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单选题 7 题,工业流程 1 题,实验题 1 题,综合题 1 题,推断题 2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8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7 题
  1. 下列有关NaClO和NaCl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H+、NH4+、SO42-、Br-可以大量共存

    B.该溶液中,Ag+、K+、NO3-、CH3CHO可以大量共存

    C.向该溶液中滴入少量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 Cl-+2Fe3++H2O

    D.向该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每产生1molCl2,转移电子约为6.02×1023个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根据所给的信息和标志,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

    C

    D

    《神农本草经》记载,麻黄能“止咳逆上气”

    碳酸氢钠药片

    古代中国人已用麻黄治疗咳嗽

    该药是抗酸药,服用时喝些醋能提高药效

    看到有该标志的丢弃物,应远离并报警

    贴有该标志的物品是可回收物

    A.A B.B C.C D.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步骤

    现象

    Fe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

    Fe表面产生少量红棕色

    气泡后,迅速停止

    Fe、Cu接触后,其表面

    均产生红棕色气泡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Ⅰ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

    B.Ⅱ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

    C.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

    D.针对Ⅲ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持续被氧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式为C2H6O的有机化合物性质相同

    B. 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碳按a、b两种途径完全转化,途径a比途径b放出更多热能途径a:,途径b:

    C.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等于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

    D. 通过化学变化可以直接将水转变为汽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能将H2O和CO2转化为O2和燃料(C3H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电能

    B. 该装置工作时,H+从b极区向a极区迁移

    C. 每生成1 mol O2,有44 gCO2被还原

    D. a电极的反应为:3CO2+ 16H+-18e-= C3H8O+4H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不同浓度(c)、温度(T)条件下,蔗糖水解的瞬时速率(v)如下表。下列不正确的是

    (T/K)/(v/mol·L-1·min-1) /( c/mol·L-1)

    0.600

    0.500

    0.400

    0.300

    318.2

    3.60

    3.00

    2.40

    1.80

    328.2

    9.00

    7.50

    a

    4.50

    b

    2.16

    1.80

    1.44

    1.08

    A. a=6.00

    B. 同时改变反应温度和蔗糖的浓度,v可能不变

    C. b<318.2

    D. 不同温度时,蔗糖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相同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己烷雌酚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化合物X可发生消去反应

    B.在一定条件,化合物Y可与HCHO发生缩聚反应

    C.用FeCl3溶液不可鉴别化合物X和Y

    D.化合物Y中不含有手性碳原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工业流程 共 1 题
  1. 工业上利用氨氧化获得的高浓度NOx气体(含NO、NO2)制备NaNO2、NaNO3,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Na2CO3+NO+NO2=2NaNO2+CO2

    (1)中和液所含溶质除NaNO2及少量Na2CO3外,还有__________(填化学式)。

    (2)中和液进行蒸发Ⅰ操作时,应控制水的蒸发量,避免浓度过大,目的是_______。蒸发Ⅰ产生的蒸气中含有少量的NaNO2等有毒物质,不能直接排放,将其冷凝后用于流程中的_______(填操作名称)最合理。

    (3)母液Ⅰ进行转化时加入稀HNO3的目的是_______。母液Ⅱ需回收利用,下列处理方法合理的是________。

    a.转入中和液     b.转入结晶Ⅰ操作 

    c.转入转化液     d.转入结晶Ⅱ操作

    (4)若将NaNO2、NaNO3两种产品的物质的量之比设为2:1,则生产1.38吨NaNO2时,Na2CO3的理论用量为______吨(假定Na2CO3恰好完全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氯碱工业以电解精制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氯气、氢气、烧碱和氯的含氧酸盐等系列化工产品。下图是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食盐水的示意图,图中的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离子交换膜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精制饱和食盐水从图中________位置补充,氢氧化钠溶液从图中________位置流出。(选填“a”、“b”、“c”或“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丁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催化脱氢制备。回答下列问题:

    (1)正丁烷(C4H10)脱氢制1-丁烯(C4H8)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C4H10(g)= C4H8(g)+H2(g)   ΔH1

    已知:②C4H10(g)+O2(g)= C4H8(g)+H2O(g)  ΔH2=-119 kJ·mol-1

    ③H2(g)+ O2(g)= H2O(g)  ΔH3=-242 kJ·mol-1

    反应①的ΔH1为________ kJ·mol-1。图(a)是反应①平衡转化率与反应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图,x_____________0.1(填“大于”或“小于”);欲使丁烯的平衡产率提高,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填标号)。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增大压强         D.降低压强

    (2)丁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氢气的作用是活化催化剂),出口气中含有丁烯、丁烷、氢气等。图(b)为丁烯产率与进料气中n(氢气)/n(丁烷)的关系。图中曲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图(c)为反应产率和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副产物主要是高温裂解生成的短碳链烃类化合物。丁烯产率在590 ℃之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590℃之后,丁烯产率快速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2 题
  1. X、Z、Q、R、T、U分别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和R属同族元素;Z和U位于第VIIA族;X和Z可形成化合物XZ4;Q基态原子的s轨道和p轨道的电子总数相等;T的一种单质在空气中能够自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R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TU3的立体构型是______。

    (3)X所在周期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填化学式);Z和U的氢化物中沸点较高的是_____(填化学式);Q、R、U的单质形成的晶体,熔点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填化学式)。

    (4)CuSO4溶液能用作T4中毒的解毒剂,反应可生成T的最高价含氧酸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局部麻醉药普鲁卡因E(结构简式为)的三条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试剂和条件已省略):

    完成下列填空:

    (1).比A多一个碳原子,且一溴代物只有3种的A的同系物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反应①______;③______

    (3).设计反应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4).B的结构简式为_____;C的名称是____。

    (5).写出一种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

    ①芳香族化合物   ②能发生水解反应   ③有3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

    1 mol该物质与NaOH溶液共热最多消耗_____mol NaOH。

    (6).普鲁卡因的三条合成路线中,第一条合成路线与第二条、第三条相比不太理想,理由是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