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选择题 4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句子默写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材料作文 1 题
中等难度 1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4 题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如何为沃野千里的长江流域提供永续之脉?专家们        ,其中有一点得到了公认:沿线省市因长江而构成统一的生态整体,治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        ,早已不限于某个区域。这就决定了任何一个省市都无法在长江生态环境破坏中        ,也无力独自承担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重任。

    A. 各执一词      牵一发而动全身      洁身自好

    B. 各抒己见      牵一发而动全身      独善其身

    C. 各执一词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独善其身

    D. 各抒己见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洁身自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诗句中,与其他三项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B.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元稹《使东川·南秦雪》)

    C.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

    D.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曹雪芹《红楼梦〈咏白海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

    创作的文学,只以文学之高下为标准,但是理论的文学,却要看其人能不能言顾其行。我很看不起阮大铖之为人,却仍可以喜欢他的《燕子笺》。一人能出一部小说杰作,即使其人无甚足取,我还是要看。但是在讲理与批评满口道学的文章上,就不同。其人不足论,则其文不足观。一人若不先在品格、修养上下功夫,就会在文章上暴露其卑劣的品性。

    A. 即使人品不足论者,也同样能写出小说杰作。

    B. 文学创作领域存在人品与文品不一致的现象。

    C. 不能仅凭作家的人品,来评价他的文学作品。

    D. 讲理与批评文章者,应提升品格、修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对下图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A. 人与人之间有了距离才能产生美感。

    B. 人们总是羡慕别人的环境优于自己。

    C. 我们现实中面对面却不知相距多远。

    D. 有对比才有差别,有比较才能鉴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杨龟山先生行状

    宋·吕本中

    先生讳时,字中立,姓杨氏,世居南剑将乐县北之龟山。其先本蜀人,唐初徙居江州湖口,次居河南开封府顾释县。先生八九岁能赋诗,人咸异之。弱冠时游于邵武学,有声,确然以道学自任。年二十三,膺太学荐,遂登徐铎榜进士第。

    哲宗即位,时天下翕然共趋王氏之学。先生独斥其不知道,妄以私智曲说眩瞀学者耳目。先生安于州县,未尝求闻达,而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号曰龟山先生。时丞相蔡京客张觷,言于京曰:“今天下多故,事至此必败,宜急引旧德老成置诸左右,庶几犹可及。”问其人,以先生对。京因荐之。

    寻,上疏请复祖宗旧法,除熙宁以来新政;太学生伏阙,乞留李纲、种师道,军民从之者数万人。执政虑其生乱,公言:“士民伏阙,诟骂大臣,发其隐慝。出于一时忠愤,非有作乱之心,无足深罪。李邦彦首画遁逃之策,捐金割地,质亲王以主和议,罢李纲而纳誓书;李邺奉使失辞,惟虏言是听。此二人者,国人之所同弃也。今敷告中外,乃推平贼和议之功归二人者,非先王宪天自民之意,宜收还榜示,以慰人心。”

    高宗即位,初以先生为工部侍郎。陛对,言:“圣贤之君,未有不以典学为务。”上然之,除兼侍讲。未几,以老疾求去。乃以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洞霄宫。先生在东郡,所交皆天下士。后奉祠致仕,优游林泉,以著书讲学为事。东南学者推先生为“程氏正宗”。

    先生天资仁厚,宽大能容物,幼丧母,哀毁如成人。事继母尤谨。本中尝闻于前辈长者,以为明道先生温然纯粹,终身无疾言遽色,先生实似之。自二程推明圣学,学者日广。然传之久,往往失旨趣,支离泛滥。先生推己遇物,为之折衷,轻重先后,如鉴之照形,度之量物,无毫发差者。自崇宁、大观以后,先生名望益重。陈公瓘、邹公浩皆以师礼事先生,而胡公安国诸人实传其学,圣人之道为不坠也。然先生歉然,未尝自满。世之学者有志于善,睹先生所以事师交朋友,可以为法矣。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妄以私智曲说眩瞀学者耳目   曲:邪僻不正

