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情景默写 1 题,诗歌鉴赏 1 题,选择题 5 题,语言应用 2 题,命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美丽中国”的三个维度

    “美丽中国”宏伟目标的设定体现了人们对“美的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想愿景,是在一定的物质文明、社会发展进步基础上人们对精神文化家园的美好追求,是美的价值形态和幸福生活的实现路径。“美丽中国”的愿景主体是人,受益者同样是人,但要想实现中国之美的愿望,需要以整体的视野去审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共同进步是目标,和谐是路径,协同是手段。可以说,生态整体繁荣是“美丽中国”的基点,人的全面发展是“美丽中国”的最高价值目标。

    “美丽中国”的内涵包括了两部分内容,一是美的对象,即让谁变美丽的问题;二是美的内容,即究竟怎样美丽的问题。美丽的对象是“中国”,这是广义的具有指向意义的地域代名词,其内含了中国地域范围内的人、社会与自然三部分,所以说广义上的“美丽中国”就是美丽的人、美丽的社会与美丽的自然之统称。美丽的内容是从审美视域下审视中国的人、自然与社会,实现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的双繁荣。“美丽中国”内含了特殊的主客体活动及人们需求的改变。首先,审美需求是“美丽中国”的需求内源。我国改革开放 40 年来生产力的快速增长与物质产品的不断丰富刺激了人们对需求的改变,物质生活不再是需求中的唯一,以整体视野思考人的价值与幸福获得、自然界的价值与长久繁荣等一系列物质之上的精神追求与归属问题成为必然,需求具有了审美意义。其次,审美的人是“美丽中国”的主体。从关注物质需求的人变为具有审美需求和审美能力的人,主体在历史地变化着,“美丽中国”反映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主体的变化过程。最后,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之美是“美丽中国”的客体。人作为客体从审美意义上是指人自身素养的提升。审美意义上的自然是人工自然与自在自然的统称,因此其审美意义要体现二者的和谐与共融。审美意义上的社会是人与人的和谐共处、真诚相待,是公正、公平与正义的结合,同时也是“大家”与“小家”的互融互通。客体的人、自然、社会在“美丽中国”视域下成为审美意义的客体,它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与物质积累过程中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内容与价值目标。

    “美丽中国”倡导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其不仅是一种社会理念,更是哲学价值观,它要求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视角审视发展的目的与方式,从更深层次上提升人类的生存质量。人与自然和谐与协同共进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核心价值理念,体现为文化上的意识形式就是人与自然协同共进的价值观、人与自然友谊关系的伦理、生态技术主导发展的科技、人与自然主体间性的教育、体现自然之美与人文和谐之美的艺术、人与自然共同体视域下的美学理念。其实,无论哪个领域都需要以和谐与协同的价值理念为导向,而这正是生态文化的主体内容。“美丽中国”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建,是置于一定器物形式上的意识提升,其实质是文化的进步和对文明的超越。

    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01月24日11版)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美丽中国”是立体的,是人、自然、社会的统一,这三者需以和谐为本,走协同之路,趋向共同进步。

    B. “美丽中国”的“中国”从广义上是具有特定意义的地域名词,“美丽中国”更多地指向美丽的自然环境。

    C. 社会群体的和谐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D. “美丽中国”的内容是从审美领域下审视中国的人、自然、社会,实现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的共同繁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论证了幸福是物质生产丰富与精神生活愉悦的统一,“美丽中国”建设就是将物质美与精神美统一起来。

    B. 审美需求是“美丽中国”的需求内源,可知“美丽中国”的提出反映了民众心愿,来源于民众对中国发展和自身生活的审美需求。

    C. 美能促使社会文明向更高层次进步,在此基础上,作者论述了“美丽中国”是指文化的进步和对文明的超越。

    D. 文章三个自然段分别从关系维度、价值维度、文化维度对“美丽中国”展开论述,呈并列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美丽中国”的提出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与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社会发生的变化息息相关,与客观现实有着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 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美丽中国”不但是一种社会理念,而且是一种价值观念,其目的是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

    C. 审美的人是“美丽中国”的主体,意味着相对于物质需求,人们更应重视审美需求和审美能力。

    D. 在“美丽中国”的语境中,客体的人、自然、社会具有审美意义,体现历史的进步,时代的必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瞽  者

    他很年轻,面庞英俊白皙,手指修长精瘦,一身洗得发白的休闲牛仔装,也许,他是某座学府的莘莘学子中的一名。但他膝头的二胡告诉我,他眼前的世界,就像他戴着的那副黑框墨镜一样漆黑一团。现在他只能摸索着揉弦、运弓,向这个世界发出一串串无助的音符。

    渐渐地,心不在焉地听着的我有些讶异了。那一段段的琴音,竟是这样的饱满多姿,仿佛一只只纷飞的彩蝶,绕着他,绕着这繁华大街边上的一小片空旷,翩翩起舞

    不时有路过的人,在他面前的纸盒里投下一张纸币或几枚硬币。或许是觉察到了我这个倾听者的存在吧,他改变坐姿,居然把弓弦转向我的面前。

    “这位朋友,您,是否愿意点上一曲?”一句曼声低语,清晰地传到我耳中,“您不必往盒里放钱的。”

    “我?”彩蝶渐舞渐远,我不知所措起来。

    “您是外地的?”依旧是曼声低语,依旧是这样清晰地传到我的耳中,犹如一串小小的石子接连叩击一处幽谧的湖面。

    “是的。”我怔了怔。

    “那,一定是来自这条江的下游了。”

    我惊呆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他笑了,露出洁白整齐的牙齿。“您嗓音圆润,我猜,说的该是吴侬软语了。”

    我不禁点头,“你猜得对,你真是太灵敏了。”

    “失聪者目明,失明者耳聪。”他喟叹一声,继而端坐吟哦: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他告诉我,十多年前,他十三四岁的时候,邻居家来了江南的亲戚,这首歌谣就是那时一位非常可爱的江南小女孩教他的。

    关于江南,我们就从《江南可采莲》开始谈起。

    可是,我只剩一刻钟的时间了。在这座惊人庞大的著名城市转悠了一个多星期,我一无所获。我告诉他,我买了一张船票,就要起程顺流而下,现在应该动身了。

    他默不作声,神情似乎一暗。片刻之后,他又重新摆好架势。

    “我给您拉一首您最喜欢的曲子吧!为了这次萍水相逢的缘分。”

    我已经起身,不由得又坐了下来。“那就请为我拉一曲……拉一曲《二泉映月》吧。”

    “能不能换一首?”

