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句子默写 1 题,选择题 3 题,基础知识综合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对比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名著阅读 1 题,作文题 1 题
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古诗文默写

    (1)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2)天时不如地利,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三章》)

    (3)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4)_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5)__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6)_____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7)兴尽晚回舟,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8)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9)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写出了自然美景与诗人的闲适心境相映衬,达到物我合一境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差(chāi)使   躁热(zào)    俨然(yǎn)    锐不可当(dāng)

    B.滞(zhì)留    蹒(pán)跚    遏(è)制     坦荡如砥(dī)

    C.寒噤(jìn)    惊骇(hài)     提防(tí)     长途拔涉(bá)

    D.教诲(huì)    轩榭(xiè)     畸形(jī)     杳无消息(yǎ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精彩的故事很多,有的刚开头,有的将要收尾,情节都抑扬顿挫,引人入胜。

    B.有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规划不合理,导致楼房太多、太拥挤,真是摩肩接踵。

    C.看见上级检查人员到了,老李诚惶诚恐地迎上去,颔首低眉地打着招呼。

    D.面对敌人设下的骗局,我方侦查员无动于衷,与敌人展开巧妙的周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面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北宋汴梁商业繁盛,除贵族聚集外,还住有大量的商人、手工业者和市民,城市的文化生活也十分活跃。

    ②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北宋风俗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

    ③北宋时期,商业手工业迅速发展,城市布局打破了坊与市的严格界限,出现空前的繁荣局面。

    ④由此,绘画的题材范围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从唐代以描绘重大历史事件和贵族生活为主,扩展到描绘城乡市井平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A.③④②① B.③①④② C.①③④② D.①④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基础知识综合 共 1 题
  1. 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只填序号)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1)从句子成分看,“走”是__________。(A.主语 B.谓语 C.宾语 D.定语 E.状语 F.补语)

    (2)从句子语气看,这个句子是_________。(A.陈述句B.疑问句C.祈使句D.感叹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从弟(其二)

    刘 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下面对此诗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亭亭”“瑟瑟”形象地写出了“山上松”和“谷中风”相互扶持的情态。

    B.以“风盛”衬托“松劲”,连用两个“一何”,对松柏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C.全诗塑造了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本性高洁、雄健挺拔的松柏形象。

    D.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主要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语言质朴而又情深意长。

    2.诗人以此诗赠其堂弟,有什么用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对比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三章》)

    (乙)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见识。为天下计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③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祇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④。

    (选自曾国藩《诫子书》)

    (注)①溺:困境;②辜:罪过;③见:被; ④歆:喜爱。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人恒过      (2)以勤劳自励     (3)勤则有材而见用

    2.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为天下计/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

    B.为天下计/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

    C.为天下/计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

    D.为天下/计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逸则无劳而见弃。

    4.当今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我国面临巨大的内外压力。根据两文的主要观点说说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些压力?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那一束光

    李朝德

    ①挂了电话,我立刻就后悔了。

    ②车窗外,远山只剩下黛色的模糊轮廓。火车还要一个多小时才经过村里,那时天早就黑了。火车在夜色中呼啸前行,我一路忐忑。

    ③我从昆明乘火车去宣威参加会议,列车要穿过家乡所在的村庄。近乡情更怯,兴奋激动转眼间又因远离而失落,那种感觉难以描述。我打电话把这事告诉了母亲,母亲很高兴,但我不无遗憾地说:“可惜村里没有站,不然可以回家看看。”母亲说:“你忙你的,我身体好好的,不用管。”说完,电话里一阵沉默。但此时的沉默却让我内心紧缩,因为,父亲过世后,母亲常说,时间过得慢,太阳总不落山,天黑后,天又总也不亮。

    ④近些年,我隔三差五总要打个电话问问,就为听听母亲的声音。不是假期或者有特殊事情,我很少回家。如果没理由就跑回家去,每一次母亲都会责怪我。母亲总是说:“我身体好好的,你不用挂念,打个电话就行了,那么远,跑来跑去浪费车费!”我理解母亲的意思,儿子好不容易在城里立足,她希望我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都不要有半点闪失,因此,她不愿意耽搁儿子的时间。在母亲眼里,总是把孩子看得重于泰山,却把自己看得轻于鸿毛。

