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情景默写 2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语言应用 1 题,其他题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情景默写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人的“意”如何呢?大概看来它几乎是晋人之韵的重现。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佳乃佳尔”,黄庭坚不吝以“天然自工”来赞美。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写得     ,一气呵成。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    ,毫无做作之态。然而即使这件    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首先是强烈的个性。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如《前赤壁赋》,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又自由不拘,(   ),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这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而《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内容显得    ,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概括来说,晋人的“韵”主要关注的是书法的客体汉字,而宋人的“意”,更多关注的是书法主体的审美情操与艺术功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行云流水   信手拈来   浑然天成   悠然自得

    B. 行云流水   信马由缰   相得益彰   悠然自得

    C. 天衣无缝   信手拈来   相得益彰   泰然自若

    D. 天衣无缝   信马由缰   浑然天成   泰然自若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进而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

    B. 进而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C. 因此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D. 因此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不仅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B. 这不仅在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C. 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D. 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大好山河,历来让中国文人魂牵梦萦,诗情大发。《望岳》中,杜甫望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顿时“______”,因而极目张望,立誓“_______”,以览尽众山;《虞美人》中,李煜身囚小楼,见月下雕栏玉砌,心中黯然,一句“_______”道出了江山易主、山河变色的慨叹,面对此情此景,李煜不禁生发了“______”的浩瀚离愁;《赤壁赋》中,苏轼与友人驾一叶扁舟,吹着清风,沐浴着山间明月,顿觉人生短暂,很想“_______”,与明月共存,并认为清风、明月、江水,“____”,自己和友人可以尽情享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飞过蓝天

    韩少功

    它是一只名叫“晶晶”的鸽子,它饿了。平常,那个人早就回来了,老远打响一个长长的呼哨,“晶晶”飞过去,落在他的肩上,那个人会抚摸它,从口袋摸出一把稻谷或绿豆喂它。每当它飞向北山山谷从那里带回纸条,主人就会笑容满面,看完纸条后他会在地上翻一个斤斗,摸出一个闪亮的铁匣子塞进口里左右拉动,奇妙的声音就在这时发出来了。可现在,它正面临着孤独与饥寒。

    它的主人是一个外号叫“麻雀”的人。

    招工这件要命的事闹腾得他周身疲惫,结果对方还是摇头。“麻雀”必须投入最后的一搏,他长嘘了一口气,声音透出了沉重:“兄弟,这事只能你来帮我一把了。实在对不起,我舍不得你走,可有什么办法呢?人家居然看上你了……”主人看着它,不再说话,眼里有了亮晶晶的东西。

    第二天一早,主人把“晶晶”塞进一个暗而闷的硬纸盒,鸽子扑扑地挣扎,主人找来剪刀,给它挖了两个方方正正的透气窗,然后提着纸盒出门了,它不再听到主人的说话声。

    它在剧烈晃荡的黑暗中不知过了多久,眼前突然变得明亮,“晶晶”本能地往后一坐,再猛地一弹,就箭一般射了出去。一个中年人的粗嗓门留在了它身后,一个小孩的哭泣声也留在了它身后。

    “晶晶”一头扑进了无边无际的开阔与自由。这地方空气太冷太干了,它记得家乡的群山中有个美丽的湖,还有主人圆乎乎的黑脸。它越飞越高。

    一早醒来,少了鸽子的叫声,他恨不得抽自己两个耳光。这次鸽子外交同样失败,虽然好容易讨得了招工师傅的欢心,但在“公社推荐”这一关仍踩了地雷。

    此时,老队长正喊着他的名字,说:“还没吃早饭啦?要吹哨子了。上午在丝瓜冲散粪。”

    “我……手痛。”

    他右手腕一弯,好像再不能伸直了,“哎哟哟,哎哟哟,怕是骨折了。”

    “那,那你就去看牛吧。”

