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6 题,其中:
单选题 30 题,综合题 4 题,填空题 2 题
简单题 14 题,中等难度 2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30 题
  1. 下列动物行为中,与蜘蛛织网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黑熊表演   B.蚯蚓走迷宫  C.候鸟迁徙  D.鹦鹉学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引体向上”是一项体育运动。下列关于人完成该项动作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只有上肢骨骼肌参与   B. 有多组骨骼肌群参与

    C. 需要多系统的配合   D. 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步骤是(  )

    ①高温灭菌 ②接种 ③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④恒温培养

    A. ①②④③ B. ②①④③ C. ③①②④ D. ①③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家鸽和蚯蚓的主要运动方式分别为(  )

    A. 奔跑、蠕动 B. 飞行、攀缘 C. 飞行、蠕动 D. 跳跃、爬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下列四种方案四种方案的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你认为哪一方案更能说明问题(  )

    A. 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B. 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C. 将树叶灭菌后再分组,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D. 将树叶灭菌后分组,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与鸟类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  )

    ①前肢变成翼  ②长骨中空  ③胸肌发达  ④体温恒定  ⑤有气囊  ⑥有复杂的繁殖行为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⑤⑥ D. ②③④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鱼不停地吞水,再从鳃盖后缘排出.从鳃盖后缘流出的水(  )

    A. 氧和二氧化碳的成分没有变化 B. 氧的含量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

    C. 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氧的含量减少 D. 氧和二氧化碳的成分都减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中,属于水生哺乳动物而且正处在灭绝边缘的是(  )

    A. 大熊猫 B. 扬子鳄 C. 大蟒 D. 白鳍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连线能正确表示生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的是

    ①蚯蚓——体壁  ②蝗虫——气门  ③鲫鱼——鳃  ④家鸽——肺和气囊 ⑤鲸——肺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①②③     D.①③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四种名称都有鱼的动物,符合鱼的概念,属于鱼类的是(  )

    A. 鲸鱼 B. 章鱼 C. 鱿鱼 D. 鲨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下列哪种描述是错误的(  )

    A. 腔肠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

    B. 鸟类的身体大都呈现流线型,有与肺相通的气囊

    C. 哺乳动物一般是体表被毛,胎生,哺乳

    D. 蚯蚓身体分节,因此蚯蚓属于节肢动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动物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的是(  )

    A. 水螅 B. 血吸虫 C. 蜜蜂 D. 蛔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以下描述不属于环节动物主要特征的是(  )

    A. 身体呈圆筒形 B. 体表有角质层

    C. 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 D. 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哪项不是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特征?(  )

    A. 身体呈流线型 B. 骨中空、胸肌发达

    C. 前肢特化为翅,适应飞行 D. 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体温恒定有利于动物的区域分布、生存和繁衍,下列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是(  )

    A. 鲫鱼和螳螂 B. 青蛙和蜥蜴 C. 梅花鹿和蚯蚓 D. 虎和海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属于人们对细菌进行合理利用的是(  )

    A. 酿制米酒 B. 制作酱油 C. 制作酸萝卜 D. 培植蘑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曲霉、青霉和蘑菇产生后代的方式都是(  )

    A. 孢子生殖 B. 营养生殖 C. 分裂生殖 D. 种子生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分类单位中,理论上讲生物种类最多的是(  )

    A. 科 B. 种 C. 目 D. 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共同特点是(  )

    A. 都是变温动物 B. 都是恒温动物 C. 体表都有覆盖物 D. 背部都有脊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飞蛾扑火”常用比喻人们为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己。实际上飞蛾的这种行为是(  )

    A. 学习行为 B. 先天性行为 C. 为了寻找光明 D. 不怕死的行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是(  )

    A. 骨、骨连结、关节 B. 骨、骨连结、骨骼肌

    C. 骨、骨连结、骨骼肌、神经 D. 骨、骨连结、关节、神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小明同学在提水时,此时他的弘二头肌和弘三头肌分别处于何种状态(  )

    A. 收缩、舒张 B. 舒张、收缩 C. 舒张、舒张 D. 收缩、收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花、果实和种子常作为绿色开花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主要原因是(    )

    A. 形态较小,利于解剖、观察 B. 与繁殖后代有重要关系

    C. 形态和结构相对稳定 D. 容易被采摘,便于比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防止食品腐败可以采用许多不同的方法,下面哪一种不可以防止食品腐败(  )

    A. 将新鲜的鱼放入冰箱的冷藏柜内 B. 将新鲜猪肉熏制成腊肉

    C. 将香菇干燥脱水 D. 将新鲜的水果搁在温暖潮湿的角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假设小红的手上此刻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3小时后小红手上的细菌数目是(  )

