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9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情景默写 1 题,语言应用 1 题,命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公平地说,那种仅仅出于表现欲而      的人毕竟还不失为天真。今日之聪 明人已经不满足于这无利可图的虚荣,他们要       地推销自己,力图卖个好价 钱。于是,我们接连看到,靠着以传播媒介的起哄为手段,平庸诗人发誓摘冠诺贝尔的豪言    的小说跃居畅销书目的榜首,尚未开拍的电视剧       闹得 沸沸扬扬。在这一片叫卖声中,我常常想起甘地的话:“沉默是信奉真理人的精神练习 之一。”当然,沉默者未免寂寞,那又有什么?说到底,一切伟大的诞生都是在沉默中 孕育的。广告造就不了文豪。哪个自爱并且爱孩子的母亲会在分娩前频频向新闻界展示 她的大肚子呢?种种热闹一时的吹捧和喝彩,终是虚声浮名。在万象喧嚣的背后,在一切语言消失之处,隐藏着世界的秘密。世界无边无际,有声的世界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 只听见语言不会倾听沉默的人是被声音堵住了耳朵的聋子。(   ),如同纪伯伦所说,他们“听见了寂静的唱诗班唱着世纪的歌,吟咏着空间的诗,解释着永恒的 秘密”。一个听懂了千古历史和万有存在的沉默的话语的人,他自己一定也是更懂得怎 样说话的。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侃侃而谈 大张旗鼓 不堪入目 先声夺人

    B. 侃侃而谈 兴师动众 俗不可耐 先发制人

    C. 夸夸其谈 兴师动众 不堪入目 先发制人

    D. 夸夸其谈 大张旗鼓 俗不可耐 先声夺人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靠着以传播媒介的起哄为手段,平庸诗人发出摘冠诺贝尔的豪言

    B. 靠着传播媒介的起哄,平庸诗人发誓摘冠诺贝尔的豪言

    C. 靠着传播媒介的起哄,平庸诗人发出摘冠诺贝尔的豪言

    D. 靠着以传播媒介的起哄为手段,平庸诗人发誓摘冠诺贝尔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懂得沉默的价值的人却有一双善于倾听沉默的耳朵

    B. 懂得沉默的价值的人虽然有一双耳朵善于倾听沉默

    C. 有一双善于倾听沉默的耳朵的人却懂得沉默的价值

    D. 有一双耳朵,善于倾听沉默,这种人懂得沉默的价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2018年2月,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英文版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将分九卷陆续出版,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又一大事中国人有“侠”情,且认为“快”可以超越文化边界西方文化中亚瑟王的圆桌骑士、罗宾汉式的绿林英雄,以及风靡当下的银幕上的超级英雄,在我国都有“侠”缘。

    但是,侠不是骑士,甚至不是武士。不管是骑士,还是武士,都是某种权威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而侠,非身份,亦非职业。侠,其实是一种态度、一种行事方式。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说,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既巴存亡死生矣,而不其能,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太史公的看法,其实太过理想主义。在笔者看来,快不见得真有如此伟大,反倒是韩非子的话更为直接,“侠以武犯禁”。侠,是无视“禁忌”的“禁忌”有好有坏,这种“无视”也自然是双刃剑,是一种直接、狂放的行事方式。

    侠讲究的是豪放不羁、快意思仇。这种“豪放不羁”,如《笑徽江湖》所描绘的,不贪高位,不惧追杀,不恋亲情,只愿与知己合奏一曲《广陵散》。侠的“快意恩仇”,如王家卫电影《东邪西每》中的洪七,他收了黄女一个鸡蛋后,冲入王府杀了一众刀客,为贫女的弟弟报了仇,自己则在交战中被削掉一个手指。洪七是快,他做事的原则不是“付出与回报是否对等”,而是,做这事,心里是否“痛快”。相比之下,《史记·刺客列传》中所载诸人,虽勇猛如政,忠义如豫让,慷慨如荆轲等,都算不得“侠”,因为他们把做事看作一种工作,而工作讲究的是按劳取酬。

