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 2 题,单选题 10 题,论述题 1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2 题
  1.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洋务工业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而后,民族资本主义则可以沿着这些裂缝慢慢渗开。但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终究是一种畸形物。以下对于洋务工业“是一种畸形物”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有利于西方列强的侵略   B. 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 促使封建经济开始瓦解   D. 抑制资本主义自由竞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雅典)使普通公民成为精英政策分歧的裁决者,从而为解决领袖之间的政治冲突找到了一个相对和缓的办法。”下列选项最能诠释这一观点的是

    A. 一位雅典公民在公民大会上控告官员盗取神庙财产

    B. 五百入议事会声讨并剥夺战神山贵族议事会的权力

    C. 雅典连续三年通过陶片放逐法流放僭主的支持者

    D. 雅典进行了抽签选取执政官的选举方式改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0 题
  1. 1973年1月,英国成为欧共体第七个成员国。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后一改早前支持英国加入欧共体的态度,在后来欧共体都柏林峰会上豪言:“把我的钱还给我!”,要求欧共体减少英国需给付的预算份额。上述现象反映了

    A.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B. 欧洲一体化损害了英国的国家利益

    C. 英国希望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 一体化深化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公元前462年,罗马平民保民官提出编纂成文法,却遭到贵族反对。由于平民持续不断斗争,公元前454年政府派遗考察团去希腊考察立法。参考两年的考察情况,罗马组建十人委员会编纂出十个铜表法。由于平民仍不满意,第二年在十表以外又制定了两表,作为对前者的补充。十二铜表法的由来,表明当时

    A. 罗马法以希腊法律精神为标准而获得迅速发展

    B. 罗马人重视运用法律和借鉴外部文明调整社会矛盾

    C. 罗马社会在学习希腊民主制度基础上完善了成文法

    D. 罗马平民和贵族之间的矛盾已经变得日趋尖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表是汉高祖刘邦在位时期的诸侯王,表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汉高祖时期

    西汉初年

    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赵王张耳、燕王藏茶、长沙王吴芮

    刘邦晚年

    齐王刘肥、淮南王刘长、燕王刘建、赵王刘如意、梁王刘恢、代王刘恒、淮阳王刘友、楚王刘交、吴王刘澎、长沙王吴芮

    A. 有效防止割据分裂因素

    B. 剪除异姓王加强了集权

    C. 大封同姓王以屏藩朝廷

    D. 皇权存在新的潜在威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这个条约撕开了一个专制政权的铁幕。战前清廷朝野普遍认为民主国家决策程序复杂,不能尽快作出决定;人民拥有权利,不会拼死作战。但无情的战争把这些谎言扔进了垃圾箱。条约签订后,“民主”“共和”“立宪”的思潮迅速的在中国蔓延开来。这个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周天子分封王族、功臣及先贤,以家长的面目“作民父母,以为王天下”,对国家进行统治。这反映了当时

    A. 国家结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 人伦秩序巩固了中央集权统治

    C. 宗法政治与伦理政治相结合

    D. 分封制实现了地方的有效管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中国古代,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使民间技术的传习也成为顽固的传统。直至当今各地仍有所谓“祖传秘方”的说法。产生这种传习方式的原因是

    A. 为避免技术竞争而采取的保护措施

    B. 手工业发展促使专利保护意识增强

    C. 商品流通领域形成了市场垄断现象

    D. 政府引导社会力量重视工商业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写道:“民主是人们通过许多‘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事实上,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材料的深层含义是

    A. 妥协是实现民主的唯一途径

    B. 政治妥协比暴力革命更重要

    C. 坚持理性妥协才能实现民主

    D. 妥协对民主政治实现的重要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42年10月,美英两国政府公开声明,将与中国政府谈判,放弃在华治外法权,订立平等条约。1943年5月,中国与美、英正式交换批准文本,新约开始生效。其主要内容有美、英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废除《辛丑条约》等。中国外交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南京国民政府外交努力的结果

    B. 美英通过外交行为打击汪伪政权

    C. 中国遭受沦陷,美英特权形同虚设

    D. 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地位提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11年12月,孙中山提出“内阁制乃平时不使元首当政治之冲,故以总理对国会负责,断非此非常时代所宜”。至1913年春,其又说“现就中国情形论之,以内阁制度为佳。我的国民,莫不主张政党内阁”。这一变化根本原因在于

