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单选题 15 题,填空题 5 题,作图题 3 题,实验题 2 题
简单题 17 题,中等难度 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5 题
  1. 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白雪 B.发亮的钻石 C.萤火虫 D.月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光现象中与日食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光的色散

    B.钢笔移位

    C.小孔成像

    D.水中倒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光是单色光

    B.五星红旗是红色的,因为它能吸收红光,反射其他色光

    C.我们能看到投影屏幕上的画面,因为屏幕是光源

    D.红外线烤箱是利用了红外线的热效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五•一”节期间,在南山公园平静的湖水中,小红看到了“鸟在水中飞,鱼在云中游”的美丽画面,她所观察到的“飞鸟”和“游鱼”(  )

    A.都是折射而成的像 B.分别是反射和折射而成的像

    C.都是反射而成的像 D.分别是折射和反射而成的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 蜡烛的正立像 B. 蜡烛的倒立像 C. 三角形光斑 D. 圆形光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雨后初晴的夜晚,地上有积水,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积水,这是因为

    A.地上暗处是光发生镜面反射 B.地上发亮处是光发生镜面反射

    C.地上发亮处是光发生漫反射 D.地上发亮处和暗处都发生镜面反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光从空气倾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60°,折射角可能为

    A.0° B.35° C.60° D.90°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各例中,属于防止平面镜成像的是

    A. 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   B. 夜间行驶时,车内的灯必须关闭

    C. 家庭装修中,常利用平面镜来扩大视野空间   D. 牙医借助平面镜看清牙齿的背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某人从平面镜中看到时钟如图所示,则此时的实际时间是

    A.12∶01 B.12∶10 C.10∶21 D.10∶51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B.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

    C.人在月光下,地面上会出现影子

    D.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潜水员在水中看岸上的小鸟,图中能正确表示其光线的传播大致路径的是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在利用蜡烛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l0cm,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两倍焦点5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了蜡烛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A.放大的实像 B.缩小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 D.倒立的实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所示的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清晨,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透过树叶上的水珠可以观察到树叶清晰的叶脉,如图所示.这一现象中水珠可以看作

    A.凸透镜,看到的是叶脉放大的实像

    B.凸透镜,看到的是叶脉放大的虚像

    C.凹透镜,看到的是叶脉放大的实像

    D.凹透镜,看到的是叶脉放大的虚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5 题
  1.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这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将红、____、蓝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他任何色光,称它们为光的三原色.太阳的热主要以___________(选填“红外线”“紫外线”,下同)形式传送到地球上的;电焊工人在焊接时戴 上防护眼罩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 对人眼的伤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晚唐诗人高骈在《山亭夏日》中的诗句“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描写了酷夏特有的情趣,并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从物理学的角度,诗句中“阴浓”的形成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而“楼台倒影”则是______________现象,所成的像是________立的________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时,光路图如图所示,其中 _________是界面,________ 是玻璃(选填“左侧”、“右侧”“上方”或下方),_________是入射光线,入射角是_______度,折射角为______ 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电影院里,各座位上的人都能看清银幕上的画面,这是因为光在银幕上产生___________.教室里某位置上的同学看不清黑板上某处的粉笔字,感觉该处黑板比较亮.这是由于光在该处发生______缘故,这两种现象都遵循___________定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_____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_____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图题 共 3 题
  1.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AB在平面镜中成的像A′B′;

    (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画出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画出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平板上,E 、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镜面的接缝ON转动.如图,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测几组入射角与反射角.

    实验次数

    1

    2

    3

    4

    5

    入射角/°

    60

    50

    40

    30

    20

    反射角/°

    60

    50

    40

    60

    20

    (1)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上表所示,其中有一组数据测量错了,这组数据是第____次实验的,原因可能是将反射光线与___________的夹角当成反射角了.改正错误的数据后,根据表格得出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乙,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慢慢旋转任意角度,光屏上都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___________.

    (3)在上述实验中,若将入射光线AO向法线ON靠近,则反射光线OB将__________(选“靠近”或“远离”)ON .                          

    (4)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A射出,这表明光在反射时, 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乐和小霞分别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图分别如图甲和乙所示.

    (1)如图甲所示,小乐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① 为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选取的两支蜡烛的大小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②在实验中,若蜡烛A到玻璃板距离为10cm,则蜡烛的像B与蜡烛A之间的距离为______cm;若在像和玻璃板之间放置一个不透明的挡板,从蜡烛A一侧观察玻璃板,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所成的像.

    ③实验中,小乐只进行一次实验,就得到了“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这样得出结论的做法不合理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小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①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②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5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该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③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是12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观察像的大小,与②中所成像的大小相比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④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5cm时,为观察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小霞应从图乙中凸透镜的________(填“左”或“右”)侧进行观察.

    (3)对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从成“虚像”和“实像”的角度进行比较可知,平面镜成______像,凸透镜能成________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