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句子默写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命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3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对于校园里时常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欺凌亊件,很多人都是漠不关心,直到出现严重后果,才会被人们重视。

    B. 欧盟委员会的报告姓示,即将加入的10个新成员国的人均国灼生产总值仅为现有成员国平均水平的47%,新老成员国贫富悬殊。

    C. 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提示。

    D. 记者发现,包里尽管揣着数张银行卡,但不少市民对银行业务收费标准并不淸楚,有些人“被扣费”后才恍然大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鲁迅对我们民族来说,不是一个一般的文人,一个简单的作家。                  ,你看英国到现在有什么事,大家还是会读莎士比亚的著作,不断吸取一些新的东西。

    ①放眼全世界来看

    ②他的思想不但具有原创性

    ③比如说英国的莎士比亚

    ④而且具有这个民族精神的源泉性

    ⑤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这样极少数的作家

    ⑥莎士比亚是超越一般的戏剧家的

    A. ②④①⑤③⑥   B. ②④③⑥①⑤   C. ①⑤③⑥②④   D. ①⑤②④③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齐白石的画大体是某植物和一两只草虫结合在一起,植物用意笔,草虫用工笔。那些莲叶啦,树丛啦,         ,好像是用大笔饱蘸了墨汁随便挥洒而成;而那些蝉啦,蚱蜢啦,则画得细致极了,那真是         描绘出来的,纤细的触须,虫翅上的脉络,都历历可辨。这两种笔墨结合在一起,彼此衬托,         :植物更显得欣欣向荣,草虫更显得        

    A. 粗犷豪放    刻意求工    相得益彰     栩栩如生

    B. 浓墨重彩    轻描淡写    相映生辉     勃勃生机

    C. 寥寥数笔    煞费苦心    相互配合     呼之欲出

    D. 用墨如泼    惜墨如金    相映成趣     生气蓬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

    A. 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150多个国家受灾,我国也有近3万家机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

    B. 庄严的教堂里,一束不很明亮的光线从彩色玻璃窗透了进来,沉重的钟声好像震慑了我的心灵,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

    C. 青春,是一本自传体的大书,书的作者是自己。我们要用智慧的头脑构思,用良好的道德立意,用崇高的理想布局,用坚定的信念写作,用奋斗的精神修改,用执著的追求出版!

    D. 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肯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矛盾是智慧的代价,这是人生对于人生观开的玩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四副对联中,与韩愈无关的一项是    (   )

    A. 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B. 韩潮学派百三汇,公起文章八代衰。

    C. 天意起斯文,不是一封书,安得先生到此;人心归正道,只须八个月,至今百世师之。

    D. 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家世世受射。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力战为名。匈奴大入上郡,有数千骑。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引兵而去。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后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史记·李将军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专以射为戏,竟死         竟死:竟然因此而死。

    B. 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   将兵:将军和士兵。

    C. 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D. 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B. 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C. 既出塞,出东道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D. 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2)其李将军之谓也?

    (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安定城楼

    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1)结合全诗分析“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的作用。

    (2)李商隐向来以善用典著称,请以本诗为例简析之。

    (3)纪晓岚曾经盛赞本诗颈联“千锤百炼,出以自然,杜亦不过如此”,请赏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3)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4)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5)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

    (6)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

    (7)君子喻于义,_________________。             (《论语·里仁第四》)

    (8)______________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行羊迹

    凸  凹

    祖父俊美,身形高大,面白无须。

    但右腮上,却孤零零地长了一根长毛,与净洁的额面不协调。家人说,还是拔去吧,因为它让人感到怪异。祖父说,不拔。问其理由,他说,这根长毛有说辞,它叫“玲珑须”,是仙人才有的物件。为什么独独长在我脸上?是造化让我与你们不同。

    真是不同。

    因为虽一表人才,本可以派上大用场,可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放羊。

    他1938年就入党了,为了能顺利地搜集情报,并及时地把情报传递出去,组织上给他配了一群羊。全国解放了,作为革命功臣,组织上让他当地区的武装部部长。他居然辞了。理由是,他尽跟羊打交道了,跟羊有说有笑,跟人却谈不来。

