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单选题 13 题,多选题 2 题,工业流程 1 题,实验题 1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3 题
  1. 针对下列实验现象表述错误的是

    A.向二氧化硫水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再通入适量氨气,产生BaSO3白色沉淀

    B.将石蜡油蒸气分解得到的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分层,上层为红棕色

    C.向氯化铁和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几滴K3[Fe(CN)6],生成蓝色沉淀

    D.在表面皿中加入少量胆矾,再加入3mL浓硫酸,搅拌,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自古以来,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科研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独创的世界首部可折叠柔屏手机通话时化学能转变成了电能

    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解决食品安全的问题

    C.制造新版人民币票面文字等处的油墨中所含有的Fe3O4是一种磁性物质

    D.本草纲目记载:石胆出蒲州石穴中......涂于铁上,烧之红也。其中涉及了置换反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常温常压下,某金属有机多孔材料(MOFA)对CO2具有超高的吸附能力,并能催化CO2与环氧丙烷的反应,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a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均采取sp3杂化

    B.b的一氯代物有3种

    C.a生成b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并有极性共价键形成

    D.该材料的吸附作用具有选择性,利用此法可减少CO2的排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盛有硝酸的烧杯中加入铜粉

    溶液上方产生红棕色气体

    证明该硝酸为浓硝酸

    B

    取10mL 0.1mol/L FeCl3溶液,滴加10滴0.1mol/L KI溶液,继续加入2mL苯,振荡静置,取下层溶液,滴入AgNO3溶液

    上层呈紫红色,下层溶液滴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FeCl3与KI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C

    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SO2

    溶液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

    D

    在一块除去铁锈的铁片上面滴1滴含有酚酞的食盐水,静置2~3min

    溶液边缘出现红色

    铁片上发生了吸氧腐蚀

    A.A B.B C.C D.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CF3COOH水溶液中将甲烷直接转化为CH3OH的反应机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含部分元素第一电离能:C<N<O<F

    B.反应③的氧化剂为对苯二酚

    C.此法由甲烷制取甲醇的方程式为:2CH4+O22CH3OH

    D.均可以与浓溴水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A~F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其中C和D的稀溶液不反应,B、C与D反应还可生成A(产物水等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铂丝蘸取A溶液灼烧,焰色反应显蓝绿色

    B.D的浓溶液有强氧化性

    C.E是一种有毒气体,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

    D.A的溶液电解时,阳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五种短周期元素X、Y、Z、W、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元素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X、W同族,Z、Q同族,X、Y两种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代数和均为0,由上述五种元素中的某几种元素组成的两种化合物均可在一定条件下洗涤含硫的试管,说法正确的是(  )

    A.X与Y形成的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

    B.X与W形成的化合物中各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

    C.酸性:H2YO3<H2QO3,所以非金属性Y<Q

    D.由Z、W、Q三种元素形成的盐只有两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交警用三氧化铬(CrO3)硅胶可以查酒驾。元素Cr的几种化合物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rO3固体 K2CrO4溶液 K2Cr2O7溶液 CrO2Cl2+COCl2

    A.反应①表明CrO3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B.CrO42-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

    C.只有反应③为氧化还原反应

    D.基态铬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44s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关于各实验装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氯气

    B.装置②可用于洗涤BaSO4表面的Na2SO4

    C.装置③可用于分离乙酸乙酯和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混合物

    D.装置④可用于除去甲烷中的乙烯气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将浓度均为0.5mol·L-1的氨水和KOH溶液分别滴入到两份均为20mLc1mol·L-1的AlCl3溶液中,测得溶液的导电率与加入碱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1=0.2

    B.b点时溶液的离子浓度:c(C1-)>c(NH4+)>c(OH-)>c(H+)

    C.ac段发生的反应为:A1(OH)3+OH-==[Al(OH)4]-

    D.d点时溶液中:c(K+)+c(H+)==[Al(OH)4]-+c(OH-)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一种水基二次电池原理为,电解液为含Zn2+的水溶液,该电池可用于电网贮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电时,Zn2+脱离插层

