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材料分析题 4 题,论述题 1 题
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2 题
  1. 有学者认为,分封制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它的实行从内部和外部对原族群的血缘关系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因此,分封制下的诸侯,一方面保持宗族族群的性格,另一方面那些姬姓以外的氏族人群,在周人对其亲族子弟及同盟者的分封中被包围、分解,隔绝、控制了。这种族群关系的重新组合

    A. 导致分封制下诸侯势力的强大

    B. 有利于文化交流与文化认同

    C. 使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监督

    D. 促成了华夏民族的最终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春秋战国时期,儒、法、墨诸家不约面同地都提出尚贤的主张。孔子“先有司,小过,举贤才,商鞅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任其力不任其德”“官爵必以其力”的原则,墨子提出“贤者举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废之”,材料反映了当时

    A. 分封制度趋于崩溃

    B. 儒学与墨学的融合

    C. 中央集权渴求人才

    D. 社会转型发展需求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明朝时,将元朝的行中书省改称为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仍然称为省。明代的省,辖区范围要比元朝小得多,在相当于元朝南部九省的范围内,明朝分为了十五省,也就是两京十三布政使司;元朝时一些范围过大的省被一分为二,或者是一分为三;还有一些行省被各划出一部分而组建了新的行省;元朝犬牙交错之区只留下陕西一省。明朝地方行政区域的重新划分主要反映了

    A. 地方官员行政管理能力得到加强

    B. 放弃了元朝犬牙交错的划界原则

    C. 力图规避元朝行省制遗留的弊端

    D. 君主专制权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世纪60年代以后,部分精英知识分子和开明官僚开始承认中国“艺”或“器”不如人,提出要“师夷长技”,例如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呼吁“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之诸国富强之术”;甲午战败后引起了国人的反思,不但“技”不如人,部分精英知识分子也认识到“政”或“道”亦不如人。这变化说明

    A. 开始萌发了强国御侮的新思想

    B. 民族危亡促使思想进一步解放

    C. 形成传统文化为主的自强思想

    D. 封建正统思想统治地位已动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南宋时,朱熹、二程在宋史中把王安石说成是奸邪小人的代表;民国时的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直斥王安石为小人。1908年梁启超撰写的《王安石传》则成为其翻案的巨作,从此以后,王安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中无可争议的大改革家,其声望越来越高。这一变化表明

    A. 王安石变法失败警示后世

    B. 清末政府的执政理念求变

    C. 著名学者引领学术的方向

    D. 近代危局中求变意识增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表是1912-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在各省分布比例的统计数据,据此说明

    A. 民族工业地域分布的不平衡

    B. 近代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

    C. 民间投资和工厂数量的增多

    D. 小农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范文澜先生于1936年发表《大丈夫—范文澜说英雄》,主要描写了从西汉到明代历史上勇于为国捐躯或不畏艰险建功立业的25位大英雄。作者选录英雄的标准,是道德与事业并重,而着重点更在道德一方面。因为事业成败,大部分是受环境支配的;道德的责任,任何人却都可以负担起来。该书重在宣传爱国思想,提倡民族精神,并“希望每个读者也都学做大丈夫”。这表明

    A. 历史人物的功过以道德标准衡量

    B. 不同时期历史解读需要应时而变

    C. 史家的价值取向与现实有机结合

    D. 通俗易懂的趣味写作能呼应世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土地政策先后经历了从“打土豪、分田地”到“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再到“耕者有其田”的几次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反映了

    A. 主要矛盾的变化影响生产关系的调整

    B. 国共关系的变化影响经济政策的制定

    C. 土地私有制向土地公有制的曲折过渡

    D. 中共土地改革促使封建土地制度瓦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古希腊时期,智者学派中的人物大都擅长演说和诡辩的技艺,从而助长了无视客观事实、一味追求“使弱道理变强”的诡辩风气,晚期智者的末流堕于诡辩,在古希腊城邦的社会生活中起到了很恶劣的影响。于是有了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有了柏拉图的“理想国”;有了亚里土多德,提出教育为国家政体服务。材料主要反映了他们

