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3 题,单选题 22 题,论述题 1 题,材料分析题 1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15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 题
  1. 有史料表明,明清两代共有62. 8%的进士来自三代以内有科举功名的书香门第或官宦之家,37. 2%的进士则来自祖上三代教育背景很低或完全是白丁的家庭。这反映出

    A. 明清时期的科举制极度僵化   B. 官宦垄断官职的局面仍存在

    C. 科举制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   D. 富家子弟入仕途径比较单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陆游《老学庵笔记》写道:“吏勋封考,笔头不倒;户度金仓,日夜穷忙;礼祠主膳,不识判砚;兵职驾库,典了祓裤;刑都比门,总是冤魂;工屯虞水,白日见鬼”。这主要反映了

    A. 六部官员工作繁忙,勤劳思政

    B. 六部人浮于事,敷衍塞责

    C. 六部权力及利益分配很不平衡

    D. 冗官问题严重,吏治腐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资治通鉴》载:上(唐文宗)以盐铁推官、检校礼部员外郎姚勖能鞫疑狱,命权知职方员外郎,尚书右丞韦温不听,上奏称:“郎官朝廷清选,不宜以赏能吏。”上乃以勖检校礼部郎中,依前盐铁推官。这反映了唐代

    A. 政令执行机关对决策的监督

    B. 决策中枢系统相互牵制

    C. 政令执行机关向决策机关转化

    D. 君权在决策机制中日益弱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2 题
  1. 1792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该宪法修正寨确立的新体制是

    A.代议制   B.分权制

    C.共和制   D.联邦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

    D. 抗日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841年,广州三元里民众在抗击英军侵略的檄文中写道:“汝(英国人)虽有大呢羽毛,非我湖丝,焉能织就?虽有花边、鬼头,非我纹银、白铅,焉能铸成?其余各物,皆学我天朝法度。天朝茶叶大黄各样药品,皆汝狗邦养命之物,我天朝若不发给,尔等性命何在?”对此分析有误的是(   )

    A. 体现了三元里民众朴素的爱国情怀

    B. 反映当时的中国人对英国缺乏了解

    C. 说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D. 夸大了中英贸易中中国的优势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970年3月20日,美国在国家安全决定第48号备忘录中正式宣布从韩国撤走一个师即缩减2万人的决定,并通知韩国方面。作为补偿,9月2日尼克松批准在五年内向韩国提供1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帮助韩国军队实现现代化。这反映出(  )

    A. 美国撤走了全部在韩驻军

    B. 美国放弃了全球扩张战略

    C. 美国用军援取代在韩驻军

    D. 美国调整了在亚洲的战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今天我们国家共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其中“省”作为地方最高行政单位开始于

    A. 西周分封制 B. 唐朝三省六部制 C. 秦朝郡县制 D. 元朝行中书省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其正确的认识是

    A. 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B. 都不同程度地阻碍中国近代化进程

    C. 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D. 三者的斗争对象和方式基本一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共4条分别是: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注:新疆省在二十二行省里面);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分别使其统治权。由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B. 注重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C. 蕴含着分权的原则

    D. 标志着统治中国两百多年的清王朝宣告结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列哪些语汇最有可能出现在1912年元旦中国各报刊上

    A. 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新政”

    B. 临时政府、孙中山、共和、三权分立

    C. 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謇

    D. 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改造、抗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它)利用‘冷战’的阴影,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划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这一看法评论的是(   )

    A.铁幕演说       B.马歇尔计划     C.北约组织       D.华约组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不仅“是国家元首并统率武装部队,行使行政权”,而且“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同享有创议法律之权”,同时又规定“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 共和派的力量比较强大   B. 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C. 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   D. 启蒙思想的深入人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礼记·丧服四制》载“别贵贱、序尊卑”,以保证“天无二日,士无二主,国无二君,家无二尊,以一治也”。这里指的是(  )

    A. 嫡长子继承制   B. 分封制   C. 礼乐制度   D. 中央集权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据统计,从1948年8月至1949年8月,中国共产党从香港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共20批,约350人。此举的目的是(  )

    A. 推进新中国的筹建工作   B. 为收回香港储备人才

    C. 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D. 为实施渡江战役做准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台湾歌手王少峰在其创作的歌曲《海峡两岸》中写道:“相逢太美分离太痛,海峡两岸情意浓。”如果依次审视1949年以后的两岸关系,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A. “分离”的直接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内战

    B. “相逢”最早应该在20世纪80年代

    C. “太痛”说明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D. “太美”表明两岸当局都接受“一国两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毛泽东曾风趣地说:“就是因为日本皇军占领了大半个中国,中国人民别无出路,才觉悟起来,才武装起来进行斗争,建立了许多抗日根据地,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所以日本军阀、垄断资本干了件好事,如果要‘感谢’的话,我宁愿‘感谢’日本军阀。”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空前增强

