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一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 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 人口南迁土地荒芜

    C. 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 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人们常常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 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生。华佗,字元化,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神医”。他的医学创造有

    ①望闻问切四诊法   ②麻沸散   ③五禽戏   ④按摩疗法

    A. ①④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表信息反映的中国古代经典战役是(    )

    统帅

    周瑜——曹操

    兵力对比

    5万-20万(号称80万)

    结果

    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

    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关于黄巾起义的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时间:公元184年   领导人:张角    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作用:使东汉政权土崩瓦解

    A.时间 B.领导人 C.口号 D.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史料解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资治通鉴》记载:“(魏主)今欲断(禁止)诸北语(鲜卑语等),一从正音(汉语)。……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该史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项措施(  )

    A. 迁都洛阳 B. 改用汉姓 C. 该穿汉服 D. 学说汉语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诗句中咏怀的历史人物是(    )

    A.刘邦 B.王莽 C.曹操 D.司马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西汉“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该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统治者(    )

    A.下令“兵皆罢归家” B.取轻徭薄赋政策

    C.提倡勤俭治国 D.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博物志》记载:“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经归,故名安石榴。”由此可知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在于(    )

    A.使西域果蔬品种传入内地 B.使内地的先进技术传至西域

    C.汉与大月氏结成了军事联盟 D.打击了匈奴势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王莽篡权终结西汉政权后,作为汉室宗亲的刘秀能重新夺取天下,恢复刘氏汉朝的统治,不能不说是一场奇迹。他统治时期创造的奇迹在历史上被称为(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文武之治 D.昭宣中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东汉时期,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导致这一黑暗现象的原因是(    )

    A.王莽篡权 B.光武中兴 C.外成宦官专权 D.黄巾起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某校学生开展中国古代文明系列明信片设计活动,下图明信片设计稿的主题是

    A. 科学技术发达

    B. 医学领先世界

    C. 手工技艺精湛

    D. 绘画成就卓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晋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但是西晋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导致西普短而亡的根本原因是(    )

    A.统治阶级政治上昏庸腐朽 B.封王争权夺位

    C.统治者不重视发展生产,经济衰退 D.匈奴起兵,攻灭西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成语“乱七八糟”源于两个历史典故。“乱七”和西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有关而“八糟”和晋惠帝时的“八王之乱”有关。两次变乱的共同原因是(    )

    A.地方诸侯王势力强大 B.推恩令的实行

    C.君主的腐朽统治 D.民族矛盾激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画,宇文周,与高齐。”从这段《三字经》中不能提取的历史信思是(    )

    A.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统称“南朝” B.北魏后来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C.政权分立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 D.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南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南京是文化名称,历史上不少朝代定都于此。能说明这一结论的史实有(    )

    ①曹丕废掉汉献帝,在此地称帝②孙权在此称帝,吴国建立

    ③东晋以建康为都城,偏安东南④南朝宋齐梁陈四朝都定都建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对下侧两幅图片最精准的解读是(    )

    朝人汉陵图       汉人胡食图

    A.民族交融 B.胡人汉化 C.经济交流 D.民族团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该旅游地位于山西大同,导游介绍其第20窟的露天大佛(下图),高13.7米,佛像造型雄伟,面部丰满而柔和,两肩宽厚。该旅游景点是(    )

    A.西安兵马俑 B.洛阳白马寺 C.云冈石窟 D.龙门石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作品中,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北魏贾思勰就在《齐民要术》一书中提出农业生产要“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他这一观点主要强调了(    )

    A.听天由命,逆天无边 B.注重时令、因地制宜

    C.人定胜天,天顺人愿 D.勤劳致富、精耕细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图是我国曾经发行过一枚纪念古代科学家的邮票,其成就(    )

    A.改进造纸术 B.留有中国最早的农书

    C.推算圆周率成就突出 D.著有综合性地理学专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汉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一统时期,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刘邦打败项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汊。刘邦就是汉高祖…西汉后期,朝政腐败。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王碎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后,西汉宗宣刘秀在25年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国号魏。

    ——人教版部编初一历史教材

    (1)请结合材料一计算汉朝存在的时间:划分“西汉”“东汉”的依据是什么?

    材料二

    (2)给材料二中的示意图命名并写出材料二空白处应填的内容。

    材料三  汉代丝绸之路

    (3)结合地图,说说西域的大体范围及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

    材料四  两汉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为科技文化的发展创了条件,人们在许多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人教版部编初一历史教材

    (4)依据材料四说明两汉科技发展的原因。请写出两例该时期科技文化领域的“突出成就”。

    (5)综上所述,概括汉朝的总体特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从历史资料中提取历史信息,是我们研究和学习历史的重要法法。阅读下列和“纸”有关的图片资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考古学家在陕西县、甘南天水和敦煌等地发现的西汉时期的麻纸,上面还有文字和地图,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纸张。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提取关于“纸”的历史信息。

    (2)观察材料二中的造纸工艺流程,你对“造纸术”有哪些认识?

    材料二

    材料三  造纸术外传

    (3)结合材料三,说明我国发明造纸术的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有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示意图

    (1)写出示意图中①和②处政权(或王朝)的名字。

    材料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示意图

    (2)依据上图,指出该时期人口迁徙的特点:人口迁徙对南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材料三  知识结构图

    (3)写出图示中改革者的名称及改革对北方民族关系的影响。

    (4)综上所述,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特征(从政治、经济和民族关系三方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