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单选题 16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1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6 题
  1. 毛泽东同志曾外国来访者说过:“……哎!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

    A. 发动三大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B. 提出抗日反蒋的主张

    C. 遵义会议的召开

    D. 找到“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其古代政治制度较早地就开始了完备化、成熟化的过程。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但考古人员在春秋时期的诸候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这说明当时

    A. 诸候争霸,胜者为王

    B. 尊王攘夷,号令诸候

    C. 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

    D. 大国诸候饮马黄河,问鼎中原

    2.祭祀祖先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民间风俗。江西乐安流坑村是江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聚族而居的封建宗族组织,保存了较为完整的祠堂祭祀习俗和历史文化遗迹。追根溯源,上述现象与下列哪种制度中有密切关系

    A. 井田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宗法制

    3.借鉴历史,总结历史,再根据现实情况,创造历史,这就是善读史书的毛泽东。毛泽东善读史书,对赢政很是赞赏,他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对此话正确的理解是

    A. 秦使分封制寿终正寝

    B. 秦推行郡县制影响重大

    C. 皇帝制被后世采用

    D. 三公九卿制得以延续

    4.君臣关系的好坏,应当说是一个政权的政治是否正常和能否稳定的标尺。有学者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大臣“坐而论道”,从宋太祖以后“站而论道”,到了明代只能“跪奏笔录”,这种变化说明了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 中央集权日益加强

    B.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 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D. 丞相被废,六部地位极低

    5.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图一到图三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A. 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

    B. 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

    C. 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

    D. 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西方人把希腊罗马的思想文化视为西方文化和政治制度的渊源,它们二者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的明显特点。它们都是在奴隶制条件下产生的,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作为西方文明的根源,它们都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内阁制起源18世纪初的英国,由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以后为许多国家采用,内阁制的内阁是以议会为基础产生的,内阁首相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以下关于英国责任制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由国王提名

    B. 下院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

    C. 内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D. 内阁拥有控制下院立法程序等权力

    2.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历史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按照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是梭伦改革的重要措施,其主要意义在于

    ①沉重打击了依靠血统关系谋取特权的贵族

    ②促进了奴隶制国家的发展

    ③完善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

    ④满足了所有雅典公民参政的要求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①②

    3.一位与伯利克里同时代的人曾经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

    A. 疆域最辽阔

    B. 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C. 所有人都享有公民权

    D. 对外战争屡获胜利

    4.在罗马法司法体系中,万民法是比较成熟和发达的部分,也是后期罗马法的基本内容。之所以说“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是因为它

    A. 通用于世界各地

    B. 适用于罗马帝国的公民

    C. 包含了罗马帝国的全部法律文献

    D. 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各民族人民

    5.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认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武力,第二次是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古代罗马之所以能以法律征服世界,因为罗马法中蕴含着如下观念

    A.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B.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C.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 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6.古希腊、古罗马、古代中国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共同特征不包括

    A. 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B. 都曾经经历过君主制

    C. 都不重视妇女的地位

    D. 都曾注重民众参与政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比较下列两幅图,两种制度的最本质区别在于

    A. 左图反映了中国的民主,右图反映了美国的民主

    B. 左图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民主,右图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

    C. 左图的官员都是任命的,右图的官员都是民选的

    D. 左图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右图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繁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被众多的历史学家称为“英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对英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一百多年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界标。有人评论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法案时说:“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也许更接近于革命。”这主要是因为

    A. 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B. 工人阶级和下层群众获得了普选权

    C. 明确规定了限制国王的条款

    D. 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取得了更多席位,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分权制衡是被西方国家普遍运用在政治体制和其他国家管理活动中的重要法理。制衡学说源于分权思想,分权思想可以溯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下面关于美国联邦政府的“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联邦法院的大法官是由总统任命的,但需参议院同意,除非犯罪,终身任职

    B. 总统及其内阁向国会负责

    C. 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议员都是任期6年

    D. 国会拥有立法权和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选举是起源于古希腊的政治制度,它是民主的一种表现形式。现代的选举则起源于英国选举,她的发展同经济基本同步,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选举在英国,甚至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请问下列人员由国民直接选举产生的有

    ①英国下议院议员

    ②美国众议院议员

    ③英国内阁成员

    ④德国联邦议会议长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英国国会由三大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君主、作为上院的上议院,以及下议院,当中又以下议院最具影响力。在英国,有句话讲道“拥有下院多数事事可行,没有下院多数一事无成”。这反映了

