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非选择题 1 题,选择题 8 题,单选题 20 题,简答题 2 题,材料分析题 1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21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非选择题 共 1 题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美国宪法的制定过程中,一些政治家认为,“人民”和“人民的代表”(国会)是不同的;“人民”高于“人民的代表”;“由人民制定、政府不能更改的”宪法高于“由政府制定、政府能够更改的”普通法律;国会的立法如果违宪,“自然不能使之生效”。根据这些理论,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和总统行政命令是否符合宪法。但是,1787年美国宪法没有相关规定,即未建立起司法审查制度。在初期美国政府中,既无财权、军权又无民意基础的最高法院的地位明显低于总统和国会。

    ——摘编自(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

    材料二1803年,最高法院对“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做出判决:法院不能行使宪法没有授予的权力,国会通过的立法如果违背宪法则无效。该判例确立了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或总统行政命令是否违宪的司法审查制度,从而使最高法院足以与国会或总统相制衡。

    ——摘编自(美)伯纳德施瓦茨《美国法律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创立司法审查制度的理论基础。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对于美国民主制度的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8 题
  1. 1917年底,苏俄向英、法、德三国的工人呼吁:“上述各国工人定会了解他们现在所担负的使人类摆脱战祸及其恶果的任务,定会以多方面无比坚决果敢的行动,帮助人们把和平事业以及使被剥削劳动群众摆脱一切奴役和一切剥削的事业有成效地进行到底。”苏俄此举的目的是

    A. 推动主要参战国工人的反战运动

    B. 显示苏俄政权的无产阶级性质

    C. 希望各国举行不割地不赔款谈判

    D. 鼓舞欧洲各国人民的解放斗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秦朝始皇帝时期,有武臣侯王离,通武侯王贲,建成侯赵亥,武昌侯成,武信候冯武择。这些伦侯或列候等只食邑而不专治,实际是封而不建。据此可知

    A. 仍然推行了分封制

    B. 受到历史传统的影响

    C. 建立了君主专制

    D. 形成了三公九卿制度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伯里克利说“不参与公共事务的人,有人称其为心情平和的人,我们雅典人称其为废物,它毋需公民有多少政治才能,关键是每个公民都本着一切从城邦出发。”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A. 公民只有形式上的自由

    B. 对个人利益极不重视

    C. 重视培养公民参政意识

    D. 存在着绝对权威势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北宋元裙年间都水使者吴安持言:“州县夫役,旧法以人丁户口科差,今元裙令自第一至第五等皆以丁差,不问贫富,有偏重偏轻之弊。请除.以次降杀,使轻重得所外,其或用丁口,或用等第,听州县从便。”北宋李元弼在总结自己当县令的经验时说:“差夫役,总计家业钱均定;遂无偏曲。”这说明宋代

    A. 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B.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C. 赋役负担不断加重

    D. 劳役制度发生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与此相符的推论是

    A. “光荣革命”是历史倒退

    B. 宪政体制下国王与议会实现了分权制衡

    C. 内阁制是英国宪政的核心

    D. 政治斗争中的谈判与妥协更具有建设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国台办曾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中国政府一再申明,对于台湾同外国的民间经济文化往来,不持异议。但是,“国际生存空间”的提法,是要搞“两个国际法人”“平行的国际代表权”,对此,中国政府不能不坚决反对。这体现了在台湾问题上党和政府

    A. 力求早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B. 坚持原则和立足发展相结合

    C. 尽可能增加交往和取得互信

    D. 双方以经济贸易合作为前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对于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某项政治制度,有人说它“是中共群众路线的一种延续”,有人担心它会成为一种“政治浪漫主义”,而《人民日报》某记者则认为它有望造就一批“草根”政治家。据此推断,该项制度可能是

    A. 政治协商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西周时代,贵族阶级普遍盛行孝友或孝梯观念,周公曾告诫卫康叔,“不孝不友是最大的罪恶”。由此可知,西周时期

    A. 儒家伦理观念已初步确立

    B. 统治秩序借助于道德观念

    C. 贵族阶级内部实现了团结

    D. 社会道德体系已基本建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0 题
  1.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南宋宁宗时,已快亡国,皇帝时时下手条,当时称为“御札”,这激起群臣愤慨,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这从本质上说明