    “为什么?”

    “《二泉映月》虽然柔中寓刚,但是太辛酸、太悲怆了。我已经多年不拉了。”他揽住弓弦,用一只手扶了一下脸上的墨镜,“我给您拉一首《春诗》怎么样?春天的春,诗篇的诗,春诗。”

    一段跌宕多姿的旋律,从他的手指间——不,仿佛是从他那副墨镜的两片黑色中跃出:明亮,辽阔,悠远……一片冬去春来、万物苏醒的景象,在我俩的眼前铺展开来。

    我悄悄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币,轻轻放入他面前的纸盒。

    在这座城市待了这么多天,我始终感到有那么一种遗憾,但在即将离开的最后时刻,我的遗憾忽然因为另一种莫名的获得而变得无关紧要起来

    曲终,我握了握他精瘦的手,起身迈步走开。身后旋又响起一段柔和的琴音,仿佛他的曼声低语,“祝您一路顺风……”

    1.第二段画线部分描写了琴音,请分析其表达特色。

    2.请简要概括瞽者的形象特点。

    3.文章结尾说“我的遗憾忽然因为另一种莫名的获得而变得无关紧要起来”,结合全文理解这句话的含意。

    4.简要分析“我”对瞽者的情感变化过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各题。

    归去来兮辞

    ①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②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节选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请息交以绝游   绝:断绝

    B. 或棹孤舟      棹:用浆划

    C. 帝乡不可期     期:期望

    D. 聊乘化以归尽   聊:无聊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悦亲戚之情话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B. 农人告余以春及      以勇气闻于诸侯

    C. 泉涓涓而始流       吾尝终日而思

    D. 将有事于西畴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例句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悦亲戚之情话

    A. 策扶老以流憩

    B. 屈贾谊于长沙

    C. 乐琴书以消忧

    D. 但以刘日薄西山

    4.下列对选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请息交以绝游”一句,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官场、腐败政治的厌恶和鄙弃。

    B.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既写出农村生机勃勃的景象,又表现了诗人的愉悦之情。

    C. 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收束全文,表现作者真实而复杂的人生感慨。

    D. 选段文字感情真挚,语言华丽多彩,音节铿锵,自然成韵,整齐中又见错落有致。

    5.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2)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表现作者回家途中愉悦畅快心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2)王勃《滕王阁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滕王阁所处的豫章故郡市井之富庶繁华,与柳永《望海潮》中的“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有异曲同工之妙。

    (3)《阿房宫赋》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对偶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摊破浣溪沙

    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峡暮,接天流。

    “春恨锁重楼”中“恨”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恨”传达出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情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都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赍( jī)发     多舛(chuǎn)     战战兢兢      滑稽可笑

    B. 迤逦(yǐ lǐ)    央浼(miǎn )    哀声叹气      茕茕孑立

    C. 氽(tǔn )着    决(jué)起     通霄做梦      安然无恙

    D. 稔(rěn )熟     耘籽( zǐ )     性情孤癖      穷且益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把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B. 《西厢记》写书生张珙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普救寺乌鸟私情,私下结为夫妻的爱情故事。

    C. 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了爱情,双双殉情。在两人的灵柩前,不共戴天的两个家族最终和解。

    D. 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李小二夫妻对林冲非常热情,但林冲却怕连累他们,表现了林冲身在危难之中,依然不顾自己的苦难,一心为别人着想的高贵品质。

    B. 别里科夫从封闭、怀旧、胆小、多疑的性格行为上看,他的所谓“性情孤僻”,其实是逃避外界活生生的生活。

    C. 李小二面告陆谦四人密商之事,犹如鼓风机煽起了林冲内心深处潜在的怒火,反抗的种子猛然爆发出来。

    D. 为了重现《边城》小说里茶峒古镇的人文景观,打造“书里边城”,花垣县已着手筹资达2.8亿元左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又因为《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所以又称骚体。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

    B. 《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其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讲求藻饰。

    C.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所著。

    D. 表,古代奏章的一种,多用于臣向君陈情言事,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林冲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_____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和毡笠放在供桌上。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

    ①入得里面看时殿上塑着一尊金甲山神,两边一个判官,一个小鬼,侧边堆着一堆纸。

    ②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③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

    ④团团看来,又没邻舍,又无庙主。

    ⑤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

    A. ⑤③④①②

    B. ④⑤③①②

    C. ④⑤③②①

    D. ⑤③②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参照示例对“和谐”的理解和表达,请你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选择一个,写出自己的理解。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30个字。

    示例:和谐是一个优美的音符,为社会谱写了动听的乐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校期末清点财产时,对学生课桌的损坏情况作了统计,请你根据下面表格中的信息,写出一条结论,并向学校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课桌状况

    损坏严重

    损坏较重

    损坏较轻

    完好无损

    占课桌百分比

    10%

    35%

    25%

    30%

    (1)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请以“这里也有精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自主确定立意,精心选材,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