    A. 内阁对议会负责

    B. 选举权扩大

    C. 两党制的完善

    D. 国王权力增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787年制定并于1789年批准生效的美利坚合众国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制定后多年来附有26条修正案,迄今继续生效。下列有关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

    ②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原则

    ③反映了州权至上的精神

    ④体现了民主和分权权衡的原则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某次知识竞赛中,有一道题是:“假如你是英国人,要想当选为首相必须具备以下哪些条件”?①成为某一政党领袖 ②在议会选举中该党要成为第一大党 ③必须通过国王的任命。正确的选择应为

    A. ①不正确,②③正确 B. ①②正确,③不正确

    C. ①正确,②③不正确 D. ①②③均正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漫画是我们学习历史过程中一种比较生动形象的呈现方式,不同时期的漫画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现象。下列表述最能体现下面漫画含义的是

    A. 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政府的负担

    B. 外国资本主义控制了清政府的财政

    C. 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的压迫

    D. 清政府把沉重的负担转嫁给人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但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

    A. 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B. 资产阶级共和国向着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

    C.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D. 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短时期内,国民政府组织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将东部沿海的大部分高等学校和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了云、贵、川等地。有史学家称其为“东方的敦克尔刻大撤退”,这次“大撤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 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资源的阴谋   B. 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

    C. 为迁都重庆奠定了基础   D. 为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

    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

    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

    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图所示的纪念章和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武昌起义

    B. 义和团运动

    C. 五四爱国运动

    D. 中国共产党诞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2009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八十二周年纪念日。八十二年来,人民军队在与国内外强大敌人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军队名称反映了特定的时代特征。下列军队名称按出现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应该是

    ①新四军

    ②国民革命军

    ③人民解放军

    ④中国工农红军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③②

    C. ②④①③

    D. ①②④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丞相、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玉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

    ——《史记》

    材料二 

    材料三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中国古代史资料库

    材料四  (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己。……成祖即位,特简解络、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

    ——《明史》卷72《职官志》

    材料五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时期已经建立了哪些具体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与秦朝相比,唐朝相权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三、四回答,明太祖废除丞相的原因是什么?废丞相以后,明初又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4)结合以上材料归纳,中国古代皇权和相权的关系发生怎样的变化?从根本上看,古代政治制度具有什么演变趋势?

    (5)结合材料五说明,辛亥革命在中国政治文明演进方面有何功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公民大会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奴隶制社会。

    ——许海山主编《欧洲历史》

    材料三  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代议制的产生、发展,反映了社会分工日益专门化和国家事务日益复杂化的客观需要。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构是国家立法机关,独立行使立法权,并与其他两权即司法权和行政权相互制约与平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体现的决策方式有何不同?图三和图四体现所在国家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2)图一中国古代和图四美国近代历史上的这两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性?其本质上的区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希腊和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在民主形式上的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沪埠自青岛问题发生后,学生二万余人全体罢课,以抵制日货取消密约为名义,开会演说,发布传单,纷扰业已多日,……本日因北京学生被捕消息传沪,晨间学生结团出发,先在南市要求商号罢闭,……于是俄顷之间,南市一律罢闭……(10日)有火车,轮船机工及钱业大司各均罢工之事,人心大慌。

    ——上海交通银行1919年6月5日、10日电函

    材料二  曹陆章已令准免职,津埠本日开市,北京学界刻已筹议上课。……沪市各界,希悉力劝解。

    ——内务部1919年6月11日致沪市各界电

    材料三  2009年是五四运动90周年。2009年5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来到中国农业大学,同广大师生共迎五四青年节。胡锦涛强调,当代青年对五四运动最好的纪念、对五四先驱最好的告慰,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以执著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勇敢地担负起历史重任,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让伟大的五四精神在振兴中华新的实践中放射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

    ——摘自新华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青岛问题”指什么?

    (2)材料二中的“曹章陆已令准免职”说明了什么?

    (3)据材料指出五四运动深入发展的表现。

    (4)历史文化素养是人的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它可以提升人的修养。某文化机构为考查青年艺术人才的综合素质,拟向全国征集考查选手文化素养的历史试题。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请你五四运动为话题,仿照例子,设计相关问题,向该文化机构投稿。要求:问题简洁明了,指向性强。

    例如,话题:辛亥革命

    问题: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案:三民主义。

    推荐理由: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