    A. 群臣对即将亡国的不满

    B. 南宋末期君主专制加强

    C. 宋代相权仍有传统地位

    D. 群臣对宁宗专制的不满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1871年3月,张德彝与清政府出使团到达巴黎,张德彝目击了巴黎公社战士的惨烈巷战,在《三述奇》中记载:被俘的巴黎公社战士们“皆黑布包头,以枪鋳之”,“由楼下解判勇一千二百余人,中有女子二行,虽衣履残破,面带灰尘,其雄伟之气,溢于眉宇”。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部分官员认为资本主义文明比中国封建制度更优越

    B. 该史料认为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是未建立工农联盟

    C. 有助于中国人了解欧洲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D. 真正地理解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革命性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19年,上海《申报》刊登了《青岛问题之外论》(1月5月)、《巴黎会议之中国问题》(2月4日)、《中日青岛问题之紧急》(5月3日)、《青岛问题警讯志》(5月6日)、《都人对青岛问题之奋起》(5月7日)、《巴黎中国代表之抗议》(5月16日)等一系列报道。这些报道

    A. 直接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

    B. 迫使北洋政府拒绝在和约签字

    C. 促进了中日外交争端解决

    D. 有助于读者了解山东问题进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近代英国,随着社会的变迁,小雇主和劳动者感到他们受贵族或乡绅保护的关系已经非常微弱了,而后者也将前者视为社会败类,不愿加强对他们的管理。这种演变反映出

    A. 工业经济对传统伦理观念的冲击

    B. 经济危机造成社会关系的混乱

    C.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激化

    D. 工业革命使贵族阶层实力增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负责起草《独立宣言》的杰弗逊曾在一封信中宣称,他起草的文件只经过富兰克林等人轻微的修改就通过了。后经历史学家研究发现,《宣言》其实被改动之处达86处,约占全文四分之一的篇幅,在内容上还删除了反对奴隶制的重要段落。由此可知

    A. 对史料需要对其背景等方面做调查考证,进行史料批判

    B. 回忆录、书信等属于一手史料,可信度非常高

    C. 只要对史料敢于作解释,就可以得出新结论

    D. 回忆录、书信等史料具有主观性,没有可信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唐会要·卷八十六》记载:“六年七月敕:如闻十六宅置宫市以来,成弊既久,须有改移。自今以后,所出市一物以上,并依三宫直市,不得令损刻百姓。”这说明唐代

    A. 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B. 政府加强市场管理

    C. 着手打破坊市界限

    D.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54年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以替代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 体现中共领导下多党合作的政权特色

    B. 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C. 保障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

    D. 把依法治国的方针写入宪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当1911年清廷宣布“铁路国有”的上谕传到成都时,四川省的立宪派绅商立即写文章、发通电、开会演说,指责铁路国有政策未经咨政院议决,违背法律程序,痛陈取消商办铁路是“务国有之虚名,坐引狼人室之实祸。”这反映了立宪派

    A. 配合了湖北新军的革命

    B. 竭力维护资产阶级经济利益

    C. 具有反帝反封的进步性

    D. 与革命派政治主张趋于一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这表明

    A. 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 中共党内对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认识不一致

    C. 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D. 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石约翰对(清季外交史料)中的“主权”二字进行统计,发现从1875年至1894年间,“主权”二字仅在每百页出现“一次”,而从甲午之后的1895年起,“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这反映出

    A. 晚清政府坚持“天朝上国”思想

    B. 甲午战后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C. 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分水岭

    D. 西方的“主权”思想已引入中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 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

    B. 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

    C. 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

    D. 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图是有关20世纪60年代欧洲局势的一幅漫画。该漫画反映出

    A. 大国冷战开始

    B. 大国对峙加强

    C. 军事冲突加剧

    D. 民族矛盾激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史载,雍正朝规定,朝廷的高级官员,对“宜守机密”或“应速递上闻”之事,都可用密折先行奏闻,还制定了凡经朱批的奏折,必须如数上缴朝廷及录副存档和传抄遵办等制度。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中央官制得到了逐渐完善

    B. 清初的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C. 君主专制得到了空前强化

    D. 皇帝的决策方式发生质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根据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图,你能得出的有效信息有:

    ①呈现出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和政体反复变化的特点

    ②其焦点表现在君主制和共和制的政体形式的斗争、维护和发展民主共和的斗争上

    ③从过程上看,反映出法兰西的共和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民主共和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④其共和制的确立深受启蒙运动思想的重要影响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雷颐的《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说,太平天国的理想,起码前期,不能说不真诚,但实践的结果却与自己的理想恰相对。……在人类历史上,如此大规模的乌托邦实验确实罕见,或许,这便是太平天国更深远的意义所在。材料中的“乌托邦”是

    A. 空想社会主义的实践

    B. 农民不切实际的空想

    C. 资本主义的美妙设想

    D. 公平公正的社会模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中国在同西方国家建交问题上采取了一种特殊力式,即同外国“半建交””或称“建立半外交关系”,这具体表现在双方同意互派代办而非大使。“半外交关系”也属一种正式的外交关系,只是关系尚未完全“正常化”,有待最后完成正式建交。这项举措在建国之初有助于

    A. 推行“一边倒”政策

    B. 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C. 突破美国的外交孤立

    D. 贯彻独立自主的方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中国大历史>-书有许多精彩论断。如:“淝水之战后,拓跋畦成立北魏政权,这一新兴王朝,利用作战所俘虏的人口,拓展农业基础;并解除胡汉豪族的威权,直接向农户征税,扭转后汉以来地方割据的趋势,而逐渐推广其统治权,开启了中国长期分裂后再统一的契机”。根据材料判断,该书作者研究中国历史发展的角度主要是

    A. 朝代更替

    B. 经济政策

    C. 民族矛盾

    D. 中央集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布罗代尔在《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文中指出:“由于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地(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作者所说的“奇迹”主要是指

    A.美洲新大陆的发现   B.欧洲人对地理概念认识逐渐清晰

    C.工业革命兴起     D.促进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苏联解体以后,科索沃危机使南斯拉夫成为大国关系的试金石:德国企图从这里迈出实现“德国的欧洲”的战略目标的第一步,法国希望使它变为用西欧联盟取代北约组织的试验场,美国决心用它证明自己对欧洲的指挥棒并没有脱手而去,英国打算通过它拉拢美国牵制法、德。材料本质上体现了

    A. 欧洲以法、德为基础的军事一体化进程加速

    B. 传统资本主义强国对欧洲事务主导权的争夺

    C. 美国视欧洲为其推行全球霸权政策的根基

    D. 一超多强下世界呈现缓和与动荡并存局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1609年,应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邀请,格劳修斯发表了《论海上自由》,认为“海洋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是不可占领的;应向所有国家和所有国家的人民开放,供他们自由使用。”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A. 抨击了葡萄牙对海洋航线和贸易的垄断

    B. 抨击“海上马车夫”荷兰对海洋航线和贸易的垄断

    C. 抨击英国颁布《航海条例》破坏海上自由

    D. 对英国的殖民霸权提出了严重的挑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方国家实行的代议制度,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其核心是经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它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由于各国的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材料二  议会一般分为一院制和两院制。有些国家实行两院制。上院,即参议院,有的是贵族院、联邦院,各国上院产生的方式不同:英国上院议员在1999年改革前根本不经过选举,均由贵族担任,美国参议院由各州选举两名代表组成,法国的参议院由省、市议会的议员组成的选举团选举产生。下院,又称众议院、平民院、国民议会等,通常由选举的代表组成。当代西方,联邦制国家一般都实行两院制。

    材料三  西方议会拥有立法权、通过国家预算权和监督权等权力。议会决定事项如法案或其他议案,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由于议员的职责是具体行使议会的职权,这就要求议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立法知识和能力,具有参政议政的素质和经验。过去,有些西方国家在议会至上的思想支配下,赋予议会很大权力,英国曾有”议会万能”之说,认为议会”除了不能把女人变成男人和把男人变成女人外,在法律上什么都能做到”。

    请完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英、法、美、德四国的政体分别是什么。

    (2)材料三中英国的”议会万能”之说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3)根据上述材料试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在历史发展中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丰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三  白居易诗《朱陈村》描写了唐代农村生活景象:“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氤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自然经济的特征。

    (3)根据材料二指出自然经济对中国古代王朝统治起到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l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  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商人发放原

    材料  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l6世纪初,纽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用了ll40名工人,其中近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地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l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棉纺织业作为新兴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摘编自(英)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l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及阶段性特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