    A. 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

    B. 顺应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C. 代表了社会主流的民意

    D. 受国内政局的变化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兹查有三品衔臣部头等顾问官翰林院编修张謇,创办江苏耀徐玻璃公司、上海轮步公司,集股一百万元以上。三品衔直隶候补道严义彬,创办浙江通久源轧花纺织厂,集股在八十万元以上。二品顶戴安徽候补道许鼎霖,创办江苏海丰面粉公司,集股在六十万元以上。四品衔候选州同楼景晖,创办浙江通惠公纺织公司。三品衔中书科中书顾钊,创办浙江和丰纺织公司。

    ——《光绪政要·实业》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晚清绅商与近代经济发展”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论述。(注:绅商指既有功名职衔,同时又经营工商业的社会群体。材料中的张謇等人便是其杰出代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自宣德以后,我国大部分省区发生过规模巨大的流民浪潮。这些流民的出现,其根本原因是皇族、勋戚、官僚地主通过赐田、投献、圈占等手段,侵占小农土地;苛重的赋役,使农民不堪重负而逃亡。其直接诱因是全国范围内大部分地区不时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迫使无数失去土地的农民扶老携幼、背井离乡,汇集成一股洪流,对当时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在此基础上,社会力量发生了新的洪流影响。在此基础上,社会力量发生了新的分化,传统的四民之说已经无法规范社会大发展下社会各阶层力量的新变化。正是在这种前提下,明人姚旅才重新提出了“二十四民”之说。所谓“二十四民”,就是在士、农、工、商、兵、僧之外,新添了“十八民”,有道士、医者、卜者、星命、相面、相地、小唱、优人等。这新增的“十八民”,全都是“不稼不穑”之民。“四民”或“六民”向“二十四民”的转化,显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明代社会大流动的一种格局。

    ——摘编自陈宝良《明代社会流动性初探》

    材料二  英国在16—18世纪是一个社会流动尤其显著的社会。英国社会各个阶层在社会流动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贵族的开放式单向度的;中间阶层向全社会成员开放,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阶层;社会下层逐渐向无产阶级过度,没新社会准备了一个重要的部件。这种频繁社会流动的一个主要表现是贵族构成发生变化。伊丽莎白统治时期,一共任命了18人,虽然贵族的总数基本不变,但是贵族的构成却发生了变化。伊丽莎白任命的18名贵族中,只有两人出生于老贵族家庭,绝大部分贵族都是新贵族。他们有非贵族阶层跻身贵族阶层,甚至一跃而成贵族。

    ——摘编自刘贵华《近代早期英国的大学教育与社会流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及引起人口流动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人口流动的原因。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口流动对中英两国产生的共同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根据习惯的做法,文官历来由有权势的家族或人物举荐和任命,直到1854年,文官制度仍然是带有封建性质的政治恩宠制下的副产品。1854年,在财政大巨格莱斯顿的要求下,财政部的两位官员诺思科特和屈维廉拟就了著名的《诺思科特一屈维廉报告》,提出了英国现代文官制度的基本原则:

    (1)文官的遴选实行公开考试制度;

    (2)文官不能有政治偏向,不能有党派色彩;

    (3)文官的晋升依据工作实绩,而非资历,高级文官从文官内部提拔产生,停止从外部任命的做法;

    (4)文官的工作和服务实行统一的标准和做法;

    (5)文官按工作性质分为智能类和体力类(即白领和蓝领)。

    1855年,文官委员会成立,开始招募文官考试,这表明文官改革正式启动。1859年颁布的《退休金法案》时文官的资格作了具体的规定;只有持有文官委员会颁发的证书的文官,才有资格领取文官退休金。1870年,文官委员会指示在获得本部大臣同意的部(内政部和外交部除外)实施面向社会的文官招考。

    ——摘编自海兴明《英国文官制度及其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英国现代文官制度的基本原则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文官改革的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夕,在同盟会负责人讨论临时政府组织形式,就总统制和责任内阁制问题发生激烈争论时,黄兴是坚决支持孙中山的意见,主张总统制的。而孙中山让位袁世凯后,黄兴却转而主张政党内阁。他指出:“组织内阁,当政见洽合者方可福国家”,用政党内阁,“使内阁得一大政党之扶助,与国会多数议员成一统系,其平日所持政见大略相同,一旦发表,国会乃容易通过,不致迭起纷争,动摇内阁,陷国家于危险。日本“四十年前废藩覆幕之时,党派之争,经济之窘,其情形与吾国今日不相上下。而因利用一政友会强大政党之故,遂能一跃而为世界第一等强国”。他认为,日本的这一经验为“吾人所当取则者”。然而,随着宋教仁的被刺和国民党被袁世凯强令解散,黄兴政党内阁的梦想宣告破灭。

    (1)根据材料,指出黄兴主张建立政党内阁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黄兴的政党内阁主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