    A. 对自然的研究转到对人的研究

    B. 具有社会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

    C. 感觉和理性间对立起来的思想

    D. 试图挽救日渐衰败的民主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阅读下面不同时期英国责任内阁大事记(部分)情况统计表,表中内容的不断变化从本质上表明

    A. 议会与内阁争权斗争激烈

    B. 工业资产阶级改革后掌权

    C. 民主政治制度的逐渐完善

    D. 国王对内阁控制不断加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图是一幅1933年的苏联漫画。该漫画反映的主要寓意是

    A. 经济危机使苏联的经济严重破坏

    B. 西方国家对苏联工业计划的轻视

    C. 美苏经济正处于冷战对峙的状态

    D. 计划经济使苏联的工业成就斐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图是大萧条的英文网站上查到美国不同时期的税收数据,数据的变化主要说明

    A. 致使美国经济出现“滞胀”

    B. 国家干预易缩小贫富差距

    C. 提倡自由发展的经济政策

    D. 金融体系的调整实效突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学界公认,美洲大陆与世界的交流是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始的,原产于美洲大陆的许多作物,应该是通过哥伦布及其以后的商船向外传播的。明清时期,有二十几种美洲作物先后通过不同方式、不同路线传入我国,对原已形成几千年的“五谷、棉麻农耕结构”带来了冲击。经过几个世纪的变迁,又形成了一种新的“粮、棉、油型农耕结构”,这是人口的增加和美洲作物传入、普及的互动结果。

    人口数量增加需要大量的粮食,导致高产、耐早、耐薄的美洲作物的广泛传播。花生、烟草和棉花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对我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形成强大的冲击;甘薯、玉米和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使得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大幅度提高,引起饮食结构的巨大变化。在农业生产工具进步不大,农药、化肥没有出现的明清时期,美洲作物的引种推广是当时最为重要的科学技术手段,也是明清时期农业发展,人口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美洲作物的引种推广是明清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标志。

    ——摘编自王宝卿《明清以来美洲作物的引种推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的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一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一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世界《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后对明清时期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卷进文明中来”的主要原因和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20世纪初,由于日俄战争和民族危机加深的影响,要求立宪的舆论日益高涨,驻外公使和地方督抚也纷纷奏请仿效日本及欧美政治,实行君主立宪。面对清王朝内外交国,统治摇摇欲坠的困境,慈禧太后被迫宣布要“取外国之长”以“补中国之短”,实行变法新政。清廷决定派王公大臣出洋,深入考察欧美及日本等国政治,归国报告后再做决策,于是就有了1905-1906年的五大臣出洋。上谕规定目的是“分赴东西洋各国,考求一切政治,以期择善而从”,并要求在国外“随事诹询,悉心体察,用备甄采毋负委任”。

    五大臣出洋所起的最重要作用是推动了清政府预备立宪基本国策的确定。载泽的《奏请宣布立宪密折》着重指出君主立宪有三大利,即“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端方的《请定国是以安大计折》中也写道:“中国欲国富兵强,除采取立宪政体而外,盖无他术矣!”190年(光绪三十二年)9月1日,清廷正式颁布“仿行立宪”的上谕对于五大臣出洋事件,德国著名的汉学鼻祖福部克在《科隆日报》上写道:“他们此次出洋是为了学习日本、美国和重要的欧洲国家的宪法、政治制度和经济体系,特别是有着极大的可能,将西方的宪法政治制度和经济体系结合中国的情况移植到中国去。”赵秉忠对五大臣出洋考察进行了宏观评价:“出洋考察宪政对五大臣来说,在国外或许多少唤到了一些资产阶级民主的新鲜空气,但这决不会改变他们原有的阶级立场;即便说,他们当中的个别人,思想上发生了较大变化,有了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的认识但在当时也只能是幻想。他们实际上不过充当了清政府预备立宪骗局中的工具而已。”晚清的预备立宪是从五大臣考察宪政正式拉开序的,使得中国这个古老的帝国,靠近了世界近代法制文明的历史轨道。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政府进行“预备立宪”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晚清政府“预备立宪”的改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法等国的殖民统治迅速崩溃,亚洲、非洲出现了大量的民族独立国家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两大阵营相互对峙的局面开始形成,国际形势趋于紧张。1955年万隆会议取得的成功,显示了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巨大力量,给不结盟运动以思想启示和政治推动。为此一些民族独立国家为摆脱大国控制,避免卷入大国争斗,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加强新独立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合作,采取了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对外政策.