    私下里祖父跟家人说,你们看我这双脚,脚面弓着,脚心凹着,是天生走山路的。如果不放羊,这么好的一双脚,就废了。他还说,你们不要认为放羊就委屈了人,是羊让人懂得了许多天地间的道理。譬如说吧,羊一撒出去,就争竞着吃草,可羊不知道,山这么大,遍地是好草,然而羊只有一个胃,这搭吃饱了,那搭就吃不下了。为什么羊的眼里常汪着泪蛋子?因为羊拿遍地的好草没办法,觉得无奈。都说属羊的命不济,毁就毁在一个“贪”字。他又说,村东的云上广其实跟我一样,本来都是雇农,半辈子给地主扛长工,临解放的时候,地主低价甩地,他买进了不少。总以为他赚了,没想到,划成分时被划成了地主,成了专政对象。都说是地把他陷害了,其实是他自己害了自己。

    组织上尊重祖父,依旧让他放羊。给他记最高的工分,年终结算的时候,他拿的钱就最多,日子宽裕。但大家也不眼红,因为他们觉得,且不说他是革命的功臣,就是他整天起早贪黑、跋山涉水,比谁都辛苦,自然要多拿一些。

    祖父育有六男二女,香火延续,半个村庄都是他的人丁。子孙们的生活,无论顺畅,还是艰辛,他都不过问。每到晚间,他都要喝上一杯,仅仅一杯。他既享受又节制,从不胡言乱语、怨天怨地,从容自在,一世清明。

    祖母对他说,子子孙孙可都是你的,无论如何也应该给一些照拂,他们过得好与坏,可都连带着你的脸面。

    他说,不,你看到羊没有,无论瘦肥,都是他自己在啃青草,难道他们还不如羊?

    祖母说,人毕竟不是羊,人有感情。

    他说,羊也有感情——你如果偏袒哪一只羊,别的羊就朝你叫,声声如怨。那只羊再回到羊群里,别的羊就会用犄角顶它,从此就再也不能安生了。再有,病了的羊为什么也不能喂吃喝?因为你一旦喂了,它会真的以为自己病了,撒到山上,它也懒得吃草,它对人产生了依赖,知道你不会让它饿死,到了,它会连跑山的本事都比别的羊差了,不是掉队,就是被狼撵上。怜就是害,道理就在这里。所以,对儿孙的不管不顾,反而是又管又顾,使他们及早懂得自立,自己活出尊严。

    祖父的做法,断了子孙们的指望,他们只好咬紧牙关,在苦日子里硬撑硬挺。到了后来,家族里的人竟都变得很有气性:个个要强,个个勤勉,个个乐观,个个本分。五行八作里,都有老羊倌后人的身影。而且,当官的清正,经商的诚信,从医的仁义。

    有人问祖父,看你家混得这样齐整,你是怎么调教后人的?

    他捻着他那根玲珑须,得意地说,我从不调教。

    他真的没有刻意调教,只是按照自己的心性去做。一如头羊领走,如果它走得直,后边的羊自然就走得齐整。

    我在文学的路上走过许多年之后,一个时期,突然生出焦灼。因为我心中有“高峰”之想,可文章发表之后,却总是不温不火,便陷入幻灭与寂寞。

    祖父对我说,你能不能跟我放一天羊?

    一天下来,祖父问我,你看,羊最喜欢待在哪里?

    我说,半山腰的阳坡。

    他又问我,羊最不喜欢待在哪里?

    我懵懂无言。

    祖父说,羊喜欢待在半山腰的阳坡上,是因为那地方风刮得小,水分存留得多,土质也肥,光照也温暖,百草就繁茂。羊最不喜欢待的地方是山顶,山顶之上,无遮无拦,是个大风口,风刮得那么猛,水土都被卷走了,一片光秃之外,只生荆棘和苦草。山顶是瘦寒之地,绵性的羊是待不下去的。还有,羊都知道,到了山顶,就意味着走下坡路,就意味着归栏,就意味着被关起来,只给它们留下一个字:等。

    我明白了祖父的用意。他让我感到,所谓“高峰”之想,无非是名利之念,与文学的本质无关。成大名又如何?如祖父所说,到了山顶,就一步一步地走下坡路了,那可是终极的失落,才真正可怕。所以,一如羊喜欢待在青草繁茂之处,写作者能够自由地读写,就是生命的喜乐福地了。

    祖父以90岁的高龄无疾而逝。去世前一天,还赶着羊群,在大山里矫捷行走,绝无老态。他是在睡眠中飘然而去的,最后的面相,妩媚安详,唇角像有一丝笑。子孙们感到他还活着,均肃然起敬。

    祖父是没读过书的。站在他的灵前,我想,有文化的,不一定有智慧,有智慧的,不一定有喜乐。祖父的智慧与喜乐,得益于他终生与羊为伴,在大自然里行走。大自然是一部天书,虽然堂奥深广宏富,但不刁难人,字里行间说的都是深入浅出的道理。只要人用心了,终有所得。如果说祖父像个哲人,那么,他的哲学主题就是四个字:人行羊迹。

    1.文章开头写祖父的“玲珑须”,有何用意?

