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作文题 2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选择题 4 题,句子默写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诗歌鉴赏 1 题,课外阅读 1 题,名著阅读 1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作文题 共 2 题
  1. 作文。

    完美,无疑是人人都想追求的目标。可是,人生不会因为生来完美就事事顺风顺水,也不会因为生来不完美就此生无望。女神维纳斯并没有因为断臂而缺少一丝美丽;科学家霍金也没有因为身体被禁锢在轮椅上就禁锢了他智慧的大脑……生活中有那么多并不完美的小人物,包括你、我、他,正是靠着不甘心、不放弃、不认输的勇气,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别样精彩人生……

    请以“拥抱自己的不完美”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有明确的文体特征),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不少于600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作文。

    良好的成长环境(家庭、学校、社会等),温暖的人间真情(亲情、友情、师生情等)都是我们心中的阳光。阳光,象征关怀、温情、奉献,象征蓬勃的朝气,象征奋发向上的力量……朝向阳光,灵魂不会坠入黑暗;心有阳光,生命就会一路芬芳。

    请以“   是我心中的一片阳光”为题,完成作文。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不得套作。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转身

    李汉荣

    ①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

    ②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曾经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

    ③那一次我在北京火车站等车。在拥挤的人流里,我不小心踩了右边的年轻人。我正准备道歉或接受责备,却看见转过来一张文雅谦和的脸,他说:“对不起,我挡着你了。”我竟然被感动了,只顾欣赏这张善良、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江南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把诚挚的心情告诉他。当我忽然记起,正要张口表达,人潮猛然涌了过来,一转身,我已找不到他,只看见攒动的人头,闪动的各色衣服……

    ④还记得那年春天,我一人在秦岭深处行走,山路两旁开满野花:灯芯花、野草莓花、苜蓿花、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四周的群山,一律被松树、柏树、桦树和茂密灌木覆盖。闻着花香,听着水声,看着山色,我恍然似已进古代,入了那“拈花微笑”的仙境。正在此时,迎面走来一位小女孩,她头上插了几朵野花,手里拿着一束菖蒲,好看的脸上满是羞涩,浑身洋溢着纯真的自然气息。但我不便过分地注意她,我怕她受到惊吓。于是我停下来,给她让路,然后静静地看她远去,欣赏着她的背影,却记不清她的眼睛和脸究竟是什么样子,匆匆的一瞥里只看到“好看”的朦胧感觉。也许,或者是一定的,我这一生只有这一次和她相遇了,只有这一次,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十分的失落和惆怅。怎么办呢?我想多看她一眼,看仔细些。我想在记忆里逼真地收藏一个像野花一样纯真的秦岭女孩。这也许是她一生里最生动的瞬间,我记起了泰戈尔的诗句:“你不知道你是多么美丽,你像花一样盲目。”我情不自禁地转过身来,沿着小女孩走的方向走着,走到山路转弯的地方,出现了个三岔路口。我已经无法知道小女孩走进了哪一条路径。就那么一转身,她消失在命运的路径,也许就是我此生永远都不能踏上的路径……

    ⑤冬天,已经很冷了,西伯利亚寒流远道而来,遭遇袭击的当然是穷人,最可怜的是乞丐。乞丐不多,但不多的乞丐也常常有力地触动和唤醒我们冬眠的良心。在南大街路口,我看见一位衣服褴褛的中年乞丐。我急忙赶回家,拿上我去年穿过的那件防寒服给他。可是来到南大街,已看不见他,于是我在东大街找他,又在北大街找他,都没有找到。最后我来到丁字路口,还是没有找到他,却遇到了一个老年乞丐,一转身,苦难转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但苦难的身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于是我把防寒的衣服披在了这位贫苦的老人身上,希望他下降的体温能稍稍回升,希望降温的人性能稍稍回升。我由此想到亚洲的穷人,非洲的穷人,全世界的穷人,想到徘徊在文明大街上的那些孤苦身影,一转身,他们到哪里去了?而文明,你能否追上去,轻轻拉起那褴褛的衣襟,或者握着那空空的手,仔细看看他们的眼睛?他们到哪里去了,一转身?

