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5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判断题 2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3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五代十国是个大混乱、大破坏时期。这一时期内,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再加上常年战争征赋不断,名都长安和洛阳都曾被毁……但这又是走向统一安定的时期,为北宋统—北方奠定了基础。“五代十国”分割并存局面形成的历史根源是

    A. 安史之乱

    B. 藩镇割据

    C. 宦官专权

    D. 唐末农民战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

    A.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B. 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

    C. 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

    D. 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他在位期间南下灭陈,成功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又改革制度,采取措施发展经济,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国家安定,人民的负担较轻,经济繁荣。他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文帝 D.唐太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有关隋炀帝暴政的表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①营建东都洛阳  ②开凿大运河  ③乘龙舟沿大运河巡游 

    ④正式确立科举制度  ⑤三次征辽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唐朝,一个值得我们骄傲并深入探究的时代。它在隋末的废墟上昂扬勃兴,为中国人绘制了一幅恢宏壮丽的历史画卷。下列与唐朝建立无关的事件是(  )

    A.618年建立 B.都城是长安

    C.李世民建立 D.建立后逐步统一全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武则天死后,为自己留下“无字碑”,功过任人评说。当代不少史学家对武则天做出正面评价,他们的依据主要是

    A.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武则天使唐朝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

    C.武则天是聪明美丽、心地善良的女子 D.武则天本是唐高宗的皇后,深受宠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隋唐时期的一系列创新为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下列创新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①翻车  ②三省六部制   ③曲辕犁  ④筒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可以看到

    ①松赞干布的使者禄东赞到长安求亲

    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

    ③妇女参加骑马、打球、射箭等活动

    ④社会风气兼容并蓄,充满活力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下列言论体现他开明的民族政策的是

    A.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B.为政之要,唯在得人

    C.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D.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唐朝书法家辈出,下列哪位书法家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A.欧阳询 B.柳公权 C.颜真卿 D.苏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是七年级(9)班为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收集的资料,由此判断此主题是

    A.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B.唐朝民族交往频繁

    C.唐朝商业贸易的繁荣 D.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隋唐时期的基本历史特征是

    A.繁荣与开放 B.分裂奔向统一

    C.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D.文明初露曙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的标志和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分别是

    A.贞观之治和黄巢起义 B.开皇之治和安史之乱

    C.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 D.开元盛世和黄巢起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是五代、辽、宋、夏、金时期的民族政权对立的示意图,正确演变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②③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A.削减藩镇节度使实权 B.设参加政事为副相

    C.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 D.设转运使管理财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

    ①辽-契丹族  ②西夏-元昊  ③元-铁木真

    ④北宋-赵构  ⑤忽必烈-蒙古族  ⑥完颜阿骨打-党项族

    A.①②⑥ B.①②⑤ C.①④⑥ D.②③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南宋时候,一位四川商人沿江而下到江东看一个乡下朋友,沿途他能看到哪些经济作物

    A.茶树、烟草 B.棉花、茶树 C.棉花、烟草 D.棉花、玉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台湾岛南北纵长约395千米,东西宽度最大约145千米,是我国第一大岛。中央政府首次在这里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A.澎湖巡检司 B.北庭都元帅府 C.宣政院 D.安西都护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产生于

    A.北宋开封 B.南宋临安 C.北宋四川 D.南宋四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列文学形式形成主流的先后顺序是

    A.诗、曲、词 B.诗、词、曲 C.词、诗、曲 D.曲、诗、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判断题 共 2 题
  1. 判断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唐朝灭亡后,南方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

    (2)7世纪前期,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的吐蕃的杰出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开始了与唐朝的友好关系。

    (3)唐太宗贞观年间,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完善规章制度,开创了唐朝的繁荣时代,史称“开元盛世”。

    (4)抗元英雄岳飞曾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找出下面各题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1)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巨著

    (2)根据唐朝玄奘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西游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文献

    (3)明朝著名的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

    (4)《水浒传》是元末明初的一部长篇小说,作者是徐渭

    (5)《窦娥冤》是元曲中的代表作品,其作者是郑光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中国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断绝的文明,这与其长期延续的制度与文化相关,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题目。

    材料一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唐)白居易

    材料二

    统治时间

    榜数

    取士总数

    年均取士

    290年

    266

    6603

    23

    320年

    130

    110000余

    344

    98年

    16

    1139

    12

    材料三  世祖皇帝(元世祖)……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纠者曰“御史台”(地方)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引自《元文类》卷四十

    请回答:

    (1)材料一与材料二反映了哪一项制度?请写出该制度在唐朝时的发展史实一例。

    (2)根据材料二,说一说这一制度在哪一时期最为兴盛?在这一朝代兴盛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元世祖分别在中央和地方设立什么机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道亮丽风景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宋时,南方农业发展超过北方,究其原因,南方战乱少,人口南迁,自然条件优越,农作物品种的改进等。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材料二  两宋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材料三  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就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瓦子中国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许多穷苦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踢球的,等等,令人眼花缭乱。……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所引谚语,说明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两宋政府设置什么机构对海外贸易进行管理?据材料分析海外贸易兴盛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市民生活的特点和原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宋元时期,科学技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处于当时世界文明的高峰,不但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而且对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几乎在所有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领域都留下了新的记录。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为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发展的高峰时期……那时经济发展,城市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两大因素的结合,使宋元文化突飞猛进,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艺术家,反映了那个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说的三项发明分别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三项发明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宋元科技发展的原因。(至少两点)

    (3)结合上述材料,请为当代中国科技的发展提出自己的一点建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