    B. 捐金割地              捐:捐献

    C. 今敷告中外             敷:宣告,陈述

    D. 终身无疾言遽色          遽:严厉的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杨时年少时聪颖好学,八九岁就能吟诗作赋,得到人们的称赞,成年时在邵武游学,以传播理学为己任。

    B. 杨时在担任地方官吏时,声誉名望日益高涨,四方人士不远千里前来跟从先生学习;他还多次上书谏言,得到皇帝认可。

    C. 杨时对理学有很高的造诣,他的哲学思想继承了二程的思想体系,被人称为“程氏正宗”。

    D. 杨时在侍奉老师和交朋友方面,可以作为后人的榜样,但作者遗憾他的思想学问没能得以传承。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天下多故,事至此必败,宜急引旧德老成置诸左右,庶几犹可及。

    (2)质亲王以主和议,罢李纲而纳誓书;李邺奉使失辞,惟虏言是听。

    4.杨时在传承程氏理学方面有哪些贡献?请简要概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①

    宋·苏轼

    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

    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

    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

    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梅花魂②。

    (注)①本诗于神宗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在黄州贬所作,作此诗时苏轼贬来黄州已第四个年头。②化用唐代诗人韩偓的“玉为通体依稀见,香号返魂容易回”,意谓第二次开放好比魂的返回。

    1.简要分析诗歌首联的作用。

    2.《宋诗精华录》卷二评曰:“读五、六二句,觉《旄丘》(《诗·邶风》篇名,旧说诗为黎臣怨卫伯不救而作)之‘何多日也’,‘何其久也’,殊少含蓄矣。”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亦飞之至也。(庄子《逍遥游》)

    (2)____________,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赤壁赋》)

    (3)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4)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5)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6)商旅不行,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7)朽木不可雕也,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8)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离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布拉戈维申斯克号游轮

    (俄)安德烈·亚历山大·安季平

    黄昏时,我们已经堆起了三个垛子。

    “今天是要接着干呢,还是明天再说? 要不就明天吧,现在呀,也该回家啦! 今天可是礼拜六,该蒸澡了! 这蒸完之后呀,往沙发上一趟,看看电视,惬意哟! 家里凉快得很,冰箱里有格瓦斯,妈妈估计还做好了杂拌汤……”

    “时间还有的是哇! 我们再摞一堆,就往那边那棵树旁边摞。”

    爷爷的声音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

    “嘘!”米沙竖起耳朵听着什么,突然像听到谁的命令般跳了起来,“八点啦! 布拉戈维申斯克号就要开过来啦!”

    是的,就是它! 每天晚上,它都经过德列斯维亚溪,令童稚的我心潮起伏。暂时还看不到船,却已听得见它一路而来的汽笛声和流转徘徊的自由的音乐。它缓缓而来,隆重地进入我们的视线——一艘巨大的白轮船。已经看得清它侧身上的大字 “布拉戈维申斯克号”了。它带来了美好的消息。可究竟是怎样的呢? 我其实并不能说得清,只感到胸口起伏、心里发麻。天啊,我多想乘着这船游览一番! 我满心嫉妒地望着它,望着船上无忧无虑得令我不解的人们。他们在夹板上闲逛,向河中投去祈求好运的钱币,举着阳光下闪闪发光的杯子喝着什么。一下子,我的脑海里跳动起了对另一种陌生生活的想象。而这布拉戈维申斯克号,就像是故意炫耀一样,从我眼前的碧蓝河道上缓缓驶过。船桨在水里划动着,汽笛鸣响,空气将红色的汽笛帽吹起,就像雏鸟飞出鸟窝,随之而来的 “呜呜”声将河面和岸边草地上的一切声响都淹没了。

    “布拉戈——维申斯克——号。”我激动地蠕动着被太阳烤得干裂的双唇,不断念叨着。

    船离我们越来越近,钢铁的肚皮仿佛一下子要触碰到岸边的石头上。就连乘客都可以看得很清晰了,不需要太费劲便可辨清他们的模样。这不,有个魁梧的汉子,身着宽大的无袖衫,弯着的手里搭着一件夹克。还有一位年轻丰满、穿着蓝色连衣裙的女子,旁边是一对手挽手的老夫妻,跟我的爷爷奶奶可完全不是一个风格。