    B. 放电时,溶液中Zn2+浓度一直减小

    C. 充电时,电子由层经电解质溶液流向

    D. 充电时,阳极发生电极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反应制备KI固体,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关闭K,在各装置中加入相应试剂,向装置B中滴入30%的KOH溶液,制得;③打开K,通入直至饱和可制得KI,同时有黄色沉淀生成;④关闭K,向所得溶液滴入稀硫酸,水浴加热,充分逸出;⑤把装置B中混合液倒入烧杯,为除去硫酸,加入足量碳酸钡,再经过一系列操作可得成品。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步骤②可观察到固体溶解,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无色

    B.步骤③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步骤⑤中一系列操作为过滤,洗涤,合并滤液和洗液,蒸馏

    D.装置C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硫化氢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在25℃时,将1.0L c mol·L-1 CH3COOH溶液与0.1mol NaOH固体混合,使之充分反应。然后向该混合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忽略体积和温度变化),溶液pH随通入(或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水的电离程度:a>b>c

    B. c点对应的混合溶液中:c(CH3COOH)>c(Na+)>c(OH-)

    C. a点对应的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

    D. 该温度下,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2 题
  1.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1LpH=10的NaHCO3溶液中含有CO32-的数目为10-4NA

    B.1mol冰中含有4NA个氢键

    C.惰性电极电解AgNO3溶液,两极均产生0.25mol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电子数为NA

    D.含0.1mol NH4HSO4溶液中,阳离子数目略大于0.2NA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投入0.5molCO和1molH2,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实验测得平衡时CH3OH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总1<P总2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C.图2中M点能正确表示该反应平衡常数的对数(1gK)与温度的关系

    D.若P总1=0.25MPa,则Y点的平衡常数Kp=64(MPa)-2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工业流程 共 1 题
  1. 氧化亚铜(Cu2O)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光电材料,某工厂以硫化铜矿石(含 CuFeS2、Cu2S等)为原料制取Cu2O的工艺流程如下:

    常温下几种物质开始形成沉淀与完全沉淀时的pH如下表:

    Fe(OH)2

    Fe(OH)3

    Cu(OH)2

    开始沉淀

    7.5

    2.7

    4.8

    完全沉淀

    9.0

    3.7

    6.4

    (1)炉气中的有害气体成分是___________,Cu2S与O2反应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2)试剂X是H2O2溶液,当试剂X是___________时,更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3)加入试剂Y调pH时,pH的调控范围是________。

    (4)“还原”步骤中为提高N2H4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填序号)。

    a.不断搅拌,使N2H4和溶液充分接触   b.增大通入N2H4的流速

    c.减少KOH的进入量            d.减小通入N2H4的流速

    (5)写出用N2H4制备Cu2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6)操作X包括烘干,其中烘干时要隔绝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7)以铜与石墨作电极,电解浓的强碱性溶液可制得纳米级Cu2O,写出阳极上生成Cu2O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8)工业上用氨气生产氢氰酸(HCN的反应为:CH4(g)+NH3(g)⇌HCN(g)+3H2(g )  △H>0。其他条件一定,达到平衡时NH3转化率随外界条件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X可以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温度     b.压强     c.催化剂     d.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草酸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某校高三化学小组探究草酸被氧化的速率问题。

    实验Ⅰ

    试剂

    混合后

    溶液pH

    现象

    (1 h后溶液)

    试管

    滴管

    a

    4mL0.01mol•L-1KMnO4溶液,几滴浓H2SO4

    2 mL0.3mol•L-1

    H2C2O4溶液

    2

    褪为无色

    b

    4mL0.01mol•L-1KMnO4溶液,几滴浓NaOH

    7

    无明显变化

    c

    4mL0.01mol•L-1K2Cr2O7溶液,几滴浓H2SO4

    2

    无明显变化

    d

    4mL0.01mol•L-1K2Cr2O7溶液,几滴浓NaOH

    7

    无明显变化

    (1)H2C2O4是二元弱酸,写出H2C2O4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

    (2)实验Ⅰ试管a中KMnO4最终被还原为M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3)瑛瑛和超超查阅资料,实验Ⅰ试管c中H2C2O4与K2Cr2O7溶液反应需数月时间才能完成,但加入MnO2可促进H2C2O4与K2Cr2O7的反应。依据此资料,吉吉和昊昊设计如下实验证实了这一点。