    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在徐克电影《七剑》中,被清兵追杀,身受重伤的傅青主,对无助的村民们说,“上天山,找帮手!”为什么天山上的剑客要帮助素不相识的傅青主和村民们?因为他们是有担当的侠。电影《佐罗》中,戈代替遇刺的好友前往南美行总督之职并化身蒙面侠佐罗行侠仗义,解救被欺压奴役的殖民地百姓,也是一种担当。

    侠,其实很少存在于使小说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中,因为那些根本就是“地下政治组织”,而不是“豪侠”的聚集地。“千秋万代,一统江湖”,与其说是武侠的发愿,倒不知说是野心家的梦想。如果说《鹿鼎记《书剑恩仇录》中的帮会还有个反清复明的宏大日标,那《笑做江湖》中的各大门派的纷则是把“江湖这个会觉互相领机的修罗场,揭露得淋满尽致了,武小说虽妙但其对大众的影响力显然还是不敌武侠片。可惜的是,近年来,中国武电影势头亦潮弱,西方之侠,却风头正劲,蝙蝠侠、蜘蛛侠、钢铁侠、闪电侠、神奇女侠……一众奇快不仅在各自电影中大显神通,更时不时地联合作战,《复仇者联盟》《正义联盟》等等,让观众应接不暇。

    其实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文学,电影艺术作品中的侠士,都是正义的化身,哪里有不公,哪里就有他们。他们代表着良、勇敢、不畏强权不慕金钱。他们有着常人所没有的本领、勇气和责任感。他们能为人们所不能,解教弱于危难之中。他们身上,寄托着人们善永远打败恶、正义永远主宰世界的希望。

    (摘编自王伟滨《中国武侠走进英语世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司马迁看来,有很多值得赞许之处,如已诺必诚、已救困、不矜其能等。

    B. 在韩非子看来,快是一种无视禁忌,“以武犯禁”的行事方式,是一把双刃剑。

    C. 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所以即便勇猛如聂政,慷慨如荆何等都算不得“侠”。

    D. 侠不会存在于武侠小说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中因为真正的豪侠并不聚集于此。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以金庸武侠小说英文版即将出版一事引出“侠”这一论题,增强了时代感。

    B. 文章在进行事例论证时并不局限于中国武快小说还选取了中外电影中的伙士形象。

    C. 文章从“”的行事方式、精神内涵及其社会意义等多角度展开论证,思路清晰。

    D. 文章通过与西方之侠风头正劲进行对比,论证了中国武侠电影势头衰落的中心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并不完全认同司马迁对侠的评价,似乎更认可韩非子“侠以武犯禁”的观点。

    B. 江湖门派热衷于相互倾轧,常把一统江湖当成自己的宏愿,而侠与他们有很大区别。

    C. 武士骑土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身份,非身份也非职业的侠与他们毫无共同之处。

    D. 东西方文学作品中,士都是正义的化身,寄托着人们正义永远战胜邪恶的希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列小题。

    “背叛”炊烟

    胡宗波

    背叛”炊烟,需要勇气。

    生活在西南山区的人,似乎从出生之日起就已被命运圈养在了重重大山怀抱里整日里要和炊烟相依为命。

    或许是命运的化,温顺的山区人顾家,更家每天村人地在烟上挂满家的味道,倔强地把炊烟定格成为家的方向一天天一年年,炊烟被雕琢成了人们心灵的归宿,剪不断,理还乱。很多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走出炊烟划出的半径。

    在我眼里,炊烟就是宣布吃饭的口令。

    在那个饥肠镜的年代,对于还是个孩子的我来说,食物散发出的诱惑,无疑令我无法抗拒。至于下顿将着落在哪儿,我大抵是不会去理会的。我心里只有炊烟。发展到了最后,就算全村的炊烟同时升起,哪一道炊烟是自家的,我能一眼分辨出。

    那时,炊烟不仅滋润了我的肠胃,也滋润了我的梦。

    可我从来不是一个懂得感思的人。相反我回报给炊烟的,大多是怨,是恨:恨它营养不够丰富,恨它花样太过单一,更恨它有时还填不饱我肚子。

    与我对炊烟的矛盾态度相比,父母从来怀着一颗虔诚之心炊烟生病了,父母精心呵护着,助它早日康复;炊烟失落了,父母安慰开导着,帮它尽快振作。炊烟有灵性虔诚的心,换来了炊烟的信任。它配合着父母,苦苦支撑着摇摇欲坠的日子。

