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5 题,文言文阅读 3 题,诗歌鉴赏 2 题,情景默写 1 题,选择题 1 题,名著阅读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现代文阅读 共 5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目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在着被破译的可能性。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说,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量子调控技术,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量子密钥分发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遥远两地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的另一重要内容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送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送物质本身,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

    材料二

    潘建伟的导师安东·蔡格林说,潘伟健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分享量子信息的网络。这将使不可破解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新的控制远距离量子联系的实验。目前,潘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他们还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着一项太空量子实验,潘伟健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来”。

    潘建伟是一个有无穷热情的乐观主义者。他低调地表达了自己的信心,称中国政府将会支持下一个宏伟计划------一项投资20亿美元的量子通信、量子计量和量子计算的五年计划,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欧洲2016年宣布的旗舰项目,投资额为12亿美元。

    材科三

    日本《读卖新闻》5月2日报道:中国实验设施瞄准一流(记者:莳田一彦,船越翔)

    在中国南部广东省东莞市郊外的丘陵地带,中国刚刚建成了大型实验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该实验设施建设费用达到23亿元人民币,3月正式投入运行。中国是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第四个拥有同样设施的国家。日本的J-PARC加速器设施中心主任齐藤直人说:“虽然日本在技术和经验上领先,但中国发展得实在太快,亚洲的中心正在从日本向中国转移。”

    中国推进的这类大型工程还有很多。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政协委员潘建伟被媒体记者团团围住。潘建伟是利用2016年发射的“墨子号”人造卫星进行量子通信研究的研究团队负责人。其团队2017年以后相继发布了多项世界首创的实验成果。潘建伟今年当选美国《时代》杂志“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

    使用人造卫星的实验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还在犹豫不决。日本的研究人员认为,“在基础科学领域,中国正在踏入他国难以涉足的领域,领先世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量子通信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利用量子调控技术,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可以有效解决经典密码被破译的问题。

    B. 潘建伟研究团队在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太空量子实验,并计划发射“墨子号”后的第二颗卫星,他对未来五年会取得更多成果充满信心。

    C. 中国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设备的国家,有些日本科学家有了危机感,认为亚洲的中心正逐渐向中国转移。

    D. 在基础科学家研究领域,比如使用人造卫星开展科学实验,需要消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都还在犹豫不决,因而尚未涉足这些领域。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利用“墨子号”科学实验卫星研究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的量子通信技术,对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B. 量子密钥分发是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双方共享无条件安全的量子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从而确保信息传递绝对安全。

    C. 考虑到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和欧洲都投入巨额资金,首要目的是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

    D. 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国外媒体对我国量子通信技术研究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认为中国无论是投资力度还是研究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漫语慢蜗牛

    梁锡华

    敝寓周围的林木草地间,蜗牛不时出没。以外壳做标准,一般长约两三寸。所以,读者可以想象,当某夜我发现一头五寸大牛时,忽然间心跳到什么程度。对着这庞然巨物,不禁念到牛族的命运。它们慢爬漫爬,方向尽管糊涂,但魂牵梦萦的明确目标,就是觅食。然而 ,它们沉甸甸地背负求存的重担在分寸间博一点默默的移动,却往往遭人在有心或无意的残暴下一脚踹瘪。生之惨伤,亦无过于此 了。本来从觅食到寻死,不限蜗牛,其他动物也差不多,包括人类 ,但面前这头大蜗牛无疑是祖父母辈的了,若说年轻力壮的动物谋生已觉艰难,耆寡的又怎样呢……我把那老牛捡起带回家去。

    这次因缘际会,人牛共处,第一个难题就是吃。我的面包乳酪似乎不合牛性,而在灯下看它延颈伸角,很有求哺之意,使我惶急到连手指都冒汗了。那时,忽然想及农人最痛恨蜗牛,于是灵机一动,翻倒垃圾桶捡出几片白菜的败叶权充救济粮。哈!果然所料不差,菜叶原来正合那位老人家的胃口。

    不过看它疯噬狂啮的吃态,自己倒有点惊怕,因为它用膳时实在凶相毕呈而且牙齿间轧轧作响。我 想,要是扩音百倍或千倍,跟鲸鱼吃人时的吞肉嚼骨声应该相同──多恐怖啊!又假如我是小人国的一员,瞧见这巨无霸的老丑上下左右见菜即咬,怕不吓得晕倒地上?

