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选择题 4 题,情景默写 1 题,名著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课内阅读 1 题,课外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语言应用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4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A.裸露(lù)   循规蹈矩(jǔ)  寥若辰星   症(zhèng)结

    B.酵(xiào)母  向隅(yú)而泣  饮鸠止渴   债券(quàn)

    C.荫(yīn)蔽   笑容可掬(jū)  汗流浃背   奔(bēn)赴

    D.谙(ān)熟   百花争妍(yàn)  度过难关  蓬蒿(hāo)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

    A.青少年“拿手机,戴耳麦”的现象已蔚然成风,专家呼吁让纸质阅读回归生活。

    B.大家的掌声,让我受宠若惊,其实我只是抛砖引玉,其他人的发言会更精彩。

    C.面对无数个豆腐渣工程,面对受害者亲人叹为观止的痛苦,我们无法再保持沉默。

    D.作文课上,李海批评同学的作文文不加点,漏洞百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布衣”指麻布衣服,代指老百姓,在古文中黎首、黎民、庶民都有百姓的意思。

    B.诗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中的“三更”是指23点至凌晨1点。

    C.古时的地名很多有别称,南京又称建康、广陵,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成都又称锦官城,如杜甫的“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D.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青少年缺乏分辨力,容易被不良信息诱导,产生思想行为上的偏差。

    B.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不仅让经典浸润了孩子们的心灵,而且提高了孩子们的兴趣。

    C.因为不用停车桩,不用办卡,扫码开锁即骑,这是摩拜单车深受市民喜爱的原因。

    D.这个炼钢车间,由十天开一炉,变为五天开一炉,时间缩短了一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默写

    ①_____,人不寐,_____。(范仲淹《渔家傲》

    ②陶渊明的《饮酒》中,最能展现作者热爱自然心胸旷达的诗句是____,___。

    ③民生乃国之本,家安而民乐,这种思想与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所表达的济世情怀一脉相承。

    ④过去,“路”在古典诗词中“______,_____”填写含“路”字的古诗词名句);今天,“路”在中国宏伟蓝图里,一带一路联世界,全心全意和天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

    (1)“兄弟”是《水浒传》中最令人动情的两个字:

    ①宋江向(甲)道:“哥哥不知,兄弟是心腹弟兄,我舍着条性命来救你。如今黄泥冈事发了!白胜已自拿在济州大牢里了,供出你等七人。”

    ②(乙)对四家邻舍道:“小人因与哥哥报仇雪恨,犯罪正当其理,虽死而不怨。却才甚是惊吓了高邻,……”

    ③(丙)见说,亦垂泪道:“罢,罢,罢!生时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言讫泪下,便觉道身体有些沉重。当时洒泪,拜别了宋江下船。

    ④(丁)拿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

    以上情节,(甲)是(   ),(乙)是(   ),(丙)是(   ),(丁)是(   )

    (2)《____》是由南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短篇小说集,共分方正、言语、____、贤媛等三十六门类,一千多篇。

    (3)《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法国短篇小说巨匠____,他的小说名篇还有《_____》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点绛唇

    汪藻①

    新月娟娟②,夜寒江静山衔斗③。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④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

    (注释)①汪藻(1079-1154):宋饶州德兴人,写此词时,他正被迫迁调,官场失意。②娟娟:明媚美好的样子。③斗:北斗星。④传杯:传递酒杯而饮以助酒兴,多是宴会中进行。

    1.这首词从字数上分属于______,“点绛唇”是这首词的______,词的韵律有的是平韵,有的是仄韵,这首词的上下片都是___。

    2.“梅影横窗瘦”一句中“瘦”字用得好精妙,请加以赏析。

    3.全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课内阅读 共 1 题
  1.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日:“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其视下也 B.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C.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D.其一犬坐于前

    2.结合本文说说《庄子》散文的特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课外阅读 共 1 题
  1. 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也。善于养众,每所征讨,士卒皆争为先。随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后武陵蛮夷反乱,攻守城邑,乃以盖领太守。时郡兵才五百人,自以不敌,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斩首数百,余皆奔走。诛讨魁帅②,附从者赦之。自春讫夏,寇乱尽平。诸君长③皆改操易节,奉礼请见。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病卒官,国人思之。

    (选自《三国志·吴书十》)

    (注释)①养众:教养徒众。②魁帅:主将,常含贬义。③君长:部落的首领。

    1.“自以不敌”中的“以”字与下列句子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去以六月息者也 B.乃以盖领太守

    C.皆以美于徐公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下列句子与“随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马之千里者。 B.其此之谓乎!

