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9 题,其中:
基础知识综合 1 题,名著阅读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句子默写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对比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5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基础知识综合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wǎn zhuǎn悠扬;生命是流淌的江河,bēn téng不息,滚滚向前    。生命中总有那么一段时光,充满不安,可除了勇敢面对,我们别无选择。唯有靠精心准备触碰到梦想的影子,越是黑暗时越要点亮人生的光芒,越应该     (脚踏实地\勤学不辍)地zhuīzhú梦想。

    ①根据拼音用正楷写出汉字。

        

    ②甲处应填的词语是        

    ③仿写语段中的画线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第4题。

    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何况还要使衣服走样,你所来往的圈子特别是有教育的圈子,一举一动务须特别留意。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你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上,叮叮当当的。

    (1)文段选自《_______》(书名),文中“你”是_______________。

    (2)怎样才能成为傅雷所希望的有教养的青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班级开展“古诗苑漫步”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本诗集收录了下面几首诗,请根据它们所抒发的情感,给诗集命名。

    《次北固山下》——王湾         《春望》——杜甫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逢入京使》——岑参

    诗集名称:《       》

    (2)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整理的古诗在主题班会上展示,请你为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回延安》)

    (2)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_______。(《桃花源记》)

    (3)蒹葭萋萋,__________。(《诗经·蒹葭》)

    (4)挑兮达兮,_______。(《诗经·子衿》)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借用典故,巧妙设喻,道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现诗人阔大胸襟,又表现友情不为地域所隔的句子是:___,____。

    (7)《关雎》中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减字木兰花·竞渡

    黄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1.词首句中“飞”字用得生动形象,试加以赏析。

    2.试分析“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一句的表达效果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对比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①,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②,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③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④

    (节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⑤)

    (注释)①以物伤性:因外界事物而伤害自己的本性。②蓬户瓮牖(yōu):用蓬草做门,用破瓦罐做窗。③骚人思士:指心中有忧思的文人、士大夫。④乌睹其为快也哉:哪里看得出这些是畅快的呢!⑤此文为元丰六年苏辙去黄州探望苏轼及张梦得时所作,当时苏辙亦遭贬官。

    1.请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心乐之       乐:

    (2)日光下澈      澈:

    (3)不以谪为患     患:

    (4)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胜: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2)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

    4.从(甲)文中找出能够印证(乙)文中划线句意思的句子       。

    5.(甲)(乙)两文的作者都在政治上有一些失意,但其心态却不同,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

    总有一条路可以抵达心灵

    ①记得我去桃园游览,不禁沉浸于那悠然见南山的静谧里,那是一处绿水畅流、碧桃青翠的休闲妙地,那里清静、幽雅、安恬。乘船漫移在水面,微风徐徐,拂去心中烦累,全身顿感轻松,难怪陶渊明会迷恋于这诗意的栖居而且乐此不疲。

    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中愤世嫉俗的陶渊明远离政治,在南山下悠然自得,他不羡权贵、不畏权势,远离俗世,只求心灵的安顿、精神的愉悦,沉醉于一处处美丽的山水佳地,超脱而清雅,这何尝不是人生的种境界。

    ③世人羡慕陶渊明,因为他的才学,因为他的魅力,更是因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民众的关怀。而如今,在光怪陆离、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在精神萎靡、信仰坍塌的危机下,营建精神的花园显得尤为重要。

    ④提高精神追求的方式有很多:多读几本好书,多听几首名曲,多游历几处风光旖旎的山川,或静修琴、棋、书、画,或投身各项体育运动;无论你怎么做,总有一条路可以抵达心灵。

    ⑤如若你细心一些,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会发现总有一种人碌碌无为、无所追求;也总有一种人,他们虽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却踏踏实实,默默地在做着属于自己的事。平常的日子日复一日,有人会觉得“没劲”“无聊”“闷得慌”,实际上,这是一种不易察觉的精神空虚,是对现状的不满与懈怠,这就像一个隐形杀手,不断地在消磨他们生活的动力。在这样的情形下,那些试图在单调乏味的日常生活之外找寻乐趣的人更为勇敢,他们懂得寻找一些精神追求,使自己生活得更为幸福和快乐。在看似如白开水般的生活中,是向不尽如人意的现状缴械投降,还是振作起来,为自己寻找一处精神妙地、一条通往心灵的道路,终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