    他实在不愿在这个山冲与泥粪打交道了。记得六年前刚下乡时,他有多么火热的幻想呵。他是瞒着母亲转户口的,是揣着诗集偷偷溜进下乡行列的。他渴望在瀑布下洗澡,在山顶上放歌,他还想靠自学当一个气象专家或林业专家。是什么使他学会了手腕表演术呢?他想不太清楚。他只知道,第一次招工给人们的震动太大了。现在一个个都走了,连山那边那位热情为自己掌管衣服钱粮的姑娘也一走就没了音讯。

    “晶晶”感谢那只灰鸽,要不是它,自己早被老鹰撕成碎片了。灰鸽飞走了,不一会儿,带来一大群鸽子,这是个多么热闹的群体呵。咕咕咕——“晶晶”听出了它们的欢迎和安慰。它吃饱了,喝足了,但还在东张四望。这里的一切没法使它忘记“那个地方”、“那个人”,它怎么能停留在这里?不,我要寻找!

    他开始了新战略,他打定主意要让他们(当地领导)六神不宁放他走。那天,他在公社秘书面前耍赖,不几天,秘书的话就风传下来了:“那个叫‘麻雀’的,简直是城里的街痞子。”

    今天看牛当然也不能太老实。一上山,他就一个大字躺在地上睡觉,结果收工时发现少了一头黑牛。社员们对他投射埋怨的目光。

    它飞向南方。记得那天的暴风雨,真是惊心动魄,被风一次次掀倒,但它继续挣扎着向前,向前。现在终于有希望了,所见的多么眼熟呀!对于“晶晶”来说,寻找成了生命的寄托和生活的目的。

    晨光从大树的枝缝里筛落,蜜蜂和蝴蝶又开始了工作……这里没有工作,这里有的是笑骂,扑克牌,空酒瓶以及来自父母的汇款单。“麻雀”现在已经学会了打扑克输了以后钻桌子和夹耳朵,学会了骂人……

    这天,外号叫“瓦西里”的黑大个说:“你太懒了!今天罚你去打鸟或抓鱼。”

    他没有争辩,提起气枪出发。“麻雀”转了两个山冲,并未见到鸟。忽然,有鸟叫的声音传来,就在不远处。他赶快上子弹,弓着腰潜身树下,悄悄向前方运动。嘣——糟糕,慢点,它还没走,再来一下。嘣——它闪了一下,就栽了下去。打中啦!他一跃而起,跑过一个草坡,看到了包谷地里的尸体。

    这原来是一只鸽子。不过它太瘦了,也太脏了,全身都是泥灰。它是谁家的鸽子?射手想起了什么,上前捡起鸽子,摸摸鸟嘴边黑色的血污,身上的泥垢,大腿上化脓的伤口,还有胸前稀疏欲脱的羽毛。突然,他眨眨眼,惊得脸色突变:它腿上有一条破烂褪色的红绸带,还系着一个眼熟的鸽哨。

    “晶晶!”他大叫了一声。

    他捧着逐渐冷却的鸽子,带血的手指在哆嗦。

    入夜了,他的思绪总离不开“晶晶”。不可想象,蓝天这么大,路途这么远,遥遥千里云和月,它居然成功地飞回来了。当他酒酣昏睡时,它却在风雨中搏击前进,喷吐着满嘴的血腥气味向他一步步接近。像突然悟到了一种什么,他深深吸了一口气,把上衣往肩头一搭,走向门口。

    “我……再也不到这里来了。”

    “‘麻雀’,你不要太娘娘心肠吧?不就是一只鸟么?”

