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1 题,其中:
单选题 25 题,实验题 4 题,推断题 2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18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5 题
  1. 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用稀HNO3溶解FeS固体:FeS+2H+===Fe2++H2S↑

    B. 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SO2+H2O+Ca2++2ClO-===CaSO3↓+2HClO

    C. 在稀氨水中通入过量CO2:NH3·H2O+CO2===NH4++HCO3-

    D. 氢氧化钙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稀硫酸混合:Ca2++OH-+H++SO42-===CaSO4↓+H2O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关于物质的类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盐水、糖水、冰水都属于混合物

    B.烧碱、火碱、消石灰都属于碱

    C.KHSO4、HCl、HNO3在水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都属于酸

    D.溶液、胶体、浊液都属于稳定的分散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项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而后静置分液

    B. 进行萃取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 萃取分液前需对分液漏斗检漏

    D. 为保证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出,需将上面的塞子拿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用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来表示的是(     )

    A.BaCl2+Na2SO4=BaSO4↓+2NaCl B.Ba(OH)2+H2SO4=BaSO4↓+2H2O

    C.BaCl2+H2SO4=BaSO4↓+2HCl D.Ba(NO3)2+H2SO4=BaSO4↓+2HNO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多数合金与组成成分相比较,合金的

    A.性能差 B.密度大

    C.熔点高,硬度小 D.熔点低,硬度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各组反应中,硝酸既表现了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的是

    A.C+HNO3 B.H2S+HNO3 C.Fe(OH)3+HNO3 D.Cu+HNO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铝、氧化铝、氢氧化铝和可溶性铝盐溶液分别与过量的强碱溶液反应,其生成物有一定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有水生成 B.都有氢气生成 C.都有偏铝酸盐生成 D.都有铝盐生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物质:①氯水  ②氯化氢气体  ③盐酸  ④融熔氯化钠  ⑤氯酸钾溶液  ⑥四氯化碳,其中不含氯离子的是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一瓶是饱和氯化钠溶液,一瓶是蒸馏水。为了把它们区分开,同学们提出了以下方法:①蒸发、②测密度、③测导电性、④测pH、⑤加入氯化钠、⑥加入食醋。你认为可行的是(   )

    A. ①②③⑤ B. ①③④⑤ C. ②③④⑥ D. ②③⑤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同温同压下,相同物质的量的铝、铁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时,放出氢气的体积比是(  )

    A.1∶1 B.3∶1 C.3∶2 D.2∶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的是(   )

    A.BaCl2→BaSO4 B.CuO→Cu(OH)2

    C.NaOH→Na2CO3 D.MgSO4→Mg(OH)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的混合气体5g,在时和足量的氧气混合,用电火花充分引燃,在相同状况下再将反应后所得混合气体通入到足量的中,测得固体增重的质量为,则原混合气体中的质量分数为(  )

    A.25% B.75% C.88% D.3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MnO2和浓HCl及如图装置制备Cl2。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

    A.A中可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

    B.A中缺少加热装置

    C.B中盛放的NaOH溶液可以净化Cl2

    D.D中的导管口若连接倒置漏斗可防止倒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澄清石灰水与过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HCO3-+Ca2++OH﹣=CaCO3↓+H2O

    B.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H++SO42-+Ba2++OH﹣=BaSO4↓+2H2O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2+2OH﹣+CO2=CO32-+H2O

    D.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过量硫酸:2H++SO42-+Ba2++2OH﹣=BaSO4↓+2H2O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标准状况下,700 L氨气溶于1 L水得到密度为0.9 g·cm-3的饱和氨水,则该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

    A.16.4 mol·L-1 B.17.4 mol·L-1 C.18.4 mol·L-1 D.19.4 mol·L-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在10﹣9m~l0﹣7m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操纵的纳米超分子技术往往能实现意想不到的变化。纳米铜颗粒一遇到空气就会剧烈燃烧,甚至发生爆炸。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纳米铜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纳米铜颗粒比普通铜更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C.纳米铜与普通铜所含铜原子的种类不同

    D.纳米铜无需密封保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将ag某物质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再将气体生成物通入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固体增重为bg,若a<b,则该物质可能是(       )

    A. H2 B. CO C. 乙酸(CH3COOH) D. 甲烷(CH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明矾净水的作用是(    )

    A.除去水中氯离子 B.除去水中钙离子

    C.除去水中悬浮物 D.消毒杀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如图是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部分装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a通入CO2,然后b通入NH3,c中放碱石灰

    B. b通入NH3,然后a通入CO2,c中放碱石灰

    C. a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

    D. b通入CO2,然后a通入NH3,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用以下三种途径来制取相同质量的硝酸铜:①铜跟浓硝酸反应,②铜跟稀硝酸反应,③铜跟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再跟稀硝酸反应。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三种途径所消耗的铜的物质的量不相等

    B.三种途径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相等

    C.所消耗铜的物质的量:途径③>途径①>途径②

    D.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途径①>途径②>途径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如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水和苯(苯的密度为0.88g·cm-3,与水互不相溶,且不与钠反应)各50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为0.97g·cm-3)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