    ⑥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不见踪影;一转身,天上的那座虹桥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水里的鱼已经没入深渊;一转身,父亲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青……

    ⑦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爱情一转身变成婚姻,诗一转身变成散文,羊群一转身变成毛衣……等一等,等一等,能否再转回来?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一句中, “打捞”这个词用得极妙,与前文中的“人海”相呼应,说明人海茫茫,纵然可以寻找也不可能再找到她的影子。

    B.第②段“转身,就是永别”这句话,总括了作者个人的体验与感悟,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同时也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C.本文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采取“概括——具体——概括” 的结构模式,表达出了对真善美的热切追求。

    D.本文重点描写了三次“转身”的动人情景,分别为:在车站,善良的年轻人转身没人入群,我来不及道歉;秦岭深处,一个美丽的女孩转身消失在命运的路径;南大街路口,我想帮助的一位贫苦的中年乞丐转身而逝。

    2.文中第④段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3.标题“转身”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正是青年读书时

    刘少华

    ①人年轻时,无论多么忙碌或是贫穷,有一种快乐谁都无法剥夺,那便是读书。但青年人读书,有时会有热情、少方法,战略上异常重视、战术上捉襟见肘,不得其门而入。关于如何读书,前人进行了诸多总结,依我看,如下四点能做到便十分不易,却也十分有益。

    ②首先,要追求把书“读完”。当年,金克木先生写《书读完了》,让人大吃一惊。别说书海无边、时间有限,就算只读2019年初至今出版的中文书,正常人穷其一生都不可能。为何金克木先生敢说“书读完了”?其实,这背后是对读书的系统思考。比如中国古书,其中的头绪、结构、系统有据可循,其中有些书是绝大部分书的基础﹣﹣金先生举例说,如果研究“红学”,那么《红楼梦》就是一切的基础,没有捷径,非读不可。

    ③以此类推,青年人读书,应当从源头去读,在脑海中搭起一个“格式塔”,日拱一卒。在青年时期、记忆力最强时,先尽量“输入”,快速吸收基础知识,打好底子。书当然是看不完的,但在年轻时打下广博的基础,却能“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④其次,要仰仗经典之力。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曾借小说主人公之口说,“我只是不愿意在阅读未经过时间洗礼的书籍方面浪费时间”。这话听着刺耳、偏执,背后却有一番考量。大浪淘沙始见金,时间这个公平的见证者,为人类淘汰了不计其数的书,却同样留下了卷帙浩繁的佳作。阅读经典,是进入人类知识殿堂的捷径。

    ⑤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对此感受极深,甚至专门写出一本《为什么读经典》。书中,他为经典作品下了诸多定义,其中第一条便是,“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信哉斯言!因为经典作品反复接受一代又一代人洗礼,总能跨越时代,进入群体的记忆中。即便这些作品需要你花力气、下功夫阅读,也是值得的。知识青年,不读经典,何以自立?

    ⑥此外,还要经常打开新书。我们关于读书的经验,大都来自前人。然而审视我们所处的时代,与过去又有些不同。知识更新速度爆炸性增长,一日不学便有跟不上之感。即便当下互联网如此发达,人类最优秀的知识结晶,依然倾向于以出版的方式固化。畅销书榜上,让人失望者有之,给人启发者却更多。许多经典都曾流行一时,今日之流行未必不是明日之经典。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直指当下或未来、瞄准过去被忽视的真问题的书,对我们的工作生活是有益的指导。

    ⑦读书得读其闪光点,尤其对当下出版的书更要抱以宽容与理解之心。创新的见解、观点、结论问世时,因其往往领先于时代,往往不容易被接受。青年人更应对世界投以好奇的目光,最先去发现、去接受新书中那些对世界可能有推动作用的闪光点。好奇与新知,是两盏时时互应的明灯。

    ⑧人生的许多变化,也许正是从学会正确读书开始的。而做一个读书人最幸福的是,眼前是无尽的书籍世界,我们在其中能寻觅到、体验到通往更大世界的千万条路。

    (摘自2019年4月21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⑤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关于读书,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或建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4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蜷伏(quán)   粗犷(ɡuǎnɡ)   坍塌(tān)   随声附和(hè)

    B.稽首(qǐ)    诘难(jié)    解剖(pōu)   觥筹交错(ɡōnɡ)

    C.殷红(yān)   筵席(yàn)    斡旋(wò)    气冲斗牛(dòu)

    D.遒劲(jìng)   炽热(chì)    镌刻(juān)   强词夺理(qiǎn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目的忙得无瑕顾及其他的时候突然来到。

    B.她从兜里小心冀冀地掏出一个用手绢包着的蝴蝶发卡,在我头上比量着。

    C.唐朝是我国舞蹈发展史上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舞蹈的最大特点是中西合壁。

    D.生活中的困境反而可能激发人向上攀登的斗志,使人呈现出勃勃生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站位更高,视野更开阔,演泽形式更丰富,诗与歌与情相得益彰--《经典咏流传》第二季以更新更美的面貌贏得了观众的精神和鸣。