    两天后,我已懂得老牛的习性了。它在黄昏后便为口腹勉力慢“ 跑”,饱餐了便稍舒筋骨,接着 找个阴暗的角落休息。白天是死人一样不吃不动的,最爱贴在略湿的砖头旁边,有点青苔的更妙。最 惬意的食物是青菜。西瓜、香蕉、苹果也受欢迎,果肉最好,万一为势所迫,皮也可以勉强将就。这 位素食主义者,生活节奏既缓慢,又善养浩然之气,看光景活一百岁也不稀奇。

    一周过去,人牛关系,正如外交官的口头禅,空前良好。我顾念它的寂寞,于是找了两只小家伙给它做伴,算是为它收养了一对孩子。它们不吵架,不打斗,不抢吃,不偷盗,不妒忌,而且脾气好得像棉花软糖。它们偶尔在“食桌”边缘碰上了,大家就用触角打个招呼,然后各吃其吃,或各游其游。

    苏东坡写过《蜗牛》诗,但其言差矣,且听:“腥涎不满壳,聊足以自濡,升高不知回,竟作黏 壁枯。”蜗牛固然自濡,但也相濡 ,绝不像自私的人类那么鄙陋。至于“升高”,那是少之又少的。牛性谦卑自牧,冒进、拼命求升的事,它们才不干!它们最不奉承那炙壳可热的太阳。当这位高高在上、万人瞻仰、光辉烈烈的阿波罗以满身金光的威势出现,它们就赶紧躲起来了。怎能“黏壁枯”?蜗牛的美德,上面已顺笔提及,然而尚不只此。你看它们行进的步伐:慢,不错,但谁及它们稳重?它们两对触角作先锋探路,遇物必缩。你说它们畏这畏那吗?非也。它们其实是步步为营,却又锲而不舍。缩,是的,但绝非一缩永缩,而是缩后必伸。壳内坚定的信念只有一个:再探头舒颈时 ,外边世界又是一番新意了,至少所呼吸的空气已经不是半分钟前那一股旧流。它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即使遇阻遇挫,还是一分分、一寸寸地用力爬。此路不通则彼,彼路不通则此,哪里像我们人类中的一类,失败了就骂,就哭,就赌气,就怨天,就尤人,就寻死!人不如牛,我们难道还有什么可辩的?

    养蜗牛已差不多有三个月了。我给它们的,只是一些菜叶果皮,但它们惠我的启迪,却是意味深 长的。世人只要略效蜗牛,什么明枪暗箭,大小打斗 ,就可以消弭了,但拈酸呷醋 ,爱恨情仇一类恶事恐怕是不免的,除非造物主可怜我们,全部来一个大变性,让我们人人雌雄同体,自得其乐且同享遐龄。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写蜗牛啃食菜叶时,“疯噬狂啮”,“凶相毕呈”,“而且牙齿间轧轧作响”主要从视觉、听觉等角度进行了描绘。

    B. 本文引用苏东坡《蜗牛》一诗,赞美蜗牛的品性,为一向为人所憎厌的蜗牛正名,使文章对蜗牛的赞美更具说服力。

    C. 本文在描写蜗牛时,多次使用拟人手法,如:“菜叶原来正合那位老人家的胃口”、“它们不吵架,不打斗,不抢吃……”等等。

    D. 作者对蜗牛的情感随着与蜗牛交往的深入而变化,从当初惊于蜗牛的外形到最后感于蜗牛的品性,甚至得出“人不如牛”的结论。

    2.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作者笔下的蜗牛的优良品性。

    3.梁锡华的散文被认为“集合了鲁迅、梁实秋、王力、钱钟书各家之长”.本篇文章也颇具特色,请结合文本从两个角度简要分析本文的语言风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文化自信不仅在于 自己的决 心有多大,声音有多高,历史有多久,还在于人家是否 信服,有没有 “他信”。在当今时代,面对大发展大变革的世界格局,面对各种思想文化更加频繁的交流、交 融、交 锋,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②近些年来,西方学术界逐渐 认识到, 人类中心 主义是导 致包括生态危机 在内的全 球性危机 的罪 魁祸首。人类中心主义以人的利益为认识、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 认为自然的价值在于其对人类的有 用性,而没有给予自然足够的人文关怀。生态思想家帕斯莫尔认为,基督教鼓励人们把自己当作自然的 绝对主人,对人来说所有的存在物都是为他安排的。这正是当今西方文化的死穴。人类文明今天已走 到由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克服人类中心主义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 当务之急。英国历史学家汤 因比指 出:避免人类自杀之路,在这一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 的中华民族。 什么是“ 独特思维 方法”? 就是以“ 中”为度 、以“和”为贵。《中庸》有 云:“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达道也。”“中”“和”二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