    然而,在父母虔诚的背后,其实也蜷缩着一颗不安分守己的心父母领着我在日子里摸爬滚打的同时,夫志不渝送我去读书。他们已领教了日子的苦。他们不想将这种苦留成“财产”,等我去继承。为了孩子长远计,父母替我谋划着对炊烟的“背叛”。

    背叛,是需要勇气的;男气,则需要成本为了抵抗不断膨胀的生活,掉扶起勇气,父母几乎把腰弯得和大地平行,大疲意的眼睛,在日子里翻拣着能对抗生活的元素其间,父母还要顶住村人随手奶来的冷物热认那大都是些认为读书没用的村人站在父母的“背叛”上,我把父母的期望打包,系在肩膀上,在“背叛”的道路上愈走愈远若干年后,我彻底“背报”了炊烟,走出了乡村。

    在异乡,任我踮脚眺望,却看不到一丝炊烟。内心的空虚惆怅如同滚着的雪球。

    在炊烟的浸泡里长大的人,炊烟就是他的根。一个人,一生里烙印着三条根,那是从国别、地域、家庭三者文化差异中沉淀出来的“背”了炊烟,就斩断了地域和家庭这两条根,我这一生,注定将处于失根后的无根状态。这时,在记忆里存活的新鲜炊烟,仿佛一封封家书,用眼眸盖上念的邮戳,不时呼唤着我回去。

    每一年,我都会回故乡,只为亲手摸摸升腾的烟摸着它,我才能暂时找回丢失已久的乡音,才能短暂回收久违了的内心踏实。

    这些年,每次回去,家乡都有变化。村人的生活水平真正像是芝麻开花。在欣慰的同时,我却觉得与故乡又生疏隔膜了几分。现代化的炊具,不断打压着炊烟藏的范围我希冀的炊烟,越发地单薄瘦削。

    我知道,终有一天,故乡会被膀阔腰圆趾高气扬的现代化日子改写。

    我也知道,总有一天,我再也看不到炊烟。

    我更知道,一缕缕炊烟,终会在我记忆的客藏中酝酿成一种乡愁,继而在我的记忆里,站成一道道风景,更站成一位位亲人。

    背叛,总是要付出代价。没有了炊烟,也就失去了故乡,再也没有远道而来的消息,能把一种叫幸福的感觉催生。

    失去了炊烟,我们注定还有别的希望。

    (选自《人民日报》,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开头引出炊烟,总领全文,交代特定的地点,与独特的地理环境,并且引出下文对炊烟的“背叛”。

    B. 全文包含了多处对比,如村人对父母为我设计的人生道路冷嘲热和父母的冷静坚决形成对比。

    C. “背叛”炊烟是痛苦挣扎的结果,作者以悠远复杂的笔触全篇写了自己逃离故乡的全过程。

    D. 作者将“记忆里存活的新鲜炊烟”比作家书,将思念化作邮戳,生动形象而又新颖别致地写出我对故乡的难忘之情。

    2.结合上下文赏析画线句“我知道,终有一天,故乡会被膀阔腰圆趾高气扬的现代化曰子改写”。

    3.结合全文,谈谈“炊烟”都有哪些含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小题。

    材料一:

    ①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随着城镇化的迅猛推进,城市内涝防治成了汛期防灾的“新课题”。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平均每年有185座城市受到城市内涝的威胁。

    ②实际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城市内涝问题就已经凸显,但当时内涝造成的损失相比江河洪水的损失要小,因而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

    ③然而,自2004年以来,有4年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超过了发生流域型大洪水的1998年(2551亿元)。面对损失与受淹城市数成正比的趋势,人们开始对城市内涝问题给予更多关注。

    摘编自北极星环保网)

    材料二:

