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单选题 24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15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 题
  1.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间接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宪法条文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确保美国国家机构的权威和职能的行使

    B. 确保美国国会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核心地位

    C. 美国各州不能与他州或外国自行缔结盟约

    D. 保证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机制的有效运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4 题
  1. 周朝时所封郑、晋、鲁、卫、蔡等同姓诸侯封地大都在富庶或战略要地。而异姓诸侯,除了宋、陈、许、杞、邾等小国处于内地外,其余多在偏远地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开疆拓土的需要

    B. 维护周王室的利益

    C. 诸侯等级的不同

    D. 强化中央集权的考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在文书上面用朱字。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可见,明朝内阁( )

    A. 地位很高,负责全国的行政事务   B. 是具有决策权的内侍机构

    C. 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   D. 与皇帝权力相互制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长时间出现“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的现象,这反映了古代乡村治理主要依靠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皇帝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之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理解正确的是

    A. 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 都维护了地主阶级统治

    C. 都曾顺应了历史潮流

    D. 都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钦定的法学教科书中说:“皇帝的决定也具有法律效力,因为根据赋予他权力的王权法,人民把他们的全部权威和权力移转给他。”这说明

    A. 《社会契约论》影响深远

    B. 王权法丧失法律效力

    C. 古罗马皇帝崇尚“君权神授”

    D. 古罗马重视法律的传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雇佣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苏格拉底的上述观点反映他

    A. 反对直接民主制度

    B. 要求哲学家管理国家

    C. 赞扬君主专制制度

    D. 用人要做到人尽其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据说清代乾隆年间,有个翰林,把“翁中”误写成“仲翁”,乾隆批之以诗“翁仲如何作仲翁?十年窗下少夫功。如今不许为林翰,罚去江南作判通”进行挖苦。诗中“判通”是“通判”的故意颠倒,“通判”这一官职最早出现在( )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罗马帝国前期,法学家的活动十分活跃。他们除了协商国家进行立法和汇编法令的工作,还担负着答复法律上的疑难问题,指导诉讼,编撰契约合同以及其他法律事项,法学家纷纷著书立说,法律教育和法学研究相当流行,蔚然成风。材料说明

    A. 罗马法学家拥有了国家立法权

    B. 成文法逐渐取代习惯法

    C. 法学家的活动推动万民法发展

    D. 罗马法已经发展到鼎盛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苏格拉底曾说: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苏格拉底这些话的主要政治意图是

    A. 提倡妇女参政

    B. 主张人民主权

    C. 反对轮番而治

    D. 重建道德价值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这表明黄宗羲

    A. 反对实行君主制度

    B. 指出了废除宰相的弊端

    C. 认为君主不能世袭

    D. 强调宰相职位应该世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一次朝会,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对宰相田千秋说,我与你同受先帝委托。我主管宫廷事务及朝廷人事,你负责外部执行,我们共同配合,天下方可太平。由此可见

    A. 丞相与六部共同执行决策

    B. 权臣把持朝政统治黑暗

    C. 中朝成为真正的决策机关

    D. 重武轻文导致藩镇割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据钱穆《国史大纲》记载:“盖耕稼城郭之国,本已先周而有。周人不能尽灭之,以与周之诸侯并存;在而此诸邦亦力不敌周人,认为共主,以天子礼奉亊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异姓封国已显露出反叛之心   B. 推行分封实际是西周势力的拓展

    C. 西周的大一统格局已经形成   D. 诸侯纷争的局面在西周已经出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农村常可见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年届七旬的老翁,要向三岁稚童称“叔叔”或“爷爷”。永定俗谓:“白头哥,坐地叔”(即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呼“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上年纪老者也要唤其为叔)。这一现象反映了宗法制

    A. 强调血缘纽带

    B. 强调尊老爱幼

    C.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

    D. 有利于凝聚宗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左传》中有一段关于宗法制的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无适:没有嫡子。钧:均等)这段记载说明(  )

    A.宗法制要求按年龄大小来确定继承人 

    B.春秋时期只能靠占卜来解决继承问题

    C.贤德是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 

    D.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办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引自司马光《史记》)这一段文字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 诸侯争霸

    B. 问鼎中原

    C. 分封衰败

    D. 天子遭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通志·氏族略》载:“秦灭六国,子孙该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此现象的出现有利于