    ③在如何摆正人与自 然关系方 面,中华 文化积累 了丰富的 中道智慧,是克 服人类中 心主义的一剂 良方。中华文化一方面注重人在天地之间的地位与作用,强调“惟人,万物之灵”;另一方面注重天地本身的价值,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人必 须遵从自然规律。中华文明 之所以 能成为数千年未曾中断的文明,根源正在 于“顶天立地”、中正通达,正在于我们将“与天地参”而不 是将征服自然、改造天地、满足欲望作为人类的使命,正在于我们摆正了人在天地之间的位置。

    ④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我们都把“和”视作天下之大道,希望万国安宁、和谐共处。当今中国倡 导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他方利益,在寻 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 。“一 带一路”建设就是以“和”为贵的最好例子。俄罗斯《导报》这样评价:“对中国来说,‘一带一路’ 与其说是路,更像是中国最重要的哲学范畴――‘道’。”何为“道”?英国思想家罗素曾说:“中国人 摸索出的生活方式已沿袭数千年,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 。”他 所说的“生活方式”,其实质正是中国人所说的“道”,生生不已、和而不同的“道”。“一带一路”不 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大合唱,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

    (摘编自叶小文《“文化自信”与“文化他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历史发展的各个时代,只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就能更好地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B. 人类中心主义利用自然,让自然为人类服务,强调利益至上,却从不关怀自然。

    C. 弊端重重的人类中心主义亟须克服自身认识的偏见,而中华民族的中道智慧是一个可取的办法。

    D. 中华文化认为应遵从自然规律和人们的欲望,这和西方文化在对人与天地的关系的认识是不同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二段对比论证了中西方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做法,然后指出只有“中和”思想,才能 挽救人类文明。

    B. 文章第三段既承接上文阐释了中华民族的“中道智慧”的内涵,又引出下文写运用“中道智慧”的现实意义。

    C. 文章第四段先指出中华文化崇尚“和”,再用“一带一路”建设的例子来证明其“和”对中国及世界的作用。

    D. 文章着重论述了人类中心主义弊端和中华文化中的“中道智慧”,指出后者可为克服前者的弊端提供有益的借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类文明现在面临发生质变的可能,克服人类中心主义、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B. 中华文明数千年来 未曾中断,主要是因为坚守 中正通达 的思想和中庸之 道,摆正 了人在天 地间的位置。

    C. “一带一路”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宏大设想的可行做法,必将推动沿线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D. 罗素所说的“生活方式”特指中国人所说的“道”,如果得到全世界采纳,人类社会将更加欢乐、祥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先行者知道,他现在是全宇宙中惟一的一个人了。他是在飞船越过冥王星时知道的,从这里看 去,太阳是一个暗淡的星星……”6 月 7 日上午,2018 四川高考语文考试结束,阅读题中有一部分材 料节选自刘慈欣的小说《微纪元》。对于自己的科幻小说进入高考试卷,凭借《三体》获得世界科幻 最高奖“雨果奖”的作者刘慈欣首先感到很意外,“听到这个消息,我还是挺吃惊的。我没想到,科 幻小说竟然能进入高考试卷阅读题。毕竟,科幻文学在我国尚属于冷门,边缘文学地带。当然我很高 兴,科幻小说能进入高考试卷的材料阅读分析题,对引发更多人关注科幻小说,对科幻文学的发展无 疑是有益的。”刘慈欣耐心给记者分析,“细想也不是很意外。因为当下我们的社会发展变化迅速, 科技日新月异,未来感十足。这也必然会在很多方面表现出来。比如之前科幻小说已经进入了高中教 材,现在又有科幻小说进入了高考语文试题,这都是一些生动的体现。”

    (摘编自中国数字科技馆百家号 2018 年 6 月 8 日消息)

    材料二

    国内科幻小说与国外主要差距

    表格中的百分数是参与调查的人数百分比。

    (表格来源于 2012  年 2 月《“后三体时代”科幻小说何去何从——科幻小说读者认知度调查》)

