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课内阅读 1 题,课外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句子默写 1 题,语言应用 2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3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祈祷(qǐ)   亘古(gèn)    庇护(bì)     强聒不舍(qiǎng)

    B.朴刀(pō)   惩罚(chéng)   黝黑(yǒu)   迥乎不同(jǒng)

    C.污秽(huì)   譬如(bì)     解剖(pōu)   叱咤风云(zhà)

    D.栖息(qī)   下载(zài)     遒劲(jìng)   混为一谈(hùn)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震憾   座右铭   豁然贯通   郑重其事

    B.抉择   订书机   相辅相成   抑扬顿挫

    C.坐镇   口头蝉   咄咄逼人   迫不及待

    D.寒暄   萤火虫   根深蒂固   两全奇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使您蓬荜生辉。

    B.工作组成员在“脱贫攻坚战”中直面困难,从不拈轻怕重,为当地百姓办了许多实事。

    C.司马近研读各家史著,搜罗天下遗闻轶事,断章取义,终于写成了《史记》。

    D.这是个温暖和谐的班集,大家相敬如宾,在此学习我倍感愉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了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消防宣传员为“宅”在家里的大爷大妈发放了防灾减灾宣传材料。

    B.城市绿道建设延申的不仅是绿色的发展观念,更是绿色活动空间。

    C.能否更加有地推动校园扣黑除恶工作,是实现平安校园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D.运载火箭海上成功发射,探询了我国海上发射管理模式,验证了海上发射能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艾青的诗歌通常都富有“五四”战斗精神和饱满的进取精神。

    B.《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书中塑造了周进、杜少卿等八股迷。

    C.《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

    D.宋江是一个“忠义双全”的典范,他仗义疏财,扶危济困,被称为“及时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课内阅读 共 1 题
  1.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 燕雀安知鸿鵠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 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 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下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苟富贵      苟:如果 B.今亡亦死    亡:逃跑

    C.或以为死     或:或者 D.等死       等:同样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   )

    A.辍耕之垄上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B.卜者知其指意       安陵君其许寡人

    C.扶苏以数谏故       不以物喜

    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乃悟前狼假寐

    3.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作者司马迁,他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

    B.司马迁把雇农出身的陈沙列入“世家”,主要是肯定了他发动起义的历史功绩。

    C.“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表现出陈涉年轻时非凡的个性和远大抱负。

    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篝火孤鸣”的原因是他们害怕鬼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课外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妄不衣帛,马不食栗,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国语·鲁语》)

    [注释]①宣成:指春秋时期售宣公和份成公。②上卿:占代最高的官衔。⑧爱:客膏。④华:使之有光彩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无 衣 帛 之 妾 无 食 栗 之 马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3.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季文子有哪些“德”是值得称颂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蝶恋花

    (宋)陆游

    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

    [注释]①陆游时任四川宜抚使王炎的幕宾,亲临南郑抗金前线。未满一年,朝迁投降撤掉王炎西北统帅职务,陆游也出调回京安置。此词即写于此时,②蛩(qiónɡ):蟋蚌。③长杨赋:汉扬雄所作。常把扬雄看作怀才不遇的人。

    1.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桐叶晨飘蛩夜语”一句的妙处。

    2.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①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②__________________ ,半竿斜日旧关城。(纳兰性德《浣溪沙》)

    ③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④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⑤_____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⑥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⑦)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

    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5月18日讯(记者魏俊怡孟彤晖)“太美了,今天的天空好像有人在放羊!”经过一夜“风雨”洗礼,18日中午,济南市区迎来难得的好天气,雨后的天空湛蓝如洗,点缀着白云朵朵,美得“令人室息”,市民们纷纷在朋友圈晒“蓝”图狂刷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国书法用它那古朴的甲骨文、沉雄的篆书、典雅的隶书,端庄的楷书、潇酒的行书,狂放的草书,陶冶了东方,熏陶了世界,为人类文明做出贡献,为中华儿女赢得荣光,它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世界艺术的奇葩。