    ⑤车过村庄,母子相距几百米却不能相见,对我来说终究是一个大大的遗憾。于是,我打破沉默说:“妈,要不火车快到的时候,我打电话给你,你去村里的铁路口等我,我在7号车厢的门口,会向你招手,你就可以看见我,我也可以看见你了。”这个突然的提议,连我自己也觉得有点意外,夜色中叫母亲在路口等着见我,这算是怎么一回事?但是母亲很高兴,马上答应了下来。

    ⑥我们都知道那个叫小米田的路口。近年火车多次提速,铁路沿线早在10多年前就全线封闭了。小米田路口虽然还在,但已被栅栏隔断。火车通过那个道口就是一闪而过,我与母亲相互间能看见吗?

    ⑦火车一过沾益县城,我就给母亲打电话让她去道口等着。沾益县城离老家松林村不到二十公里,估计不到十分钟我就可以看见母亲。一明一暗,车里车外仿佛两个世界。我把脸贴在7号车门的玻璃上,努力寻找熟悉的山川轮廓。窗外模糊一片,夜色包裹着车厢,总不见熟悉的村庄。正纳闷间,远远看见灯箱中的“施家屯收费站”白色大字突然出现。我心里一阵酸楚,“施家屯”已是隔壁村庄,火车刚在1分钟前驶过松林村,我竟然没有看见我熟悉的家乡与站在路口的母亲。

    ⑧我打电话颓然告诉母亲:“妈,天太黑了,还没等我看见你,火车就已经到了施家屯。”母亲也说:“刚才有趟火车经过,太快了,没有看见你,我想你应该就在车上。”年迈的母亲在黑夜的冷风中站着,我在明亮、温暖的车厢里坐着。本想让她看见我,我也见见她,却害得她在路边白白等待和空欢喜一场。

    ⑨我不甘心,对母亲说:“妈,要不明晚我返回时,在最近的曲靖站下?站上有到村里的汽车,半个小时就到家了,住一晚再回昆明。”电话里,母亲慌忙阻止,语气固执而又坚定,仿佛我如果这样做,都是因为她引起的。我没有办法,告诉母亲,那明晚还是在那个路口,到时候我会站在最后一个车厢的车门旁招手,我们一定可以看见对方。

    ⑩翌日返程,我早早地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车门旁。伏在玻璃上我把眼睛使劲睁大,可还是很难看清车窗外的景物。突然,我又看见了“施家屯”这几个字。车内外温差大,窗户上起了一层薄薄的雾,我慌忙用手掌擦拭玻璃,在微弱的光线下仔细搜寻外面的一景一物。我终于能看见车灯照出几米远模糊的路面轮廓,还看见了如萤火样的村庄里的昏黄灯光。

    ⑪就在一个路口,我突然看见有束电筒光照着火车!我刚要摇手呼喊,火车却又过了!

    ⑫我忙掏出电话,颤抖着告诉母亲:妈,我看见你在路口了。母亲在电话里说:我也看见你了。两句话说完,车外再没有了村庄,母亲越来越远了。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叙述了身处两地的母子俩珍惜难得的机会,相约以特殊方式见面的感人故事。

    B.父亲死后,母亲成了留守老人,孤单寂寞,但又不让城里工作的“我”经常回家看望。

    C.本文语言平实,饱含母子间互相牵挂、关心体贴的深厚情感,看似平淡,其实极具表现力。

    D.本文和《背影》有异曲同工之妙,都选取生活重大事件,从独特的角度表现亲情。

    2.阅读全文,梳理情节,完成填空。

    情  节

    “我”的心情

    “我”乘火车将路过家乡

    ①______②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后悔、忐忑

    “我”和母亲都没有见到对方

    失落、不甘心

    “我”返程时看到母亲发出的那束电筒光

    ④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

    (1)这个突然的提议,我自己也觉得有点意外,夜色中叫母亲在路口等着见我,这算是怎么一回事?(赏析加点词)