    2.文章的标题“人行羊迹”,试分条概括人从羊身上悟出了怎样的道理,又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3.作者将祖父的特点概括为“智慧”与“喜乐”,试分别举出它们的具体表现。

    4.文章的结尾说“只要人用心,终有所得”,请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感受,探究“用心”的具体内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文学因何而伟大

    李建军

    对托尔斯泰而言,艺术就是为了生活而存在的,为了现实中的人而存在的,所以,它天然地有着“功利主义”的性质——只有对生活有效用,只有成为人们之间交流情感的有效手段,它才是有价值、有生命的,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艺术。

    托尔斯泰的文学成就是巨大的,他的作品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们包含了作者终其一生都不曾放弃的“对真理和博爱的渴求”。无视真理、博爱、苦难和拯救等重大的问题,仅仅追求“文学”价值的文学,是不可能成为伟大的文学的。事实上,文学没落和破败的显著标志,就是作家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文学”上,只追求技巧的新奇和形式的完美,或者,就放在自己身上,只满足于对肉体快感的叙写和阴暗情绪的宣泄。在那些褊狭、平庸的作家看来,文学与他人是没有关系的,与政治是没有关系的,与道德是没有关系的,与苦难的历史、沉重的现实、茫远的未来,都是没有关系的,总之,文学只为“文学”本身而存在。

    文学必须面对的“迫切问题”,是人的生存境况。真正的作家把文学当作讨论生活的一种方式。他关心、同情弱者。他把写作当做帮助人们摆脱苦难的伟大的伦理行为。他大胆地抨击罪恶,无畏地追求真理,执著地探寻生活的意义。遗憾的是,在我们的时代,文学的这些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常常被当作做一种陈腐的教条和失效的纪律。

    为他人而写作,而不是仅仅为自己写作;为真理而写作,而不是单单为荣利写作;敢于对抗邪恶,而不是与之同流合污;勇于直面苦难,而不是视若无睹;充满拯救不幸者的焦虑,而不是陶醉于掉臂而游的逍遥——这就是俄罗斯文学的精神传统,也是俄罗斯文学显得伟大和高贵的根本原因。

    对比起来看,中国文学则呈现出与俄罗斯文学完全不同的精神气质,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文章被视为“经国之大业”,诗歌则被当做“观风俗”的镜子和“正得失”的手段。我们的文学被夸大了政治作用,写文章的人反倒失去了自由感和余裕心,而统治者则因为多疑和恐惧,常常通过“文字狱”等手段,在控制写作者的灵魂,长此以往,很多作家便恂恂然如辕下驹,完全失掉了灵气、朝气。然而,大地上总有巨石压不住的竹笋,总有野火烧不尽的春草。从批判精神和责任意识的角度来看,中国也有与俄罗斯大师一样伟大的作家。我们的优秀作家——例如司马迁、曹雪芹和鲁迅——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高贵气质,他们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成熟经验,与世界上任何国家的作家和作品相比,都毫不逊色。

    对那些被市场绑架、被欲望劫持、被时尚裹挟的作家来讲,司马迁和俄罗斯文学意味着方向和出路,只有像太史公和俄罗斯大师那样勇敢地生活,那样无畏地写作,我们才有可能写出有价值的作品,才有可能使自己时代的文学显得高贵而伟大。

    (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2.作者认为作家的责任是什么?

    3.结合文本,简述作者为什么说“司马迁和俄罗斯文学意味着方向和出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钱钟书认为,人生如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冲出来。当今社会,小到个人,大到国家,“围城”无处不在。有围城,就会有突围。

    青春期的少年,很多人将种种规则视为“束缚”,他们用各种叛逆的表现来突围,以获取有利于自己的结果。

    你对“突围”有什么看法?请以“突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800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