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4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情景默写 1 题,名著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课内阅读 1 题,课外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语言应用 1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4 题
  1.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

    ②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

    ③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

    ④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⑤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

    A.①⑤②③④ B.③①⑤②④ C.④③②①⑤ D.③②①⑤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字形、加点字字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隐匿(nì)   绮丽(qǐ)     饶头(ráo)   随声附和(hè)

    B. 亘古(gèn)  蓦然(mò)     萧瑟(xiāo)  一拍即合(jí)

    C. 褶皱(zhě)  逞辨(chěng)   谨记(jǐn)   转弯抹角(jiǎo)

    D. 脊梁(jǐ)   花卉(huì)     癖好(pǐ)   诚惶诚恐(huáng)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一项是(   )

    A.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国人要读经典,从古典诗词和名著中汲取养分,反复阅读,开卷有益。

    B.撒贝宁主持的《开讲啦》节目鲜为人知,在此节目中,其青春活泼的主持风格深受广大青少年朋友的青睐。

    C.他悟性极高,无论多么深奥晦涩的文章,只要浮光掠影地看上眼,就能抓住其实质。

    D.在建国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深情缅怀革命前辈,虽然他们早已离开人世,但他们的恩情我们一直铭记于心,耿耿于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化历史中的“史圣”“书圣”“诗圣”分别指司马迁、柳公权、杜甫。

    B.古诗词的意象内涵富,如:“月亮”常代表思念,“鸿雁”可抒发乡愁,“梅花”有高洁之意。

    C.中国“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四季开始的四个节气是立春、夏至、立秋、冬至。

    D.《范文正公集》《柳河东集》《李太白全集》,这几部作品集命名方式分别是谥号式、封号式、表字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春节期间,全国人民全力以赴投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当中,请你也参与以“疫情在前,共克时难”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完成以下任务。

    材料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主任习近平2月5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材料二:生命至上!人民至上!这次疫情发生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制定周密方案,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对加强疫情防控作出全面部署。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防控工作正有力开展,各项措施正有力推进,举国上下凝聚起共同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

    材料三:1月23日,一封特殊的请战书在网络上传开。24个医务人员签上姓名、盖上红手印,在这份请战书上写道:“我们是2003年奉命赴小汤山抗击‘非典’的南方医院医疗队队员,当年为全国抗击‘非典’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做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17年后的今天,当全国人民正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作为一支有丰富经验、战胜过‘非典’的英雄集体,特此向院党委请战: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除此之外,上海、广东、四川、江苏等地的一批又一批医疗队伍纷纷驰援湖北,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1)阅读以上三则材料,请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其主要信息。

    (2)你参加所在社区举办的抗击疫情志愿者活动时,遇到一位阿姨要强行出小区,她既拒绝戴口罩,又不配合做登记,你该怎么劝说她?

    (3)你所在的校团委在线上举办“封城不封爱,一起过难关”征文活动,要求讲述你的故事,表达你的心声,传递你的祝福。你打算怎样写?请写出你不一样的构思。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默写

    (1)《十五从军征》中借他人的答语更加深刻地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潼关雄伟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生动地表现激烈的战斗场面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用典故是古代诗词的常用表现手法,请写出一整句化用典故的古诗(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

    (1)“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说的是《水浒》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这位英雄是________,他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写出一个故事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

    (2)“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的开篇词。书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是此名著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一个故事的名称。例如: ______________ 。

    (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是法国作家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古诗词阅读

    南湖早春①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萍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鸸②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江州司马期间。②鸸:一种鸟。

    1.从体裁上属于近体诗中的_____________,押的韵是_____________ 。

    2.请从颔联“乱”“平”中任选一字做简要赏析。

    3.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情感?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课内阅读 共 1 题
  1. 课内文言文阅读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_)

    (2)遂许先帝以驱驰(_________)

    (3)夙夜忧叹(_________)

    (4)尔来二十有一年矣(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3.《出师表》表达了诸葛亮“________ ”“___________ ”的思想感情。文中,他提出了三条建议,期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课外阅读 共 1 题
  1. 课外文言文阅读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时)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①、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②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等表里为奸,群臣侧目。禾日:“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则非其职矣。”③首抗疏④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奸佞得与?”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⑤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

    ——《宋史》(有删改)

    (注)①增戍:增加防守兵力。②格:搁置。③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则非其职矣:我所处职位有进言的责任,这时候不进言劝谏,一旦调任给事中,进谏就不是我的本职了。④抗疏:上书直言。⑤曹:辈,等。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武备宽弛/弛担持刀(《狼》)

    B.东南尤甚/林壑尤美(《醉翁亭记》)

    C.人服其先见/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D.请毕其说/群响毕绝(《口技》)

    2.下列句子与“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行者休于树 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多歧路,今安在?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

    4.本文中陈禾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说明文语段阅读

    冠状病毒知多少(节选)

    近日,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备受关注。此前,2003年肆虐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2012年出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疫情也都由冠状病毒引起。什么是冠状病毒?它会导致什么症状?怎样有效防护?

