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1 题,其中:
选择题 5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句子默写 1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5 题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当睁只眼闭只眼的“差不多先生”,还是做敢于亮剑的“啄木鸟先生”,不仅关乎党性原则,更关乎个人作风,那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想法可以休矣。

    B. 我市挂牌“新三板”的电商企业“温都猫",先后与中国石化、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国企建立战略伙件关系,在产品销售、平台建设、用户开发展开多种形式的合作。

    C. 谁也无法否认,今天我们人类已经再度处于能源革命的前夜,这将是一场以煤炭和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的减量革命,同时,也会是一场化石能源本身的绿色革命。

    D. 作为一名干部,为人情所困,为利益所惑,怕结怨树敌,怕引火烧身,都是私心杂念在作怪所致,其实质是一种精致的利己主义,一种不作为、不担当的言僚主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诗句中,与“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B.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C.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D.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初唐前期,诗歌创作仍受齐梁诗风的影响,以清新质朴的诗风为主。

    B. 盛唐时期,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高适、岑参的边塞诗,开拓了唐诗的题材。

    C. 李白的诗歌既有奇异瑰丽的浪漫笔调,又有真挚质朴的人情味,韩愈赞美其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自己却爱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D. 晚唐诗坛余晖绚烂,杜牧的诗构思缜密,曲折隐晦,辞藻精丽,李商隐的诗清新俊逸,于拗折峭健之中现风华掩映之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成为文化世家的必要条件是家庭有着   ▲   的文化底蕴。北宋最著名的文化世家非苏氏一门莫属,父亲苏洵发奋苦读、勤于笔耕的美名   ▲   ,而苏轼和苏辙两兄弟在文坛的影响更是超过了父亲,真可谓   ▲  

    A. 深厚  家喻户晓  长江后浪推前浪

    B. 深厚  不言而喻  这山望着那山高

    C. 深重  不言而喻  长江后浪推前浪

    D. 深重  家喻户晓  这山望着那山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我们总是埋怨这世界太喧闹,让我们静不下心来专注一个目标、一项事业。怎样才能静下心来?   ▲     ▲     ▲     ▲     ▲     ▲   。这世界的一切喧闹,原本都是心闹。

    ①世界再喧闹我们也要听得见自己内心的声响

    ②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

    ③静得听得见一根针掉落的声音时

    ④关键看我们的内心

    ⑤我们才能听得见内心的梦想和希望

    ⑥只有当我们的心静了

    A. ①②⑥③⑤④   B. ①⑥②③⑤④

    C. ④①②⑥③⑤   D. ④⑥③⑤②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父亲的电话

    芦芙荭

    父亲真是老了,耳朵越来越聋,你在他耳朵旁扔个炮仗他都不会有任何反应。

    以前,闲下来时,他会到村口的老槐树下,和大家说些家长里短,听听村子里的大情小事。或者一个人泡一缸子老茶,抱着收音机,坐在院子里听花鼓戏,听秦腔。一声狗叫,他都能分清是谁家的狗。可现在,他的耳朵什么也听不进去了,好像在里面修了铜墙铁壁。树上的鸟不再叽叽喳喳了,鸡不鸣,狗不叫了。世界于他来说,只有一个字:静。

    那时,母亲的身体还好。我们给家里打电话时,就打给她。然后,母亲再把我们通话的内容及问候,借助手势以及他们一起生活几十年的经验,传达给父亲。

    父亲耳朵聋,口齿却非常清晰。他声音洪亮。母亲比画一句,他就会嗯,哦,唉,呀地说一句,以表示母亲转述的话他听明白了。末了,他就会对母亲说,告诉儿子,我们啥都好着哩,放心吧。”

    自从父亲的耳朵聋了之后,我们几乎很少和他说话了。许多时候,他总是答非所问。和他说话,说了等于没说。

    但父亲并不是不说话了。比如喂猪,喂羊,喂鸡时,父亲就会情不自禁地和它们说:“狗东西,这么好的吃食,还挑挑拣拣的。”或者说:“别抢呀,都有份的。”这样的话,他能絮絮叨叨说上半天。

    父亲年轻时,脾气不怎么好,而母亲呢爱唠叨。两个人常常因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一言不合就吵吵起来。那时候父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烦不烦呀,整天就跟个麻雀似的叽叽喳喳个没完。现在,父亲的耳朵聋了,母亲一下子也安静了下来,母亲说什么父亲都听不见,就不说了。倒是父亲说什么,她都言听计从,像个小媳妇似的。

    有一次过节回家,我们和母亲开玩笑说:“娘,你看爹现在的样子像不像个领导,说啥你都听,他让你干啥你就干啥。”母亲说:“你以为他能?我是让着他。现在,他什么都听不见了,和他吵他听不见,骂他他也听不见。他现在就剩下一张嘴了。”

    父亲的耳朵聋了,家里的氛围却是越来越和谐了。

    过年时,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又说又笑的,父亲坐在那里,虽然听不见我们说什么,但见我们笑,他也跟着笑。他将他的孙子抱在怀里,掏出一个红包塞进孙子的手里。孙子拿着红包,将嘴凑近他的耳朵说,谢谢爷爷。这一次,父亲竟然听懂了,说,不用谢!