    ④一旦城市遭遇强暴雨袭击,突然倍增的洪水如果无处可去,当然会在城市里肆意奔流,于是,道路瞬间成“河流”,广场立即变“湖泊”,建设在河道、湖畔等低洼地带的居民区、工厂等,随之成了泽国。现今的中国,城市内涝日趋严重。从国内城市生态环境来看,伴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山林湖泊等生态系统被肆意破坏。原本覆盖着植被的土地被柏油路、水泥路等硬化路取代,用来蓄水的低洼地被填平,湿地和湖泊变成了住宅,下凹式立交桥越建越多,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越来越充分(如地下车库、地铁等),种种做法切断了自然的水循环,从而直接导致城市的雨水积存和渗透能力降低,仅依靠市政管网来排走雨水已是杯水车薪。另外,受气候变化影响,每年的极端性强降雨频次呈现上升趋势,加之受厄尔尼诺等各类极端天气现象影响,越来越大的降水量也带给城市越来越大的挑战。(摘编自新华网《雨季总“看海”,城市内涝如何解?》)

    材料三:

    ⑤城市的排水设置只是内涝问题最下游的原因,解决城市排水系统仅是治标。建设一个“海绵城市”,让城市的生态系统能够恢复,才是解决内涝的办法。

    ⑥所谓海绵城市,即通过“渗、滞、蓄、用、排”等技术,使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⑦我国自2015年启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以来,截至2017年4月,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项目已建设面积420平方公里,完成投资约544亿元。全国已有370个城市提出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目前,海绵城市试点虽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作为一个由点、线、面构成的庞大系统工程,海绵城市的全部功效尚需时间和过程加以检验。(摘编自《经济观察报》文章《反思城市内涝,建设海绵城市》)

    材料四:

    ⑧理性看待海绵城市,首先应该将其置于城市生态的宏观视野,从而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尴尬。这个前提得到保证后,政策制定者还需要在决策时全面权衡。首先,从城市的现实规模、生态出发,建设海绵城市有没有必要?如果一个城市本身就拥有发达的水系足以实现有效排水,那么另投一笔资金建设海绵城市是否划算?其次,在制定规划时是否对整个城市生态进行过系统的统筹?假使主政者总是罔顾城市发展自身规律,肆意妄为,那么再有吸附力的“海绵”恐怕也有限度。

    ⑨解决城市内涝还有一个问题不能忽视:对海绵城市的建设成果评价,我们是否有可靠的评价系统?假使都像一些地方“治水”那样,钱花出去了却不问效果,到头来公共财政打了水漂,大家依然只能“看海”。(摘编自《南方日报》文章《面对海绵城市须回归理性》)

    1.下列对于材料信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城市规模扩张          自然的水循环波被切断         城市的雨水积存和渗透能力降低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结合详实的数据,介绍了十多年来我国因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逐年递增的严重的情况,说明人们必须正视损失与受淹城市数成正比的趋势。

    B. 材料四站在理性审视海绵城市建设进程的立场,给政策制定者提出了合理的建议,政策制定者能及时采纳,解决城市内涝的问题就可指日可待。

    C. 从数据上看,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已经全面启动并取得初步成效,但要看到全部功效,还需要时间和过程的检验。

    D. 材料二与材料三都认为从事排水系统的改造虽有其合理性,但是解决城市内涝的关键不在市政管网排水系统。

    3.为解决我国城市内涝,请结合以上四则材料,提出你的合理建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下列小题。

    张嘉贞,本范阳田姓。以五经举,补平乡尉,坐事免。长安中,御史张精宪使河东,事有来决,病之,问吏曰:“若颇知有佳客乎?”吏以嘉贞对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后引拜监察御史。累迁兵部员补郎。时功状盈几,郎吏不能决,嘉负为详处,不闻南是无精牒。进中书含人。历果秦二州都甘、并州长史政以严拼,吏下畏之。奏事京师,玄宗善其政,数慰劳。突厥九姓新内属,杂处太原北嘉负请置天兵军护其众,即以为天兵使。明年入朝,或告其反,按无状,帝令坐告者。嘉贞辞曰:“国之童兵科器皆在边,今告者一不当即罪之,臣恐塞言路,且为未来之患”遂得减死。天子以为忠,且许以相。及宋等罢,帝果用嘉贞,以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中书令。居位三年,善傅奏,敏于裁遣。然强躁,论者恨其不裕秘书监姜得罪,嘉贞希权幸意,请加诏杖,已而胶死。会广州都督装伷先抵罪,帝问法如何,嘉贞复援胶比,张说曰:“不然,刑不上大夫,以近君也。士可杀不可辱。”帝然之嘉贞退,不悦曰:“言太切”俄拜工部尚书,为定州刺史,封河东候。及行,帝赋诗,诏百官祖道上东门。久之,以疾乞还东都,诏医驰驿护视。卒,年六十四,赠益州大都督,谥曰恭肃嘉贞性简疏,虽贵,不立田园。有劝之者,答曰:“吾尝相国矣,未死,岂有饥寒忧?若以去虽富田产,犹不能有也。近世士大夫务广田宅,为不肖子酒色费,我无是也。”

