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选择题 3 题,其他题 3 题,情景默写 2 题,对比阅读 2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又何间焉(jiān)   小惠未遍(biàn) B.民弗从也(fú)     小信未孚(fú)

    C.齐师败绩(jī)     下视其辙(zhé) D.夫战,勇气也(fú)   望其旗靡(m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B.彼竭我盈,故克之。

    C.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D.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课文第2段写曹刿的言行,目的是表现曹刿(   )

    A.忠君报国的思想 B.勇于牺牲的决心

    C.冲锋陷阵的精神 D.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于掌握战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其他题 共 3 题
  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肉食者鄙     鄙:

    (2)乃入见       乃:

    (3)弗敢加也     加:

    (4)神弗福也     福:

    (5)再而衰       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文学常识积累。

    《曹刿论战》选自《_________》,这是我国著名的编年体史书,叙述的是春秋时期各国的重要史实,相传为鲁国史官__________根据鲁国国史《春秋》所编,故文中称齐军攻打鲁国为“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2 题
  1. 用原文填空。

    (1)曹刿请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明鲁庄公在政治上取信于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刿解释为何追逐齐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根据提示,用原文回答。

    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对本文做了精辟的“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叙述了利于转入反攻的阵地——长勺,叙述了利于开始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叙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虽然是一个不大的战例,却同时说的是战略防御的原则。”其中“取信于民”是指鲁庄公说的_____,______,______;“彼竭我盈”是指_______之时,因为__,__,__;“辙乱旗靡”是曹刿_____,_____发现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对比阅读 共 2 题
  1.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稿,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左传》)

    (乙)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公曰:“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对曰:“是则可矣。知夫苟中心图民①,智虽弗及,必将至焉。”

    (节选自《国语》)

    (注)①中心图民:内心为百姓考虑。

    1.解释下列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1)又何间焉   间: 

    (2)小惠未编    编:

    (3)必以信    信:

    (4)必以情断之   之:

    (5)智虽弗及    及: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是则可矣。

    3.(甲)(乙)两段文字刻两人物主要运用了______描写,(甲)在写作手法上还使用了________。

    4.长勺之战最终鲁国大胜,请结合选段简要分析取胜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甲)公与之乘,……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宋公①与楚人期②战于泓③之阳,楚人济④泓而来,有司⑤曰:“请迨⑥其未毕济而击之。”宋公曰:“不可。”既⑦济,未毕陈⑧。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 宋公曰:“不可。”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

    (节选自《公羊传》)

    (注释)①宋公:即宋襄公,宋国国君。 ②期:约定时日。③泓:水名,今河南柘城西。④济:过河。⑤有司: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这里指宋国的子鱼。⑥迨:趁着。⑦既:尽,完了。⑧陈:通“阵”,这里是摆好战斗队列的意思。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1)彼竭我盈,故克之             (2)然后襄公鼓之

    2.下列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A.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B.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D.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

    4.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述理由。

    5.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后,你认为宋国大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