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单选题 28 题,null 1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17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 题
  1. 电视剧《大宋提刑官》讲述的是南宋人宋慈判案的传奇故事。历史上确有宋慈其人,据宋慈墓志铭记载,他先后做过“提点广东、江西、湖南刑狱”。历史上与宋慈的“提刑官”职能较为类似的有

    ①刺史

    ②都察院

    ③御史台

    ④参知政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8 题
  1. 位于浙江省浦江县的“郑氏义门”,自南宋开始,历宋、元、明三朝,十五世同居共食达三百余年,鼎盛时有3000多人同吃一锅饭。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明太祖朱元璋曾亲赐“江南第一家”。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 封建国家的倡导

    B. 宗法制的影响

    C. 分封制的产物

    D. 君主专制的需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刘伯承曾说:“我军深入到敌人(国民党)的战略纵深地带,在无后方依托的条件下实施战略展开,创建新的根据地,这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壮举。”此次“壮举”

    A. 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 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C. 基本上消灭国民党的主力

    D. 完成了收复失地的任务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它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这一制度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反映的是中国的

    A. 抗战期间的党派合作

    B.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民主政治建设的开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培育了一系列体现时代要求、彰显政党性质的伟大中国精神,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其中“红船精神”源于

    A. 五四运动

    B. 中共成立

    C. 国共合作

    D. 北伐战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

    A. 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 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 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 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某一学者评论甲午中日战争说:“起初中国完全有打败日本的实力,在当时,中国守军的子弹和粮食堆积如山,日本的军粮和子弹根本没有跟中国抗衡的能力。”据此推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

    A. 日本实力超过中国

    B. 中国洋务运动失败

    C.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D. 中国军事实力落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关系的演变可以概括为“合作——对立——合作”。能够体现此变化的一组历史事件是

    A. 国民革命——北伐战争——遵义会议

    B. 黄埔军校——西安事变——南昌起义

    C. 北伐战争——八七会议——太原会战

    D. 五四运动——秋收起义——西安事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据记载,清代皇帝召集军机大臣开会时,太监都要退出,进门时掀帘的任务就由军机大臣中资历最浅的人负责,因此当时有“挑帘军机”之称。“挑帘军机”的出现

    A. 说明了军机大臣位高权重

    B. 表明了皇帝故意显示威严

    C. 反映了军机处的等级森严

    D. 反映了军机处保密性极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同心同德,制度不同无妨碍;不亢不卑,全民一心争主权。”下列各项中,最符合这幅对联主题的是

    A. 开国大典   B. 文革结束   C. 改革开放   D. 香港回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周恩来指出:“中国如果釆取联邦制度,就会在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材料反映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为了

    A. 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B.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C. 民族文化双向交流

    D.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自嘉靖至万历初,内阁权势如日中天,在同六部的权力之争中占了上风。于是内阁“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这一变化表明

    A. 内阁完全取代了六部

    B. 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C. 内阁是皇帝内侍机构

    D. 内阁首辅的权力失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毛泽东曾说,“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对此论述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五四运动直接促进中国的制度变革和民众觉醒

    ②五四运动动摇了北洋政府的统治

    ③五四运动促进了革命理论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④五四运动推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死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 建立统一的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B. 开创皇帝制度

    C. 建立三公九卿制

    D. 统一度量衡、货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有史学家指出:“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该“战争”指的是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必须瞩目。”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

    A. 太原会战   B. 平型关战役   C. 百团大战   D. 武汉战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国学大师钱穆说:“至秦汉时期……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原本只有一个家,此刻变作了国家。”秦汉“化家为国”,主要得益于

    A. 颁布挟书律

    B. 创立科举制

    C. 海内为郡县

    D. 汉承秦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赵宋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的主要目的是

    A. 扩大统治范围

    B. 加强中央集权

    C. 密切经济交流

    D. 改革官吏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盘庚迁都时对众人说:“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下列与材料主旨最相符的是