    材料三

    2011 年 11 月,由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主办的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评选在成都揭晓,刘慈欣的《三体》获最佳长篇小说金奖。调查显示,有 29.4%的读者是因为《三体》获奖,才认识了该书作者刘慈欣。科幻小说奖项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科幻作品的一种宣传和推广,曾获得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的《天意》,便卖出了 15 万册。在阅读情况方面,读者获取科幻读物的途径最多的是下载电子书阅读,比例占到样本总量的 39%,而从网上书店和实体书店购买的读者比例分别为 21%和20%。这一数据从侧面反映出,目前科幻小说的出版前景不够理想,很少有出版社会出版科幻小说,出版科幻小说的出版社主要是重庆出版社和四川科技出版社。关于科幻小说的信息了解渠道,科幻杂志是一个良好的宣传平台,由于科幻作品能单独出版的屈指可数,出版后印量偏低,因此杂志成为首 选的科幻新作发表平台,包括《科幻世界》《科幻大王》《九州幻想》等杂志颇受读者欢迎。目前国内 科幻文学领域的作者群体仍然狭小,长期坚持科幻创作的只有几十人而已,有影响力的更是屈指可数。

    刘慈欣连续 8 年荣获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王晋康的获奖次数更是高达 10 次,这一方面是实力所致,一方面也证明在科幻小说领域竞争对手不多。从调查中可以看到,香港科幻小说作家倪匡和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的法国科幻小说作家凡尔纳,最为受到读者青睐,且支持率超过其 他作者一倍以上,可见近年来科幻小说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作品或创作者仍未能够超越经典。《三 体》的成功虽然带动了科幻文学的关注度和出版,但“后三体时代”能否有和《三体》一样高品质的 新作出现至关重要。

    (摘编自 2012 年 2 月《“后三体时代”科幻小说何去何从——科幻小说读者认知度调查》)

    材料四

    如果从文学形式的完整程度来划分,科幻小说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分称为点子阶段、故事阶段和文学阶段。文学是人学,根本要旨是把人写好。在前两个阶段中,人物只是传声筒,把男的换成 女的,老的换成年轻的,中国人换成外国人,作品照样成立。一直有作者问 ,写科幻时人文元素该占 多少,科学元素该占多少,这个问题本身就错误。既然是科幻,就必须有科学元素;既然是文学,就 必须有人文精神。在科幻创作中,它们不是对立关系,人文是主题,科学是题材,前者通过后者来展 现。如果一部科幻作品的人文主题,你不用科学构思也能够展现,它就不是好科幻。反过来,科学题 材也一定要展现人文精神,作品才能达到一定境界。总之,今后科幻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就是从科幻 点子、科幻故事进化到科幻文学,在科学构思上生长出人文精神。

    (摘编自《科普创作》2017 年第 3 期郑军《科幻小说的三个发展阶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科幻小说进入高考题,这对科幻小说来说是一个有益的帮助,可以让更多的人来关注科幻小说。

    B. 虽然阅读电子版和纸质版科幻的读者占比相当,但仍反映出目前科幻小说的出版前景不够理 想。

    C. 刘慈欣、王晋康多次获奖及读者青睐倪匡、凡尔纳等作家,说明中国科幻小说经典作品偏少。

    D. 科幻小说本真上属于文学,文学是人学,所以科幻小说创作的根本要旨是把人物塑造好。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少读者因《三体》获奖才认识了作者刘慈欣,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读者对奖项的关注甚于作品 本身。

    B. 材料二表现了我国科幻小说在题材、思路等方面与外国存在巨大的差距,特别是数量与作者 水平。

    C. 《三体》获奖代表了中国科幻的新高度,“后三体时代”中国科幻期待有同样高品质的新作出 现。

    D. 在科幻小说中,科学与人文一为题材一为主题,二者是科幻小说的两翼,相辅相成,并不对 立。

    3.刘慈欣认为科幻文学在我国尚属于冷门,处于边缘文学地带,怎样发展我国的科幻文学?请 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匹马两个人

    迟子健

    一匹老马拉着两个老人,朝二道河子方向走。 马是瘦马,走起路来就难免慢慢腾腾的。两个老人,是一对夫妻。老头子跟老马一样瘦,老太婆则像个大树墩一样胖。他们都是小眼睛,是那种懒得睁开的、老是处在半梦半醒间的小眼睛,尤其是 老太婆。因而有的时候,马觉得老太婆是没长眼睛的人。

