔闻公道其详,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光笑之。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轼与弟辙,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B.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C.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D.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字”是古时对一个人的称呼,一般应该是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时由乡中长老或贵宾所取,可以与名的意思一致,也可以相关,甚至相反。

    B. 《春秋》是由孔子修订的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与《乐经》《尚书》《诗经》《礼记》合称“五经”。

    C. 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掌管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长官为礼部尚书。

    D. 举子即举人,授予通过乡试者。乡试在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皇帝亲派主考官,因在八月举行故称“秋闱”,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勤政爱民。黄河决口,徐州城将要被洪水冲毁,苏轼说服卒长带领手下人尽力筑堤,自己住在城墙上,过家门不入,最终保全了徐州城。

    B. 苏轼敢于直言。苏轼和司马光就差役制和免役制的利弊争论不休、各执己见,司马光很愤怒,苏轼用司马光做谏官时的事情对他进行反驳。

    C. 苏轼仕途坎坷。苏轼自从中举以来,一直以爱戴君王为本,其忠心耿直、正直无畏远在群臣之上,但被小人嫉妒和排挤,不能安然在朝廷中任职。

    D. 苏轼才华出众。欧阳修在梅圣俞面前很是推崇苏轼,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刚开始都很厌烦,很长时间之后,大家才真正信服了欧阳修的话。

    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2)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2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

    (3)而人之所罕至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4)或因寄所托,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亭集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步余马于兰皋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骚》)

    (2)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赤壁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岁食贫。(《诗经·氓》)

    (4)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再别康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巧授连环计”是《三国演义》中的情节,写的是阚泽向曹操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

    B. 《三国演义》作者以蜀汉为中心,以魏蜀吴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故事情节,既写得曲折多变而又前后连贯,既有主有次,又主次密切配合。

    C. 《三国演义》写关公败走麦城之后突围不成,为马忠所获,孙权想要劝降,手下大臣谏止,于是关羽、关兴遇害。

    D. 在《三国演义》“青梅煮酒论英雄”中,刘备认为袁绍、刘表、孙策等人是英雄,却被曹操一一否定了。

    E. 《三国演义》中“官渡之战”,曹操扫除北方最强劲的对手袁绍,一统北方;“赤壁之战”,孙刘联盟完胜曹操,三足鼎立初现;“夷陵之战”,蜀国大伤元气,为覆灭埋下了伏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下面是某中学“研学旅行”活动流程方案,请把这个方案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