    我的目光停在一个戴着巴拿马草帽、舔着冰淇淋的小男孩身上。他这冰淇淋肯定是在城里买的,我们乡下可没有。这一路,冰淇淋肯定都是藏在带冰箱的船舱里的……可他吃得多么心不在焉呀! 舔那么一口,然后盯着我们看半天。于是,冰淇淋就在阳光下融化,一滴滴洒下来,我的心也跟着慢慢碎裂。小男孩穿着轻佻的凉鞋,我挑衅地望着他,咬了咬牙,朝自己的胶皮靴子上吐了口唾沫,那唾沫立刻就干了。我想对那个带着巴拿马草帽的家伙喊一句侮辱的话,可又不知道如何才能欺负到城里的孩子。

    像是被魇住了一般,我们望着这轮船,就仿佛望着来自另一个星球的神秘幽灵。父亲把手卷起来,遮在额前,挡着太阳,不时地发出哼哼的声音,健壮的手臂劈着空气。爷爷扶着草叉的把手,眯眼望着“布拉戈维申斯克号”,忧伤地叹道:“好奇呀,坐这破玩意得花多少钱? 估计得把我和老婆子两人的退休金都花进去!”

    爷爷把包头的巾子理了理,说道: “我也坐过船勒! 那还是小时候。我和米哈伊尔·希什金要去雅库茨克做学徒,想当鞋匠,我们偷偷上了一条叫‘波林娜·奥西佩恩科’的船。我们没钱哪! 上哪儿去弄钱! 于是我们藏到了木箱子的后面,”爷爷笑骂着,继续讲道,“后来我们被发现啦,他们想把我们扔到岸上去,好容易才求动了船长,让我们留下。我和希什金两人就没日没夜地当起了锅炉工,在船上一直待了二十二天。半年后,我们又坐船回了家,几乎身无分文。我深一脚浅一脚走到家门口,瘦骨嶙峋,满身虱子,手里拎着个破木箱。”最后,老爷子带着说教的口吻总结道:“没当成鞋匠,不过,可算是见了世面咯!”

    我不再听老爷子讲述了,而是痴痴望着眼前的船。它渐行渐远,可船上的音乐像长了翅膀,还在空气里飘动。在布拉戈维申斯克号缓缓消失的天边,疲惫的太阳也跟着慢慢歪斜下去。一时间,我们都沉默了,连草原也静默了。只听见草丛里蚱蜢的叫唤和水里狗鱼摇尾扑腾的声音。突然,一阵“呜呜”声响起,可这已是船告别时的忧伤鸣叫了。我撒开腿,沿着河边跑了起来,跌倒,爬起来再跑,直到满身被刺蔷薇扎破。

    “这孩子是往哪儿跑!?”爷爷歇斯底里地大叫。

    后来,米什卡在河边的浅石滩上找到了我,在一旁坐下。

    他像个孩子一样往水面甩了几个石片,数着溅起水花的次数,之后久久望着河面。

    (节选自《世界文学 》2018 年第 3 期,有删改)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布拉戈维申斯克号游轮的诱感力?请简要概括。

    2.请简要赏析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请结合全文,探究小说以“布拉戈维申斯克号游轮”为题的妙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处处微妙便不微妙

    朱文雄

    ①在艺术欣赏中我们常常可以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作品似乎每一个细节都很微妙,感染力却并不强烈,有的作品似乎某些局部平淡无奇,通篇的效果却相当耐人寻味。可见,创作者在表现手法上的细密是必须恰到好处、适可而止的,否则可能弄巧成拙、事与愿违。清人刘熙载在论及诗歌创作的诀窍时说过:“诗中固须得微妙语,然语语微妙,便不微妙。”言简意赅地道出了这一辩证的哲理。