    A. 3200个 B. 12800个 C. 6400个 D. 25600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下列有关探究活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应经常用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

    B. 在做发酵的演示实验中,瓶内产生的气泡是二氧化碳

    C. 在制作甜酒过程中,糯米蒸熟后应趁热立刻将酒曲与糯米均匀搅拌

    D. 在制作酸奶过程中要注意制作工具和操作过程的干净卫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下列哪项不属于动物间的通讯(  )

    A. 黑长尾猴发现蛇时发出特殊叫声 B. 夜里狼不停地嚎叫

    C. 狐狸在逃避追捕时左右晃动尾巴 D. 羊一边走一边嗅地上同伴的粪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如图为五种不同的生物,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除噬菌体外,都是单细胞生物 B. 除草履虫外,都有细胞壁

    C. 除衣藻外,都营寄生生活 D. 除大肠杆菌外,其他都不是分解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在农业生产上,人们利用在田间喷洒一定量的性外激素,达到控制蛾蝶类害虫数量的目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干扰了害虫的雌雄个体间的(  )

    A. 通讯 B. 摄食 C. 运动 D. 生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生物的多样性不包括(  )

    A. 基因的多样性 B.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 生物栖息地的多样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饲养员在给猴子喂食物时,不慎把一个甜薯掉进了水池里,猴子A费了好长时间才从水池中捞到这个甜薯。过了一段时间,饲养员发现给猴子喂甜薯时,有很多猴子拿了甜薯到水中擦洗,再也不愿吃沾满泥土的甜薯了。

    (1)很多猴子拿了甜薯到水中擦洗的这种表现属于______行为;猴子A的这种行为是通过______获得的,其他猴子的这种行为是通过______和______获得的。

    (2)猴子们的这种行为有利于提高他们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针对“未洗的手是否存在大量的细菌和真菌?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两个问题,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请分析回答:

    培养皿

    A

    B

    C

    实验步骤

    ①将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处理

    ②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的手心取样,轻轻涂抹在培养基上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后的手心取样,轻轻涂抹在培养基上

    不做处理

    ③将A、B、C培养皿放在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

    出现许多菌落

    出现个别菌落

    不出现

    (1)一个菌落是由______个细菌或真菌经过______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2)在步骤1中,将装有牛羊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进行高温处理的目的是______。

    (3)在步骤2中,为什么用无菌棉棒取样?答:______。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后的手心取样面积要相同,目的是______。

    (4)为了使实验严谨,结果可靠,还应设置______。

    (5)由A和B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小明喜欢用哑铃锻炼上肢。请据如图分析回答问题。

    (1)一块完整的肌肉是由中间的______和两端的______构成。

    (2)图A表示______动作,图B表示______动作。

    (3)①表示______,在图A中处于______状态;②表示______,在图A中处于______状态;图B中①、②的状态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4)当你双手自然下垂时,感觉到比较轻松,是因为均处于______状态。

    (5)以上实例说明任何动作都反映出各种肌群之间的______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物种,它的羊绒比金子还要贵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近年来,藏羚羊已濒临灭绝,然而偷猎者的枪声仍不时响起。

    (1)这段话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______。

    (2)有人建议把藏羚羊引入到动物园圈养起来,这样做将会导致藏羚羊的退化,使其在野生状态下的生活能力______。

    (3)为了保护藏羚羊,有人提出组织力量消灭藏羚羊的天敌,这种做法_____供选答案(不可取、可取)。

    (4)请你写出保护藏羚羊的最为有效的措施是______。

    (5)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作用是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如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A、B、C、D分别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⑦代表碳元素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B是指______,C是指______,D是指______。

    (2)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之间以______的形式进行循环;碳元素可通过[②]______由生物体进入无机环境。

    (3)动物可以______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图中是我们学过的五种动物,请回答有关问题:

    (1)A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身体可分为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它的体表有_____,可以起保护和支持作用,并能防止______。

    (2)B生活在水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一是能在水中______,二是能靠来游泳获取食物和逃避敌害。

    (3)C属于两栖动物,其幼体生活在水中用______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生活,用______呼吸,同时用______辅助呼吸。

    (4)上述类群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______(填字母)

    (5)D是一种珍稀动物,其身体呈______,这类动物有一种独特的______呼吸方式,这与其体内______(填身体内部一结构)有关。

    (6)E的毛有保温作用;其牙齿有门齿和______之分,与其食性相适应;E与D相比,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是______。与E相比,蚯蚓不能快速运动的原因是只有肌肉没有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