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2 题
  1. 1921年至1926年,苏俄(苏联)与外国资本共签订135个租让合同,所有承租人的投资额为4800万金卢布;租给私人和合作社的企业,到1922年底达3874个。其实质是

    A. 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B. 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C. 放弃社会主义道路   D. 实行多种所有制经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33 年4月,罗斯福禁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1934 年1月,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30亿美元纸币,并使美元贬值40.94%。美国旨在

    A. 完善福利体系   B. 扩大进出口贸易   C. 改变生产关系   D. 增强商品竞争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苏联在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迫使民族地区搞单一经济,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如阿塞拜疆发达的石油业、旅游业和棉花生产业的主要收入都归国家所有,且失业率很高。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苏联工业化建设

    A. 部门失衡,未形成完整体系

    B. 区域分工与经济专业化

    C. 强调国家利益忽视地方利益

    D. 高度集权漠视民生改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92年是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周年,在许多欧洲国家把哥伦布作为英雄进行纪念的时候;在美洲的墨西哥印第安人却做出了截然相反的行为,他们举行了游行示威,甚至还砸掉了哥伦布塑像的一段手指。这表明

    A. 经济全球化受到严重阻碍

    B. 欧洲文明破坏了美洲文明

    C. 两种文明的冲突不可避免

    D. 历史的价值判断有相对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题文)1853年,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荒凉山庄》的开篇描述伦敦的雾:“烟雾从烟囱管帽降下,形成浅黑色的毛毛雨,中间带着煤灰烟尘,像成形的雪花那么大……让人觉得太阳已经死去。”这一描述反映出

    A. 其文学作品具有夸张性和虚构性

    B. 农业文明下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

    C. 工业化中环境法制建设亟待加强

    D. 科技发明与环境污染的对抗与冲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写道:“1500年以后,(欧洲)民众生活水平下降了,而实业阶级却发了大财,正像经济危机时代的暴发之徒经常所做的那样。”这主要是由于

    A. 价格革命的发生

    B. 东方商品的输入

    C. 经济危机的爆发

    D. 资产阶级的剥削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85年,英国撒切尔政府宣布,压缩社会保障费用,规定只有低收入家庭才能享受产妇津贴、死亡津贴、取消洗衣和供暖津贴等内容。此做法

    A. 有利于减少政府财政开支

    B. 扩大了社会保障的范围

    C. 说明英国已经消灭了贫困

    D. 有利于提高妇女的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某西方政治家说,欧盟“改变了欧洲的面貌,使欧洲在国际会议桌上发出了政治强音”。这说明建立欧盟

    A. 推动了欧洲世界霸主的确立

    B. 使欧洲政治一体化得到了实现

    C. 促进了欧洲国际地位的提高

    D. 使欧洲摆脱了美国的奴役控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017年11月1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越南岘港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携手谱写亚太合作共赢新篇章》的重要讲话。亚太经合组织的作用表现在。

    A. 消除了成员国间的贸易壁垒

    B. 促进了亚太地区经济技术合作

    C. 推动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发展

    D. 巩固了中国在亚太中领导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威尼斯在14--15世纪处于全盛时期,是地中海贸易中心之一。但16世纪始,其贸易中心地位逐渐丧失,逐渐成为美丽的旅游胜地。造成这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价格革命的影响

    B. 商业革命的影响

    C. 尼德兰革命的影响

    D. 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美国吉尔伯在《美国经济史》中写到:“1924—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约从二十亿美元增为二十五亿美元,由此可见其增长率大得惊人。毋庸置疑,采用分期付款的赊销办法,增加了小汽车、收音机、家具、家庭电气等耐用消费品的销售额。”对上述经济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 缩小了社会的贫富差距   B. 提高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

    C. 刺激了经济虚假“繁荣”   D. 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44年7月1日, 44个国家或政府的经济特使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会议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该体系的基本特征是(  )

    A. 35美元稳定等价于1盎司黄金

    B. 促进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 美元与黄金挂钩,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D. 美国拥有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厚的黄金储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近现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社会保障问题。

    材料一1933年,在罗斯福的倡议下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案,拨款5亿美元补助各州进行劳动救济和失业救济。1935年通过的社会保障法是第一个由联邦政府承担义务的、以解决老年和失业问题为主体的社会保障立法。二战后美国联邦政府举办的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很快。

    ——一摘编自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从罗斯福到里根》

    材料二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并实施了住房保障制度,其中各国廉租房建设的资金主要是政府的财政支持。在住房保障方面,英国政府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对资金运营、住房建设进行管理,保障低收入居民能租到房屋;法国、日本等国家则采取政府提供优惠贷款,实行贷款利息补贴的办法,支持非营利机构发展低租金、低成本住房;在住房补贴方面,美国一方面直接对低收入家庭提供低租金的公共住房,另一方面向低收入家庭提供房屋租金补贴。

    ——摘编自陈小春杨鹏《廉租房制度的国际比较》

    (1)据材料一,指出罗斯福政府为发展社会保障采取的做法。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廉租房制度形成的条件。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分析西方国家推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19世纪初开始,在工业革命中迅速成长起来的工业资产阶级,从自己的切身利益出发,同土地贵族、金融贵族和大垄断商人进行了近半个世纪的斗争,最终废除了贸易保护主义政策……1813年和1833年,英国废除了东印度公司对印度和中国的贸易垄断权。19世纪20年代,英国与各主要国家订立了互惠关税协定,把工业品的进口税率降低到平均30%的水平。1841—1846年,又取消了605种商品的进口税,降低了1035种商品的进口税。1846年废除了损害工厂主直接利益的谷物条例。1849年终止了从17世纪60年代保留下来的航海条例。到1853—1860年间,英国消除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后残余,这使英国成为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1860年,英、法签订英国条约规定两国互享最惠国待遇,减免双方重要商品的关税。以后,英国又与许多国家订立了带有自由贸易性质的通商条约。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编著《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废除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废除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3年3月,斯大林突然去世,临终前没有明确指定接班人,这使苏联领导层出现最高权力的争夺。同年9月,赫鲁晓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其地位还不能同斯大林担任的总书记相比,急需得到中共的支持,据俄罗斯解密的档案记载,1954年9月,赫鲁晓夫首次来华前主持召开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决定对华大幅增加援助作为礼物,伏罗希洛夫发言称这是苏联经济难以承受的,赫鲁晓夫则说非如此不能使中国人感受到友谊。

    1960年春夏之际,中苏双方出现严重分歧,同年7月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开会议,重点讨论“反修”问题。会议期间,传来赫鲁晓夫于7月16日突然通知撤退在华全部专家的消息,激发与会者一种勒紧裤带尽快还债的情绪。1961年苏联赫鲁晓夫裁军120万的计划遭到了苏联军方的强烈抵制。

    ——徐焰《苏联援华的真相》

    材料二

    苏联(赫鲁晓夫)政府主动提出,在两国贸易中间中国所欠的10亿卢布逆差可分五年偿还,不计利息,中苏双方就此达成协议。

    ——1961年4月《人民日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对华经济援助的三次政策变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赫鲁晓夫对华经济援助变迁的苏联国内背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