    他默默地走了,沿着山路走向自己的家,那里有他的柴刀、锄头、扁担,还有口琴和鸽巢,以及散发出桐油香味的斗笠。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作者韩少功是一位具有知青生活体验的作家,他在文中刻画了知青“麻雀”的形象,真切地表现了那个时代留给人们心灵的创伤。

    B. 送走心爱的鸽子,“麻雀”依然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于是采取了消极怠工的办法离开了农村,“晶晶”早已被他忘记了。

    C. 出乎读者的意料,故事的高潮并不是历经苦难的“晶晶”找到了自己的主人,完成了自己长途跋涉的飞行理想,而是“晶晶”死在了“麻雀”的枪口下。

    D. 主人“麻雀”和鸽子“晶晶”都在不停地追寻着自己的理想,最终“晶晶”殷红的鲜血,引起了“麻雀”灵魂的震撼。

    2.请简要分析“麻雀”对“晶晶”的心理变化过程。

    3.双线结构是这篇小说结构的鲜明特色,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丝绸之路以丝绸为名,却不以丝绸贸易为限,包含着更丰富的内容,但物质文化交流无疑是其重要内容,互通有无、利益诉求,让道路穿越沙漠绿洲、跨过崇山激流,让不同区域、不同语言、不同信仰、不同肤色的人群分享同一品质的物质文明。

    丝绸无疑是唐朝与吐蕃物质交流中的代表和大宗。《旧唐书·吐蕃传》记载:“高宗嗣位,授弄赞(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封西海郡王,赐物二千段。”公元719年,“吐蕃遣使求和”,唐玄宗“因赐其束帛,用修前好,以杂彩二千段赐赞普”(《册府元龟·外臣部·通好》)。这不仅展现了丝绸作为赏赐物的特殊地位,而且也反映了在吐蕃地方受赐者的身份地位。

    茶叶是仅次于丝绸的稀罕之物。藏文史书《汉藏史集》等记载了一个美妙传神的故事,飞鸟衔来树枝,浸泡杯中,为不思饮食的赞普祛除了疾病。赞普叹为神奇,派人在汉藏交界地区找到了名为茶的植物,饮茶之风在吐蕃渐次兴盛。唐人李肇《国史补》记载:“常鲁公使西蕃,烹茶帐中。赞普问曰:‘此为何物?’鲁公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赞普曰:‘我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指曰:‘此寿州者,此舒州者,此顾渚者’”。由此可见,该赞普俨然已是一位茶叶鉴赏专家了。此外,唐朝中原地区的瓷器,连同制造工艺也传到吐蕃地区,并形成种类繁多的系列,乃至地方特色产品,在高原地区的百姓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汉藏文资料记载来看,文成公主进藏、唐蕃古道畅通是丝绸、茶叶和瓷器等中原地区出产而行销各地的物品进入西藏地区的重要时机,但是,近年来西藏阿里地区故如甲木的发现,完全改变了我们对青藏高原地区古丝绸之路的认识。这里发现了属于公元3—5世纪、带有“王侯”铭文和复杂鸟兽图案的丝绸,被认为是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发现的最早丝绸。这里还发现了距今有1800年之久的茶叶,以及青铜剑、漆器、陶器等,这些物品均非青藏高原本地出产物,而是来自中原地区,或者与西北、西南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有理由相信穿越青藏高原地区的丝绸很早已经出现,并发挥最基本的沟通功能。

    通过丝绸之路从唐朝传入吐蕃的不仅有大量是物品,还有中原的物种和先进的生产及其工艺技术。吐蕃使者向唐朝请赐蚕种及造酒、碾、硙、纸、墨之匠,均获得允准。中原地区的菜种和种植技术也随文成公主进藏、唐蕃文化交流传入吐蕃地区。内地的建筑技术、医学、音乐、绘画等也相继传入吐蕃,持续影响到青藏高原地区的百姓生活与社会发展进步。

    (摘编自张云《吐蕃丝绸之路与文化交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丝绸、茶叶和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从中原传入吐蕃,使人们享受到同一品质的物质文明。

    B. 从史料看,中原历代王朝对吐蕃的赏赐很多,不仅有丝绸等物品,还有技术以及工匠。

    C. 中原地区的瓷器传入吐蕃后很快融入了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并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色。

