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作文题 2 题,句子默写 1 题,选择题 7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现代文阅读 3 题,对比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作文题 共 2 题
  1. 作文。

    岁月静好,芬芳满园,八年级,正是一个承上启下,雷雨交加的夏季。日益繁重的学业,也许让我们烦恼沮丧,但也激发了我们的斗志,磨砺了意志,让我们更乐观、更坚强;日趋激烈的竞争,也许让我们备感压力,但师长的关爱,朋友的鼓励,让我们更懂得了珍惜,懂得了付出;学习之余,各项艺术活动或兴趣爱好,不仅调节了我们的身心,也让我们的青春岁月更丰富,更充实。加油吧,我的未来不是梦。

    请以“八年级,一个   的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补充完整题目,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写成记叙文;③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⑤不得抄袭套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一段诗歌,根据要求作文。

    你这疲惫的路人/云正低,风正冷/这个冬天来得迅雷不及掩耳/雨已冰封你的来路/雪正掩埋你的前途/我不能留你/注定了我只能是你路途中的一个过客/紧紧衣,紧紧帽/你还得行走在这个冬天的路上/路的尽头鲜花盛开。

    请以“路的尽头鲜花盛开”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3)___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4)___________________,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

    (5)王维《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奇特壮丽风光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用荒凉之境衬托寂寞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7)习近平总书记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这篇文章中回忆他的知青岁月,他说那段生活要过“四大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了《〈孟子〉三章》中的名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__________,___________,曾益其所不能。”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增广贤文》中也有“责人之心责己,________________”的句子,它告诉我们与人相处应将心比心,只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看问题,多考虑别人的想法,就会免去诸多误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7 题
  1. 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皑皑(ái)   农谚(yàn)   羁绊(jī)    挑拨离间(jiān)

    B.闸口(zhá)   旷野(kuàng)  怅惘(wǎng)  接踵而至(zhǒng)

    C.恐吓(hè)   蛮横(hèng)   寒噤(jìn)   暴风骤雨(jù)

    D.闭塞(sāi)   凋零(diāo)    隧道(suì)   草长莺飞(yīn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防止暴力恐怖案件不再发生,各地交通部门都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

    B. 临近期末,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

    C. 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 当蒲公英随风飘舞时,令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秋季校运会即将举行,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蠢蠢欲动,决心为班级争光。

    B.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鲜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

    C.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本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D.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夏满芒夏暑相连”点出了夏天的六个节气:立夏、小满、芒种,复至、小暑、大暑。

    B.他家对面二、三十米处有一个网吧,每次放假他都会跑去玩一玩,对此,他的父亲非常担忧。

    C.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D.不少人失去了对生活品质的判断力,一味去追逐名牌,用有名的香水、手机、服装……等来显示自己生活品质高人一等,这也正是现今名牌泛滥的主要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时船慢了,不久就到了,果然近不得台旁……“近”本来是形容词,这里作副词,意思是靠近。

    B.“接到迎检通知后,我校师生立即行动起来。”该句中加点的词语充当的成分依次是定语、状语、状语。

    C.“国家宝藏、维权事件、扫黑除恶、黑洞照片”这四个短语都是偏正结构。

    D.“绵延万里的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长城是结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描述毛泽东等共产党人的言谈举止,追溯他们的家庭环境和青少年时代,试图从其出身和成长经历中,找寻他们称为共产党人的原因。

    B.法布尔的《昆虫记》 除真实记录昆虫的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C.新闻的特点是内容真实,迅速及时,语言简明,可以有一定的艺术加工。

    D.《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的作者分别是陶弘景、吴均,两人都生活在南北朝时期,两文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都是描写山水的佳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语句的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后来的亲眼所见,又证实了这一点。

    ②这使我想起了王维的诗,既然初升的太阳是扁的,落日怕也不会是圆的吧!

    ③几年前,偶然东临大海,隔着面纱似的薄雾观看跃然而出的红日。

    ④碰巧,在一本书里找到了答案:落日是扁的,据观察是椭圆形的,短轴约比长轴短1/5。

    ⑤咦!刚升起的太阳竟略有一点扁的。

    A.③⑤②④① B.③④②①⑤ C.①⑤③②④ D.①④②③⑤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语文实践活动

    某班同学开展了一次“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以趣味性的语文知识竞赛为主。下面各道题,你一定能完成的。

    (1)孔子和孟子分别被后人尊称              。“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孔颜”。这副名联称赞的是:       

    (2)“喝孔府宴酒,做天下文章”这条广告语拟得好吗?请简要赏析。

    (3)据说孔子周游列国来到宋国时,遇到强盗抢劫,身边只剩下子路、颜回两人。中午时,三人又饥又渴。而囊中只有一文钱。他们来到一食店门前,见店牌上写着“馒头一文钱一个”。但孔子却向主人要了九个馒头、三碗汤。吃完走时,被主人拦住。孔子指了指店牌,店主一看,便无话可说了。原来,孔子已将店牌上的一个字添了一笔。如果他再添一笔,店主会更加吃亏。请问,孔子改动的是哪一个字?他还可以怎样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大自然的语言(节选)》竺可桢完成小题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2.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选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社戏》中的节选文字,完成小题。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①开船,在桥石上一②,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③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④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如果给这几段文字加上小标题,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看戏途中 B.渔火点点 C.月夜行船 D.水乡夜景

    2.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语言描写,表现了“我”的愿望得以实现时自由、欢快的心情。

    B.语言描写,表现了一个孩子纯真的精神世界。

    C.心理描写,表现了一个孩子复杂的精神状态。

    D.心理描写,表现了“我”的愿望得以实现时自由、欢快的心情。

    3.文中①②③④处应填动词恰当的一项是(    )