    二道河子离他们居住的村庄有二十里路。这条路,马不知走了多少趟,也不知走了多少年,只记得以前背上吃了主人数不清的鞭子。马还记得,他们的儿子第一次被人用手铐带走时,哪怕是走在没有辎重的平道上,它也要挨上几十道鞭子。而他第二次戴着手铐被人带走后,他们对它则温情多了,夜里不忘了喂点豆饼给它吃,女主人还常常用一把刷子给它理鬃毛,仿佛把它当成了他们的儿子。

    同以往一样,坐在车辕的男人垂着头袖着手打盹,车尾的老太婆则躺着睡觉。他们不用担心马会走错路,因为去二道河子只这一条路。他们也不用担心马会受惊,因为这个季节没有其他的车辆过来。马呢,它知道两个人都在迷迷糊糊地睡,所以它若遇见笔直的路段时,也抽空打一下盹,它老是觉得累。

    马打了一个响鼻,示意二道河子已经到了。果然,老头子下了车,他先用乎抚摩了一下汗涔涔的马,无限怜惜地说:“唉,瞅瞅你这一身的汗 ,真让我不忍心再使唤你了。”说着,他回头去看车尾的老伴。

    “老太婆,你到哪里了,我看不见你,你给我个音呀!”老头子叫道。

    老头听不见老太婆的声音,他急了,仔细地看看周围,也不见人影。他这才明白,老太婆丢了。

    他责备自己太粗心,边掉转车头,折回去寻找。 马听见老头呼唤老太婆,已经明白了。尽管它已经累得眼花缭乱了,还是加快了步伐。可是老头还是嫌它走得慢,他没有鞭子,就下车折了一根柳条,不停地抽它。马虽然疼痛难耐,但仍闷着头, 拼命快走。老头子并不领情,心急火燎地持续抽它。

    大约走了四里路,他们发现了老太婆,她横躺在路上。老头叫了一声:“你怎么睡在路上了,吓死我了。”

    马满身是汗,疼痛难忍,四条腿没有一条不在打哆嗦。它不像老头子那么乐观。 果然,老头子发现老太婆的额头都是血,而地上也是血迹斑斑。老头试了试她的鼻息,一点呼吸都没感觉到,再摸她那双粗糙的手,已经冰凉如秋日的河水。 当老头子看见路面有一块凸出来的像笋尖一样的带有血迹的石头时,他咆哮着,使劲踢那石头,而石头就龇着血红的牙望着老头子。老头子从车上取下镐头,奋力砸那石头,石头迸溅出一串串火花,瞬间分崩离析。

    他们朝那村庄走去。 一块这么不起眼的石头就要了她的命,老头子想不明白。她落地后是不是呼唤他了?可惜他耳朵不如年轻时灵便了,而且马车一旦走起来,听到的只是马蹄声。他这样一想,就有些怨恨马了。 而马呢,也走得心事重重。它在责备自己。一定是因为它走路不如以往利索,腿常常抖一下,车也随之颠簸一下,相必她就是这么被颠倒地上的。而且,在拉扯的过程中少了分量,它应该有所觉察的,可它什么也没有察觉到。它是个废物了。马觉得自己最好就此不要吃草了,就这么晚结算了。老马就在那一天水草未尽,老头子也是粒米未食......

    (节选自迟子健《一匹马两个人》有删减)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开头一段如特写镜头,把读者带入悠远的情境中,让读者对老马、老路有初步认识;同时引领 全文,使文章显得有章法。

    B.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两位老人“懒得睁开的、老是处在半梦半醒间的小眼睛”显示出他们生活 的懒散和内心的空虚。

