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9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3 题,语言应用 3 题,情景默写 1 题,材料作文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题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被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构建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 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C. “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D. 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构建他人的数字化记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理立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B. 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

    C. 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D. 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

    B. 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

    C. 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

    D. 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知识产权是加快动能转换,结构优化的重要支撑。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要顺利跨越这个关口,就必须激发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就必须“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好知识产权的技术供给和制度供给的双重作用,通过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不断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通过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摘编自社论《播撒创新种子,守护创新中国——写在2018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启动之际》,《中国知识产权报》2018年4月20日)

    材料二:

    2011~2016年遭遇过专利侵权的比例(单位:%)

    (摘自知识产权发布研究中心《2017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

    材料三:

    继山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相继取得突破后,近日,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科研团队的“电化学脱嵌法从盐湖卤水提锂”技术专利,成功转让给一家科技公司,许可使用费超过1亿元,双方将共同组建平台公司,由平台公司具体负责专利的产业化。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科研创新工作偏重基础理论研究,拥有深厚研发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未能将智力资源转化成市场价值。根据市场发展趋势探寻科技创新方向、不断更新升级科技创新思路,正是提升专利质量、实现专利市场价值的核心之义。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打破高科技成果转化藩篱,鼓励高校对持有的科研成果采取转让、许可等方式进行转移转化、对高校以实践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王康等《创新为市场,转化显效益》,《中国知识产权报》2017年9月29日)

    材料四:

    在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过程中,高校普遍遇到了一些障碍。首先,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脱钩的矛盾长期存在。大学科研工作与企业技术创新在目标、路径、组织方式,评价标准及环境要求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高校的成果很难直接转化成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其次,成果转化的机制不畅。高校传统体系是为了适应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而设计制订的。对于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等社会服务方面的需求,现有体系在机构设置、管理制度、激励机制等方面匹配性不足。

    (摘编自胡罡等《地方研究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新探索》)

    1.下列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11年到2013年,科研单位遭遇侵权的比例由25.3%下降到13.4%,降幅较为明显,但2014年有微小回升,2015年则回落至8.4%。

    B. 2015年企业和高校遭遇侵权的比例较之以往四年有所提高,总体侵权比例也略有反弹;而2016年各项侵权比例均呈下降态势,总体遭遇侵权比例为10.7%。

    C. 2012年至2016年间,比例一直下降的仅有个人遭遇侵权这一项,企业、高校、科研单位以及总体这四项数据,均有回升的现象发生。

    D. 专利侵权总体比例的下降,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当然,我国专利数量的快速增长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专利侵权的比例。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只有大力倡导创新文化,提高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增加知识产权的技术供给,才能够形成全民尊重知识,诚信守法的社会风尚。

    B. 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判断科技创新方向,充分考虑、合理安排成果转化中企方的利益诉求,这样才能体现出大学科研工作的价值。

    C. 随着高校的科研团队与企业共同合作的创新路径日益受到重视,一些科技成果正被逐渐转化为可以实现市场价值的高质量专利。

    D. 高校在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的管理制度、评价标准等方面的不足,导致科研成果无法直接转化成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3.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哪些相关方协作?简述各方所起的作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文言文阅读。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传》)

    1.下列各选项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

    A. 无济于事   B. 人才济济   C. 直挂云帆济沧海   D. 赈济灾民

    2.下列各项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B. 何厌之有   C.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 以其无礼于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 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了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C. 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关键。

    D. 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秦晋联盟顷刻瓦解,晋国不得已而退兵。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戏曲既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在数百年前就_____了。突破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性。诚如某戏剧评论家所言,没有一位______的京剧名伶是靠模仿或重复而成就自己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作出巨大贡献。他眼界开阔,______,除唱腔、表演技巧之外,还从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可谓“剧剧有创新,剧剧有新腔”。尚小云、荀慧生、于连泉等人,也是因为具有超越前人的理想和切实的努力,不满足于停留在雷池之内______,才能够在强大的保守情绪的笼罩下突破藩篱,从而成为新流派的创始人。当然,戏曲的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是传承中的创新,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当代戏曲的发展,被创新精神的缺失所制约

    B. 当代戏曲的发展,因创新精神的缺失而被制约

    C. 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

    D. 创新精神的缺失,对当代戏曲发展起了制约作用

    2.一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寿终正寝      名噪一时      兼容并蓄      照猫画虎

    B. 无疾而终      名垂青史      兼容并蓄      按图索骥

    C. 寿终正寝      名垂青史      博采众长      照猫画虎

    D. 无疾而终      名噪一时      博采众长      按图索骥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B. 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C. 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都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D. 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我们才能探索出一条能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是某报社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如果您是重大事件的参加者,事故现场的目击者,业界内幕的打探者,社会热点的关爱者……请与我报“社会深度”栏目联系,本栏目长期公开征询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等着您的支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面是京东机器人智能配送货品工作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0个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中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烛之武退秦师》中秦晋两国围攻郑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深夜/有小河爬进你的梦/用清波痒酥酥地荡你的心绪/檐头滴雨/也会挤到你的桃花枕头上来/低吟浅唱出/许多已经淡忘的田园镜头/而蘑菇会在一个偶然的早晨.约会在密密的清枫林子里/学着你/悄悄品尝青色橄榄/三二只鹭鸶/扑散一缕缕密匝匝的雾丝/在一大片明净的水田里/寻觅你遗失在那里的流恋……

    平凡淡漠的故园旧貌,尘封已久的童年琐事,在很多时候,往往会因一种不经意的触动,沾惹出缕缕扯不断的情思……根据诗文点触,写一篇记忆家乡风物人情或童年生活的文章。

    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文中不得暴露真实的姓名和人名,否则扣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大风歌

    刘邦

    大凤起今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1.对这两首诗的比较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两首诗,都是即兴之作,“感于哀乐,缘事面发”,是内心真情的流露。

    B. 项诗是一首英雄末路的悲歌,刘诗是英雄得志的凯歌。

    C. 项诗有“千载不平之余愤”,刘诗表达了他既能创业又能守业的豪迈气概。

    D. 两首诗的风格都豪放,只是在表达感情时用词上不同。

    2.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