    A. 统治者以占卜方式决定国家大事

    B. 神权长期被政权所控制

    C. 统治者借神权抬高自己权威

    D. 统治者借武力强化统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唐朝在三省六部制的基础上又设立了政事堂。每当需要颁下诏敕的时候,就先由中书省和门下省会同其他必要人员在政事堂举行联席会议,来商议、决定政务。由此可见,政事堂的设立

    A. 弱化了宰相权力

    B. 提高了行政效率

    C. 导致了冗官现象

    D. 加强了权力制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图(下图)是南宋理宗宝祐四年中榜的601名进士的出身统计情况。该数据可以说明

    A. 科举制彻底改变了特权阶级的地位

    B. 科举制消除了九品中正制的门第标准

    C. 科举制拓宽了政治参与的途径

    D. 科举制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平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728年雍正帝命贵州按察使张广泗在黔东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张广泗带兵深入黎平府古州、都匀府丹江苗、侗等族村寨,设厅,置同知,理民事。湖南、湖北,四川等省的土司,也交出世袭领地及土司印信,归政中央,改设村县。对改土归流政策的评价正确的是

    A. 废除土司制度是历史的退步

    B.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统治

    C. 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D. 增加了叛乱因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939年2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游击干部训练班在衡山开班,叶剑英为副主任。中共先后派30余人参加教学工作,主要负责游击战战略战术的培训和政治思想工作。这体现出国民党

    A. 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相持

    B. 对中共抗战的认同与合作

    C. 正为战略反攻做最后准备

    D. 已彻底放弃片面抗战方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提出“主张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允许私人经营,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主张与外国平等往来通商,同时用竞争手段抑制经济扩张。”这些主张大多得到洪秀全的肯定,这说明

    A. 洪仁玕的主张符合农民阶级的需求

    B.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新的时代特征

    C. 太平天国运动的阶级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

    D. 《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得到继承和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下列事件中体现这一历史转型的是

    A. 鸦片战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甲午中日战争

    D. 辛亥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下列对该条文的评述,错误的是

    A. 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共和制度

    B. 它具有明显的民主性

    C. 它体现了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D. 它直接加速了清王朝灭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某校开展一场关于红军长征的主题展览,分为“战略转移踏征程”、“伟大转折定航向”等六部分。其中“伟大转折定航向”呈现的主要内容应该是

    A. 四渡赤水

    B. 遵义会议

    C. 飞夺泸定桥

    D. 会宁会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1982年我国颁布了新宪法,还对它进行了多次修改,并相继出台了《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这表明

    A. 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

    B. 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还不到位

    C. 我国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D. 我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是违反我们民族的利益和愿望的,决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这段材料最有可能出自

    A. 《告台湾同胞书》

    B. “八一宣言”

    C. 《反分裂国家法》

    D. 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1 题
  1.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瓦德西这一说法主要是基于

    A. 三元里人民抗英

    B. 反割台斗争

    C. 左宗棠收复新疆

    D. 义和团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公羊传·隐公元年》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1924年11月,孙中山在日本的演说《中国内乱之原因》中说:“说到和平统一,是我在数年前发起的主张。不过那些军阀都不赞成,所以总是不能实行这种主张。这次我到北方去,能够做成和平统一,也未可知。不过要以后真是和平统一,还是要军阀绝种;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孙中山始终把武装斗争视为达到国家统一应采取的主要方式。为实现国家统一,孙中山一生都在不断与各派势力作斗争。在坚持武力统一的同时,孙中山从未放弃过和平统一的努力。

    ——摘编自王建《论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

    材料三  1982年1月10日,邓小平在接见来华访问的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基时说:“在实现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其反映的中国古代国家理念。结合所学,分析这一理念在中国秦、汉政治中分别是如何实现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

    (3)材料三指的是现代中国关于国家统一的什么构想?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概括目前有利于台湾统一的因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共同纲领》内容摘要

    第一章总纲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第二章政权机关

    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

    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人民政府为行使国家政权的最高机关。

    第四章经济政策

    第二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

    第五章文化教育政策

    第四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第六章民族政策

    第五十一条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少,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思想观念?写出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的全称,并简析这部宪法对于近代民主化进程的意义。

    (2)据材料二概括《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地位。

    (3)据材料三,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我国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联系所学该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该宪法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