    C. 老头子垂着头袖着手打盹儿,老太婆躺在车尾睡觉,老马也抽空打个盹儿,这些描写都为老太 婆出现意外和没及时察觉埋下伏笔。

    D. 在朝村庄走去的路上,小水细腻地刻画了老头子和老马深深自责又责怨对方的心理,这这使他 们的形象更加鲜明。

    2.本文讲述的故事“凄凉但不乏温情”,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3.除使用传统叙事视角外,文本还刻意选取了“马”的视角。从“马”的视角叙事,有什么作 用?请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贾涉,字济川,天台人。以父任高邮尉,改万安丞。宝应择令堂差涉至邑请城之役兴以忧去金人 犯光州起涉竟前役珪(注)等以涟水诸军度淮屯南渡门焚掠几尽涉时在宝应,授淮东提点刑狱兼楚州节制本路京东忠义人兵。涉亟遣傅翼谕珪等逆顺祸福,自以轻车抵山阳,德广等郊迎,伏地请死,誓以自新。金.太子及仆散万忠等数十万大入,且以计诱珪等。涉虑珪等为金用,亟遣陈孝忠向滁州,珪与夏全、时青向濠州,先、德广趋滁、濠,李全、李福要其归路,以傅翼监军。数日,孝忠捷至,珪屡破金人,遂与先及李全趋安丰。时金人环百余砦,攻具甫毕,珪等解其围,李全挟仆散万忠以归。金人不敢窥淮东者六七年。涉又遣李全以万人取海州。王琳以宁海州归,青州守张林以滨、棣、淄州降,自是恩、博十余州相继请降。涉传檄中原:“以地来归及反戈自效者,朝廷裂地封爵无所吝。”仍厉诸将,图未下州郡。擢太府少卿。金十余万众犯黄州,涉遣李全等赴之。丞相史弥远拟升全留后,涉曰:“近弃西城,免死为幸,若无故升迁以骄其志,非全之福,亦岂国家之福?曷若待事定 ,与诸将同升 可也。”迁权吏部侍郎。金人再犯淮西 。先是,蕲州受围,徐晖往 援,乃鼓众宵遁,金乘间登 城,一 郡为血,前帅不敢问。涉斩晖以徇,诸将畏惧,无不用命,淮西之势大振。涉时已疾,力辞事任。值金人大入,强起视事。金将时全、合连率细军及众军三道渡淮,涉以合连善战,乃命张惠当之。惠,所谓“赛张飞”者,所部花帽军,有纪律,它军不及也。惠率诸军出战,自辰至酉,金人大败。卒,超赠龙图阁学士、光禄大夫。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二》)

    (注)珪即石珪,与下文的杨德广、先(季先)等都是忠义军(当时率军抗金的武装)首领。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宝应择令/堂差涉至邑/ 请城之/役兴/ 以忧去/金人 犯光州/起涉竟前役/珪等以涟水诸军度淮/屯南渡门/焚掠几尽/

    B. 宝应 择令/堂差涉至邑/请城之役/兴/以忧 去/金人犯光 州/起涉竟前 役/珪等以涟 水诸军度淮/屯南渡门/焚掠几尽/

    C. 宝应择令/堂差涉至邑/请城之役/兴/以忧去/金人犯光州/起涉/竟前役/珪等以涟水诸军度淮/屯南渡门/焚掠几尽/

    D. 宝应择令/堂差涉至邑/请城之/役兴/以忧去/金人犯光州/起涉/竟前役/珪等以涟水诸军度淮/屯南渡门/焚掠几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金,是女真族建立的国家,先后灭辽与北宋,后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夹击下覆亡。

    B. 太府,官署名,以卿、少卿为正副主官,掌金帛府帛、营造器物、商税等事。

    C. 自辰至酉,属于干支计时法,将天干“辰”和地支“酉”搭配,来表示时辰。

    D. 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如果超过规格,就叫超赠。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贾涉审时度势,收服义军。他派遣傅翼对石珪等讲明叛逆和归顺的祸福,自己乘轻车到达山阳,杨德广等到郊外迎接,表示服从节制,改过自新。

    B. 贾涉谋事于未然,心思缜密。金人大规模入侵,他担心石珪等人被金人利用,于是主动出击,取得了各方捷报,粉碎了金人诱降石珪等的阴谋。

    C. 贾涉把握全局,推动抗金形势发展。他派遣李全等将领四处出击,恩、博等十余州相继请降,还勉励将领们巩固自己的地盘,以更好抗击敌人。

    D. 贾涉坚持原则,很有魄力。对造成整个郡被血洗惨案的徐晖,原来的帅臣竟不敢过问,贾涉将徐晖斩首示众,震慑了其他将领,改变了淮西形势。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金人环百余砦,攻具甫毕,珪等解其围,李全挟仆散万忠以归。

