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0 题,其中:
单选题 25 题,综合题 4 题,填空题 1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16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5 题
  1.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可分为两类: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

    A.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B.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D.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是用酸奶机制作酸奶的几个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制作前用开水对酸奶机容器进行消毒②盖上容器盖和酸奶机盖,通电发酵6~8小时③量取一定量的牛奶(加热,温度不超过42℃)后与适量新鲜酸奶一起倒入酸奶机中,用勺子搅拌均匀

    ④发酵后的酸奶放入冰箱保存8~12小时再食用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③①②④

    D. ②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急性肾炎患者尿中出现蛋白质和红细胞,其病变部位发生在(  )

    A. 肾小球

    B. 肾小囊

    C. 肾小管

    D. 出球小动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A. 建立自然保护区   B. 颁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法规

    C. 移入动、植物园进行保护   D. 建立濒危植物的种子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动物是两栖动物的是(  )

    A. 甲鱼

    B. 青蛙

    C. 水蛇

    D. 鸭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当右心房收缩时,心脏内血液的流动情况,正确的是(  )

    A. 右心房→左心室,此时房室瓣打开

    B. 右心房→右心室,此时房室瓣打开

    C. 右心室→右心房,此时房室瓣打开

    D. 右心房→右心室,此时房室瓣关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夏天,受潮的粮食和皮鞋常常发霉,这些霉菌是由哪种结构发育而来?(  )

    A. 孢子

    B. 菌丝

    C. 芽孢

    D. 子实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符合学生实验规则的一项是(  )

    A. 学生进实验室前无须进行任何准备,进实验室后一定按老师的要求去做

    B. 学生进实验室前必须进行认真预习,进实验室后一定按老师的要求去做

    C. 学生进实验室前必须进行认真预习,进实验室后自主操作、完成实验,不一定要按老师的要求去做

    D. 实验过程中,出现异常或意外事故,尽量不要麻烦老师,要学会自行处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关于传染病及免疫相关概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病原体都能使人患传染病   B. 病原体不一定都是抗原

    C. 抗原能使机体产生抗体   D. 免疫可识别体内异常细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显微镜下观察写在纸片上的“P”字母时,物象是(   )

    A. b   B. d   C. p   D. q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容易诱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是(   )

    A. 偏食   B. 酗酒   C. 吸烟   D. 熬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肝炎患者怕吃油腻食物的主要原因是(  )

    A. 油腻食物气味太大

    B. 从小养成的习惯

    C. 体内脂肪过多

    D. 胆汁分泌不足,影响脂肪消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图中能运输水和无机盐的植物组织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图中的动物③与动物②之间的关系是

    A. 捕食   B. 竞争

    C. 合作   D. 互不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制作临时玻片标本时,在盖玻片的右上角不小心留下了一个小气泡,用低倍镜观察时,气泡可能会出现在视野的

    A.右上角      B.左上角     

    C.右下角      D.左下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

    A. 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B. 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

    C. 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压入空气

    D. 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新鲜鸡血凝集成血块后,马上将血块切开,观察其切面,切面颜色的变化是(  )

    A. 始终是暗红色

    B. 由鲜红变为暗红

    C. 始终是深红色

    D. 由暗红变为鲜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有(  )

    A. 雌蛙鸣叫

    B. 体内受精

    C. 雄蛙鸣叫

    D. 幼体体内胚胎发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英国有深色和浅色两种桦尺蛾,它们都栖息在树干上.当树林周围变成工厂后,两种桦尺蛾的数量发生了变化,如图所示,引起桦尺蛾数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人工选择

    B. 自然选择

    C. 动物迁入迁出

    D. 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对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

    B. 要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C. 调查时可凭个人感觉记录

    D. 调查结果要认真整理、分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将农业生产上准备播种的玉米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适宜的温度下同时播种,甲组播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里,乙组种子播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  )

    A. 甲先发芽

    B. 乙先发芽

    C. 都不发芽

    D. 同时发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如图所示是叶芽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1能使芽轴不断伸长   B. 图中3能发育成枝条

    C. 图中4能发育成茎   D. 图中5能发育成侧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图为某花的结构示意图,对该图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②是花的主要结构

    B. 完成受精后③能继续发育

    C. 完成受精后④发育成果实

    D. 所有的花都具有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下列应用实例与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不正确的是(  )

    实用实例

    生物技术

    A

    加热处理保存牛奶

    食品保鲜

    B

    制作酸奶

    发酵技术

    C

    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转基本技术

    D

    试管婴儿诞生

    克隆技术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如图为三种微生物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     (填图中标号)是细菌,它的生殖方式是     生殖.

    (2)制作慢头时,      (填图中标号)产生的      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膨大和松软.

    (3)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的生物是       (填图中标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1是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植物细胞内进行生命活动的示意图,甲为细胞内有关结构,a、b分别表示某种气体.请据图分析回答:

    (1)植物吸收的水绝大部分通过_____作用散失,其失水的“门户”是左图中的[_____]_____.

    (2)若图2,a、b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气,则甲代表的结构是_____,写出此时该细胞内正在进行此生命活动的表达式:_____.

    (3)如图是有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两个实验装置图,实验一可以用来验证在光下绿色植物的_____;实验二可以用来验证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_____.

    (4)综合上述两个实验可知,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之一是_____;根据实验二的原理可知,要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孑孓是蚊子的幼虫,适于生活在水中.几个同学对“生活在水中的孑孓是否需要空气”的问题争论不休:有的认为需要空气,有的认为不需要空气.于是他们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实验设计如下:

    ①在甲、乙两个容积大小相等的烧杯中分别倒入等量的水,然后放入数量相等的孑孓.

    ②在甲烧杯中放置一个孑孓不能通过的细密的铁丝网,乙烧杯中不放置.

    ③将这两个烧杯在放在相同条件的环境中.

    ④每天进行认真观察.

    请你分析并回答:

    (1)在这个探究实验中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是:_____?

    (2)作出的假设是:_____。

    (3)请你来预测一下实验的结果._____

    (4)在这个实验中,甲是_____组,乙是_____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绿色植物重要的生理活动,为验证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原料及产物,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装置中A,B均是透明的。请据图回答:

    (1)某同学想用此装置验证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①取两套装置,分为甲组和乙组,在甲组的A瓶中注入____,作为对照。在乙组的A瓶中注入____②将两套装置放置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一段时间后,检测B瓶中空气成分的变化来确定植物是否进行光合作用。理论上甲组B瓶中空气成分的变化是__________,乙组B瓶中空气成分的变化是___________

    (2)另一位同学想利用此装置验证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产物, 那么,他应在A瓶内注人澄清的石灰水,延长导管使之没入A瓶液面以下;同时,还应将B瓶______________

    (3)又有一位同学把图中的A撤去,B瓶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将其置于室外培养,测定一天中密闭的B瓶内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影 响b-f段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 一天中绿色植物在_____(曲线上两点之间)段的光 合作用最强,在_________(a-g)点绿色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绿色植物 在一天内积累了有机物,从图中可以找到的依据是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实验探究: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三种方案的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都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方案1: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空气中)。

    方案2: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方案3: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请回答:

    (1)提出问题:_____

    (2)作出假设:_____

    (3)该实验的变量应该是有无_____,甲乙两组要不要用相同的树叶?_____。

    (4)为什么要保持树叶湿润?_____

    (5)三个实验方案中的方案_____最合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