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选择题 15 题,判断题 1 题,填空题 2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16 题,中等难度 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5 题
  1. 在谈到道光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龚书铎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

    A. 广州 B. 香港岛

    C. 台湾 D. 辽东半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的歌词诞生于

    A.辛亥革命期间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争争气;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这首顺口溜便于我们记忆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左宗棠等人永载史册的共同因素是

    A.反抗外来侵略 B.促进中外交流

    C.打击走私贩毒 D.忠于封建王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综合分析浙江地名“青浦、慈溪”及下图资料,指向的史实是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林则徐虎门销烟

    C.火烧圆明园 D.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以下有关两次鸦片战争相同点的分析中,反映事件本质的一项是

    A.都是英国入侵广东沿海地区开始的 B.都曾威胁清政府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C.外国侵略者的武力挫败了清政府的抵抗 D.通过侵略战争打开和扩大中国市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诗词、对联与所反映的历史人物之间搭配正确的是

    A.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邓世昌

    B.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林则徐

    C.(对联)麟阁待劳臣,最难西域生还,万顷开荒成伟绩;凤池贻令子,喜听东山复起,一门济美极清时――郑成功

    D.(对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左宗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筹建的三支海军是(  )

    ①北洋海军  ②南洋海军  ③东海海军  ④福建海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八年级历史课上,老师在讲中华民国纪年换算时,学生小华站起来说他爷爷就生于民国时期,他爷爷今年(2013年)82周岁了。老师问:小华爷爷出生于民国多少年?正确回答应该是

    A.民国十年 B.民国二十年 C.民国三十年 D.民国四十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学习《新文化运动》一课时,如果你想更多的了解当时的情况,下列刊物中你该首选查阅的是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五四运动后期,爱国斗争的主力是(   )

    A.青年学生 B.无产阶级 C.商人 D.农民阶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北伐战争的最大成就是(    )

    A.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B.完成了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推动了全国工农运动的高涨       D.结束了军阀割据混战局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摄制组要拍一部反映南昌起义的电影,你认为下面哪些场景最有可能出现(   )

    ①叶挺、朱德、贺龙等人商讨起义计划   ②井冈山会师

    ③党中央召开会议,决定成立领导起义的前敌委员会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图反映的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件大事——井冈山会师。画中会师的双方是

    A.新四军——中国工农红军

    B.中国工农红军——北伐军

    C.北伐军——八路军

    D.南昌起义队伍——秋收起义队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1935年10月,毛泽东写的《七律·长征》中有“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诗句。诗中的“三军”指的是

    A.陆、海、空军

    B.红一、二、四方面军

    C.红一方面军

    D.红二方面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判断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后判断:

    人物

    阶层

    事件

    影响

    康有为

    资产阶级维新派

    戊戌变法

    具有爱国和进步意义,加快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孙中山

    资产阶级革命派

    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以下结论是从上表中得出的请打“A”;违背上表信息的请划“B”上表信息没涉及的,也得不出该结论的请划“C”。

    1.康有为和孙中山都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     (______)

    2.康有为领导的百日维新在中国社会上起了很好的思想启蒙作用。(______)

    3.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史上都具有进步意义。     (______)

    4.戊戌变法的失败使斗争转向了辛亥革命。             (______)

    5.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2 题
  1. 在下图中填:

    A.苏州

    B.重庆

    回答:图中通商口岸的地理分布与以往条约相比有什么变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下图中填出:

    A.红军1935年会师的地点

    B.红军1936年会师的地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刷印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                     

    ——李鸿章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

    材料三: …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先生和赛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鸿章的看法是什么?在这看法指引下他创办了哪些民用企业?

    (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派别的要求?为了达到这一要求,这一派别的人物发动了什么运动?

    (3)材料三的人物是谁?根据材料,他又主张怎样来救治旧中国?

    (4)综合上述材料,请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些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国贼曹汝霖等人。

    ——“五四”运动口号

    材料二:“在‘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缅怀先烈,进一步弘扬伟大的‘五四’精神,这对于激励广大青年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1924年,孙中山亲自批准将这样一幅对联贴在某校的大门上: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指出:“五四”运动具有怎样的性质?

    (2)在“五四”运动的革命洪流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准备了思想条件的事件是什么?

    (3)90多年来“五四”运动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五四”精神的内涵。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所学校的名称是什么?

    (5)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为完成革命任务,国共两党采取了什么军事行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下面年代轴,回答问题

    (1)请写出以上材料得出的历史信息。

    (2)台湾是在什么条约中被日本割占的?慈禧太后在见到“条约”中没有将她作为祸首惩办,大喜过望,还无耻的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里提到的“条约”是哪个条约?

    (3)造成以上局面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什么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以下是红色旅游重要景点的图片,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与中国共产党哪次重要会议有关?这次会议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2)图二遵义会议的召开给中国革命带来怎样的变化?

    (3)有人为图三井冈山设计的宣传推介语是:“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你认为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