    (2)以地来归及反戈自效者,朝廷裂地封爵无所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二十二年,献公使宦者履鞮趣杀重耳。重耳遂奔狄,重耳居狄凡十二年而去。至齐,齐桓公厚礼,而以宗女妻之,重耳爱齐女,毋去心。赵衰、咎犯乃於桑下谋行。齐女侍者在桑上闻之,以告其主。其主乃杀侍者,劝重耳趣行。重耳曰:“人生安乐,孰知其他 !必死 于此,不能去。”齐女曰:“子一国公子穷而来此数士者以子为命子不疾反国报劳臣而怀女德窃为子羞之且不求何时得功?”乃与赵衰等谋,醉重耳,载以行。行远而觉 ,重耳大怒,引.戈欲杀咎犯。咎犯曰:“杀臣成子,偃之愿也。”重耳曰:“事不成,我食舅氏之肉。”咎犯曰:“事不成,犯肉腥臊,何足食!”乃止,遂行。 重耳至秦,缪公以宗女五人妻重耳,遂受。缪公大欢,与重耳饮。赵衰歌黍苗诗。缪公曰:“知子欲急反国矣。”赵衰与重耳下,再拜曰:“孤臣之仰君,如百穀之望时雨。”晋国大夫栾、郤等闻重耳在秦,皆阴.来劝重耳、赵衰等反国,为内应甚众。于是秦缪公乃发兵与重耳归晋。晋闻秦兵来,亦发兵拒之。然皆阴知公子重耳入也。重耳出亡凡十九岁而得入,时年六十二矣,晋人多附焉。

    晋文公将与楚人战于城濮,召咎犯而问曰:“楚众我寡,奈何而可?”咎犯对曰:“臣闻繁礼之君, 不足于文;繁战之君,不足于诈 。君亦诈之而已。”文公以咎犯言告雍季 ,雍季曰:“竭泽而渔 ,岂不 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文公用咎犯之言,而败楚人于城濮。反而为赏,雍季在上。左右谏曰:“城濮之功,咎犯之谋也。君用其言而赏后.其身,或者不可乎!”文公曰:“雍季之言,百世之利也;咎犯之言,一时之务也。焉有 以一时之务先百世之利者乎?”孔子闻之,曰: “临难用诈,足 以却敌;反而尊贤,足以报 德。文 公虽不终,始足以霸矣。”

    1.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引戈欲杀咎犯             引:拿起

    B. 皆阴来劝重耳、赵衰等反国     阴:暗中

    C. 虽今偷可,后将无复         偷:暗中袭击

    D. 君用其言而赏后其身         后:使……在后面

    2.下列对原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子一国公子/穷而来此数/士者以子为命/子不疾反国报劳臣/而怀女/德窃为子/羞之且不求/何时得功

    B. 子一国公子/穷而来此/数士者以子为命/子不疾反国报劳臣/而怀女德/窃为子/羞之且不求/何时得功

    C. 子一国公子/穷而来此数/士者以子为命/子不疾反国报劳臣/而怀女/德窃为子羞之/且不求/何时得功

    D. 子一国公子/穷而来此/数士者以子为命/子不疾反国报劳臣/而怀女德/窃为子羞之/且不求/何时得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重耳在齐国时苟且偷安,贪图享乐。他因喜欢齐女而不愿离开齐国,但齐女与赵衰等人商量后,设计让他离开了齐国。

    B. 重耳身不由已离开齐国后,对他的舅舅赵衰等人非常恼怒,发狠说,如果以后不能成功回国做国君,就要吃了他的肉。

    C. 重耳在流亡中历经苦难,逐渐成为 了一名政治家。结成秦晋之好后,得到秦缪公的支持,出亡十九年后终于做成晋国国君。

    D. 咎犯在重耳流亡以及后来的霸业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晋楚城濮一战中,虽献计有方被晋 文公采纳却未能获得首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2)临难用诈,足以却敌;反而尊贤,足以报德。文公虽不终,始足以霸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八月二十二日嘉州大阅①

    陆游

    陌上弓刀拥寓公② ,水边旌旆卷秋风。 书生又试戎衣窄,山郡新添画角雄。

    早事枢庭虚画策③ ,晚游幕府愧无功。 草间鼠辈何劳磔④ ,要挽天河洗洛嵩⑤ 。

    (注)①本诗是陆游在嘉州(今乐山)主持了秋季军事检阅后所作;②寓公:这里指作者。③画策:指陆游早年 在枢密院提出的抗金计划。④磔:古代分裂肢体的酷刑,这里指剿杀。⑤洛嵩:洛水和嵩山,这里泛指中原故土。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水边旌旆卷秋风”突显了阅兵场面的盛大威武,秋风猎猎,营造出了“沙场秋点兵”的悲壮氛围。