    C.帝感其诚。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善于养众,每所征讨,士卒皆争为先。

    4.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黄盖去世后“国人思之”的原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①最近,“鲸落”上了热搜。

    ②中科院“深海勇士”号在我国南海的海底,拍摄到一具3米长的鲸鱼尸体。这具尸体可以至少养活1万个生物体,它们吃在这里,住在这里,形成繁荣庞大的生物群落,可以延续数十年,甚至上百年。这就是鲸落,所谓“一鲸落,万物生”。

    ③鲸落这种独特的生命奇观的形成,主要在这两方面:

    ④其一,深海中见不到光,海底生物无法完成光合作用,因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命主要的能量来源,而深海比任何地方都需要其他的能量来源。

    ⑤其二,鲸鱼由于体型巨大,沉入海底后就是巨大的原始能量来源,以此可以支撑其他生物类群的生存。比如,多毛类或甲壳类生物能在鲸鱼的尸体或者骨骼中生存,以残余的鲸尸为食物。

    ⑥即便是鲸鱼的肉身被吃光,一些蠕虫可以啃食骨头,大量的厌氧细菌可以分解鲸骨里的脂类产生硫化氢,这便是硫化作用。

    ⑦深海中的硫化作用相当于地面的光合作用。对人类而言硫化氢有毒,可是对深海中的一些细菌来说则是难得的美味佳肴,这些以硫化氢为食的细菌又成了海蜗牛等生物的衣食父母,而海蜗牛又是一些食肉类或者甲壳类的食物,随着能量的流动,食物链得以延续。

    ⑧科学家们证实,在太平洋的深海中至少有43种,10000多个生物体是依赖鲸落而生存的。如果说能量是海底生物群落发展壮大的“资金”,那么为海底生物群落提供第一桶金的便是“鲸落”。

    ⑨既然鲸落存在感这么强,那为什么在今年才在我国南海第一次发现呢?

    ⑩鲸落是在见不到光的深海中存在,所以在相对较浅的海域中不容易出现。还有,由于受到深海探测技术的限制,人类之前对海底的探索非常有限。

    ⑪“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自然界中,一个生命的逝去,却可以为其他生命的存活提供机会和平台。大自然的神奇,经常是我们想象不到的。

    (节选自《科普中国》)

    1.用简练的语言为本文拟一个醒目的标题。

    2.结合文章内容,探究说明“一鲸落,万物生”的原理。

    3.简析第⑧段语言特点。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遍地鸟鸣

    简  默

    ①相对于绵亘的群山,湖沟仅是个婴儿,躺在大山温暖舒适的襁褓中。

    ②在湖沟的日子,每天早晨,是鸟鸣唤醒了我。

    ③我住在村委会的院里,隔着墙壁和围墙,是村民们的土地。地里生日本杨。这种树是树家族中的乡村男孩,淘气、泼辣、皮实,仿佛见阳光和风雨即长。村民们看重短期效益,正好相中了它这点,在地头田间广泛栽种,视它为每天生长利息的绿色银行。但也因此带来了一些问题,譬如它幼时尚不要紧,待到枝繁叶茂根扎得深了,遮住了阳光,与庄稼争夺养料和水分,庄稼便不长了,村民们管这叫泄地了。眼前这些树高大挺直,浓荫蔽日,在风儿的吹拂下叶子沙沙响,瞪大眼睛俯瞰着楼房和矮矮在下的我。

    ④树便有鸟,有巢,有鸟鸣。我不止一次地抬头望见喜鹊衔着干草和枯枝,优雅地舒展、扇动双翅,搅起小小的幸福的漩涡,登上枝头筑自己的巢。没鸟住时,巢是一棵树空荡荡的嘴巴,除了风吹树叶哗啦啦响,鸣蝉喋喋不休的聒噪,再无其他声音;一旦鸟住了进去,鸟鸣便纷扬如雨,从天降临,唤醒了我。

    ⑤有湖沟的夜晚包容孕育着层出不穷的静。高高挺立的太阳能路灯,白天吸纳了太阳的光芒,到晚上将能量滔滔不绝地释放出来,这光渺小而微弱,仅照得亮脚下和周围有限的距离,是一粒米的光。沿着水泥路走过这些散落在乡野的路灯,便进入了湖沟,一路高低起伏,将这些路灯撤在身后,就出了湖沟。路上车辆稀少,偶尔冒出一辆,像萤火虫浮过,两束前灯将黑夜捅开一个小缝隙,几米之外仍沦陷在黑暗中。有星星的夜晚,我喜欢站在天底下,像站在很深很深的井底,四壁石头森然,苍苔寂然,仰望无边的星空,星星稠密而硕大,互相保持着绅士的距离,绽放着各自的耀眼光华。