    请你组合一幅对联表达对汉字书法的热爱之情。(横线处填写序号)

    ①横竖撇点折②书人生③篆隶行楷草.④写社会

    上联: ______________

    下联: 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石油植物”领衔燃油新时尚

    ①近年来,作为代替石油的燃料,人们倾注的热点最多的是“生物燃料”。“生物燃料”是以甘蔗或玉米等为原料,制造出用于汽车的燃料。人们也把这类可以直接生产工业用燃料油或经过发酵、加工可生产出燃料油的植物,统称为“石油植物”。

    ②那么,利用石油植物生产的生物燃料与汽油相同吗?不管使用什么原料,如果能够生成乙醇,则其性质是一样的。换言之,不管玉米还是甘蔗,还是其他石油植物,如果生成的是生物乙醇,那么,原材料的差异是不会影响性质的。

    ③生物乙醇燃烧时产生的能量约是汽油的60%,所以,掺合到汽油中的生物乙醇越多,每单位体积释放的能量越少。例如,掺合了10%生物乙醇的混合汽油与普通的汽油相比,混合汽油释放的能量只是普通汽油的96%。这个数字反映在燃料消费率上,也就是说,通常的汽油能够行使100千米,同量的混合汽油只能行驶96千米。

    ④在成本方面,生物燃料的成本比汽油要高。因为生物乙醇必须经过播种、培育、收割、加工等阶段。但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一旦用尽,便不能再生,它的枯竭是不可避免的。而生物燃料可以通过栽培、种植,能够无止境地重新生产。

    ⑤由于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不断增多,全球不断变暖,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生物燃料,希望使用生物燃料代替石油,以此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那么以生物乙醇为例,1千升生物乙醇究竟能够多大程度削减二氧化碳呢?从整个地球来看,每千升生物乙醇可减少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1094 千克。使用生物燃料不仅能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还能减少化石燃料燃烧时排放的二氧化碳呀。

    ⑥石油植物是新一代的绿色洁净能源,在矿物质能源给当今生态环境带来严重污染的情况下,应用石油植物对保护环境十分有利。石油植物全身是宝,它不仅能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二氧化碳、降低温室效应。它们还可以通过生物分解,避免对土壤、地下水的污染。其次,这种植物不含碳化物,不会污染大气,不会形成酸雨。种植石油植物不仅可阻住土壤的流失,还可以重新建立新生土壤。石油植物分布面积广,属于可再生资源。若能因地制宜地种植,完全可以实现就地取材,化木为油,省却了矿物能源勘探、钻井、开采等过程,也减少了产油区与工业区之间的长途运输、管道运输等,大大降低了成本,易于普及推广。

    ⑦开发石油植物,还将逐步加强世界各国在能源方面的独立性,减少对石油市场的依赖,可以再保障能源供应、稳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⑧石油植物的开发,是解决未来能源的有效新途径之一。生物质能源将成为未来可持续能源的重要部分,随着石油的日益稀缺和技术逐步提高,50年后“石油植物”将改变地球的能源结构。

    如今,美国种植的石油植物已扩展到10万公顷,产量超过500万吨。菲律宾种植了1万多公顷银合欢树。瑞士也准备种植10万公顷石油植物,帮助解决每年50%左右的石油需求量。随着世界各国积极行动起来,大面积种植石油植物,相信不但能抑制地球变暖,我们还将看到地球上空越来越清澈的蓝天。

    1.根据③④⑤段,说说利用石油植物生产的生物燃料与汽油相比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2.阅读第⑧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石油植物的开发,是解决未来能源的有效新途径之一。

    3.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⑨段的表达作用。

    如今、美国种植的石油植物巳扩展到10万公顷,产量超过500万吨。菲律宾种植了1万多公顷银合欢树,瑞士也准备种植10万公顷石油植物,帮助解决每年50%左右的石油需求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心远地自偏