    D. 西藏阿里故如甲木墓地发现的丝绸等物品,表明丝绸之路早在公元3世纪就已经形成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段指出丝绸之路不仅有丝绸贸易,还有更丰富的内容,后四段主要以多物交流予以论证。

    B. 文章以唐高宗和唐玄宗的事例,论述了吐蕃当时已经成为唐的附属国,两国关系很融洽。

    C. 文章引述《汉藏史集》和李肇《国史补》中的内容,表明当时茶在吐蕃已是极为重要的物品。

    D. 文章二、三段主要讲唐蕃之间的物品交流,末段则强调内地的物种、艺术等也传入了吐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们通过丝绸之路互通有无,在物品与技术的交流中,高原地区百姓的生活得到改善。

    B. 如果丝绸不贵重,就不会有作为赏赐物的特殊地位,也无法反映出受赐者的身份地位。

    C. 阿里出土的茶叶、青铜剑、陶器等距今有1800年之久,可见中原文化很早就对吐蕃产生影响。

    D. 文成公主进藏促进了唐与吐蕃的文化交流,从而深远影响了吐蕃的百姓生活与社会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联合国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环境大会上制定的《21世纪议程》指出,不适当的消费和生产模式所导致的环境恶化、贫困加剧和发展失衡是地球所面临的严重问题。绿色消费理念自此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倡导和传播。

    绿色消费与传统消费有什么不同?在传统消费理念下,人们为满足自己的私欲,疯狂地掠夺大自然、破坏生态环境;绿色消费则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为中心,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传统消费是为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大量开采有限的自然资源;绿色消费则追求消费的可持续性。

    传统消费追求奢华,倡导高消费、多消费和超前消费,人们常常不是为了需求消费,而是为了面子消费;绿色消费则崇尚自然纯朴、节俭适度,在合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得到需求的满足。传统消费已经带来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恶果,绿色消费则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放在首位。

    (节选自《光明日报·我们距离绿色消费有多远》)

    材料二

    2016年6月,哈尔滨师范大学面向国内大专院校发放了一份关于绿色消费观的调查问卷。在有效的953份问卷中,只有35.3%的学生认为自己比较了解绿色消费,4.7%的学生表示自己完全不了解绿色消费。例如,15%的学生对“怎样消费是个人自由,与他人和社会无关”的观点表示不确定,另有17.8%的学生对此观点不赞同;有20.4%的学生仍然认为高档消费值得羡慕和追求,这与当前社会高档消费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有关。此外,909名大学生表示自己在日常消费中经常或偶尔使用一次性筷子,看来当代大学生使用一次性产品现象普遍存在;10%的学生表示父母不会经常对自己进行绿色消费教育,31.5%的学生表示学校偶尔或从未进行过绿色消费教育,这表明家庭和学校在绿色消费教育方面的角色缺失客观存在。

                         (节选自《光明日报·我们距离绿色消费有多远》)

    材料三

    随着消费升级、生活品质的提高,居民对室内空气质量和饮用水水质等的要求越来越高,空气净化器、家用净水设备等健康环保产品成为消费热点。新能源汽车是一种发展前景广阔的绿色交通工具,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2017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印发《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销达到200万辆,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汽车产销20%以上。

                         (节选自《2017年中国居民绿色消费发展情况》)

    材料四

    郑先生今年4月接到一个陌生电话。他过去一年在“饿了么”上花掉的13799元被全数免单,理由只有一个—— 一年300多次点单,他一次都没要餐具。郑先生就这样成了当地“环保冠军”,不过像他这样的人可不在少数。自去年9月外卖点餐平台“饿了么”的“无需餐具”功能上线以来,有超过3000万单都主动选择了“无需餐具”。“饿了么”对这一行为的积极鼓励,不过是阿里整个新零售体系中引导绿色消费行为的一种。