    (2)年迈的母亲在黑夜的冷风中站着,我在明亮、温暖的车厢里坐着。(赏析句子)

    4.文章结尾,母子俩都说看见对方了,真的看见了吗?为什么要这样写?请简要分析。

    5.标题“那一束光”有什么寓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如今,近视的人越来越多。你知道戴框架眼镜的人有多惨吗?夏天,汗水不时从镜片往下滑落;冬天,从外面进入屋内,镜片马上蒙上一层雾气,瞬间“失明”。镜框眼镜戴久了鼻子还会有两道红印,有损形象。所以,现在更多的人都选择隐形眼镜。

    ②隐形眼镜,也称为角膜接触镜,通过戴在眼球角膜上,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根据材质不同,大致分为硬性和软性两种。软性隐形眼镜柔软,透氧性、顺应性好,无异物感,但易吸附蛋白沉淀,使用寿命短,需要经常更换。硬性隐形眼镜透氧性更好,湿润性高,且有良好的抗蛋白沉淀性,但舒适度不高且价格贵,配置麻烦,目前已经渐渐淡出主流市场,所以我们一般佩戴的都是软性隐形眼镜。通常情况下,隐形眼镜透氧系数越高越好。人的眼角膜为了维持透明度,是没有血管直接供氧的,要通过空气吸收氧气。戴上隐形眼镜,就像在眼睛上盖了一层保鲜膜,隔断了角膜和空气的接触。佩戴隐形眼镜时间过长,角膜就会缺氧,轻则引起视力下降、感染几率增加、眼球发红等问题,重则出现角膜溃疡等可能导致失明的问题。对于一些眼部急慢性炎症(比如急性角膜炎、角膜溃疡、慢性角膜炎、慢性葡萄膜炎、干眼症等)患者,都不适合佩戴隐形眼镜。生活、工作环境差,如常在烟雾、粉尘、火光等工作环境下的人群也不适宜佩戴隐形眼镜。隐形眼镜对中小学生也不适宜。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眼球视轴尚未定型,如果过早地、或较长时间地佩戴隐形眼镜,很容易产生角膜缺氧和生理代谢障碍等副作用。如果镜片的曲径与角膜不相适应,还会造成角膜磨损,严重者会导致角膜溃疡或穿孔。隐形眼镜主要适合一些有特殊职业需求的人群,如运动员、摄影师、厨师、司机、医生、演员等。

    ③如今隐形眼镜家族中又多了一个新成员——可变焦隐形眼镜。

    ④可变焦隐形眼镜通过眼球运动控制焦距,可以在眨眼或者移动眼球时产生变焦效果。连续眨眼两次会令隐形眼镜“镜片”变厚,起到拉近镜头的作用,将视野物体放大32%,如果再次连续眨眼两次,就会使“镜片”变薄,焦点重新恢复正常。在某些特殊场合,对于某些特殊人群,这款眼镜就可以发挥很大作用了。比如,老年人和视力较差的人群佩戴,可以增加清晰度;警察佩戴可以更细致地侦查线索,更敏锐地追击逃犯。

    ⑤科幻大片里面主角们动动眼睛,对面的一切都给你分析得明明白白的。没想到这样的场景有一天也能够在现实中看到,科技发展的速度是迅猛的,不知道还有哪些令人惊奇的发明呢!

    (摘编自《学习强国》)

    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隐形眼镜凸显出框架眼镜所不具备的许多优点,因此在当今备受人们青睐。

    B.硬性隐形眼镜虽透氧性好,但舒适度不高而且配置麻烦,已淡出主流市场。

    C.人的眼角膜没有血管直接供氧,要通过空气吸收氧气,是为了维持透明度。

    D.可变焦隐形眼镜很神奇,连续眨眼两次会使眼镜变厚,起到拉近镜头作用。

    2.划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3.你的妈妈想买隐形眼镜。请你结合本文内容,给她提一些合理的建议。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北京晚报4月28日讯  今晚,2019年北京世园会将在延庆长城脚下正式拉开帷幕。从明天开始,来自全球5大洲的86个国家和24个国际组织,以及中国31个省市区和港澳台地区的花卉园艺精品将同台亮相,公众可在展会期内游览世园风光,参与世园活动。

