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单选题 15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1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5 题
  1.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鼓励生育政策;1982年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2013年11月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下图为“我国1949~2014年出生人口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有不少学者曾预言2013年以后会出现第四次婴儿潮,但并未出现,原因可能是(  )

    ①育龄妇女受教育程度提高 ②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 ③育龄妇女人数少 ④抚养成本太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若第四次婴儿潮在2016~2020年之间如期而至,其后几年内就业人数增加的职业是(  )

    A. 中学老师   B. 建筑设计师

    C. 外科医生   D. 家政护理人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调整与该国人口增长状况有密切关系。下表为世界部分国家法定退休年龄表。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国家

    现行标准(岁)

    调整退休年龄目标(岁)

    瑞士

    65

    64

    巴西

    60

    55

    英国

    65

    60

    67(2028年)

    意大利

    65

    60

    65(2018年)

    1.表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与其他三个国家不同的是(  )

    A. 瑞士   B. 巴西   C. 英国   D. 意大利

    2.英国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  )

    A. 养老金制度   B. 医疗卫生条件

    C. 婚姻生育观   D. 生产力发展水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甲、乙、丙、丁四国人口资料统计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四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目前甲国人口老龄化表现严重   B. 乙国最可能是发达国家

    C. 丙国就业压力大,劳动力廉价   D. 丁国人口快速由乡村向城市迁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读下面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由好到差的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   )

    A. Ⅰ、Ⅱ、Ⅲ   B. Ⅱ、Ⅰ、Ⅲ   C. Ⅲ、Ⅱ、Ⅰ   D. Ⅰ、Ⅲ、Ⅱ

    2.下列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四种理解错误的是(  )

    A. 环境人口容量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B. 消费水平的高低,对环境人口容量有较大影响

    C. 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量

    D. 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读“某地区四城市学校分布情况表”,表中“√”表示城市具有的学校。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中学

    专科院校

    一般本科院校

    重点大学

    1.从表格分析可知,城市等级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A. 甲乙丙丁 B. 乙甲丙丁 C. 乙丙甲丁 D. 丁乙甲丙

    2.据表格可推测

    A. 甲的服务范围包括乙的服务范围 B. 丁的服务范围包括丙的服务范围

    C. 在该地区内,类似甲的城市比乙多 D. 在该地区内,类似丙的城市比丁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根据图表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省区或地区

    人均GDP(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省外迁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辽宁

    11017

    50.21

    39.01

    0.19

    京津唐

    10087

    46.96

    42.31

    0.35

    山东

    9409

    49.69

    35.46

    0.10

    沪苏

    14413

    50.25

    41.27

    0.46

    浙江

    12906

    52.74

    36.26

    0.60

    福建

    11293

    43.65

    40.01

    0.40

    广东

    11180

    50.39

    39.26

    1.32

    1.对外省人口吸引力最弱的是

    A. 辽宁 B. 山东 C. 福建 D. 广东

    2.引起我国部分省区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A. 人口的分布差异 B.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C. 自然环境的差异 D. 消费水平的差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为缓解停车难问题,某城市采取“错峰停车”措施,鼓励各社会单位将停车车位夜间或双休日向周边社区市民开放。下图为“该城市某功能区不同时段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1.该功能区属于(   )

    A. 商业区 B. 行政区

    C. 工业区 D. 住宅区

    2.“错峰停车”主要利用了该功能区与相邻功能区(  )

    A. 人口密度的差异 B. 人口流动状况的差异

    C. 地租水平的差异 D. 汽车拥有数量的差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读“我国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城市用地扩展的主要方向是

    A. 向北   B. 向东   C. 向东北   D. 向西北

    2.该城市用地的变化

    ①反映交通的发展会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②是逆城市化的结果

    ③今后主要沿铁路扩展                  ④今后主要沿运河扩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京津冀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以及河北唐山、保定、廊坊等11个地级市和23个县级市,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近些年,京津冀地区的许多城市小区推广建设下沉式绿地。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京津冀地区