    环保一直是物流业的难题,菜鸟也是这方面的先锋。它最早在业内推出全生物降解快递袋和免胶带纸箱,第一个将“绿色包裹”引入物流业。数千万个废旧纸箱得到循环利用。它还通过智能打包算法精准匹配箱型,减少了15%的包材使用。2018年2月,首批数千个循环箱率先在杭州上岗。从菜鸟仓到全国零售小店的配送,这些循环箱替代了传统纸箱。而在未来,莱鸟将对100万家零售小店全部采用环保循环箱,预计数量将超1000万个,因此能够节省出数百万棵绿树。

                (节选自《阿里新零售倡导绿色消费被评中国可持续发展先驱》)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适当的消费和生产模式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恶化、贫困加剧、发展失衡等,因此,绿色消费势在必行。

    B. 绿色消费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为中心,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追求消费的可持续性,不破坏、掠夺生态环境。

    C. 绿色消费崇尚自然纯朴、节俭适度,强调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将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放在首位,遏制传统消费。

    D. 从2016年6月哈尔滨师范大学进行的绿色消费观问卷调查来看,大学生整体上的绿色消费意识及行为有待提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13年到2017年,我国居民在家用环保用品上的需求增加,空气净化器以及家用净水设备的产量大体呈上升趋势。

    B. 2013年到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逐年大幅上升,国家计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汽车产销的20%以上。

    C. “饿了么”免除其评选出的“环保冠军”全年的点单花费,以鼓励消费者主动选择“无需餐具”,引导绿色消费。

    D. 菜鸟推出全生物降解快递袋和免胶带纸箱,使用环保循环箱,智能打包,从而使绿色消费开始进入零售小店。

    3.请联系四则材料,谈谈如何全面推行绿色消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商英,字天觉,蜀州新津人。负气俶傥,豪视一世。辟知南川县。章惇经制夔夷,狎侮郡县吏,无敢与共语。部使者念独商英足抗之,檄至夔。惇肆意大言,商英随机折之,落落出其上。惇大喜,延为上客。归,荐诸王安石,擢监察御史。哲宗初,朝廷稍更新法,商英上书言:“‘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今先帝陵土未干,即议变更,得为孝乎?”徽宗崇宁初为吏部刑部侍郎数毁蔡京身为辅相志在逢君御史劾非所宜言罢知亳州。京罢相,起知杭州。过阙赐对,奏曰:“神宗修建法度,务以去大害,兴大利,今诚一一举行,则尽绍述之美。法若有弊,不可不变,但不失其意足矣。”留为资政殿学士。顷之,除中书侍郎,遂拜尚书右仆射。京久盗国柄,中外怨疾,见商英能立同异,更称为贤,徽宗因人望相之。时久旱,彗星中天,是夕,彗不见,明日,雨。徽宗喜,大书“商霖”二字赐之。商英为政持平,谓京虽明绍述,但借以劫制人主,禁铟士大夫尔。于是大革弊事,行钞法以通商旅,蠲横敛以宽民力。上疏抗言节华侈,息土木,抑侥幸,帝颇严惮之。尝葺升平楼,戒主者遇张丞相导骑至,必匿匠楼下,过则如初。商英意广才疏,凡所当为,先于公坐诵言,故不便者得预为计。有郭天信者,以方技隶太史,徽宗潜邸时,尝言当履天位,自是稍眷宠之。商英因僧德洪与语言往来,事觉,鞫于开封府,御史张克公疏击之,旋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天信亦斥死。京遂复用。未几,太学诸生诵商英之冤,复还故官职。宣和三年卒,年七十九。赠少保。

    (节选自《宋史·张商英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徽宗崇宁初∕为吏部∕刑部侍郎∕数毁蔡京身为辅相∕志在逢君∕御史劾非所宜言∕罢知亳州

