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单选题 23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18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 题
  1. 假如有一名秦朝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整理大臣奏章外,还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位高官应是

    A. 太尉

    B. 廷尉

    C. 丞相

    D. 御史大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3 题
  1. 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 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 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 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 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它的主要影响是(  )

    A. 扰乱地方社会秩序

    B. 控制清政府的财政

    C. 压制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D. 限制中国商品出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王权得到空前强化

    B. 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的象征

    C. 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

    D. 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华宣战。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B. 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C. 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D. 议会主权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麦迪逊说这番话的意图是( )

    A. 美国不需要建立统一的政府

    B. 政府权力不能受任何力量的控制

    C. 美国应建立开明的君主制国家

    D. 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度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是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

    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对科举制度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是片面的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关于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它是在平民反对贵族长期斗争中取得的   B. 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C. 它标志着罗马法律体系的最终完成   D. 它对于平民的最大好处就是量刑有法可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题文)下列关于军机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清朝雍正帝时开始设置,由亲信组成

    ②提高清王朝的行政效率

    ③军国大事完全由军机处裁决

    ④军机处的建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关于太平天国的事件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A.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 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C. 严惩外国侵略者

    D. 反对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公元前431年,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爆发战争。根据当时雅典的政治体制,做出应战决定的是

    A. 公民大会 B. 五百人议事会 C. 元老院 D. 民众法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恩格斯在论及清朝同外国列强之间的一场战争时说:“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恩格斯所说的“这次战争”是指(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觐见周王。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在会议的闭会时期,如果每院(议会参众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

    A. 总统控制议会   B. 总统权力大,议会权力小

    C. 总统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   D. 行政权高于立法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唐朝元和十三年,皇甫鎛为了谄媚皇帝,上书请求减少官员的俸禄以节约朝廷开支。皇帝下诏书批准后却被给事中崔祐驳回,事情无果而终。根据材料来看崔祐是下列哪一机构的官员

    A. 中书省

    B. 门下省

    C. 尚书省

    D. 户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柏拉图认为,雅典民主政治“实际上是建立在事实上的不平等基础上的”。得出这种结论的理由包括

    ①只有男性公民享受政治权利

    ②妇女无政治权利

    ③奴隶和外邦人无政治权利

    ④工商业活动者享有公民权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材料反映了罗马法

    A. 注重按律判决   B. 维护贵族利益   C. 主张轻罪重罚   D. 主张不告不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与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相比,其特点是

    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②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③国王“统而不治”  ④宰相只对皇帝负责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839年林则徐给当时的英国女王信中写道:“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明宣定例。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禀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由此可见,清政府(  )

    A. 国力强大以世界霸主身份自居

    B. 放弃了闭关锁国实行对外开放

    C. 区别对待鸦片走私与正当贸易

    D. 依法剥夺了洋商在华的贸易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某事件被称作以反满的汉民族主义为主要号召的“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该事件是(  )

    A. 洋务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戊戌变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近代俄国陆军中将苏罗捷科夫曾说:“中国现在已经表明,它能够为种族斗争提供多么巨大的兵力、金钱和精力,所缺乏的只是组织和组织者,过早爆发的义和团没有给暴力在上述方面以成熟的时间。”他意在强调(  )

    A. 清政府的腐败导致中国抵抗斗争失败   B. 中国缺乏组织反侵略斗争的物质基础

    C. 中国缺乏有效的组织削弱了应有的抵抗力量   D. 义和团运动彻底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曾经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后者产生的历史根源是

    A. 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   B.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C. 没有形成一部真正民主的宪法   D. 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甲午中日战争之前,李鸿章认为:“两国交涉全论理之曲直、非恃强所能了事。日虽竭力预备战守、我不先与开仗、彼谅不动手。谁先开仗谁先理诎、此万国公例。”这表明(  )

    A. 甲午战争的爆发按当时的国际法中国有一定责任

    B. 李鸿章对中日两国矛盾解决寄希望于国际势力

    C. 清政府对解决国际争端方式有较为清醒的认识

    D. 清政府对日本侵略中国的预谋已经有所察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奉旨回籍帮办团练的焦佑瀛、张之万等人在奏折中写道:“抚议一起,人心懈怠,不但兵无斗志,亦复民无固心。”这一材料从侧面表明(  )

    A. 清政府极力提高军队战斗力

    B. 政府态度会影响战争结果

    C. 军队战斗力低下

    D. 人民没有斗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三省各有哪些职能?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什么政体?体现了怎样的原则?

    (3)材料一、二反映的两种政体有什么本质区别?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民主与法制的演进,是人类政治文明史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   第3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5表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第8表 毁伤他人肢体而不能和解的,他人亦得以同态复仇而“毁伤其肢体”。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9表  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1)《十二铜表法》在罗马历史上有何地位?它的出现在当时有何进步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指雅典)和古罗马辉煌成就“产生差别”的原因。

    材料三  “下列种种才叫做自由权利;在你睡觉时,你能获得保证,第二天醒来时,你的财产和昨天一样,没有丝毫变动……这些权利普及于一切居住在英国的人。”

    “为什么别的国家不采取这些法律(指英国法律)呢?这样是否等于问为什么椰子在印度能成熟,在罗马就不会。你可以回答: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成熟的;……”

    ——《关于英国民主进程的问题》

    请回答:

    (3)结合英国民主进程史实,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在英国,这些椰子不是从来就能成熟的”这句话的理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近代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 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中英《南京条约》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中日《马关条约》

    材料三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即弹压惩办。

    (1)比较材料一、二所反映条约内容的异同。

    (2)材料三为近代中国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内容,该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开始进入争夺侵华权益的新阶段。请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写出条约内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