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字词书写 2 题,句子默写 1 题,选择题 3 题,名著阅读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对比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字词书写 共 2 题
  1. 临写下面的句子,并要求卷面整洁、规范、美观。

    不获全胜,绝不轻言成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①母亲便宽wèi(_____)伊,说我们鲁镇的戏比小村里的好得多(《社戏》)

    ②当它戛______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      (《安塞腰鼓》)

    ③我们的沼泽便再次成为mí(_____)漫着青草气息的地方。(《大雁归来》)

    ④冰雪溶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大自然的语言》)

    (1)给句①②③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找出句④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名句默写。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君子好逑。        ( 《关雎》)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胡为乎中露。       ( 《式微》)

    ⑶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蒹葭》)

    ⑷青青子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子衿》)

    ⑸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     ( 柳宗元《小石潭记》)

    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现友谊不受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诗句是:_____,_____。

    ⑺《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涵容天宇,水天相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⑻树梢树枝树根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贺敬之《回延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顺江而下,出了三峡,江面顿时宽阔起来,眼前豁然开朗。

    B.大自然是严格遵守法则的,春夏秋冬周而复始,从不紊乱。

    C.我们还是应该谦虚点,如果目空一切,必然导致他人反感。

    D.不法商家为了谋取利益最大化,不择手段,令人叹为观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县教育局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同学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B.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多读多写,日积月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C.《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对象是为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课本。

    D.开展“绿色网络”进校园,是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需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生是戏曲行当之一,扮演中年以上男子。

    B.有些地方称早起去学校读书或晚上到学校上自习为“上灯学”。

    C.《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列为“四书”之一。

    D.《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名著阅读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1956年2月29日夜

    亲爱的孩子:

    昨天整理你的信,又有些感想。

    关于莫扎特的话,例如说他天真、可爱、清新等等,似乎很多人懂得;但谈起来还是没有那天真、可爱、清新的味儿。这道理,我觉得是“理性认识”与“感情深入”的分别。感性认识固然是初步印象,是大概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深入一步,了解到本质。但是艺术的领会,还不能以此为限。必须再深入进去,把理性所认识的,用心灵去体会……

    比如你自己,过去你未尝不知道莫扎特的特色,但你对他并没发生真正的共鸣……

    这一回可不然,你的确和莫扎特起了共鸣,你的脉搏跟他的脉搏一致了……

    (《傅雷家书》节选)

    ①名著之所以“著名”不仅因文字,更因情怀。阅读上面语段,我们可以感受到《傅雷家书》这本______集,凝聚着傅雷先生对儿子________(填人名)、傅敏等人深厚的爱。

    ②在这封家书中,傅雷多次提到莫扎特的原因是什么?

    ③在今年“世界读书日”,学校决定将《傅雷家书》推荐为全民共读书目,请你结合上文及原著内容,写一段简明的推荐语。

    (2)她有一头金色的长发……还好她的头发天生微卷,不需要像她那些朋友一般费尽心思,只为了让头发卷起一点点。她的另一个优点是一双深绿色的眼睛。

    句中的“她”是________(人名)。她是“苏菲的世界”的旁观者,被启蒙者,具有_____的性格特征。

    (3)《__________》是朱光潜先生在留学英国期间专门写给中学生的,每次一个话题教会中学生学会生活。我们可以运用八年级下册教材中推荐的_______方法进行阅读,其中《谈读书》篇提醒我们:能否在课外读书,不在于有无时间,而在于__________。

    (4)阅读曹靖华《小米的回忆》,可以加深对“_________”内涵的理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综合性学习。

    育才中学开展“倡导低碳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现在许多人争做“低碳族”,他们认为过“低碳生活”是非常环保时尚的事。如果你的父母也想赶这个“时髦”,向你请教该怎么做,你会怎么跟他们说?

    (2)请你拟写一条倡导践行“低碳生活”的宣传标语,要求生动形象,具有校园气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送凌十一①归长沙

    曾国藩

    昨日微雨送残秋, 落叶东西随水流。

    世间万事皆前定, 行止迟速非自由。

    谋道谋事两无补,只有足迹遍九州。

    一杯劝君且欢喜,丈夫由来轻万里。

    (注①)凌十一:作者的朋友

    1.请用形象的语言描绘首联所展现的画面。

    2.诗歌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对比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

    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有僧名法朗者,深入雁门山。幽洞之中有石洞,容人出入。朗多赍①干粮欲住此山遂寻洞入。数百步渐阔,至平地,涉②流水,渡一岸,日月甚明。更行二里,至草屋中,有妇人,僧因问:“此处是何世界?”妇人云:“我自秦人,随蒙恬筑长城,因不胜其弊,逃窜至此。初食草根,得以不死。此来亦不知年岁,不复至人间。”

    (节选自《广异记》,有删改)

    (注)①赍:(jì),怀着,带着。②涉:踏过。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具答之

    (2)咸来问讯

    (3)延至其家

    (4)初食草根

    2.用斜线(/)为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

    朗 多 赍 干 粮 欲 住 此 山 遂 寻 洞 入

    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此来亦不知年岁,不复至人间。

    4.说出(甲)(乙)两文在内容上的相似之处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二十四节气

    ①“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提起这首已经被选入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的《二十四节气歌》,很多中国人都耳熟能详。诗词般的韵律、图画般的意境、波浪般的节奏,使这首《二十四节气歌》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传诵。《二十四节气歌》不仅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成长,也为折射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和丰富内涵的“二十四节气”增添了几分迷人的色彩。