    B. 徽宗崇宁∕初为吏部∕刑部侍郎∕数毁蔡京身为辅相∕志在逢君御史∕劾非所宜言∕罢知亳州

    C. 徽宗崇宁初∕为吏部∕刑部侍郎∕数毁蔡京身为辅相∕志在逢君御史∕劾非所宜言罢∕知亳州

    D. 徽宗崇宁∕初为吏部∕刑部侍郎∕数毁蔡京身为辅相∕志在逢君御史∕劾非所宜言罢∕知亳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吏部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刑部掌管国家法律、刑狱事务。张商英“为吏部、刑部侍郎”,就是做了吏部、刑部的副长官。

    B. 仆射,古代官名,不同朝代职权有变化。文中“除中书侍郎”“拜尚书右仆射”是任张商英为宰相。

    C. 彗星,俗称扫帚星,“彗”字即扫帚之意。古人把天象的变化和人间的祸福联系起来,认为天象的变化预示着人事的吉凶,彗星出现被看作吉祥的征兆。

    D. 潜邸,指皇帝即位前所居的府第;也特指非太子身份继位的皇帝登基之前的住所。和“东宫”的含义不等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商英做事不够谨慎,仕途因之受挫。他在公众场合谈论政务,给他人以可乘之机;因和郭天信有来往被贬官,幸有太学生们为他伸冤才得以官复原职。

    B. 张商英有声望,能改革弊政规谏君主。他能团结心志相同的官员,得到大家称赞;他还大力革除蔡京执政留下的弊事。他直言进谏皇帝,皇帝因对他心有忌惮而厉行节俭。

    C. 张商英支持新法,两度为新法辩护。哲宗初,他巧妙地利用“孝道”来反对更改变法;徽宗年间,皇帝召见他对答问题,他上奏赞美新法,主张遵循新法旨趣。

    D. 张商英有豪气有辩才,受到擢升。章惇狎侮郡县吏,无人敢与之共语;张商英受命而来,随机挫败他的狂妄之言,受到章惇赏识,因之被推荐、提拔。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法若有弊,不可不变,但不失其意足矣。

    (2)商英因僧德洪与语言往来,事觉,鞫于开封府,御史张克公疏击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重整旗鼓,从头再来,哪里跌倒哪爬起,这是正确做事不服输的精神。

    材料:坚持        进取           借力

    不到长城非好汉     它山之石可攻玉     咬定青山不放松

    登高而招   锲而不舍   逆水行舟   借力打力     绝不气馁   定点打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其他题 共 1 题
  1. 李明要参加某大学自主招生面试,以下是他准备的自我介绍内容。其中有五处措辞不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尊敬的老师们,你们好!我叫李明,来自XX中学。能有机会参加贵校组织的面试,我感到非常荣幸。我在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均有建树。我最大的优点就是坚强乐观,不怕困难,有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精神。我高考的最大理想就是考取贵校,掌握更多的知识,回馈国家和社会的培养。只要你们能慧眼识金,我定不辜负父母和老师们的期望,定会鼎力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有朝一日为母校争口气。谢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上将行

    耿湋

    萧关扫定犬羊群,闭阁层城白日曛。

    枥上骅骝嘶鼓角,门前老将识风云。

    旌旗四面寒山映,丝管千家静夜闻。

    谁道古来多简册,功臣唯有卫将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的起句称强敌为“犬羊群”,表示了对敌人的蔑视。“萧关扫定犬羊群”指在萧关边塞,消灭了进犯的敌人。

    B. 第二句实写边关的景物,楼阁层城,落日余晖,景象雄浑壮阔。“闭”暗示了边关将士的严阵以待,防卫谨严。

    C. 颔联先写耳之所闻,再写眼之所见,有声有色。马是良马,将是“老”将,表明边关将士装备精良,能征善战。

    D. “旌旗四面寒山映”写旌旗招展映照山川,侧面烘托军威强盛;“寒山”既交代边塞苦寒,又暗示战争形势严峻。

    2.请简要说明尾联用典的好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戊戌变法失败12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随着中国前进的脚步,中国终于迎来了新时代。

    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注意:不得套作、抄袭,不得丑化光荣历史,思想要积极向上。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