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4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26 题,中等难度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4 题
  1. 《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这一描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中国古代著名战役不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A.牧野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结束三国分裂局面,统一天下的是 (    )

    A.魏国 B.蜀国 C.吴国 D.西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两幅图片代表了中国古代不同地域的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图1、图2居住的主人分别代表了

    A.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 B.北京人、河姆渡居民

    C.山顶洞人、半坡居民 D.北京人、山顶洞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下列哪一项不是传说中炎帝的贡献

    A.教民开荒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

    B.教民挖掘水井,创造文字,制作音律,发明算盘

    C.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交换物品

    D.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有一位传说中的人物为治理黄河水患,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历经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水患,得到民众爱戴。这位杰出人物是

    A.尧 B.舜 C.禹 D.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关于夏商周三朝灭亡的相同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A.轻徭薄赋政策之下国库困乏 B.统治残暴,激起了国人反抗

    C.改革内政,激化了阶级矛盾 D.以法家思想治国,激起民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春秋时期社会处于动荡状态,大的诸侯势力崛起。曾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8级大地震,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失,而处于震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却没有损毁和垮塌。对这一水利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蜀郡郡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的工程

    B.此工程使云贵高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

    C.此工程具有防洪、灌溉、水运等综合性水利功能

    D.都江堰建成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小明同学编写了历史课本剧《孔子》的以下台词,下列台词符合孔子思想主张的是

    A.“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B.人们要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残害生命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得民心者得天下

    D.要以德治国,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体察民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所示疆域四至对应的朝代是

    A.夏 B.西周 C.秦朝 D.东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秦律中的刑罚,有鞭笞之刑,有苦役流放之刑,有斩足、宫、劓、黥等残害肢体的肉刑,还有车裂、腰斩、活埋等10多种死刑。这说明秦朝的法律

    A.比较宽松量刑较轻 B.非常残酷严刑峻法

    C.对盗窃者加重处罚 D.缺乏统一判罚标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农民起义通常是指农民阶级发动的武装反抗斗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商汤起兵攻伐夏王桀

    C.刘邦、项羽起义 D.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自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后,秉承共商、共享、共建原则,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项目建设、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等方面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合作,六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以下史料,与我国古代丝绸之路开通有关的是

    A.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史记·货殖列传》)

    B.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后汉书》所载汉顺帝末年童谣)

    C.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汉书》)

    D.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礼记·礼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汉朝时期,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进步。如图是出现于汉代的一种新式农具,它的主要用途是

    A.播种 B.收割 C.灌溉 D.耕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汉武帝为了削弱诸侯王的势力,采纳主父偃建议推行

    A.分封制 B.推恩令 C.郡县制 D.焚书坑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与光武帝及“光武中兴”无关的是

    A.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 B.多次下令释放奴婢

    C.并郡县,裁官员,治贪污 D.外戚和宦官交替辅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两汉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推动科技文化取得突出成就。下列成就不属于两汉的是

    A.代表青铜制造高超工艺的司母戊鼎

    B.为世界文明作出贡献的造纸术发明

    C.提出要对症治疗的《伤寒杂病论》

    D.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文化,在社会、思想、文学以及建筑、雕刻、绘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下列体现佛教建筑特征的是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在历史课上,同学们就三国鼎立的史实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A.官渡之战为曹操后来统一北方奠基

    B.三国鼎立中的三国指魏、蜀汉、吴国

    C.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形成奠定基础

    D.刘备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东晋灭亡后,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历史上称为“南朝”。这些王朝的都城都在

    A.洛阳 B.建康 C.官渡 D.建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提到了西晋永嘉五年(311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西晋时北方人民南迁主要是因为

    A.北方战乱频繁 B.政府统一组织迁徙

    C.南方经济发达 D.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成语故事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成语源于

    A.巨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长平之战 D.淝水之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某班学生正在拍摄一部以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为主题的故事片,电影中的主角最有可能是

    A.商鞅 B.司马迁 C.王羲之 D.祖冲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旧有社会秩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新的社会秩序还没有完全确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都处于急剧变化的状态,这是一个大变革时代。

    材料二  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之类的书籍。他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而汉武帝则采纳董仲舒的建议,重视教育,在中央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国学。

    (1)阅读材料一,分别举一例东周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大变革的史实。

    (2)材料二中秦始皇和汉武帝以怎样的不同方式对待儒家思想?指出他们这样做的共同目的。

    (3)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材料三  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自汉高祖开始,历经惠帝、文帝及景帝几代统治者,先后执行了六七十年,至武帝时已是“海内殷富,国力充实”。

    (1)材料一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三方面措施?分别指出三方面措施对秦朝的影响。

    (2)材料二说明当时的社会处于怎样的境况?

    (3)阅读材料三,与秦末的统治政策相比,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好在哪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或提示,结合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北击匈奴固边陲)

    秦末汉初,游牧于蒙古草原的匈奴族,在首领冒顿单于的率领下,统一了蒙古草原,并不断南下袭扰。

    (1)结合“和”与“战”的各一例史实,说明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关系。

    (矢志不渝守初心)

    阅读下侧敦煌壁画《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

    张謇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敦煌壁画)

    (2)张骞曾两次出使西域,被匈奴扣留了10余年,但他仍坚持完成使命。他的这种精神对青年学生有什么启示?

    (民族交融传佳话)

    在他统治期间,采取一系列措施,要求鲜卑官员说汉话,改鲜卑姓为汉姓,以汉服代替鲜卑服,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等。

    (3)上述内容措施出自哪次改革?这次改革有何积极意义?

    (团结和睦大家庭)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三个离不开”思想是党、国家和人民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做好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重要指导思想。

    (4)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是什么?学史鉴今,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民族意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