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情景默写 2 题,语言应用 2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情景默写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人的“意”如何呢?大概看来它几乎是晋人之韵的重现。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佳乃佳尔”,黄庭坚不吝以“天然自工”来赞美。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写得     ,一气呵成。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    ,毫无做作之态。然而即使这件    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首先是强烈的个性。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如《前赤壁赋》,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又自由不拘,(   ),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这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而《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内容显得    ,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概括来说,晋人的“韵”主要关注的是书法的客体汉字,而宋人的“意”,更多关注的是书法主体的审美情操与艺术功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行云流水   信手拈来   浑然天成   悠然自得

    B. 行云流水   信马由缰   相得益彰   悠然自得

    C. 天衣无缝   信手拈来   相得益彰   泰然自若

    D. 天衣无缝   信马由缰   浑然天成   泰然自若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进而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

    B. 进而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C. 因此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D. 因此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不仅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B. 这不仅在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C. 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D. 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老庄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赤壁赋》中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句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好比晨露转瞬即逝。

    (6)《离骚》中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不能体察民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______, ______。

    (8)《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 ______,________。

    (9)桑之落矣,______。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_______。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下面是某市电力公司的一则通告,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通告

    为保障春节用电顺当,我公司决定对辖区电网进行维护,现将有关事情通告如下:打算于2018年12月20日上午8时至12月21日上午8时,对以下区域采取临时停电措施:北大街沿线、复兴大道沿线、金明大道沿线。停电时候给大伙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是京东机器人智能配送货品工作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0个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古代“家”学

    传统中国文化中家的形象,蕴含了中国人关于人生和宇宙意义的基本解释。中国古代丰厚的“家”学为寻找安身立命之所,探寻终极幸福之源的人们,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资源。

    在古人看来,家是自我栖身的场所,没有家的庇护,身、心、灵将会漂泊无依。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代际关系,以及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是支持自我成长、成人的必然前提。

    家以沟通协调差异之间的关系为起始,以实现“和而不同”“亲密差异”为旨归。家以保全生命、延续族类生存的方式汇合了一切可能的差异性,生成有机的生命共同体。诸如性别差异、性际差异、年龄差异、身份差异等,这些差异支持并维护着家的存在。在对待“身份差异”的“正名”中,规定与“名”相符的责任和义务之“实”;在对待性别差异中,视两性之“和”乃人伦之始,所谓“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在对待姓际差异上,视两姓之和乃“附远厚别”,乃“万世之始”;在对待年龄差异上,其“尚齿”的文化,主张代际之间的“父慈子孝”、同代人之间的“孝悌”精神,显示出特有的智慧。这些共同构成现实家庭中的亲缘情理。

    古人以身家一体为本,类推于天地自然和人类社会,构造出艺术化境域的亲缘情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身体,是基于血缘亲情的一体化的身体,所谓“父子一体也,夫妻一体也,昆弟一体也。故父子首足也,夫妻牉合也,昆弟四体也”。

    故有敬其身就是敬其亲,伤其亲即为伤身体的亲缘情理,这种以身为根本生发的亲缘情理,由亲爱之情类比类推于人类社会与天地万物之间,同时将个人的使命感与历史担当推及人类社会和自然。所谓“爱其亲,不敢恶人;敬其亲,不敢慢人。爱敬尽于事亲,光耀加于百姓,究于四海”,由此不难理解孟子的“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这种以身家为本的情感和义理,不仅“亲亲而仁民”,而且“仁民而爱物”,以一种艺术化的境域,充塞天地之间。

    从原本意义上讲,人是栖身于亲缘共同体,并从中获得安定感和幸福感,唤起神圣使命感的居家之人。中国古代以身家一体为核心,将家的亲缘情理推及他人、社会和宇宙,符合生命本身的轨迹,以及人类历史的逻辑。

    (摘编自《中国古代“家”学丰厚》)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家是自我栖身的场所,中国古人于其中不断地学习协调自我与外部的关系。

    B. 中国古代丰厚的“家”学是寻找安身立命之所,探寻终极幸福之源的中国人的精神源泉。

    C. “尚齿”文化和“孝悌”精神是古人用于处理同代关系与代际关系的智慧。

    D. 在孟子看来,因为人在孩童时代懂得爱父母,所以长大后就懂得敬兄长。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立足于传统中国文化中家的形象,阐述了古代“家”学的内涵及价值。

    B. 文章从现实家庭和艺术化境域两个维度论述家的亲缘情理,两个维度是并列关系。

    C. 文章由居家之人的安定感论起,推导出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的生发缘起。

    D. 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强调了家对人的重要意义并指出中国“家”学的内在逻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一个家庭的亲子关系出了问题,孩子的安定感和幸福感必将大打折扣。

