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单选题 25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5 题
  1. 英国和美国的代议制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具代表的政治制度,下列对其表述和评价正确的是

    A. 它们都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B. 美国代议制优于英国代议制

    C. 美国的政府首脑是选民直接选出,而英国的政府首脑是世袭的

    D. 英国首相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42年12月12日《解放日报》发表了《积极推行南泥湾政策》的社论,号召边区各部队都像359旅一样,在边区各军驻地都建设起自己的“南泥湾”。南泥湾政策

    A. 推行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B. 意在积累生产建设的经验

    C. 以发展根据地军工业为主

    D. 为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拉坦曾提出“诱致性制度变迁”经济规律,指的是现行制度的变更与替代,或者新制度的创设,是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的。该理论可以用来解释

    A.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行

    C. 经济特区的创立   D. 联产承包的出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作家王树增在《解放战争》一书中指出:“解放战争并不仅是三大战役、渡江战役那样摧枯拉朽,所向披靡。亦有攻打太原的艰难和血腥,攻打金门岛的惨烈和失败,攻打兰州的诡异和曲折,无数的人生悲剧掩埋在历史的深海里。”下列对解放战争经历曲折、跌宕过程的原因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 国共双方在各战场的军事态势不同

    B. 人民解放军的军事劣势和武装落后

    C. 二战后逐渐形成的冷战格局的影响

    D. 美国始终都对国民党进行军事援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每个人都发来了回电。核心内容是,为了挽救俄国和保持前线部队的安定,我必须退位。我同意了……凌晨1点,我带着一颗因痛苦而沉重的心离开了普斯科夫。我周围到处都是背叛、懦弱和欺骗!”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日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俄国二月革命

    B. 七月流血事件

    C. 苏联成立

    D. 俄国十月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950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将退休工人养老金平均增加了77.5%,1952年又增加12.5%。美国的上述举措意在

    A. 扩大社会保险以缓解经济危机

    B. 缓和社会矛盾以促进社会发展

    C. 稳定社会秩序以对抗苏联等国

    D. 规范保险行业以赢得大众好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的具体做法是

    A. 强制劳动,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

    B. 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

    C. 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D. 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属于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

    ①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②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

    ③采取九品中正制选官

    ④由中央掌控地方赋税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A. 民族区域自治在新中国后才开始实行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层民主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有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关心的问题大都不是国家和民族的问题。他们关心的是人,因而常用的词汇也是‘吃人的礼教’‘奴隶的国度’‘非人的道德’,他们努力创造的新文学也定位于‘人的文学’。”对这段话的最佳理解是

    A. 新文化运动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B. 新文化运动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普及

    C. 新文化运动注重追求人的个性解放

    D. 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基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玄学是流行于魏晋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潮,西晋时,一些佛教名僧为了借助玄学推行佛法,不仅以“空无”宗旨与玄学的“虚无”相呼应,而且模仿玄谈家的语言和情趣,主动与名士交游。这一现象说明

    A. 三教融合的趋势开始出现

    B. 佛教文化日益中国化

    C. 佛教对传统文化构成冲击

    D. 佛教为当时主要宗教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筹建的重工业企业主要有10家;1937年度又陆续增设了11家重工业企业或筹备机构,而这些企业均远离沿海,大部分设在湖南、湖北、江西、云南、四川、陕西等内地省份。这一做法旨在

    A. 平衡全国工业布局

    B. 为持久抗战做准备

    C. 带动民营经济发展

    D. 建立国家工业体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一法案规定在纺织厂(除了丝绸与饰边的劳动领域),禁止雇佣9岁以下儿童;9岁至13岁儿童每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9小时;13岁至18岁的年轻工人每天工作不超过12小时。这些由监督员监督实施。这一法案说明

    A. 工业革命期间童工的待遇得到根本性改善

    B. 英国建立起完善的工厂保护制度

    C. 英国建立了最早的社会保障制度

    D. 自由主义政策时期存在国家的干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著名实业家张謇在《张季子九录·文录》中说“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通过张謇的论述,可以看出他认为孙中山的革命

    A. 使中国走上了民主共和的道路

    B.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 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D.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民国外交家蒋廷黻曾指出,“太平天国的失败,证明我国旧式的民间运动是不能救国救民族的。”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A. 《天朝田亩制度》的革命性