    (材料二)

    世园会像一本以“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为主题的植物全书,不仅有来自大江南北的奇花异草,还有漂洋过海而来的异国花卉。在这里,你可以观赏秦岭山麓的迎客松,可以见到雪域高原的绿绒蒿……这里有阿塞拜疆人钟爱的石榴树,有西班牙特内里费岛上独有的野蓝蓟……

    世园会累计举办各类主题文化活动3200多场次。中外特色歌舞、戏曲、杂技、非遗展示等表演及展示令人目不暇接,让游客充分体会“世界风情”和“中国韵味”。

    2012年,国务院批准北京市代表中国政府申办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数以万计的中国匠人不舍昼夜,精心打造一场“科技世园”。比如花车巡游项目,十辆花车二百多万株的鲜花,如何让它们在同一时间鲜艳地绽放,就使用了中国有1200年历史的唐花、控花工艺以及绿雕扦插技术;花车还使用了无人驾驶技术、磁悬浮技术以及智能机器人技术等等。

    (材料三)              

    世界园艺博览会类别

    相关要求

    类别

    展会期限

    参展国数量

    提交申请——开幕之日(年)

    A1类

    3至6个月

    不少于10个

    6—12年

    A2类

    8至20天

    不少于6个

    4年

    B1类

    3至6个月

    国外参展单位不少于参展单位总数的3%

    3—7年

    B2类

    8至20天

    2年

    (材料四)

    10月9日晚北京世园会顺利闭幕。《北京商报》指出中国馆将在世园会结束后转型为国家级生态文明博物馆,世园会园区将转型为区域性大型生态公园。环球网发表文章进行了详细介绍:“据了解,闭幕后北京世园会将打造成为集低碳、节能、环保为一体的生态文明示范基地,围绕园艺主题,立足园区丰富的景观资源、便利的服务设施,着力将园区打造成为宜业、宜游、宜学的园艺功能区,成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

    1.下列对有关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是一则新闻,可用“2019年北京世园会今晚开幕”这句话做标题。

    B.花车巡游项目在世园会上引人注目,它是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有机结合的成果。

    C.世界园艺博览会按展会期限、参展项目、参展数量等要求可分为A1、A2等类别。

    D.北京世园会闭幕后的转型,体现了世园会的“绿色”追求,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

    2.“2019年北京世园会”属于什么类别的世界园艺博览会?请简要分析。

    3.假如你是“2019年北京世园会”的志愿者,请从三个角度引导游客观赏世园会。

    4.北京景山学校八(2)班学生准备去参观世园会,想邀请世园会管理处的张老师为他们解说。同学拟写了邀请函,请你对该邀请函两处表达不得体的地方进行修改。

    邀请函

    尊敬的张老师:

    您好!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生态园艺”,我班定于本周六上午8:00前往北京世园会植物馆参观,诚挚聘请您为我们讲解,期待您的光临。

    此致

    敬礼!

    北京景山学校八(2)班班委会

    2019年9月5日

    (1)将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2)将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对于西安演出的这场惊险好戏的动机或政治背景,我们怎么说都行,但是有一点必须承认,它所选择的时机和执行的经过,可谓高明之极。它比蒋介石在南京或上海发动的政变,或者共产党占据广州的情况,其流血和笨拙程度都不知要低多少。起事计划事先一点也没有泄露给敌方。到十二月十二日早晨六点钟,整个事件就已经结束了。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1)选文中所说的“西安演出的这场惊险好戏”指的是什么事件?是谁发动的?

    (2)联系原著,简述发动这一事件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家是每个人成长的港湾,是幸福的源泉。每个人居住的家都有各自的布局和特色。请你以《我的家》为题写一篇说明文来介绍自己居住的家。

    要求:(1)不要写成记叙文或其他文体;(2)注意说明顺序,突出住所特征;(3)恰当运用各种说明方法,也可适当运用文学手法,增强说明效果;(4)不少于500字;(5)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