    ①我静静的看着他,他静静的看着书。

    ②喧闹的菜市场中,充斥于耳的是菜贩的叫卖声、家禽的啼叫声,挤挤蹭蹭的是来来往往运送莱蔬的商贩、挎着菜篮且走且看的主妇们。而他,一名年轻的菜农,却在一堆蔬菜前,在一片喧闹中,埋着头安静地看着摊开于膝头的一本厚厚的书,只有在有人跟他买菜时,他才会走出书外,招呼顾客。

    ③看他一张黝黑的面庞、一副结实的肩膀,一双粗糙的大手就知道他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若是硬要找出他的与众不同之处,便是他那身整洁的衣裳一为他增添了 几分读书人的气息。他专注地盯着膝上的书,有如圣徒阅读《圣经》,双唇翕动,似在默诵。我俯身看了看书名:嗬,《陶渊明集》?!你一位菜农,不看致富指南,不看通俗小说,竟然看古诗文?是精神出了问题,还是在虚伪扮酷?

    ④一连几天,我的脑海里不断地浮现出他在菜摊前埋头读书的情景,每次心底都会生出几分嘲笑,给他贴上“虚伪”的标签。

    ⑤直到我们又一次相遇。

    ⑥那天,我散步经过公园的广场。广场上一片喧闹,广场舞的常客在挥霍着他们剩余的精力。这时,我在广场边看到了一个很不协调的身影:他一手拎着一只水桶,一手提着拖把,正走向广场一角的一小块空地一一巧了,原来又是那个“虚伪”的人!他又要干什么?

    ⑦我很好奇,只见他放下沉重的水桶,沾湿了拖把,水淋淋地拎出,地上留下了一摊水渍。我走上前,只见他单手握住拖把,娴熟地挥动起来,拖把在地面。上嗖嗖游走,干热的地面上留下了一行龙飞凤舞的水痕。只见“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几行大字个个道劲有力,恢宏大气。我这才明白,原来他在练字呀!在这祥的地方欣赏到这样的“墨宝”,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已的双眼!

    ⑧回到家,我依然心境难平。我愧疚地收起了那枚“虚伪”的标签,找出一份我珍藏已久的西安碑林拓本,准备明天送给他一就算是表达我的歉意与敬意。

    ⑨第二天,我去了菜市场。菜场如一如往日地喧闹,他也一一如往日,自顾自地默读着。旁边的摊主有玩手机的,有拉家常的,有东张西望的,他则如一泓清泉,静静地流淌在山林深处。难得能有这样一个人,在充斥着利益与欲望的世间,坚守着心中的一份宁静。我恭敬地把拓本递给他,他-脸憨笑,犹如春日的暖阳,明媚了整个世界。

    ⑩他执意要回赠我些什么,邀我到他的出租屋。路上他告诉我,他是个孤儿,在郊区租了块地,种菜卖菜维持生计,而读书写字给了他别样的生活。他住的屋子,只有一张床、一套桌椅,墙上贴满了他的书法作品,床头堆满了书籍和字帖。屋角处堆放着一堆奖牌、奖杯和获奖证书。屋外,车水马龙;屋内,墨香四溢。只见他铺纸研墨,屏气凝神,提笔蘸墨,在洁白的宣纸上行云流水般写下:“此中 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他憨笑这说:“送给你! ”

    ⑪我恍然,种菜卖菜,为的是生存;读书练字,才是真正的生活。古典诗文和笔墨纸砚滋养了他的性情,给了他“心远地自偏”的定力。

    1.请仔细阅读选文,根据提示填写下面表格。

    情节内容

    情感态度

    嘲笑

    我在广场上看见菜农写字

    歉意,敬佩

    我收到了菜农的回馈的书法作品

    2.品味语言,问答下面问题。

    (1)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

    他专注地盯着膝上的书,有如圣徒阅读《圣经》。双唇翕动,似在默诵。

    (2)结合语境,赏析第⑦段中加点词语。

    只见他单手握住拖把,娴熟地挥动起来,拖把在地面上嗖嗖游走。

    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⑩段画线句“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理解。

    4.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手法方面富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