    实验Ⅱ

    实验Ⅲ

    实验Ⅳ

    实验

    操作

    实验

    现象

    6 min后固体完全溶解,溶液橙色变浅,温度不变

    6 min后固体未溶解,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6 min后固体未溶解,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实验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4)睿睿和萌萌对实验II继续进行探究,发现溶液中Cr2O72-浓度变化如图:

    臧臧和蔡蔡认为此变化是通过两个过程实现的。

    过程i:MnO2与H2C2O4反应生成了Mn2+。

    过程ii:___________。

    ①查阅资料:溶液中Mn2+能被PbO2氧化为MnO4-。针对过程i,可采用如下方法证实:将0.0001mol MnO2加入到6mL______中,固体完全溶解;从中取出少量溶液,加入过量PbO2固体,充分反应后静置,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

    ②波波和姝姝设计实验方案证实了过程ii成立,她们的实验方案如下:将2mL、0.3mol/LH2C2O4溶液与4mL0.01mol/LK2Cr2O7溶液混合,调至pH=2,加入0.0001molMnSO4固体,6分钟后现象为:______________

    (5)综合以上实验可知,草酸发生氧化反应的速率与____________有关。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生活污水中的氮和磷主要以铵盐和磷酸盐形式存在,可用电解法从溶液中去除。电解装置如图:以铁作阴极、石墨作阳极,可进行除氮;翻转电源正负极,以铁作阳极、石墨作阴极,可进行除磷。

    I.电解除氮

    (1)在碱性溶液中,NH3能直接在电极放电,转化为N2,相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2)有Cl-存在时,除氮原理如图1所示,主要依靠有效氯(HClO、ClO-)将NH4+ 或NH3氧化为N2。在不同pH条件下进行电解时,氮的去除率和水中有效氯浓度如图2:

    ①当pH<8时,主要发生HClO氧化NH4+ 的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②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当pH<8时,氮的去除率随pH的降低而下降的原因是:_____。

    ③当pH>8时,ClO-发生歧化导致有效氯浓度下降,而氮的去除率却并未明显下降,可能的原因是(答出一点即可):______。

    II.电解除磷

    (3)除磷的原理是利用Fe2+ 将PO43- 转化为Fe3(PO4)2沉淀。

    ①用化学用语表示产生Fe2+的主要过程:_______________。

    ②如图为某含Cl- 污水在氮磷联合脱除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推测在20-40 min时脱除的元素是________。

    (4)测定污水磷含量的方法如下:取100mL污水,调节至合适pH后用AgNO3溶液使磷全部转化为Ag3PO4沉淀。将沉淀过滤并洗涤后,用硝酸溶解,再使用NH4SCN溶液滴定产生的Ag+,发生反应Ag++SCN-=AgSCN↓,共消耗c mol/LNH4SCN溶液V mL。则此污水中磷的含量为___mg/L(以磷元素计)。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微量元素硼对植物生长及人体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广泛应用于新型材料的制备。

    (1)基态硼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与硼处于同周期且相邻的两种元素和硼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2)晶体硼单质的基本结构单元为正二十面体,其能自发地呈现多面体外形,这种性质称为晶体的________。

    (3)B的简单氢化物BH3不能游离存在,常倾向于形成较稳定的B2H6或与其他分子结合。

    ①B2H6分子结构如图,则B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

    ②氨硼烷(NH3BH3)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新型储氢材料之一,分子中存在配位键,提供孤电子对的成键原子是______,写出一种与氨硼烷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_____(填化学式)。

    (4)以硼酸(H3BO3)为原料可制得硼氢化钠(NaBH4),它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还原剂。BH的键角是________,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_。

    (5)磷化硼(BP)是受高度关注的耐磨材料,可作为金属表面的保护层,其结构与金刚石类似,晶胞结构如图所示。磷化硼晶胞沿z轴在平面的投影图中,B原子构成的几何形状是_______;已知晶胞边长为458 pm,则磷化硼晶体的密度是____g·cm-3(列式并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已知4.583=96.07)。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有机物 K 是某药物的中间体,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i.R-CN R-CH2-NH2

    ii.R1-NH2+R2COOC2H5 +C2H5OH

    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名称是_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反应②的类型是_____。

    (4)反应③中的试剂 X是_____。

    (5)E 属于烃,其结构简式是_____。

    (6)H 中所含的官能团是_____。

    (7)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8)H 经三步反应合成 K:H I→J→K,写出中间产物 I和J的结构简式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