    B. 因为古人重视血缘亲情,尊重亲缘情理,所以懂得敬重长辈,关爱呵护家人。

    C. 如果没有古代丰厚的家学,中国人对于人生和宇宙意义的理解可能受到影响。

    D. 对“家”学认识深刻,家族成员之间的差异性一定容易协调,达成一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捞月亮的母亲

    石 兵

    捞月亮的人,是一位母亲。

    在那个川藏交界处的偏僻山村里,我遇到了她和她时年六岁的儿子。彼时我还只有二十出头,心性不定,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荡,那座贫瘠的大山是我在天黑之后来到的地方。我支起随身携带的帐篷,准备在野外过上一夜,就在似睡非睡之际,我听到远处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

    我顿时睡意全无,连忙小心地坐起身来,慢慢拉开帐篷一角。很快,顺着声响传来的方向,我看到一个提着水桶的女人领着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披着漫山的月光从山下走来。

    我屏住呼吸,这时已经接近午夜,居然还有人来山上汲水,种种灵异传说让我不寒而栗。可是,母子俩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山路旁边突兀而出的帐篷,女人一手提着水桶,一手牵着男孩,两人一言不发,不疾不徐地走着,只是短短几分钟,便在我视野中只留下了模糊的背影。

    好奇心最终让我战胜了恐惧,我走出帐篷,小心翼翼地追着他们的背影。我远远地看到母子俩停下了脚步,那里居然有一口水井。

    我已经确定,这只是一对普通的山村母子。于是,我大着胆子走上几步,终于听到了女人的话。

    “只有这个时候,井里的月亮才最大最圆,狗儿莫急,娘给你捞一个上来,回家以后放在你的床前。”女人的乡音十分绵软,不像山里女子所固有的泼辣。

    “娘,月亮落在水里,是不是就被洗干净了,不像在天上那样模糊得让人看不清楚了?”儿子稚嫩的声音充满了期待。

    女人顿了一顿,说:“狗儿说得对,月亮被水洗了以后,可好看了,就像狗儿的眼睛一样好看。”

    听了母亲的话,小男孩笑了起来,奶声奶气的笑声顿时让幽黑沉默的大山有了勃勃生机。

    女人用力地从井中提出水桶,然后弓着腰提起水桶,另一只手牵着小男孩,吃力地踏上了归途。刚走上十几步,瘦弱的母亲就要休息一下。

    我快速来到他们的面前。在寂静的午夜,这对母子竟对我这个不速之客没有丝毫的不安与恐惧。

    我说:“大嫂,我来帮你提水吧。”

    女人没回答我,自顾自地说:“你是刚才路边帐篷里的游客吧,这山上很凉,收了帐篷跟我们到家里休息吧。本想下山时再叫醒你的,没想到你跟着我们上了山。”

    原来,她早就发现路边的帐篷和我了,也许只是早已司空见惯,所以没有刻意多看几眼罢了。

    走近以后,我才发现小男孩的眼睛似乎有些问题。女人对我说:“狗儿眼上有病,长了白疮,你们城里人叫白内障,我正在攒钱给他治。这不,白天我给人纺丝线,晚上才能照管家里的田地。刚刚忙完,想起家里没水,才在这个时候上山。”女人接着说:“狗儿爹去了城里打工,那里挣钱多一些,家里就只有我和狗儿了。”

    我没有再说话,默默地提起水桶,慢慢地跟着母子俩下了山,一路来到了女人位于半山腰的家里。

    这个小村落只有三四十户人家,同样的贫穷让女人无法得到他人的帮助,可女人跟我说起这些时却一如既往地平静。她说,乡邻们已经帮了她很多,不能再麻烦人家了。

    我躺在外间屋原本属于这家男人的床上,听到了母子俩在睡前的交谈。

    儿子说:“娘,我想爹了,今天山上遇到的那个人好像爹啊,个子一样的高,手一样的有劲,可我就是看不清他的模样。”

    母亲说:“狗儿,快睡吧,睡着了,就能见到你爹的样子了。再过上半年,咱们就去城里找他,治好你的眼睛。狗儿知道吗?你的眼睛跟天上的月亮一样好看,娘就是这条命不要了,也要让你看清楚你想看的。”

