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9 题,其中:
单选题 23 题,填空题 3 题,解答题 3 题
简单题 22 题,中等难度 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3 题
  1. 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一定是速度越来越大的直线运动

    B. 它是加速度越来越大的直线运动

    C. 它是加速度越来越小的直线运动

    D. 它是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一定是很小的物体 B. 质点一定是静止不动的物体

    C. 质点是研究物体运动时的一种理想模型 D. 质点就是物体的中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说法表示时刻的是( )

    A. 第5s末

    B. 前5s内

    C. 第5s内

    D. 从第3s末到第5s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B. 力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

    C. 力不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D.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力作用,下列几组力中,它们的合力不可能为零的是(   )

    A. 5N、7N、8 N B. 2N、3N、5N C. 1N、5N、10 N D. 1N、10N、10N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单位是 (    )

    A. 米、千克、秒 B. 米、千克、牛顿 C. 牛顿、千克、秒 D. 米、牛顿、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步骤中,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 同时改变拉力F和小车质量m的大小

    B. 先保持小车质量m不变,研究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再保持F不变,研究a与m的关系,最后导出a与m及F的关系

    C. 只改变拉力F的大小,小车质量m的大小始终保持不变

    D. 只改变小车质量m的大小,拉力F的大小始终保持不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关于惯性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个(   )

    A. 惯性大小可由质量来量度 B. 物体只有受力作用时才显出惯性

    C. 自由下落的物体不存在惯性 D. 速度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从同一高度以不同的速度水平抛出的两个物体落到地面的时间(    )

    A. 速度大的时间长

    B. 速度小的时间长

    C. 落地时间—定相同

    D. 由质量大小决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物体做匀圆周运动的过程中,以下物理量发生变化的是(    )

    A. 线速度 B. 周期 C. 频率 D. 向心力的大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第一次通过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     )

    A. 开普勒 B. 伽利略 C. 牛顿 D. 卡文迪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关于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卫星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两倍时,速度增大到原来的

    B. 由,卫星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两倍时,速度增大到原来的

    C. 由,卫星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两倍时,向心力减为原来的

    D. 由,卫星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两倍时,向心力减为原来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关于功的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力是矢量,位移是矢量,所以功也是矢量;

    B. 功有正、负之分,所以功也有方向性;

    C. 若某一个力对物体不做功,说明该物体一定没有位移;

    D. 一个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这个力的大小,物体位移大小及力和位移间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一个人站在阳台上,以相同的速率分别把三个球竖直向下、竖直向上、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三球落地时的速率(   )

    A. 上抛球最大 B. 下抛球最大 C. 平抛球最大 D. 一样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离桌面高H处由静止下落,桌面离地面高为h,如图所示。如果以桌面为参考平面,那么小物块落地时的重力势能及整个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分别是(   )

    A. mgh,减少mg(H-h)   B. mgh,增加mg(H+h)

    C. -mgh,增加mg(H-h)   D. -mgh,减少mg(H+h)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关于电现象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摩擦可以起电,所以电荷可以创生

    B. 正、负电荷可以中和,所以电荷可以消灭

    C. 电荷既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点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引力为F.如果它们之间的距离增大为原来的2倍,而其中一个点电荷的电荷量减少为原来的1/2,则它们之间的作用力的大小变为(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关于电场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场既看不到又摸不着,所以它不是客观存在的

    B. 由于,所以E跟F成正比,跟q在反比

    C. 电场线是电场中真实存在的线状物

    D. 电场线是人们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而人为引入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关于静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静电对人类只有危害而无任何益处

    B. 静电除尘装置是静电的应用

    C. 复印机是利用静电的吸附作用工作的

    D. 用静电喷漆的方法给汽车喷涂油漆既省漆又均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关于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规定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B. 电流的单位是伏特

    C. 1mA=1000A

    D. 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保持导体两端有电压,使导体中有持续的电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关于磁感应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流元在磁场中受力为F,则磁感应强度B一定等于

    B. 磁感应强度大小与电流元的乘积成反比,与F成正比

    C. 磁感应强度方向与电流元在此点的受力方向相同

    D. 磁感强度大小是由磁场本身因素决定的,而与有无检验电流无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小球从地面上方某处水平抛出,抛出时的动能是7J,落地时的动能是28J,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落地时速度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夹角是

    A. 30°   B. 37°   C. 45°   D. 60°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某同学画的表示磁场B、电流I和安培力F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3 题
  1. 如图所示,一边长为0.1 m的单匝正方形线圈从左侧匀速进入匀强磁场,磁场的磁感应度B=2 T.从ab边开始进入磁场至cd边恰好进入磁场的过程中,线圈的磁通量变化了________Wb;若上述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为0.2 s,则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________V.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一个点电荷电场中,把电量为2.0×10-10C的带正电的检验电荷,从电场中P点移到无穷远处,电场力做了1.6×10-8J的功,则检验电荷的电势能____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若以无穷远处为零电势能位置,则P点的电势为____________V.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现有器材为: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纸带、带铁夹的重物、米尺、天平.

    (1)为完成该实验,需要220V的_________(选填“交流”或 “直流”)电源.

    (2)某同学正确操作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O点对应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初始位置,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的四个连续点A、B、C、D到O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已知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2s,根据纸带计算出打下B点时重物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该同学根据纸带算出了相应点的瞬时速度,测出与此相对应的下落距离h,以v2为纵坐标,以h为横坐标,建立坐标系,作出v2-h图象,从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若所有操作均正确,则得到的v2-h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图线的“斜率”为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3 题
  1. 质量为5.0kg的物体,从离地面36m高处,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落,经3s落地,g取10m/s2,求:

    (1)物体下落的加速度的大小;

    (2)下落过程中物体所受阻力的大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一质量为m=10kg的物体,由光滑圆弧轨道上端从静止开始下滑,到达底端后沿水平面向右滑动1m距离后停止。已知轨道半径R=0.8m,g=10m/s2,求:

    (1)物体物体滑至圆弧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2)物体物体滑至圆弧底端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3)物体沿水平面滑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半径为R,内径很小的光滑半圆管竖直放置,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以不同速率进入管内,A通过最高点C时,对管壁上部的压力为3mg,B通过最高点C时,对管壁下部的压力为0.75mg.求:

    (1)A球、B球通过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

    (2)A、B两球落地点间的距离;

    (3)A球刚进入半圆管的速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