    A.点  磕  夹  飞 B.点  敲  混  飞

    C.磕  点  混  箭 D.点  敲  夹  箭

    4.节选文字第二自然段的描写角度依次是(    )

    A.味觉    视觉    听觉

    B.嗅觉    听觉    视觉

    C.嗅觉    视觉    听觉

    D.味觉    听觉    视觉

    5.这几段文字的语言特点是(    )

    A.冷峻犀利,富含人生哲理。

    B.清新自然,充满诗情画意。

    C.华美绚丽,摇曳多姿,生动形象。

    D.古朴典雅,委婉含蓄,表意丰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下面小题。

    转身

    ①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

    ②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经常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

    ③那一次我在北京火车站等车。在拥挤的人流里,我不小心踩了右边一个年轻人。我正准备道歉或接受责备,却看见转过来一张文雅谦和的脸,他说:“对不起,我挡着你了。”我竟然被感动了,只顾欣赏这张善良的、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张江南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把最诚挚的心情告诉她。当我忽然记起,正要张口表达,人潮猛然涌了过来,一转身,我已找不到他,只看见攒动的人头,闪动的各色衣服……

    ④还记得那年春天,我一人在秦岭深处行走,山路两旁开满野花:灯芯花、野草莓花、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四周的群山,一律被松树、柏树、桦树和茂密灌木覆盖。闻着花香,听着水声,看着山色,我恍然已走进古代,入了那“拈花微笑”的仙境。正在此时,迎面走来一位小女孩,她头上插了几朵野花,手里拿着一束菖蒲,好看的脸上满是羞涩,浑身洋溢着纯真的自然气息。但我不便过分地注意她,我怕她受到惊吓。于是我停下来,给她让路,然后静静地看她远去,欣赏着她的背影,却记不清她的眼睛和脸究竟是什么样子,匆匆一瞥里只得到“好看”的朦胧感觉。也许,或者是一定的,我这一生只有这一次和她相遇了,只有这一次,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十分的失落和惆怅。怎么办呢?我想多看她一眼,看仔细些。我想在记忆里逼真地收藏一个像野花一样纯真的秦岭女孩。这也许是她一生里最生动的瞬间,我记起了泰戈尔的诗句,“你不知道你是多么美丽,你像花一样盲目。”我情不自禁地转过身来,沿着小女孩走去的方向走着,走到山路转弯的地方,出现了一个三岔路口。我已经无法知道小女孩走进了哪一条路径,她肯定知道我注意到了她,那么,在岔路口,在她转身的时候,她是否知道,不远处,有一位陌生的叔叔,他眺望的眼睛?就那么一转身,她消失在命运的路径,也许就是我此生永远都不能踏上的路径……

    ⑤冬天,已经很冷了,西伯利亚寒流远道而来,遭遇袭击的当然是穷人,最可怜的是乞丐。乞丐不多,但不多的乞丐也常常有力地触动和唤醒我们冬眠的良心。在南大街路口,我看见一位衣衫褴褛的中年乞丐。我急忙赶回家,拿上我去年穿过的那件防寒服找他。可是来到南大街,已看不见他,于是我在东大街找他,又在北大街找他,都没有找到。最后我来到丁字路口,还是没有找到他,却遇到了一个老年乞丐,一转身,苦难交换了方向,交换 了背影,但苦难的身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于是我把防寒服披在这位贫苦老人的身上,希望他下降的体温能稍稍回升,希望降温的人性能稍稍回升。我由此想到,亚洲的穷人,非洲的穷人,全世界的穷人,想到徘徊在文明大街上的那些孤苦身影,一转身,他们到哪里去了?而文明,你能否追上去,轻轻拉起那褴褛的衣襟,或者握着那空空的手,仔细看看他们的眼睛?他们到哪里去了,一转身?

    ⑥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已不见踪影;一转身,天上的那座虹桥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水里的鱼已经没入深渊;一转身,父亲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青……

    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爱情一转身变成婚姻,诗一转身变成散文,羊群一转身变成毛衣……等一等,等一等,能否再转回来?

    1.本文描写了三次“转身”的动人情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

    2.标题“转身”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3.第4自然段,作者对秦岭深处的风光作了细致描写,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采取“概括——具体——概括”的结构模式,表达出了对真善美的热切追求。

    B.第1段“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一句中,“打捞”这个词用得极妙,与前文中的“人海”相呼应,说明人海茫茫,纵然可以寻找也不可能再找到她的影子。

    C.第2段“转身,就是永别”这句话,总括了个人体验与感悟,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同时也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D.本文的选材极具典型性,描写的几幅“转身”画面充满了真善美,收到了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E.本文主要采用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方式,深刻揭示了“转身”的内在意蕴,使文章的立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让人读之耳目一新。

    5.简要赏析最后一段中“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这句话,并根据文章内容,仿照这句话的句式再续写一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对比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各题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珠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氏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选自(南宋•康与之《昨梦录》)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渔人甚异之(________)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______)

    (3)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  (4)老人引杨氏入山(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渔人甚异之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

    B.以耕以蚕         以数谏故

    C.杨氏谢从之      水落而石出者

    D.不可取食于人也     生于忧患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甲乙文段都以人物的_________为线索,甲文段按______顺序进行记叙描写,乙文段是通过______来描写洞内生活情况的。

    5.甲乙文段所写的农民生活是有共同之处的,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共同点吗?你相信两文段所写生活的真实性吗?为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迎    燕

    (宋)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表现的是春燕与人之间一种亲近和谐的关系。

    B.首联写燕子秋去春来,筑巢于屋檐之下的生活习性。

    C.颔联中“不下旧帘遮”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清贫困窘,令人略感凄凉。

    D.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自然朴实,笔调平易浅近。

    2.用自己的话说说“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一句的意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