    B. 抗日战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新出路

    C. 抗日战争是一场改变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战争

    D. 日本军阀、垄断资本帮助中国赢得了国家独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共和制强调政府权力的公共性,而民主的本质是一个阶级对另外阶级的专政。亚里士多德则认为雅典民主是“变态的共和制”,其主要依据是雅典民主

    A.体现了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的特点

    B.容易形成集体暴政

    C.注意保护平民的权益

    D.是直接民主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辛亥革命后,各省咨议局改为省议会,各省都督改称省长,中央资政院改为国会,中国实际上在实行没有君主的立宪政治。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并没有失败,中国毕竟因为这场革命打开了通往现代社会的大门。该观点认为辛亥革命并没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辛亥革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辛亥革命开启了民主法治的大门

    D.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美国百森(1875—1967年)就中国近况谈到:“西方普遍认为这场起义取得的胜利是暂时的,我认为这不正确。革命从一开始便进展顺利,起义军展现出了良好的战略判断力。这是一场现代化的战争。外国人的生命财产受到了很好保护……事实上,各国一直在等待借口进行干涉,以此造成中国人最惧怕的事情,即瓜分中国。”文中的“起义”是指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辛亥革命

    D. 北伐战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808年纽约州议会以保护专利为由,授予汽船的投资商和发明者在纽约州水域30年的汽船航行垄断权。1824年,最高法院判决该州建立汽船垄断的法律与联邦法律相抵触,因此无效。该判决表明美国(  )

    A. 地方与中央矛盾尖锐   B. 联邦政府权力得以强化

    C. 最高法院漠视专利权   D. 州议会为少数利益集团服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毛泽东曾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我们是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但是从来敌视中国人民的帝国主义……只要它们一天不改变敌视的态度、我们就一天不给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以合法的地位。”体现此讲话精神的外交政策是

    A. “另起炉灶”   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一边倒”   D. “求同存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1957年西欧六国签订《罗马条约》。对此,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会见法国代表团时说:“(欧洲)共同市场建成的那一天,将是自由世界最美好的日子之一,甚至要比赢得战争(指“冷战”)胜利的那一天更加美好。”美国支持“共同市场”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美国希望欧洲一体化为美国霸权服务

    B. 欧洲一体化旨在摆脱美苏“冷战”的威胁

    C. 欧洲一体化增强了其对抗美国的实力

    D. “冷战”的形成是欧洲一体化的必备条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历史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文中的“革命性和民主性”是指

    A. 形式上最早具备了现代宪法的雏形

    B. 规定了当时国家的根本任务

    C. 有利于人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D. 规定“主权在民”“三权分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按照惯例,官窑烧制的瓷器底部一般都要有当朝皇帝的年号。康熙帝在位时,宫中太监在他面前不慎将一印有“康熙年制”的瓷瓶打碎,康熙非常恐慌,于是下诏此后官窑烧制的陶瓷均用“成化年制”字样。这一事件主要说明

    A. 瓷器是清朝统治的象征

    B. 官窑烧制的瓷器质量下降

    C. 康熙帝希望清朝长治久安

    D. 迷信思想严重影响人们生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不少学者指出“封建专制”这一词的荒谬。刘北成指出:“在马、恩那里,封建主义和专制主义,这是两个不相兼容的概念,凡是典型的、纯粹的封建主义,必然是‘等级的所有制’,其统治权是分裂和分散的,那就不可能有专制主义。何怀宏也指出,“封建专制”“从其本义来说,其实是自相矛盾的。”“‘封建’就意味着分封,意味着权力分散。因而,如果是‘封建’就不可能是中央集权,不可能是君主一人‘专制’”。

    ——摘自黄敏兰: 《从四种“封建”概念的演变看三种“封建社会”的形成》

    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评材料中两位学者关于“封建专制”一词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概念清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论立法权》一文中梁启超把欧美政法体制优越的源流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泰西政治之优于中国者不一端,而求其本原,则立法部早发达,实为最著要矣。泰西自上古希腊,即有所谓长者议会,由君主召集贵族,制定法律,颁之于民;又有所谓国民议会,凡君主贵族所定法律,必报告于此会,使民各出其意以可否之,然后施行。”

    ——摘编自陈德正《梁启超对希腊罗马史的引介和传播》

    材料二 恩格斯指出:罗马法是“简单商品生产即资本主义前的商品生产的完善的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性的法律表现,以致一切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做任何实质性的修改”。

    ——摘编自《古代罗马史》

    材料三 马克思在回答当时“有人责备我们共产党人,说我们要消灭个人挣得的、自己劳动得来的财产,要消灭构成个人的一切自由、活动和独立的基础的财产”的问题时,特别强调指出:“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利,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利。”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摘编自马小林《关于马克思“消灭私有制”的理论》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论立法权》的目的。

    (2)结合材料二指出罗马法的实质,怎样理解“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做任何实质性的修改”?

    (3)材料三中马克思主张共产主义消灭私有制吗?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