    ②明代才子唐伯虎的一段轶趣颇能旁证刘熙载此语的精辟。有一次唐扮作叫花子游虎丘山,巧遇一群商人举行文酒会,便上前要求唱和。商人们有眼不识泰山,竟想戏弄他,就递过纸笔。唐先写了个“一”字,商人摇头。他又写了个“上”字,商人们大笑起来。唐说:“我写诗一定要喝酒,你们能让我喝点儿酒吗?”商人们回答:“你要是真能写诗,就让你喝个够,你要是不会写诗,趁早滚开!”就给他斟上了酒。唐喝了一杯,添了“又一上”三字。商人们气坏了,喝斥道:“这叫诗吗?”唐见玩笑开得差不多了,才一口喝干了第三杯酒,一挥而就,写成一首七绝:“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把商人们惊得目瞪口呆。显而易见,孤立地看,这诗的前两句不仅不妙,而且粗陋之极。只是由于诗的后两句落笔惊人,别有洞天,全诗就出乎意料地微妙了。在这个完美的整体里,那似乎不妙的两句诗,真正巧妙地起到了使全诗“一路坦易中,忽然触著,乃是令人神远”的作用。

    ③作诗不必语语微妙,从事其他形式的艺术创作亦大可不必处处微妙。举凡造诣精深的大师,都深谙此中奥秘。因为艺术创作最忌平均使用笔墨,而不苛求处处微妙,正是克服平均使用笔墨的好法子。南宋的梁楷作画惯用“减笔”。他的画虽然笔墨精炼到不能再少,但亦该妙则妙,该拙则拙,不讲究笔笔微妙。以其最有代表性的《太白行吟图》为例,纸上的李白,头部毛发与五官画得较为具体,甚为妙趣;衣服则寥寥几笔,不堪妙言;而脚部却不合比例,似乎谁都能画。然而,静观细嚼一番,李白豪爽洒脱、恣情汪洋的神态却呼之能语,被“梁疯子”淋漓尽致地勾勒出来了。不处处求微妙,却收到了相当奇妙的艺术效果。

    ④与此相反,倘若创作者一味企求“处处微妙”的话,作品的整体倒可能“便不微妙”了。道理在于,就艺术创作的要求而言,一件作品的艺术生命只有一个,作品的任何一个局部都必须服从整体的构思,使作品的“华彩乐段”自然突出,主旨凸现,更能展示作者欲强化的境界。假如不顾整体,恋恋于细枝末节的精雕细刻,作品的主题就可能被淹没,被冲淡,整体的效果就会受到损害。这样,尽管作品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无可挑剔的,艺术感染力却相对减弱。从这个角度来看,罗丹毫不痛惜地挥斧砍掉了巴尔扎克雕像的两只手,确是大师高见!这又形象地启迪我们,艺术上的得失是相反相成的,微妙与不微妙是在对立中统一的。能够佯作不妙求得大妙者,是技巧上成熟表达的标志。当然,这不妙处要求创作者对生活有真切的感受,具备娴熟高超的表现技巧,否则,又可能在创作中出现从局部到整体的彻底败北。

    ⑤处处微妙,便不微妙。如十九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画派大师安格尔,在绘画上是精细到连手指上的汗毛也要画出来的,但他也指出,塑造人物不要只抠细部,首先必须注意整体。经验早已证明,忽视处处微妙是手段,力求整体微妙是目的。这里的所谓“不微妙”,乃是巧中之拙,拙内含巧,是最能体现创作者构思精到的绝妙处。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造诣精深的大师懂得该妙则妙,该拙则拙,不讲究笔笔微妙,可以收到奇妙的艺术效果。

    B. 罗丹挥斧启迪我们,一旦从事创作就不可一味企求“处处微妙”,须懂得佯作不妙以求大妙。

    C. 创作者要明白作品的艺术生命只有一个,作品的每一个局部都必须服从整体的构思。

    D. 忽视处处微妙是为了追求整体微妙,这里的“不微妙”最能体现创作者的绝妙构思。

    2.下列选项中对第②段引用唐伯虎轶事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引用唐伯虎轶事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

    B. 引用唐伯虎轶事证明只有在诗歌中制造粗陋至极的局部,全诗方显微妙。

    C. 引用的唐伯虎轶事具有典型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

    D. 引用唐伯虎轶事证明了刘熙载“诗中固须得微妙语,然语语微妙,便不微妙”的观点。

    3.艺术创作中为什么反对“处处微妙”?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过去一年中,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率增长显著。其中,在数字化阅读方面,手机阅读增速最快,已经连续8年增长,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74.4分钟,同比增长19. 6%。

