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单选题 7 题,综合题 2 题,实验题 1 题,填空题 1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7 题
  1. 在离子RO3n-中共有x个核外电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A,氧原子的质子数为8,则R原子核内含有的质子数目是

    A.A–x+n+48 B.A–x+n+24 C.x-n-24 D.x+n-24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第Ⅷ族

    B.第ⅠA族金属元素单质均能与水反应

    C.第ⅡA族中无非金属元素

    D.金属元素的种类比非金属元素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C构成,其反应能量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B.三种物质中C最稳定

    C.A与C的能量差为 D.A→B的反应一定需要加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使0.5 mol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然后该加成产物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则两个过程中消耗氯气的总物质的量最多是

    A.1.5 mol B.2.5 mol C.2.0 mol D.3.0 mol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定密闭容器中进行,则下列说法或结论中,能够成立的是(  )

    A.其他条件不变仅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反应速率减小

    B.反应达平衡状态时:v(CO)正=v(H2O)(逆)

    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少量He使体系压强增大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D.其他条件不变,适当增加C(s)的质量会使反应速率增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短周期的三种元素X、Y、Z位于同一周期,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XO4 >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X>Y>Z B.原子半径:X>Y>Z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X<Y<Z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Z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我国科学家发明的一种可控锂水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池工作时,锂离子向正极移动 B.电池总反应为

    C.有机电解质可用水溶液代替 D.该装置不仅可提供电能,还可得到清洁的氢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下表列出了a~m 13种元素在周期表(已省略了过渡元素)中的位置:

        族

    周期

    ⅠA

    0

    1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a

    2

    b

    c

    d

    3

    e

    f

    g

    h

    i

    4

    j

    k

    l

    5

    m

    (1)元素b为________(填名称);画出g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

    (2)元素f、i、j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这三种原子分别形成简单离子后,离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3)h和k的原子序数相差___________(填数字)。

    (4)元素d和e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为淡黄色固体,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该化合物中化学键有____________,该化合物与c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反应在体积为5L的恒容密闭的绝热容器中进行,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已知A、B、C均为气体)。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反应开始至2分钟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υ(A)=2υ(B)             B.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

    C.v逆(A)=v正(C)          D.各组分的物质的量相等

    E.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4)由图求得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_______。

    (5)为了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的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容器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实验

    混合溶液

    A

    B

    C

    D

    E

    F

    4 mol/L H2SO4(mL)

    30

    V1

    V2

    V3

    V4

    V5

    饱和CuSO4溶液(mL)

    0

    0.5

    2.5

    5

    V6

    20

    H2O(mL)

    V7

    V8

    V9

    V10

    10

    0

    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_______,V6=_______。

    ②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某小组同学欲通过实验验证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硫元素。

    (1)他们将过量硫粉与少量铁粉混合后隔绝空气加热,制得并分离出固体产物A。请帮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解释

    ①取少量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固体完全溶解,产生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B

    硫粉与铁粉混合后隔绝空气加热,制得固体产物A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将B通入足量水中

    得到无色溶液C

    ③向①的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

    溶液无明显变化

    ④将浓盐酸滴到KMnO4固体上

    产生黄绿色气体

    反应生成氯气

    ⑤将红热的铁丝(少量)伸入上述黄绿色气体中

    铁丝剧烈燃烧,产生大量棕黄色的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⑥将⑤中所得固体产物溶于水,在所得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观察到___________(填现象)

    (2)综合上述实验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硫元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将上述实验中④所得氯气直接通入无色溶液C中,观察到产生淡黄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此实验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硫元素。

    (4)某同学认为将步骤①中的稀硫酸换成稀盐酸,若同样产生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B,则可以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硫元素,他的观点___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原因是_____________。

    (5)现有四种试剂:A.新制的Cu(OH)2;B.浓硝酸;C.AgNO3溶液;D.碘水。为了鉴别下列三瓶无色溶液,请你选择合适的试剂,将其序号填入相应的括号中。(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①葡萄糖溶液_____________②淀粉溶液_____________③鸡蛋清溶液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有机物A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其结构简式如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2)有机物A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0.5 mol 该物质与足量金属钠反应,能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氢气_____L;

    (4)该物质能发生的反应有_______(填序号)。

    ①能与NaOH溶液反应

    ②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③能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  

    ④可以燃烧  

    ⑤能发生水解反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