    B. 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让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

    C. 一根竹签,一撮麦芽糖,轻轻一吹,便化出惟妙惟肖的糖人;笔走龙蛇、翰墨飘香,一个个“福”字跃然纸上……春节将至,浓浓的年味充盈着大街小巷。

    D.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以宏阔的背景、惊心动魄的倩节、炫丽震撼的视听效果,让观众感觉焕然一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面对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我们学过他的《渔家傲·秋思》。

    B.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

    C.《小石潭记》《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都是“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D.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世界文学影响很大,其主要作品有小说《羊脂球》《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2)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晏殊《浣溪沙》)

    (3)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5)恢弘志士之气,________,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6)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某校开展了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按要求参与解决下列小题。

    活动一:赵洋同学在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的《寻找中国最美孝心少年》之后写了一篇观后感。下面是文中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修改。

    ①“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是永远都报答不尽的,但如何尽孝,却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深思熟虑并以行动去实现的。②孝敬父母应从现在开始,孝敬父母应从点滴小事做起,树立新时期孝心好少年的榜样,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使尊老爱老敬老的社会风气得以弘扬。③“寻找中国最美孝心少年”,带来的不仅是灵魂的洗涤,更是几个精彩的片段。

    (1)标序号的句子中有一处语病,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句,修改意见:     

    (2)标序号的句子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

       句,修改意见:     

    活动二:(3)小丽同学写下了这样的几句话,请你仿照例句,续写一句。(要求:内容相应,句式相同)

    孝心是一杯清茶,它的芳香,是爱的自然芳泽;孝心是一根拐杖,它的扶携,是爱的坚实保障;               

    活动三:(4)刘敏同学认为,只有父母付出的爱,没有我们回报的爱,这爱是不公平的。请同学们写出至少2条向父母表达自己感恩之情的活动方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请从情景交融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诗。

    咸阳城东楼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课外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记游定惠院

    苏轼

    黄州定惠院①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今年复与参寥禅师②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此木不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既饮,往憩于尚氏之第。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修洁,如吴越间人,竹林花圃皆可喜。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③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晚乃步出城东,鬻④大木盆,意者谓可以注清泉,瀹⑤瓜李,遂夤缘⑥小沟,入何氏、韩氏竹园。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阴下。有刘唐年主簿者,馈油煎饵,其名为甚酥,味极美。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乃径归。道过何氏小圃,乞其藂橘⑦,移种雪堂之西。坐客徐君得之⑧将适闽中,以后会未可期,请予记之,为异日拊掌。时参寥独不饮,以枣汤代之。

    (注释)①定惠院:在黄州东南。苏轼初到黄州时曾寓居定惠院,作此文时已移居雪堂。②参寥禅师:僧人道潜,苏轼友人。③崔成老:庐山道士,精古琴,苏轼的挚交琴友。④鬻(yù):卖,这里作“买”讲。⑤瀹(yuè):浸渍。⑥夤(yín)缘:循沿。⑦藂(cóng)橘:一丛橘树,藂同“丛”。⑧徐君得之:徐大正,字得之,苏轼友人。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园已易主(________)

    (2)晚乃步出城东(________)

    (3)以后会未可期(________)

    2.下面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B.此木不为人所喜/不足为外人道也

    C.往憩于尚氏之第/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D.以予故/以枣汤代之

    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记游小品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记录了他游定惠院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B.开头即写海棠每岁盛开,必去观赏,可见作者对这株海棠喜爱之深。

    C.虽然“园已易主”,但以苏轼之故,主人对定惠院东小山上的海棠、枳木仍加意保存、爱护。

    D.本文是作者应徐得之之请而作,以作为日后回忆时的谈资。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

    5.本文以写小事细节见长,且笔法细腻,读来情趣盎然。请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句来加以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

    (1)   的代表作《简·爱》成功塑造了一个独特的女性形象。主人公简·爱虽貌不惊人,矮小瘦弱,却人格独立,内心强大,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反抗精神。这个人物的出现,改写了英国传统女性   的形象。

    (2)“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请结合保尔四次死里逃生经历中的某一次,分析他是如何在艰难的环境中坚持初心的。

    (3)阅读一部名著时,个性鲜明的人物、曲折起伏的情节、纷繁多样的人情世态……都可能引发你的阅读兴趣。请结合《水浒传》《海底两万里》《骆驼祥子》其中一部名著的内容,说一说是什么引发了你的阅读兴趣,并简要说明这一兴趣是如何促使你阅读这部名著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