    1961年9月,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会议把捍卫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外国干涉和支配、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发展民族经济等作为行动纲领,并通过了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从此,不结盟运动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不结盟运动的内容不断丰富,但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斗争,维护世界和平;呼吁第三世界国家加强团结;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不结盟运动逐渐成为国际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一贯重视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在国际事务中与不结盟运动保持着良好的合作。1992年9月,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钱其琛应邀率团出席了在雅加达举行的第10次首脑会议。会上,中国正式成为观察员国,同不结盟运动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中国派团出席了此后历次首脑会议及协调局部长级会议,并同不结盟运动成员在联合国保持着经常磋商与合作。中国前外交部副部长王毅说:“中国一向重视不结盟运动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始终与不结盟国家风雨同舟,相互支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不结盟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与不结盟运动“良好合作”带来的积极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自魏正始以后,更尚玄虚,公卿士庶罕通经业”,使儒学治入汉末经学的僵化繁项的理论模式的危险。有才俊之士,或潜心于文章诗赋,以显亲扬名;或披玩于老庄、释氏之书以安身立命,这种情况无疑会造成“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的局面。

    唐朝是一个文化多元融合的王朝,实行三教并存的文化政策,儒、释、道三教得以各自独立发展。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以来,对佛教的批评一直未曾中断,韩愈在其《原道》中,批评佛教徒与道教徒不劳而获: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他明确指出,佛教是“夷狄之法”。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排佛者用夷夏之争来表达对佛教的排斥。如果说绝大多数的唐代士人之排佛,是基于对佛教具体社会弊害的忧虑,那么韩愈之排佛,则是出自对中国文化传统行将失坠的深刻忧患,在反复申明佛教为“夷狄之法”的声音中,他所表达的是对“中国之法”衰落的强烈担忧,是“亡天下”的忧虑,挽救文化之危亡的使命感,是儒道的衰微与文化的失坠强烈的儒者意识,使韩愈则是用儒学复兴的宣言和不懈的意志,力挽文化失坠的狂澜。为拯救文化的患难,他用新的视野、新的精神,对儒学做了更具生命力的解读,他提出以“仁、义”为儒学之“道”的内容,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为儒家的传授谱系,并且自己以继道统自任,而开儒学讲“道统”之先河,所有这些都启发后来的儒者以一种复兴儒学的落识。正如史学大师陈寅恪在《论韩愈》一文中对韩愈做出的评价:“退之者,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先启后、转旧为新关折点之人物也。”

    ——摘端自百度资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复兴儒学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韩愈复兴儒学的积极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共产党革命与建设的成功经验、中国共产党取得的巨大执政成就,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国道路”“中国故事”“中国奇迹”,成为国际舆论探讨的热门.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说:“中国共产党试困做的是要成为改革的精神推动者,与此同时不断扩充自己容纳中国社会的新元素。”

    俄罗斯远东研究所第一副所长谢尔盖·卢贾宁说:“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能够努力做到与时俱进,自省自新,通过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保持和不断发展的先进性。”

    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说,中共之所以能承受百年来种种战争、社会动荡与危机的冲击,由20年代一个微型组织,发展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掌舵者,原因在于它不像有的共产主义政党那样固守教条,而是善于因时而变,以变求胜。中共历史上固然内耗、失误不断,激进与务实、保守与革新时期错综交叠,但从毛泽东时代摆脱苏联与共产国际控制,到邓小平主动修正僵化政策,中共一直表现出强大的顺应形势的能力,这或许解释了,为何一些马克思主义政党消亡或在国际上被边缘化,唯有中国执政党仍能在世界舞台上纵横捭阖,左右逢源。

    新加坡《联合早报》此前的文章总结说,中共第一个三十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靠枪杆子、宣传和统战赢得民心,打败了国民党的800万军队,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新中国。

    围绕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