    或许是怕打扰到我,母子俩说话的声音很轻很轻,我却早已听得泪流满面。

    第二天一早,我匆匆赶回城里,用最快的时间联系好一家医院,然后找朋友开车来到大山里接这对母子去医治眼患。面对他们的道谢,我竟羞愧得无地自容。

    那位捞月亮的母亲或许并不知道,她捞起的并非只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美好愿望,更有一个旁观之人的迷途之心。只有我自己知道,当时的我正因为一场懵懂爱情的破灭而选择了放逐与放纵,却忽略了这世间还有那么多更加珍贵的事物,譬如四处寻找我的焦虑父母,譬如被青春之雾迷失视线的纯真心灵,譬如这世间那么多的温暖与悲凉、伤痛与希望。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山里宿营的“我”听到远处窸窸窣窣的声音;午夜有人上山汲水让“我”不寒而栗;最后确认,他们只是上山打水的普通母子。这样的设计使情节曲折,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 文中人物都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这主要是因为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时,借助了很多手法,如描写小男孩时运用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

    C. “我”联系了一家医院,和朋友开车到山里接母子二人去治病,面对他们的“道谢”很羞愧,因为 “我”能帮他们的也只有这么多。

    D. 小说标题“捞月亮的母亲”运用了比拟的手法,含意丰富,既指为给孩子希望,母亲捞月亮,又指孩子母亲的做法把“我”的迷途之心捞起。

    2.文中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文中说“我却早已听得泪流满面”,请结合小说内容探究“我”泪流满面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19年1月追光动画与华纳合作的动画电影《白蛇:缘起》上映,业界内部对这部带有国风审美的原创动画电影的期待不亚于曾经的《大鱼海棠》。其票房虽经两度逆袭,但仍低于预期。虽然票房并不能说明一切,却总归不是偶然的,国产动画电影在跨越了“低龄化”和“粗制滥造”阶段以后,又面临着质优而价劣、高投入而低产出的困扰。

    不少国产动画影片票房遭遇滑铁卢,有商业运作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创作问题。大凡成功的动画片,都是在看似天马行空、神奇乃至荒诞的叙事中隐含着极为现实的情感或情绪。从观众对《功夫熊猫》《大圣归来》等影片的认可可以看出,大众对于具有独特中国文化风格的作品很认可。美国好莱坞借助中国的文化资源来发展自己的电影,而我们还没有找到出路,如何将我们的东方情怀和表达方式变成世界语言,这是一个基础性、方向性的问题。

    材料二:

    2018年度中国电影市场上映的动画电影国产片41部,产出24亿元票房;进口片22部,产出41亿元票房;2017年度国产片41部,产出21亿元票房;进口片13部,产出24亿元票房;市场呈现出严重的分布不均状态。

    从消费端来看,中国动画电影市场对原创优质内容十分渴望,《大鱼海棠》5.65亿元的票房及其两极分化的口碑热议就是证明。观众愿意为这部影片的情怀买单,其实可以视为对原创内容需求的一次集中爆发。对创作者来说,他们追求原创的努力得到了市场的积极回应。可以说,经过多年的模仿和磨合,全社会对动画创作中原创意识的必要性已经达成共识。

    从近年票房过千万的国产动画作品来看,普遍存在创作理念格局不大、不利于在更广泛的市场内传播交流的弊病。这些作品大都有着明显排他的民族特征和区域文化特征。以《熊出没》系列为例,虽然也遵循好莱坞类型故事的讲述规范,但故事气质有明显排他的区域文化特征,决定了它只能在相对固定的受众群体内被接收。反观迪士尼制作的《疯狂动物城》,同样以拟人化的动物角色为主角,却能轻易跨越文化区隔的限制,不得不说是受益于国际化的创作理念,其角色设计、行为动机、叙事逻辑等既具备合理的假定性,又具备强烈的现实观照,甚至可以在不同文化语境中对号入座。

    (选自张斌宁《国产动画电影正在崛起》)

    材料三:

    日本动漫产业采取产销分离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动漫由独立的工作室制作,媒体择优营销推广。我国的动画制作目前大多自产自销,独资的动画公司发行渠道还不够通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独资动画公司的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此外,作品细分度高是日本动漫营销成功的重要因素,将动漫作品按照读者的年龄、性别、兴趣方式等不同进行细分,每一个受众群体都有丰富的动漫作品作为选择,从而带动了全民消费。

    我国的动漫作品则更偏向少儿化,也过多的承担了教育感化的职责,受众面偏窄让国产动漫损失了不少观众。美国并没有组建特别的机构来专管动漫产业。这一方面是由于美国经济的市场化、法制化程度较高,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美国的电教结合了动漫作品,极大地普及了动漫产业。