    B. 《资政新篇》违背历史潮流

    C. 太平军孤军深入,北伐失败

    D. 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2018年6月26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了首相特雷莎•梅最重要的脱欧法案。但是随后特蕾莎•梅与欧洲联盟的谈判屡屡受挫。据英国媒体12号报道,首相特蕾莎•梅眼下遭遇来自保守党内部的信任危机。约有50名保守党议员在英国议会的公开讨论中,要求特蕾莎·梅尽快下台。这说明在英国

    A. 议会权力至上,首相要对议会负责

    B. 首相掌握具体行政权,对英王负责

    C. 英王是国家元首,掌握实际决策权

    D. 议会立法限权,君主立宪制最终确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商业日益变成欺诈。革命的箴方“博爱”化为竞争中的蓄意刁难和嫉妒。贿赂代替了暴力压迫,金钱代替刀剑成了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总之,同启蒙学者的华美诺言比较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材料中所说及的是欧洲哪一文学流派?

    A. 浪漫主义文学

    B. 现实主义文学

    C. 现代主义文学

    D. 抽象主义文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据《宋史》记载,官员许骧的父亲先为商人,“尝拥高赀于汴、洛间,见进士缀行而出,窃叹曰:‘生子当令如此。因不复行贾,卜居睢阳,娶李氏女,生骧’”,然后教子业儒应科举。这反映出当时

    A. 士人经商蔚然成风   B. 商人阶层重义轻利

    C. 朝廷放弃抑商政策   D. 商人社会地位不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民国十三年,孙中山谈道:“民生主义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所以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一个好朋友。”与孙中山这一思想联系最紧密的事件是

    A. 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

    B.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孙中山准备与之合作

    C. 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指导国民革命

    D. 中共接受民生主义的主张,开展土地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鲁国是西周初年的重要封国,周公曾要求其子伯禽“以法则周”,即用周法来治理鲁国。但《史记·鲁周公世家》载:“鲁公伯禽卒,子考公莤立。考公四年卒,立弟熙,是谓炀公。炀公筑茅阙门,六年卒,子幽公宰立。幽公十四年,幽公弟晞杀幽公而自立,是为魏公。”这反映出

    A. 分封制度阻碍了周文化的传播

    B. “家天下”的政治局面逐渐形成

    C. 周天子对封国自主权利的承认

    D. 宗法制已经无法维系贵族统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A. 从“人治”到“法治”   B. 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C. 国家管理渐趋制度化   D. 为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羁縻政策源自战国时期,唐高祖时正式确立“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民族政策,宋朝进一步完善,为笼络少数民族首领,对“其有力者,还更赐以疆土”。羁縻政策的实施

    A. 有利于扩大中原王朝的统治区   B.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C. 有利于缓和边地与中央的矛盾   D. 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金冲及教授在其《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一文中提到,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A. 使中国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B. 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 促使中国认清所处的国际地位

    D. 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前途问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1945年,英美两国提出战后货币计划,凡参与讨论的国家没有一个国家对此持有异议。出现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A. 英美两国利用经济实力迫使各国屈服

    B. 稳定的货币体系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

    C. 各国吸取了之前错误货币政策的教训

    D. 资本主义国家需要团结一致对抗苏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邓小平曾说:“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和建设道路到底如何,没有现成的教条,”“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下列能体现邓小平改革对列宁新经济政策借鉴的有

    ①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     ②利用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③实行国内贸易国有化     ④认为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长期探索过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③④   D. ①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宋朝被赶出中国的北部并在长江以南的杭州重新建都时,中国对外贸易的程度大大提高了。……宋朝比大多数中国其他朝代更倚重商业税收,因而鼓励了港口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当时的主要港口是泉州。宋朝为出口贸易发展起大规模的陶器生产,江西的景德镇因精于烧制陶器的窑炉技术而兴旺起来。”

    ——(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材料二  明太祖立国之初,在东南沿海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倭寇出没海岛中,数侵略苏州、崇明,杀掠居民,劫夺货财,沿海之地皆患之”;二是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诱导倭寇出没海上”,“焚民居、掠财货”,“北至辽东,南抵浙、东粤”,“无岁不被其害”。明太祖为了巩固国防,“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对外贸易发达的原因及其对国内经济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并简要评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孔子说:“仁者爱人,克已复礼”;“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材料二  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象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

    ——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

    材料三  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是以儒学为中心的文化架构,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1)据材料一概括中西文化的异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文化差异对中西方政治体制产生怎样不同的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欧洲思想家对待中国文化的两种不同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不同观点的相同立场。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社会是如何从物质方面、制度方面、精神方面来“重建文化自信心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