    我们大家都笑,说父亲这句话是胡蒙对的。

    春天的时候,母亲病了。中风。事先没有一点征兆。一切都来得很突然。

    从医院里出来时,母亲留下了后遗症。说话口齿不清,每说一句话都相当费力。她坐在轮椅上,经常为要一件东西,或者要办什么事,憋得脸红脖子粗。而我们却不知所云。倒是父亲,母亲说什么,他一下子就听懂了。父亲说,你娘说,她出院了,这病一时半会儿不会死,也好不了多快。她说你们都耽误了这长时间了,你们都有自己的工作,该回去上班了。

    听了父亲翻译过来母亲的话,我们一时不知说什么好。说真的,我们去上班了,家里怎么能放心得下?母亲能听见我们说的话,却表达不出来,而父亲能表达,却听不见我们说什么。这以后,就是给家里打个电话,也是个问题。

    父亲见我们愣在那里,似乎明白了我们的意思,他说:“你们放心上班去吧。我虽然耳朵背,可我身体好着呢。我能照看你娘的。你们也别担心,你母亲说不了,可耳朵灵,我呢,听不见,却还能说。以后你们打电话了,我们两个人合起来接听。”

    为了证明这种办法可行,我们进行了一项模拟实验:我们将母亲的手机放在了她的轮椅旁,拨响了电话,母亲听见电话铃声响起时,通过肢体动作将这个信息传递给了父亲。父亲拿起电话接通后,直接放到了嘴边。他说,你娘好着呢,我也好着呢,放心吧。

    然后挂了电话。

    回到城里,每次给家里打电话时,那个画面一直就在我的脑子里,像电影一样。而且,每次电话接通,父亲永远都是那句话:“你娘好着呢,我也好着呢,放心吧。”

    而我,几乎什么也不用说。

    (摘编自《百花园》)

    1.请简要分析在“父亲”耳聋后,“家里的氛围却是越来越和谐”的原因。

    2.简要分析小说第二段的作用。

    3.请结合全文,理解“而我,几乎什么也不用说”这句话的深层意蕴。

    4.小说以“父亲的电话”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至少还有记忆

    刘瑜

    最近,看了一部话剧《弗罗斯特》。该剧是对1977年一场电视访谈半写实、半虚构的舞台重构,访谈者是英国脱口秀主持人弗罗斯特,被访谈者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虽然当时水门事件已经过去了5年,尼克松也下台了3年,但是尼克松从来没有真正承认过错误。弗罗斯特雄心勃勃地想迫使尼克松在访谈中认错,而尼克松步步为营,将弗罗斯特咄咄逼人的提问转化为自我辩护,但最终还是“战败”了,在亿万电视观众面前出尽洋相,不得不缴械投降。

    这个故事的主题,用最简洁的话说就是:不忘记,不原谅。

    尼克松30年前的错误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在公众的记忆中消失,西方文化中公众对政治家过错“耿耿于怀”的态度令我感慨。虽然尼克松在世时就受到了政治的、舆论的惩罚,但他并没有因此得到救赎,几十年来人们从没有忘记向已经落入“井底”的他扔“石头”。要许多习惯领导特权的人来说,美国总统对竞选对手进行窃听,好像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丑闻。但是美国社会没有这种“宽容”,支持率的自由落体、弹劾的压力、甚至入狱的威胁,迅速将尼克松抛入历史的垃圾堆。

    “不忘记、不原谅”的表现,就是各类文化产品中反思主题反反复复的出现。拿水门事件来说,电影《尼克松》《迪克》《所有总统的人》都有对水门事件的再现和反思,电视片《辛普森》《X档案》《福图拉马》中也都有反映水门事件的剧情。当然,文化产业对政治错误最不依不饶的典型,还是越战的“文化工业”。且不说书籍、电视、歌曲、漫画等,就拿电影一项来说,作品就已经汗牛充栋,如奥利弗•斯通的越战三部曲。

    可以看出,在人类天生的健忘倾向面前,文化产业主动承担了守护记忆、背负记忆、传载记忆的责任。面对权力社会可能手无寸铁,但是至少还有记忆。相比之下,中国有多少文艺作品在守护我们的集体记忆呢?“三年自然灾害”死亡成千上百万,我们有几部电影反映那些苦难?面对血流成河的土改、镇反、文革、四清,我们的奥利弗·斯通在哪里?在《大话西游》里?在《无极》和《遍城尽带黄金甲》里?权力固然封锁了记忆,但是社会本身、公众本身又有多少回忆的冲动、诉说的冲动、用历史的火炬去照亮未来的黑暗的冲动?