    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被科学家分离出来,因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病毒外表的冠状构造而得名“冠状病毒”。据世界卫生组织介绍,此次在武汉发现的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

    病毒命名很有门道。过去很多传染病命名都与地名相关,如埃博拉病毒由于在非洲埃博拉河地区被发现而得名,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得名也是因为该病毒首次在中东地区被确认。不过,对于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世卫组织近日在相关公告中称其为“2019-nCoV”,意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根据世卫组织2015年公布的新发现疾病命名指导原则,使用中性、一般的术语代替人物、地点、动物、食物和职业的名称来命名疾病。

    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也没有可用疫苗。但许多症状是可以处理的,因此需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进行治疗。此外,对感染者的辅助护理可能非常有效。

    找到病毒起源对于疫情防控至关重要。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来源尚未找到,疫情传播途径也尚未完全掌握。不过,已有的研究显示,冠状病毒在蝙蝠和骆驼等动物中很常见,只在极少情况下病毒才会发生变异传染给人类。比如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曾报告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可能源于菊头蝠携带的一种冠状病毒,经由果子狸传染给人。世卫组织对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调查也显示,这种病毒可能源自蝙蝠,先传给骆驼,再由骆驼传给人类。

    世卫组织说,一些已知的冠状病毒在动物中传播,但尚未感染人类;随着全球监测工作的改善,可能会发现更多冠状病毒。因此,人类与冠状病毒之间的斗争依然任重道远。

    1.第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第三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要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叙事类文本阅读

    拾叶者言

    李国文

    长到这把年纪,看到过许多地方的许多银杏树,但树上挂着果实的,至今,却尚无眼福一睹,实在是很遗憾的。所以,便把对于树的兴趣,关注到银杏树叶上了。拾这种树的叶子,同人家集邮,集火花,集钱币一样,也是一件乐在其中的事情。在所有的树木中,独有银杏树叶算是独树一帜的,状似扇,形似贝,薄似纸,轻似羽,轻盈飘逸,洁净雅致,形成一种很特别的风格。

    在北京的香山脚下,就在双清别墅附近,有那么几株古老银杏,近些年来,又在空旷地上,栽种了一些,都还十分孱弱,尚不成林。不过,一到秋天,当满山黄栌红了起来的时候这些银杏树,也飒飒地飘落满地黄叶,用另一种鲜艳,点缀着山光水色,也是怪有情调的。色彩总是搭配起来,要好看些。站在山下,放眼看去,红中有黄,黄中有绿,于是,风景便格外好看了。

    每年秋天,人们到香山去,无不志在红叶。但我,却总要拾几片银杏树叶,夹在书里,作书签用。而且,我到别处去,若见到银杏树叶,也有收集的兴趣,无非留在书册里,作一个小小的纪念。

    这片银杏叶,从此在书中的某一页与某篇相伴,也多了一丝斯文。

    有时候,翻开书,未读文章,先读叶片,因为很容易就翻到夹着叶片的那一页,它马上就突然出来。于是使你想起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某地逗留的情景。

    在大自然中,它算得上最微末的事物了,所以,它从来也不会扮演重要角色的。它在你的书页中,那种不想让你注意,也不想让你不注意的自然而然的样子,其实,也含有一份做人之道的平实在内的。若是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平凡与普通,也就多了一点自知之明,便省得许多力不从心的烦恼。当然,也就有了尊严。

    叶是一回事,但无数的叶构成的树,则是另一回事。

    我记得有一年,在山东泰安的岱庙里,见到两棵并肩立着的古银杏树,中间只隔着一条甬道,可谓形影不离数千年。两棵树高约几十米,树径也得两三人合抱,确是一副非凡模样。看到这两棵历经沧海桑田,阅遍人间变化的参天古树,同行的人,都膜拜之,仰视之,赞叹之,无法不肃然起敬。有人说,泰山为五岳之首,那么泰山下的这两棵银杏树,也许是最古老的了。

    银杏树给人的感觉,是疏朗端庄,是高标挺拔,但它的叶片,却是明洁俏丽,优雅可人。这也是伟岸的人,和寻常的人,各有其不一般的特色了。伟岸者有其抱负,寻常人有自己的志趣,这世界所以美丽,就是有各种不同的追求和目标。假如我们都能懂得大自然中,没有两张绝对相同的叶片,那么对于拾叶者的启示,莫过于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生活,经营自己的天地了。

    前不久,到广东韶关的南华寺,时值初冬,南方的季节要晚些,但那银杏树叶,也到枯黄坠落的日子。在香烟缭绕中,飘然而下,落地无声,随风而来,又随风而去,看着看着,也仿佛悟到了一点禅意。

    这世界,这人类,也不就这样一季一季地生生不息吗?这无限之中,具体到每一个人,又是极有限的。因此,叶片不大,却总是应该记下它的一段时光。人也一样,不一定轰轰烈烈,但也会有自己一生中那碧蓝碧蓝的天空。去了,也就由它去了,但你留下了它呢,也就留住了。知识见闻的积累也好,生活中辛酸和悦的感受也好,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也好,都是应该珍惜,应该谨记的。

    这样,你拾起一片一片叶子的同时,也就觉得活着是多么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了。

    1.作者在“拾叶”中获得了哪些乐趣?

    2.结合语境,欣赏文章划线句子的精彩之处。

    在所有的树木中,独有银杏树叶算是独树一帜的,状似扇,形似贝,薄似纸,轻似羽,轻盈飘逸,洁净雅致,形成一种很特别的风格。

    3.指出文章所运用的某一艺术手法,并简要说明。

    4.作者从“拾叶”中产生了哪些人生感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下面这则应用文有5处错误,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寻物启示

    本人昨天下午不慎在新时代超市丢失粉色背包一个。包内有小米手机一个、工行卡一张、人民币150元。望拾到者与本人联系,不胜感激!

    此致

    敬礼!

    2018年9月28日

    张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题目:记住这个冬天

    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的真实姓名、班级和学校。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