    ②“二十四节气”凝聚了古人的智慧。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这一体系深刻揭示了四季轮回的客观规律,是农耕时代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比如,“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不违农时,按节气安排农活,进行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事活动。如果我们只是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二十四节气”可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在当时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人们认识自然能达到如此之高的水平,的确令人惊讶。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二十四节气”是一项重大的发明,凝聚了古人的智慧。

    ③“二十四节气”并不过时。当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二十四节气” 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在逐渐减弱,对现代人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小。即便如此,现代农业的耕作仍然没有逃脱原来的节气规律,即便由于气候变暖和地区差异的确有些出入,一般也都在较小的范围之内。在日常生活中,根据节气变化来准备需要添减的衣物,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一种习惯。所以,“二十四节气”对现代农业和现代生活的指导或参考意义仍然存在,“二十四节气”并不过时。

    ④“二十四节气”具有不容磨灭的文化价值。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不仅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而且鲜明地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所以,“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二十四节气”所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对生产生活的指导意义,还有人类应该亲近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积极态度,这种文化价值是永远也无法磨灭的。

    ⑤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选文有删改)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2.文章第①段从《二十四节气歌》写起,有什么好处?

    3.文章第②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联系全文,简要概括“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童年的冻梨

    佟才录

    小时候,家里穷,每天都在盼望着过年,因为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我们才能吃到平时吃不到的好东西。比如,冻梨。

    每到腊月间,父亲就搭车进了县城,晚上回来的时候,肩上便多了一袋子的冻梨。那年月,鲜水果稀罕也金贵,乡下人吃不起,冻梨虽然便宜,但也只有在过年时才能捞上吃—回。

    冻梨买回来后,父母把冻梨藏到一个不为我们知道的秘密地方,怕我们偷吃。家里有四个孩子,不藏起来,几天就消灭光了。但哥哥似乎是福尔摩斯转世,总能侦查到冻梨藏在哪儿,于是,哥哥每天都被一个美味的冻梨滋润得快乐无比。后来,哥哥的“好事”被我窥探到,哥哥就“贿赂”我,分我一个冻梨吃,条件是我不揭发他。我被冻梨诱惑,失去了原则立场,与哥哥同流合污做起了“硕鼠”。我俩每天在冻梨的滋养下,乐颠颠的。 弟弟妹妹们疑惑地看着我们成天笑眯昧却不知原因。但纸终究包不住火,最终,父母发现装冻梨的袋子松垮了很多,便把冻梨袋子又换了一个更加隐秘的地方。这下,我和哥哥吃不到冻梨了,只好眼巴巴地看日历,每天早晨最高兴的事就是抢着去撕挂在墙上的日历牌,因为每撕下一张,就表示离过年近了一天,就可以早一天吃到冻梨了。

    忍着肚子里馋虫的噬咬,好不容易挨到了除夕夜。吃过了年夜饭,父亲去仓房捡了一盆冻梨回屋,倒入冷水泡上,解冻。这个过程很漫长,我们围着盆子,两手搭在盆上,四双眼睛睁得大大的,盯着盆里的冻梨化冻,等了一会儿,没了那份耐心,哥哥急切地伸手抓一个还冒着丝丝白气、表面裹着一层白霜的黑冻梨,一个孩子伸手,其余三个孩也迅速速出手去抢冻梨,拿了就放到嘴边啃。冻梨酸中带着甜,煞是好吃,把牙冰得又木又疼, 冰凉凉的梨水很清甜,梨水顺着嘴角滴到衣服上,我们也顾不及擦。爷爷奶奶看着我们的狼样,脸上笑着,他们是不敢这样吃的。爷爷奶奶很有耐心,他们等盆里的冻梨被一层厚厚的冰包裹住,再敲碎坚冰,把软化的冻梨取出来,用拇指肚按一下,冻梨身上出了个坑, 便放心地吃,咬一口汁液四溢。爷爷奶奶在吃的时候,我们自己的冻梨也吃完了,四个像狼一样的小孩,眼神直勾勾地盯着爷爷奶奶的冻梨,这时爷爷奶奶也会怜爱的再给我们每人来上几口,一个冻梨,大半又进了我们的肚里。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儿四十多年就过去了。如今,人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冬季鲜水果进入寻常百姓家,而且价钱也不贵,倒是昔日烂贱的冻梨反倒成了稀罕物,价格反比鲜梨还贵。前些日子,我在街上看到有卖冻梨的,感觉就像遇到了多年未见的老友一样亲切, 遂买了一小袋带回家,自己慢慢品尝和回味过去那段贫困却甜蜜的童年时光。

    过去的时光,也如这冻梨一样,虽然有一丝丝酸涩,但回味起来真如琼浆玉液般冰爽甘甜,可口宜人。

    1.通读全文,仿照示例,用三字短语概括本文所写的事情。

             →吃冻梨→       

    2.文中“我”吃冻梨的过程充满了波折,请简要概括

    3.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哥哥急切地伸手抓一个还冒着丝丝白气、表面裹着一层白霜的黑冻梨,一个孩子伸手,其余三个孩子也迅速出手去抢冻梨,拿了就放到嘴边啃。

    4.文章以“童年的冻梨”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请以“你是我的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⑴先完成提纲;

    ⑵调动记忆,选取印象深刻、确有感想的事情;

    ⑶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力求突出细节描写,让文章更有表现力;

    ⑷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