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多选题 3 题,单选题 9 题,实验题 2 题,解答题 3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1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多选题 共 3 题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康普顿发现了电子

    B. 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 密立根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

    D. 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电子的电荷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a,物体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沿粗糙水平地面由静止开始运动,在t=1s时刻撤去恒力F。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b。重力加速度g=10m/s2,则

    A. 物体在3s内的位移s=3m

    B. 恒力F与摩擦力f大小之比F:f=3:1

    C. 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D. 3s内恒力做功WF与克服摩擦力做功Wf之比WF:Wf=3: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种不同频率的光。关于这些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最容易表现出波动性的光是由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

    B. 这些氢原子最多可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

    C. 若用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某金属恰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该金属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

    D. 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 eV的金属铂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3.86 eV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9 题
  1. 用强度相同的红光和蓝光分别照射同一种金属,均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用红光照射时,该金属的逸出功小,用蓝光照射时该金属的逸出功大

    B. 用红光照射时,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低,用蓝光照射时该金属的截止频率高

    C. 用红光照射时,逸出光电子所需时间长,用蓝光照射时逸出光电子所需时间短

    D. 用红光照射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小,用蓝光照射时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关于力的冲量和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它的动量一定为零

    B.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冲量为零,它的动量变化一定为零

    C. 物体所受的合力外的做的功为零,它的动量变化一定为零

    D.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变,它的动量一定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对氢原子光谱实验规律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 因为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所以氢原子只能产生一种波长的光

    B. 氢原子产生的光谱是一系列波长不连续的谱线

    C. 氢原子产生的光谱是一系列亮度不连续的谱线

    D. 氢原子产生的光的波长大小与氢气放电管放电强弱有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α粒子的偏转是由于受到原子内正电荷的库仑力作用而发生的,其中有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甚至被反向弹回。假定一个速度为v的高速α粒子(He)与金原子核(Au)发生弹性正碰(碰撞前金原子核可认为是静止的),则

    A. α粒子在靠近金原子核的过程中电势能逐渐减小

    B. 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 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带正电的物质均匀分布在原子内部

    D. 当它们的距离最小时,α粒子与金原子核的动量大小之比为4︰197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质量分别为两滑块,它们中间夹着一根处于压缩状态的轻质弹簧(弹簧与不拴连),由于被一根细绳拉着而处于静止状态.当剪断细绳,在两滑块脱离弹簧之后,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滑块的动量大小之比

    B. 两滑块的速度大小之比

    C. 两滑块的动能之比

    D. 弹簧对两滑块做功之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图所示, a、 b、 c三个相同的小球, a从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同时b、 c从同一高度分别开始自由下落和平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重力对它们的冲量相同

    B. 它们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

    C. 它们动量变化的大小相同

    D. 它们的末动能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所示,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点自由下落,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b点是人静止悬挂时的平衡位置,c点是人所能到达的最低点,若把P点到a点的过程称为过程I,由a点到c点的过程称为过程II,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程II中人的机械能守恒

    B. 过程II中人的动量的改变量大小等于过程I中重力的冲量大小

    C. 过程II中人的动能逐渐减小到零

    D. 过程I中人的动量的改变量大于重力的冲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停着一辆小车,小车的固定支架左端用不计质量的细线系一个小铁球。开始将小铁球提起到图示位置,然后无初速释放,之后不会与车上的支架碰撞。在小铁球来回摆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球摆到最低点时,小车的速度最大

    B. 小车和小球系统动量守恒

    C. 小球摆到右方最高点时刻,小车有向右的速度

    D. 小球向右摆动过程小车一直向左加速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半圆轨道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水平直径AB长度为2R,现将质量也为m的小球从距A点正上方h高处由静止释放,然后由A点经过半圆轨道后从B冲出,在空中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不计空气阻力),则

    A. 小球和小车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B. 小车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R

    C. 小球离开小车后做斜上抛运动

    D. 小球第二次能上升的最大高度h<h1<h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如图所示,这是工业生产中大部分光电控制设备用到的光控继电器的示意图,它由电源、光电管、放电器、电磁继电器等几部分组成. 

    (1)示意图中,a端应是电源________极.  

    (2)光控继电器的原理是:当光照射光电管时,________(A或K)极发射电子,电路中产生________,经放大器放大的电流产生的磁场使铁芯M________,将衔铁N吸住.无光照射光电管时,电路中________(仍有、没有)电流,衔铁N自动离开M.

    (3)当用绿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可以发生光电效应,则下列_______说法正确.

    A. 增大绿光照射强度,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增大

    B. 增大绿光照射强度,电路中光电流增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研究“碰撞中动量守恒”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若两个半径相同的小球A与B的质量之比,则入射球应选_______(选填mA或mB)。

    (2)实验中可能引起误差的是(______)

    A.斜槽轨道有摩擦  

    B.轨道末端切线不水平

    C.碰撞时两球心不在同一高度  

    D.落点位置不是平均位置

    (3)若入射球质量为m1,被碰球质量为m2,小球半径均为r,各落点位置如图(乙)所示,其中O为轨道末端所装重锤线的投影点,并测得OM = a,OP = b,ON = c,则碰撞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可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3 题
  1. 煤矿中用高压水流对着煤层冲击,依靠水流的强大的冲击力可将煤层击落下来,从而达到采煤效果,设水的密度为ρ,水枪口的横截面积为S,水从水枪口喷出的速度为v,水平直射到煤层后速度变为零,则煤层受到水的平均冲力大小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一光滑水平轨道上静止一质量为M=3kg的小球B。一质量为m=1kg的小球A以速度v0=2m/s向右运动与B球发生弹性正碰,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碰撞结束时A球的速度大小及方向;

    (2)碰撞过程A对B的冲量大小及方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MN是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木板B静止在水平面上,其左端与N点重合,右端放有滑块A。滑块C从P点由静止释放,恰从M点切入圆轨道,与木板B碰撞后粘为一体,碰撞时间极短,之后,B、C一起沿水平面运动,滑块A恰好未从B上掉下。已知滑块A、C的质量均为m,木板B的质量为2m,滑块A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滑块C和木板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滑块A、滑块C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空气阻力,水平面足够长。

    求:(1)滑块C经N点时与木板B碰撞前的瞬间对圆弧轨道的压力。

    (2)滑块A停止时到N点的水平距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