    (选自易良义《国外的动漫电影为什么这么受欢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虽然大众对具有独特中国文化风格的作品比较认可,但目前中国的动画电影还未很好地将东方情怀和表达方式变成世界语言。

    B. 院线上映的中国动画电影的票房很多不尽如人意,这并非偶然,而是能够反映出中国动画电影存在的一些问题。

    C. 美国因其经济的市场化、法制化程度较高,所以没有组建特别的机构来专管动漫产业。但他们的动画电影依然受到欢迎。

    D. 在动画电影制作中,原创意识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动画电影制作者以及观众对原创意识的必要性已经达成共识。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的动漫作品在创作时可以借鉴那些角色设计、行为动机、叙事逻辑等即具备合理的假定性,又具有强烈现实观照的作品。

    B. 《疯狂动物城》大受欢迎的原因是用拟人化的动物角色担任主角,从而轻易地跨越了文化区隔的限制。

    C. 日本动漫产业实行的产销分离模式,是当前最好的一种模式:动漫由独立的工作室制作,媒体择优营销推广。

    D. 中国动画电影一直存在“低龄化”和“粗制滥造”的问题,这些问题还没有解决,又产生了质优价劣等新的问题。

    3.根据材料,概述国产动画电影存在哪些短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1.选出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   )

    A.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D.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2.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句子中,不正确的是(   )

    A. 浮图:梵语音译,也作“浮屠”“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也指和尚、佛塔,亦称伞或旗的顶子,因其形似塔顶。

    B.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一句中,“至和”是以皇帝的年号纪年的。如“永和九年”、“壬戌之秋”都是年号纪年用法。

    C. 王安石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朝人。

    D. 末段中,“长乐王回深父”的“父”通“甫”,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临川”是王安石的籍贯,“王某”指代王安石。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褒禅山又叫华山,唐朝有个叫慧褒的高僧,第一个在华山筑舍定居,死后又埋在那里,从此,人们就叫华山为褒禅山。

    B. 王安石和朋友一起进入后洞,有懈怠想退出的人就对大家说火把快要熄灭了。大家随着他一起出洞后,就有人后悔了。

    C. 王安石认为要到达有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意志、力量、物质条件的统一,三者之中,意志是最根本的。

    D. 王安石认为古人在观察万物时之所以常有收获,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入而且无处不留意思考,这值得后人学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2)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下列小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等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四年知杭州。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白居易又浚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顷,民以殷富。湖水多葑,自唐及钱氏,岁辄浚治,宋兴,废之,葑积为田,水无几矣。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复造堰闸,以为湖水蓄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以余力复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B.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C.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D.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冠又称“加冠”“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成年时举行加冠的礼仪。后代冠礼虽废,但仍保留“加冠”“已冠”“弱冠”等说法。

    B. 元昊,党项族,西夏的开国皇帝,在位时对北宋作战,连续夺得胜利,扩展、确立了西夏的疆域。

    C. 刺史在唐朝是指中央派去各州监察、审核的官员,属官有长史、司马等。

    D. 生祠是古代信仰民俗,指为活着的人建立祠庙,而加以奉祀。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轼家教良好,学识广博。母亲程氏亲口把书上知识传授他,等到弱冠,博通经史,写文章每天可以写数千字。

    B. 苏轼恪尽职守,不因循守旧。任职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时,百姓贫困差役繁重,衙吏相继破产。苏轼访察其利弊所在,修订衙规,从此害处减少了一半。

    C. 苏轼虽受小人陷害,却随缘自适。苏轼遭受陷害,被捕入狱,但出狱被贬黄州后,却能与农夫老翁融洽相处,并自号“东坡居士”。

    D. 苏轼一心为民,政绩卓著。在杭州首次任职时,苏轼就疏通茅山、盐桥二河来通航运,建造了坝堰闸门,用来作为只积蓄湖水的枢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2)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浣溪沙•和无咎韵(注)

    陆游

    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

    (注)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闰十一月至次年正月,陆游与韩元吉在镇江相聚,那时,陆游是在镇江通判任上,韩元吉(字无咎)则是来镇江省亲暂住。两位朋友相聚两月,彼此唱和的诗词作品共有三十多首。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玉瓶”指酒瓶,首句是说因为将要与友人分别,词人就邀约友人一起话别、喝酒。

    B. “夕阳”是所见之景,“吹角”是所听之声,视听结合,定格离别的画面。

    C. “吹角”点出了词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正与金对峙。

    D. 尾句中的“客”指词人自己客居镇江,“无伴怕君行”点出诗歌写作主题。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