    对于历史的伤痛,我们习惯于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何必揭历史的伤疤”;对于哪怕映射这一伤疤的文艺作品,我们涂抹着西方解构主义、荒诞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口红的嘴巴又说,“这种宏大叙事是多么的土气”。但是,如果对生命和痛苦的漠视可以体现在我们对待历史的态度里,它同样可以体现到我们对现实的态度里。事实上,当我们的文艺作品用五光十色的豁达、诗意、颓废、华丽、放荡、恶搞去包裹怯懦时,它正在体现到我们对现实的态度里。

    当然,《弗罗斯特》这样的作品集中出现在这几年,绝非巧合。显然,这些作品的编剧导演都或多或少有影射当代政治尤其是伊战的意图。也许,历史的妙处正在于此:它不仅是关于过去的事件,还可以是关于现实和未来的寓言。

    (选自《民主的细节》,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2.作者认为“不忘记,不原谅”在中国鲜有表现的原因有哪些?

    3.“它不仅是关于过去的事件,还可以是关于现实和未来的寓言。”这句话包含了哪些深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小题。

    送黎六郎赴阳翟少府

    韦应物

    试吏向嵩阳,春山踯躅①芳。腰垂新绶色,衣满旧芸香②。

    乔树别时绿,客程关外长。只应传善政,日夕慰高堂。

    (注)①踯躅:杜鹃花的别名,又名映山红。②芸香:书香。芸草香味能杀死书虫,读书人就把其夹在书中,时间久了书也有了这种味道。

    1.请简析首联的作用。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九龄传

    张九龄,字子寿,一名博物。九龄幼聪敏,善属文。年十三,以书干广州刺史王方庆,大嗟赏之,曰:“此子必能致远。”

    开元十年,三迁司勋员外郎。时张说为中书令,与九龄同姓,叙为昭穆,尤亲重之。十三年,车驾东巡,行封禅之礼。说自定侍从升山之官,多引两省录事主书及己之所亲摄官而上,遂加特进阶,超授五品。初,令九龄草诏,九龄言于说曰:“官爵者,天下之公器,德望为先,劳旧次焉。若颠倒衣裳,则讥谤起矣。唯令公审筹之,无贻后悔也。”竟不从。及制出,内外甚咎于说。

    初,张说知集贤院事,常荐九龄堪为学士,以备顾问。时范阳节度使张守珪以裨将安禄山讨奚、契丹败衄,执送京师,请行朝典。九龄奏曰:“禄山狼子野心,面有逆相,臣请因罪戮之,冀绝后患。”上曰:“卿勿以王夷甫知石勒故事,误害忠良。”遂放归籓。二十三年,加金紫光禄大夫,累封始兴县伯。李林甫自无学术,以九龄文行为上所知,心颇忌之。乃引牛仙客知政事,九龄屡言不可,帝不悦。二十四年,迁尚书右丞相,罢知政事。后宰执每荐引公卿,上必问:“风度得如九龄否?”

    九龄为中书令时,天长节百僚上寿,多献珍异,唯九龄进《金镜录》五卷,言前古兴废之道,上赏异之。又与中书侍郎严挺之、尚书左丞袁仁敬、右庶子梁升卿、御史中丞卢怡结交友善。挺之等有才干,而交道终始不渝,甚为当时之所称。至德初,上皇在蜀,思九龄之先觉,下诏褒赠。

    (《旧唐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惟令公审筹之,无贻后悔也       贻:造成,遗留

    B. 竟不从                   竟:竟然

    C. 卿勿以王夷甫知石勒故事         故事:旧例

    D. 下诏褒赠                   褒:褒奖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说利用皇帝泰山封禅的机会,推荐和自己亲近的官员代理官职登山,并对他们特别加以晋级,张九龄认为这样做会引来非议和指责。

    B. 张九龄认为要防患于未然,处死安禄山,但皇上特别赦免了他,后来玄宗到了蜀地,才体会到张九龄的先知先觉。

    C. 张九龄的品行被皇帝赏识,而李林甫不学无术又妒忌他,于是张九龄只好推荐牛仙客担任知政事。

    D. 中书侍郎严挺之、尚书左丞袁仁敬、右庶子梁升卿、御史中丞卢怡都是有才干的人,他们与张九龄的交情被世人广泛地称道。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唯九龄进《金镜录》五卷,言前古兴废之道,上赏异之。

    (2)初,张说知集贤院事,常荐九龄堪为学士,以备顾问。

    4.用几个短语概括张九龄的主要品质。(不超过20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

    (2)________________,山形依旧枕寒流。

    (3)但将酩酊酬佳节,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

    (5)________________,长笛一声人倚楼。

    (6)槲叶落山路,________________。

    (7)日日花前常病酒,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小楼吹彻玉笙寒。

    (9)君子病无能焉,________________。

    (10)反而登舟,放乎中流,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有人认为追求好的名声是理所当然的,也有人认为追求好的名声是一种负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