    (节选自《新唐书·张嘉贞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若颇知有佳客乎?       若:如果

    B. 累迁兵部员外郎        累:多次

    C. 臣恐塞言路           塞:阻塞

    D. 论者恨其不裕         恨:遗憾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

    B. 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

    C. 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

    D. 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惊/试命草/奏皆意所未及/它日/武后以为能/循宪对皆嘉贞/所为因请以官让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五经,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易》《春秋》,唐宋科举考试科目有五经科。

    B. 河东,古代指山西西南部。黄河由北向南流经山西,山西西南部因在黄河以东,故称“河东”。

    C. 京师,古代一般有“国家的都城”“天子的军队”“朝廷”三个义项,本文指“国家的都城”。

    D. 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荆轲刺秦王》有“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嘉贞才能出众,受到官吏推荐。张循宪巡视河东时,因处理事操劳过度而生病了,下属推荐张嘉贞帮助处理,后来张循宪就推荐他担任监察御史。

    B. 张嘉贞虑事长远,为诬告者开脱。为避免突厥族群内附而带来的隐患,他请求派兵保护当地百姓;为避免堵塞言路而成为隐患,他请求饶恕诬告者。

    C. 张嘉贞为相强躁,性格简单粗疏。为迎合权幸心意,他请求对姜咬施以廷杖:他对裴住先也如此,遭到张说反对;他虽然职位尊贵,但不置买田宅。

    D. 张嘉贞深受器重,死后赠溢美。玄宗认为他政事处理得好,多次慰劳:皇帝在他赴任时赋诗,后来他生病时还派太医护视,死后获得美好的谥号。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年入朝,或告其反,按无状,帝令坐告者。

    (2)近世士大夫务广田宅,为不肖子酒色费,我无是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完成下列小题。

    秋思   陆游

    半年闭户废登临,直白春残病至今。

    帐外昏灯伴孤梦,檐前寒雨滴愁心。

    中原形胜关河在,列圣①忧勤德泽深。

    遥想遗民垂泣处,大梁②城阙又秋砧③。

    (注)①列圣:指历代帝王。②大梁:北宋都城开封的古称。③秋砧秋日捣衣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句作者叙述自己半年不去登高望远,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 次句点明自己“半年闭户废登临”的原因:从晚春至今都抱病在身。

    C. 联写作者秋夜难眠,用“昏灯”和“寒雨”衬托孤老之状、愁苦之深。

    D. 颈联写中原山河壮美地势险要,希望南宋朝廷能忧劳国事,守住中原。

    2.这首诗的尾联蕴含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兰亭集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批驳了庄子《齐物论》中流露出的生死观。

    (3)《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香草作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

    (4)《归园田居》(其一)中以动物作比来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无比喜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想象等手法从侧面烘托洞箫吹奏的效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鲜花说,开放的年龄千枝竞秀。

    材料:

    月亮       海燕       太阳

    人生最美好   眼睛最明亮   青春最辉煌

    奋斗的人生   燃烧的青春   纯洁的眼睛

    光芒四射    晶莹透亮    快乐无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性的文章应当写得波润起伏所谓“波澜”就是作者根据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和读者的阅读心理来构思的一种技巧常见的有悬念、抑扬、意外等几种。你能把表面看来平淡无奇的事件述说得引人入胜吗?

    一个同学使用不久又很珍贵的一支钢笔突然不见了,有人发现另一个同学有了一支与那支完全相同的钢笔……

    围绕以上叙述,以“风波”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写出波澜引人入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