    B. “书生又试戎衣窄”写书生出身的诗人被阅兵的气氛感染,穿上了紧身的军装,投入到阅兵活动中。

    C. “山郡新添画角雄”大意是山城新添的号角,声音格外雄壮 ;一个“雄 ”字从听觉上衬托出了阅兵的宏大气势。

    D. 第三联由实及虚,诗人想到早年抗金良策被废弃、近年幕府生活功名未就的处境,心中不免涌上哀愁。

    2.本诗尾联受到后世称道,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题岳阳楼

    刘仙伦

    八月书空雁字联,岳阳楼上俯晴川。

    水声轩帝钧天乐,山色玉皇香案烟。

    大舶驾风来岛外,孤云衔日落吟边。

    东南无此登临地,遣我飘飘意欲仙。

    1.下列对词作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绘了一幅优美而又辽阔的画面,仰视雁飞长空,俯视历历晴川。

    B. 颔联描绘洞庭湖的浩瀚,耳闻湖水巨大声响,目见湖山晴霭,若隐若现,让人浮想联翩。

    C. 颈联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孤云与大舶形成强烈的反差,给人以视觉上强烈的的冲击。

    D. 本诗境界开阔,气象雄浑,构思清晰,飘逸之至。描写手法十分独到,令人叹为观止。

    2.本诗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认为朝中大臣都勤勉工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沁园春•长沙》中高度概括“同学少年”革命活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汉字本身就是艺术品。它的书写发展演变经过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等不同历 程和创 新推进 ,更 有那些 历代的 书法家 们把汉 字挥洒 得或古 朴端 庄,或 龙飞风 舞, 或         ,或飘逸悠然,风情千种,仪态万方 ,淋漓尽致,灿烂辉煌 。如果说中国画也能以自己的 特色屹立于世界绘画之林,或与西洋画      ,或在商品市场上比油画稍有逊色,那么,世界上没 有任何其它文字能与汉字的书法         ,汉字书法是全球          、无与伦比的艺术瑰宝。

    对于秦始皇在历史上的功过是非,这里暂且不作评论。(   )。中国地域辽阔,方言 很多,有人说如果没有汉字,中国早就分裂成若干个国家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汉字成了维护国家统一的有力工具。汉字,既是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载体,也是助推经济社会

    前进的动力。每一个汉字的形成都蕴含着传统文化的基因,每一个汉字的演变都反映着中华民族的沧 桑。随着时代的进步,汉字书写工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钢笔在涌入中国后,人们曾哀叹今后很少有 会使用毛笔字的了。电脑一经问世,人们又惊呼以后会写钢笔字的人也不多了。但是,我们坚信 ,无论用什么工具书写,汉字是永远不会老去的。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得一项是(  )

    A. 鞭辟入里  半斤八两  相提并论  独领风骚

    B. 力透纸背  半斤八两  一概而论  鹤立鸡群

    C. 力透纸背  并驾齐驱  相提并论  独领风骚

    D. 鞭辟入里  并驾齐驱  一概而论  鹤立鸡群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得一项是(  )

    A. “书同文”是他实行的,是完全应该记在历史的功劳簿上的。

    B. 但他实行“书同文”,是完全应该记在历史的功劳簿上的。

    C. “书同文”是他实行的,历史的功劳簿上是完全应该记下的。

    D. 但他实行“书同文”,历史的功劳簿上是完全应该记下的。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钢笔涌入中国后,人们曾哀叹今后很少有人会使用毛笔写字。

    B. 钢笔在涌入中国后,人们曾哀叹今后很少有人会使用毛笔写字。

    C. 钢笔在涌入中国后,人们曾哀叹今后很少有人会用毛笔字。

    D. 在钢笔涌入中国后,人们曾哀叹今后很少有人会用毛笔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两个问题。

    “两人好一会儿没有动弹,默默地彼此对望着,一个是那样优美,一个是那么丑陋。每一刻她都 在他身上发现更多的丑陋,她的目光从他的弯腿看到他的驼背,从他的驼背看到他的独眼。她不明白 全身如此奇形怪状的人怎么能够生存。”(《巴黎圣母院》)

    (1)这里的“她”是         ,“他”是      

    (2)他们两人怎么会在一起?请简述此前他们之间发生的“被抓”与“被救”故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推荐你最喜欢的时下的一部书籍或电影或一首歌(乐)曲,并写出 200 字以内的颁奖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