    A. 皇权专制制度的确立

    B. 封建官僚政治体制的形成

    C. 秦朝民族文化的统一

    D. 秦朝郡县制度的推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宋史.职官志一》:“左散骑常侍、左谏议大夫、左司谏、左正言,同掌规谏讽谕。凡朝政阙失,大臣至百官任非其人,三省至百司事有违失,皆得谏正。”下列结论较为合理的是( )

    A. 谏官保证宋代政治清明

    B. 谏官的设立不利专制皇权

    C. 谏官种类繁多造成冗官

    D. 谏官的谏议减少了行政失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自秦至清,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皇帝集权的一种重要方式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形成新的决策核心。下列史实与这一方式不符合的是

    A. 汉代形成“中朝”

    B. 唐朝设立三省六部

    C. 明成祖设立内阁

    D. 清雍正年间设军机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6世纪末,西班牙人门多萨在《中华大帝国史》中写道:“皇帝极想成为他的帝国及其臣民的主人,国家如此之大,省份又如此之多,因此没有皇帝和内阁的同意,巡抚、总督和法官不准处死任何人。”材料主要反映了 (    )

    A.元朝统治的疆域十分辽阔

    B.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C.明朝皇帝和官员依法办事

    D.清朝皇权专制的进一步加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公元前399年雅典五百人陪审法庭对苏格拉底进行审判,藏有私心的雅典人和襟怀坦白的雅典人一起利用雅典民主制处死了本邦伟大的思想家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之死最能说明

    A. 诉讼的胜负常常不是取决于案件本身的是非曲直

    B. 雅典人感性的因素常常胜于理性的因素

    C. 这种直接民主容易出现权力的滥用

    D. 陪审法庭是要使公民受到最公正和最无私的审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无论国王或市民,都从成长着的法学家等级中找到了强大的支持。随着罗马法被重新发现,教士即封建时代的法律顾问和非宗教界的法学家之间确立了分工。不言而喻,这批新的法学家实质上属于市民等级。”(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由此看来,“罗马法被重新发现”的关键因素是

    A. 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崛起

    B. 法学家等级之间重新进行了调整

    C. 国王对法学改革给予的强大支持

    D. 罗马法本身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罗马法规定:没有主人准许,对他人的奴隶的鞭打虐待,构成了侵辱,因为这种行为被看做是对主人的间接侵辱。这一规定也是以违反善良风俗为条件的,所以如果只是为了教训该奴隶或者纠正他的恶习,则不构成侵辱。这一规定

    A. 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B. 体现了自然法的思想

    C. 维护了奴隶主私有财产权

    D. 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有学者指出:“在论争中,无论是辉格党还是托利党,都逐渐认同绝对的、神圣的王权应该淡出英国的政治舞台,人类的幸福应该构筑在宪政的基础之上。”这一观点说明了(  )

    A.分权和制衡的重要性          B.《权利法案》颁布的必然性

    C.两党政治的优越性           D.内阁制度形成的必然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19世纪中叶之前,英国内阁只等于下院的一个工作委员会,不能算独立机关,因为只有得到下院的信任它才能够存在。此言论的依据是

    A. 如果议会不信任内阁,内阁只能集体辞职

    B. 首相与内阁共进退,内阁意见须一致

    C. 内阁是由下院大选中获胜的政党组成的,内阁阁员除极少数外必须是下院议员

    D. 议会拥有立法权,内阁拥有行政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一部具有世界眼光的史书,记述了当时中华民族所知的那个世界的历史。在《史记》中,司马迁记述了朝鲜、越南、印度以及中亚各国的历史。

    史学界认为,希罗多德(生活于公元前5世纪)是第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史学家,所著《历史》是西方最早的一部“世界史”……他笔下的世界,除希腊本土外,还包括了西亚、北非、黑海沿岸、地中海沿岸等许多地方。

    根据材料,说明古代世界文明所呈现出的特点。结合古代中国、希腊和罗马的政治文明印证这一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政治民主化是一个长期、曲折而复杂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国: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结束。

    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在《大宪章》基础上,明确了议会主权。

    1701年《王位继承法》。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

    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重新分配议员议席。

    1867年第二次议会改革。

    1884年第三次议会改革。

    1918年给予妇女选举权。

    美国:

    1776年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

    1787年制定通过《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1790年通过《权利法案》。

    1829—1837年平民总统杰克逊改革,基本上实现了成年白人男子的普选权。

    1862年9月颁布《解放黑奴宣言》。

    1865年第13条宪法修正案。

    1971年第26条修正案,确立年龄18岁以上之人的投票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两国在代议制民主政治确立过程中各自呈现出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主要不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