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null 1 题,单选题 10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论述题 1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1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 题
  1. 明代后期在景德镇的部分民窑中出现了“工兴则挟佣以争,工毕则鸟兽散”的现象,这说明当时的私营手工业

    A. 不存在人身依附关系   B. 生产规模不断地扩大

    C. 孕育着雇佣劳动关系   D. 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1 题
  1. 《御倭杂著》载:“商道不通,商人失其生理,于是转而为寇。寇与商同是人也,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华夷同体,有无相通,实理势之所必然。”这主要反映了

    A. 重农抑商政策的危害

    B. 小农经济的脆弱

    C. 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D. 海禁政策的恶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0 题
  1. 1933年,美国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凡是遵守该法规的企业,美国政府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责任”的蓝鹰标志。当时的美国企业应尽的“责任”是

    A. 遵守公平经营规章

    B. 大力兴办公共工程

    C. 实行全面计划经济

    D. 做好社会福利事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汉代,关中地区是全国粮食中心。到了元代,大都的粮食供应“仰给江南”。元代江南水利专家周文英也说:“所谓天下之利,莫大于水田;水田之美,无过于浙右。”材料反映了

    A. 江南耕种水田获利最多

    B. 政府重视水利工程的兴修

    C. 浙右田肥水美富甲天下

    D.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20年,苏俄农业总产值约为战前的一半,到1924年则达到战前水平的87.3%,1925年的播种面积为1913年的99.3%。这主要得益于

    A. 余粮收集制

    B.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 新经济政策

    D. 集体农庄的建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狄更斯描写了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这是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个充满希望的春天,这是个令人绝望的冬天。我们前面什么都有,我们前面什么都没有。”这表明了工业革命

    A. 引发了社会的动荡

    B. 使民众和政府的矛盾不断加深

    C.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 导致经济和民众生活产生反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513年一个西班牙人抱怨:“今天一磅羊肉的价格在过去可买一头整羊,磅蜡或油的价格顶的上过去的12磅。”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 人口激增

    B. 商业中心转移

    C. 贵金属涌入

    D. 奴隶贸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商人通例》和《公司律》。此后又陆续颁布了《奖励公司章程》《奖励商勋章程》等相关法规。这反映了清政府

    A. 开始改变重农抑商政策

    B. 积极扶植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C. 奖励实业顺应时代潮流

    D. 主动变革社会经济体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电灯、自来水刚出现时,上海市民曾十分恐惧,担心用电会“遭雷殛击”,“谓(自来水)饮之有毒,相戒不用”。这表明近代上海

    A. 战乱频仍民生多艰

    B. 城市设施完善

    C. 工业文明曾遇阻力

    D. 市民善于学习西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罗斯福认为,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为此政府实施了

    A. 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

    B. 发展工业,降低生活用品价格

    C. 调整农业,增加粮食生产

    D. 整顿银行,保证存款人的利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一位传记作家说,撒切尔夫人最大的成就,或许是改变了英国政坛和社会“以谈论金钱和经济效益为耻”的过时做派,成功地开创了政界和商界人士共同管理政府的新模式。他所说的“新”主要表现为

    A. 实行统制经济

    B. 减少国家干预

    C. 社会市场经济

    D. 福利主义政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27---1928年,苏联工业生产恢复到一战前的水平。1928---1933年,工业总产量增长了一倍多。苏联工业生产出现上述变化,主要是因为

    A. 扩大了工业企业生产的自主权

    B. 政府对资本主义经济原则的妥协

    C. 政府成为工业化的主要推动者

    D. 保留了新经济政策的部分措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市镇大部分集中在苏、松、杭、嘉、湖地区,其次,沿江、沿运河城市发展轴线的进一步发展。长江、大运河是中国明清时期东西、南北两大通道。基于这一时期沿海各大、中港口开放关闭不一,因而河、港城市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并且在西南地区,明、清两代随着政区的不断推进,在云、贵、川、湖、广等少数民族地区推行了“改土归流”政策,平定了土司叛乱后又广建府、县治所;在西北地区,也出现了许多商业城市,如伊犁和西宁;在东北地区,沈阳一举成为最大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

    ——摘编自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

    材料二鸦片战争前,中国古代城市完全处于封建皇权控制之下,1908年,清政府制定并颁布《城镇地方自治章程》,规定设置相应的城市管理机构。与此同时,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发展迅速;而中世纪以来许多著名的工商业城市,如佛山、松江、朱仙镇日趋衰落。

    ——摘编自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城镇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20年9月列宁说:“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余粮都不剩”,要把全部余粮交给国家。1921年3月列宁就农民后再出售粮食一事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加以阻挠。”

    材料二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

    材料三(1945年后)苏联工业发展已经出现停滞现象,其部分原因是,劳动力和能源日益匮乏。另一同样重要的原因则是官僚企业的计划不切合实际,过于重视重工业,不根据消费的喜好和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

    材料四赫鲁晓夫上台时苏联的农业问题十分尖锐。赫鲁晓夫执政后首先改革农业计划制度。指出绝不需要中央给集体农庄布置播种面积,规定牲畜的头数。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赫鲁晓夫还在农产品采购制度方面进行了调整。在1953年9月全会上,他提出要种植玉米。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列宁两次讲话所体现的农业政策。

    (2)材料二中苏联采用的“非常手段”是什么?“用行政办法”形成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型现代化途径”的“新”还表现在何处?

    (3)根据材料三,归纳1945年后苏联工业发展停滞的因素。

    (4)根据材料四,概括赫鲁晓夫执政后是如何进行农业改革的?改革失败的原因何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生命既是竞争、生命即是选择、生命必须繁衍。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人类最终必然相向而行。社会主义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是财富集中与分散之历史乐章的一部曲。资本主义的恐惧迫使社会主义放宽自由,而社会主义的恐惧也迫使资本主义增加平等,东方是西方,而西方也是东方?不久,两者也要碰头?

    ——摘编自(美)杜兰特《世界文明史》

    运用中外现代经济史史实,探讨学者杜兰特的理论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