    不过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手机阅读质量还不高。这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观察:从阅读的供给侧来说,很多手机文章的质量还不高。以微信文章为例,读者的微信阅读时间占去了三成半,但不少微信文章存在拼凑、虚假等问题,不仅浪费读者的时间,也是在误导读者。不久前,《新京报》调查披露,自媒体平台上的一些文章通过抄袭、拼凑事实、巧立标题甚至夸大造谣以获取高阅读量,比如一篇正文不足300字、配有5张网络图片的文章获得了近6000条网友评论。这样的低质文章虽然提高了阅读率,但是实际阅读质量却不能恭维。从阅读的需求侧来看,虽然读者花在手机阅读上的时间似乎不少,不过多数是“忙里偷闲式阅读”“走马观花式阅读”“碎片化阅读”,这种“浅阅读”比不阅读显然要好,但是阅读质量却不容乐观。

    (摘编自中国江苏网2017-04-24《手机阅读需要重视“阅读质量”》作者:冯海宁)

    材料二

    数字来源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

    材料三

    经典阅读的意义,本不是一个需要反复论证的问题。但是现在成人读盗墓、穿越,孩子读图文、漫画却越来越多,加以资讯的泛滥和网络的挤占,遂使其重要性不再像早先那样为人认知。尤其近几年,以图代书,做在线阅读,甚或以上脸谱( Facebook)、刷微博代替阅读的不在少数。这种“浅阅读”风气的存在,凸显了整个社会浮躁肤浅的荒败景观。

    经典阅读,能使人在人书互动中形成紧张的思维对待,助成理性对感知的超越,人性对历史的体贴。至于网络,因常提供即刻性与碎片化的资讯,在读网络上时尚化的“轻阅读”特性同时,也会程度不同地损害阅读的品质,造成人智力的降级与思想的衰退。

    对此,前年出版的尼古拉斯·卡尔( Nicholas Carr)的《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指出,因网络对人“神经线路”与“记忆程序”的重新编布,使人的阅读常流于字表滑行,而无法做深入的思考,由此,他会觉得《战争与和平》太长,《追忆似水年华》又太晦涩,并将爱读经典视为前人缺少环境刺激、无处可去养成的老嗜好,而将其毫无顾惜地抛弃。却在一味的读图和读网的便捷中容忍偷懒。

    在这种偷懒中,那种对深邃思想的卓越追索,对人类整体性精神出路的关切渐渐消退和淡忘,甚至被嘲笑和放逐。而这些,恰恰经典里最多,甚至就是经典最显著的徽标。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16-02-14《经典阅读的当下意义》作者:汪涌豪)

    1.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16年,我国成人数字化阅读率增长显著,手机阅读增速最快,我国人均纸质书的阅读量并没有受到影响。

    B. 2016年,我国成人更多采用数字化阅读,微信阅读占了不少时间,但我国人均电子书的阅读量并没有增加。

    C. 对深邃思想的卓越追求,对人类整体性精神出路的关切,这些是经典里最多的,却是电子书里所没有的。

    D. 经典阅读的重要性不再像早先那样为人所知,作者认为,再一次论述经典阅读的意义,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从手机阅读的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角度,着重分析了当前中国人手机阅读方式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

    B. 材料三论述了当前在以图代书、在线浏览、上脸谱、刷微博等“浅阅读”风气存在背景下,经典阅读的重要意义。

    C. 由于手机阅读多数是“忙里偷闲式阅读”“走马观花式阅读”“碎片化阅读”,作者认为手机阅读并不值得提倡。

    D. 在一味读图和读网的便捷中容忍偷懒,一些人抛弃了篇幅很长的《战争与和平》和晦涩的《追忆似水年华》的阅读。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当前中国人阅读的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旅行,总是令人向往。

    有人为了涉远揽胜,有人为了释怀遣兴;有人为了温故,有人为了见证……

    旅行,带着一颗安静的心,不停地遇见,不停地感悟……

    关于“旅行”,你有怎样的经历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