    ⑥二十世纪初,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伟大女性——海伦·凯勒就是这样一位勇于寻找直抵自己心灵道路的人。她在十九个月大时因患急性胃充血、脑充血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从此成为一个又盲又聋的人。在她初晓世事的时候,就要面对一个黑暗无声的世界,其间充满了恐惧和痛苦,她变得暴躁、易怒起来,时常破坏东西甚至自残。然而她的身边有着许多关爱她的人,并帮助她寻找到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写作。正是因为这样一条适合她自己的精神之路,她才越走越远,写出了14本著作,并用自己生命的全部力量四处奔走,为残疾人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真正造福于和她有着同样不幸遭遇的人,也被《时代周刊》评为“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如果没有内心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撑,她恐怕不会做到这些,甚至连自身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在她面前会不会自惭形秽?

    ⑦我们要对这个世界始终抱有浓厚的兴趣,只要你仔细体会,总会看到生活的绚丽多彩。不妨给自己开辟出更大的精神空间,使自己多一点爱好,寻一条可以抵达心灵的道路,以积极的心态享受生活,你会充实而快乐起来。

    1.文章第①~③段写桃园胜境、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情形有什么作用?

    2.第⑥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

    3.结合文章,分析为什么有些人会觉得“没劲”“无聊”“闷得慌”?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4.提高精神追求的方式有很多种,依据你自身的情况,请说出一种你所用的方式。

    5.根据文中海伦·凯勒的事例,写出一个符合本文的事实论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幽幽七里香》,完成小题

    幽幽七里香

    ①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②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是书。朝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

    ③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对于像我那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来说,这间免费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帝赐予的一座宝藏。在那里,我如饥似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书籍。

    ④其实那时,我心卑微。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室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时常羞涩。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既渺小又丑陋。

    ⑤是读书使我的内心慢慢地变得丰盈。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阴。每日黄昏,一下课,我匆匆跑回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个高,肤黑,表情严肃。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到我手上,把我的借书卡拿去,插到书架上。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了发条似的,机械连贯,滴水不漏。我起初还对他说声“谢谢”,但看他反应冷淡,后来,我连“谢谢”两字也免了,只管捧了书去读。

    ⑥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一本《诗经》连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间。年轻的管理员站在我身边许久,我也没有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在桌上轻叩,“该走了,要关门了。”语调冷冷的。我才吃一惊,抬头,阅览室的人已走光,夜已深。

    ⑦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样游走,带着露水的清凉。我心情愉悦,摸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两级楼梯,身后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声音:“慢点走,楼梯口黑。”依旧是冷冷的语调,我却听出了温度。我站在黑地里,独自微笑很久。

    ⑧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我蓬勃如水边的荇菜、野地里的卷耳和蔓草。我只是单纯地迷恋着、挚爱着,无关其他。

    ⑨很快,我要毕业了。我突然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一本《诗集传·楚辞章句》,岳麓书社出版的,定价七元六角,厚厚的一本。扉页上写着:赠给丁小姐,一个爱读书的好姑娘。下面没有落款。

    ⑩我不知道是谁寄的,我猜过是阅览室那个年轻的管理员。我再去借书,探寻似的看他,他却无毫无异常,仍是一副冰冰冷的样子,表情严肃。我又怀疑过经常坐我旁边读书的男生和女生,或许是他?或许是她?他们却埋首在书里面,无波,亦无浪。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地吐着芬芳。

    ⑾我最终没有相问。这份特殊的礼物,被我带回了故乡。后来,又随我进城,摆到了我的办公桌上。我结婚后,数次搬家,东迁西走,丢了很多东西,但它却一直被我珍藏。每当我的目光抚过它时,心中总有一丝细微的温暖。我知道,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总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丁立梅文,选自《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有删改)

    1.梳理全文,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

    故事情节

    阅读书籍

    抄写《诗经》

    A

    珍藏礼物

    内心感受

    B

    C

    猜疑

    D

    2.语言品味。

    (1)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赏析加点词语“贪心”)

    (2)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3.写出第②段划线句的作用。

    4.联系全文,体会标题中“七里香”的内涵,你感受到身边的“七里香”吗?结合自身经历谈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请以“__________让我如此美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微笑、勤学、他(她,它)……②以记叙、描写为主,适当议论、抒情;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