    A. 2013~2014年城市化速度最快 B. 2014年城镇化率接近75%

    C. 逆城市化现象大规模蔓延 D. 城市化水平较高,发展速度较快

    2.在城市化趋势下,京津冀地区

    A. 第一产业的产值不断下降 B. 就业结构重心向第二产业转移

    C. 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口比重不断下降 D. 第三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3.建设下沉式绿地的主要目的是

    A. 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B. 防治城市土壤盐碱化

    C. 维护城市生物多样性 D. 提高城市地表对雨水的涵蓄能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生态城市建设是促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下图表示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三条道路。K1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警戒线,K2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道路是(  )

    A. K2线 B. AC曲线

    C. AD曲线 D. AB曲线

    2.将北京建设成为生态城市的合理措施有(  )

    ①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②控制城市化进程 

    ③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④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 

    ⑤集中布置城市用地   ⑥分散城市职能

    A. ①③④⑥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⑤⑥ D. ①③④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图为“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 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B. 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 蒸发量增强 D. 地下水位上升

    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生活用水量增加 B. 植被覆盖率增加

    C. 城市热岛效应 D. 降水下渗量减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2017年12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今年“大雪”当天,太阳直射点(  )

    A. 位于①-②之间,并向②移动 B. 位于②-③之间,并向③移动

    C. 位于③-④之间,并向④移动 D. 位于④-⑤之间,并向⑤移动

    2.今年“大雪”至明年“元旦”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原(38°N)昼先变长后变短,夜先变短后变长

    B. 开罗(30°N)昼逐渐变长,夜逐渐变短,直至昼夜等长

    C. 海口(20°N)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小,达到一年最小值后逐渐变大

    D. 悉尼(34°S)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大,直至达到一年最大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图中阴影部分为陆地,箭头表示的洋流是

    A. 北半球暖流 B. 南半球暖流

    C. 北半球寒流 D. 南半球寒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读某同学为我国北方地区设计的一幢高效利用太阳能的房屋模型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绝热窗户设计成倾斜的主要目的是

    A. 节约建造成本   B. 雨季及时排水

    C. 充分利用太阳能   D. 利于空气流动

    2.冬季的白天,房间甲和乙之间的空气流动方向是

    A. 冷气流从通风口①进入乙,暖气流从通风口②进入甲

    B. 暖气流从通风口①进入乙,冷气流从通风口②进入甲

    C. 冷气流从通风口①进入甲,暖气流从通风口②进入乙

    D. 暖气流从通风口①进入甲,冷气流从通风口②进入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个箭头中能正确表示全球该纬度带近地面盛行风向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在大陆西岸,长年受该纬度带盛行风影响的气候类型是

    A.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下图是我国东南某地城乡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功能区是      

    (2)乙功能区是       ,其布局特点是                            

    (3)图中绿化带的主要功能?

    (4)在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哪地?为什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今后新建公共建筑在设计和施工时,有望强制要求产权单位在屋顶、墙体实施配套绿化工程,向“空中”要绿地。

    材料二  下图为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图中曲线表示气温的水平变化,直线短线表示空气的运动路径)

    (1)描述图中气温曲线的分布特点。  

    (2)结合图示资料,并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在图中线段上绘制箭头以表示气流方向。  

    (3)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屋顶绿化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睡城”也称为“卧城”,主要指的是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这些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由于缺乏成熟的如衣食住行、商业休闲、教育娱乐等区域功能城市配套,人口虽大量入住,但也仅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开车或乘车往市中心上班。燕郊隶属于河北省三河市,为我国众多“睡城”中的典型代表。每日跨省上班的京漂族们,在燕郊和北京之间的道路上,呈现出明显的“潮汐式”流动。下图为燕郊相对位置示意图。

    (1)分析燕郊成为“睡城”的原因。

    (2)简述京漂族的“潮汐式”流动对北京交通的影响。

    (3)指出为应对人口“潮汐式”流动燕郊应采取的措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