    ⑥谁拄一根拐杖滴笃滴笃地敲点着路面,深一声浅一声的,村庄里卧着的土狗听见了,兴奋地叫嚣起来,远远近近的土狗都跟着叫了,像点燃捻子放了一挂鞭炮。鸟鸣也急促地响了,是布谷鸟,山里人俗称“烧香摆供”,前一只喊着“烧香摆供”,话音没落,后一只立刻接上了嘴“一壶一壶”,似乎天衣无缝,侧耳谛听,破译得出“阿爹阿哥,割麦垛垛。割麦垛垛,家家吃馍”的农事密码,这也是山里娃们麦香弥漫的催眠曲。

    ⑦有一种鸟,我从未看见过它的真面目,从白天到黑夜,它都在鸣叫,在远处的山间,在路旁的栗子林中,我曾蹑手蹑脚地试图走近它,它看透了我的鬼把戏,却不急于戳穿我,待我走近,猛地屏气噤声了,茂密的枝叶遮住了它的身影,浓郁的栗子花香熏晕了我,我当然寻不到了。

    ⑧群山是最好的回音壁,狗吠抑或鸟鸣,都借助它宽阔强劲的肺活量,被无限放大了,撞到对面弹了回来,黑夜愈加沉寂深广了。

    ⑨我摸着乡村的黑回到城市,迎头痛击我的是满城灯火,急不可耐的汽车鸣笛,夜以继日的工地呐喊,这是我的日常生活,日复一日的喧嚣与骚动。偶然,鸟鸣也会唤醒我,譬如说今天早晨,一只不知什么鸟,栖息在窗台上,厚厚的窗帘挡住了它,我看不见它小小的身体,但它的声音就像在我的枕边,将我从沉沉睡梦中叫醒。

    ⑩有一天傍晚吃过饭后,我环绕着会展中心转了一圈,这座设计成船形的建筑巨大而冰冷,像一具恐龙的残骸,我数了数,上头总共有十三个鸟巢——都是喜鹊在城市屋檐下的家。它居高临下的生活和视角,使它一眼觑见了我们内心的欢喜,以及忧愁。

    ⑪城市是个巨大的发光体。白天,我走过一面面玻璃幕墙,它们映照着匆匆忙忙的人影和车流,反射着炽热白亮的阳光;坐在书桌前,目光穿过阳台,能够看见对过那些六层的楼房,以及楼顶那一排排耸立的太阳能装置,它们闪烁的光芒令我晕眩。到了晚上,无数灯光彻夜不眠,仿佛另一个白天,而那些隐匿于各个角落的鸟也将黑夜当成了白天,一边睁着惺忪的睡眼,一边大声歌唱自己的爱情。

    ⑫几天后,我回到湖沟,村委会院外的那些日本杨被悉数伐倒了,代之种下的是一株株桃树苗,它们瞧上去单薄赢弱,随风摇摆俯仰,托不住那一树稠稠密密的鸟鸣。

    (选自《光明日报》)

    1.第③段详细介绍了日本杨的特点,简析它在全文中的作用。

    2.第⑥段中写了哪些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结合语境,按要求作答。

    (1)眼前这些树高大挺直,浓荫蔽日,在风儿的吹拂下叶子沙沙响,瞪大眼睛俯瞰着楼房和矮矮在下的我。(赏析加点词语)

    (2)一旦鸟住了进去,鸟鸣便纷扬如雨,从天降临,唤醒了我。(从修辞角度赏析)

    4.第⑦段说“我当然寻不到了”简要分析“我”寻不到鸟的原因。

    5.联系全文,结合下面的文字,简要说说你读后的感悟。

    《幽梦影》言道:“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唉乃声,方不虚此生耳。”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找出留言条中的多处不妥之处,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中,“90后”挺身而出,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国家危难时刻搏击风雨的坚强力量,书写了一张无悔的青春答卷。张明为战疫中的90后制作了一张纪念卡,题目叫“中国保护人”,并配上作家苏叔阳的小诗《伞》“你撑开整个身躯,为他人创造一片干净天地,却湿透了,你自己。”请说一说张明的创意。如果让你制作一张纪念卡,你会有什么创意?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明月清风,荒漠戈壁,是自然的给予;成功快意,失落伤怀,是生活的给予;点赞鼓励,吐槽鞭策,是他人的给予……我们在获得给予中一路走来,我们又将拿什么给予别人和生活?

    请以“给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③不得抄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