    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

    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不断上浮、下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SO42-、NO3-,则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A.Mg2+、NH4+、Cl- B.Mg2+、Ba2+、Br-

    C.Na+、Cl-、I- D.Al3+、HCO3-、C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将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分类顺序排列,其中正确的是(  )

    A.氧气、干冰、硫酸、烧碱 B.碘酒、冰、盐酸、烧碱

    C.氢气、二氧化硫、硝酸、纯碱 D.铜、硫酸钠、醋酸、石灰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列各物质的溶液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是(  )

    A.氯化铝 B.偏铝酸钠 C.硅酸钠 D.碳酸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在甲、乙两烧杯溶液中,共含有大量的Cu2+、K+、H+、NO3-、CO32-、OH-。已知两烧杯中各含三种离子,且甲烧杯的溶液呈蓝色,则乙烧杯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

    A.Cu2+ H+ NO3- B.K+ CO32- OH-

    C. CO32- OH- NO3- D.K+ H+ NO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4 题
  1. 某课外活动小组欲利用CuO与NH3反应,研究NH3的某种性质并测定其组成,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仪器b中可选择的试剂为______。

    (2)实验室中,利用装置A,还可制取的无色气体是______(填字母)。

    A.Cl2     B.O2     C.CO2     D.NO2

    (3)实验中观察到装置C中黑色CuO粉末变为红色固体,量气管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上述现象证明NH3具有______性,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E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______。

    (5)读取气体体积前,应对装置F进行的操作:______。

    (6)实验完毕,若测得干燥管D增重mg,装置F测得气体的体积为n 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用含m、n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为验证氧化性:Cl2>Fe3+>SO2,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A中的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经检验完毕)实验过程如图:

    Ⅰ.打开弹簧夹K1~K4,通入一段时间N2,再将T形导管插入B中,继续通入N2,然后关闭K1、K3、K4。

    Ⅱ.打开活塞a,滴加一定量的浓盐酸,给A加热。

    Ⅲ.当B中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夹紧弹簧夹K2。

    Ⅳ.打开活塞b,使约2 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检验其中的阳离子。

    Ⅴ.打开弹簧夹K3、活塞c,加入70%的硫酸,一段时间后夹紧弹簧夹K3。

    Ⅵ.更新试管D,重复过程Ⅳ,检验B溶液中的离子。

    (1)过程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棉花中浸润的溶液为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导致步骤Ⅲ中溶液变黄的离子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__(写试剂化学式)检验氧化产物,现象是____________。

    (5)能说明氧化性Fe3+>SO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他们的检测结果一定能够证明氧化性Cl2>Fe3+>SO2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工业上通常利用SiO2和碳反应来制取硅,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工业上还可以利用镁制取硅,反应为2Mg+SiO2=2MgO+Si,同时会发生副反应:2Mg + Si=Mg2Si。如图是进行Mg与SiO2反应的实验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O2和H2O(g)的存在对该实验有较大影响,实验中应通入气体X作为保护气,试管中的固体药品可选用________(填序号)。

    A.石灰石  B.锌粒  C.纯碱

    (2)实验开始时,必须先通一段时间X气体,再加热反应物,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当反应引发后,移走酒精灯,反应能继续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结束后,待冷却至常温时,往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可观察到闪亮的火星,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副产物Mg2Si遇盐酸迅速反应生成SiH4(硅烷)气体,然后SiH4自燃。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这两个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铝热反应是铝的一个重要性质,该性质用途十分广泛,不仅被用于焊接钢轨,而且还常被用于冶炼高熔点的金属如钒、铬、锰等。

        

    (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取磁性氧化铁按教材中的实验装置(如图甲)进行铝热反应,现象很壮观。指明使用镁条和氯酸钾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用图乙装置进行铝热反应。取反应后的“铁块”溶于盐酸,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未见血红色。为测定该实验所得 “铁块”中铁元素含量,设计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几种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

    Fe2+

    Fe3+

    Al3+

    Mg2+

    开始沉淀时的pH

    7.5

    2.8

    4.2

    9.6

    沉淀完全时的pH

    9.0

    4.0

    5

    11

    ① 试剂A应选择________,试剂B应选择_______。(填序号)

    A.稀盐酸  B.氧化铁  C.H2O2溶液  D.氨水 

    ② 写出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设计简单实验证明M的成分是Fe2O3而非Fe3O4。

    操作

    预期现象

    取少量M固体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观察。

    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呈黄色。

    继续向上述溶液中滴入_________________,振荡观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上述实验应灼烧至M质量不变,则能证明M质量不变的标志是____________。

    ⑤ 若最终红色粉未M的质量为12.0 g,则该“铁块”的纯度是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2 题
  1. A、B是两种有刺激气味的气体。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填空。

    (1)写出A~F各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

    (2)写出A、B跟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中A~H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B、H为气体,反应①是重要的工业反应,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反应中生成的水已略去)。

    请回答以下问题:

    (1)B是_____,D是_____,G是_____,H是_____(填化学式)。

    (2)工业上常利用反应①制取漂白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3)A中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4)F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

    (5)上述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填写序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