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15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从1946年下半年到1949年9月的3年中,烟台各县大批支前民工随军支前,先后支援了鲁南战役、孟良崮战役、潍县战役、济南战役、准海战役、渡江战役等.以上信息表明了上述战役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是

    A. 国民党军队战斗力低下

    B. 国民党统治腐败

    C. 人民群众积极拥护和支持

    D. 解放军作战方针正确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自古以来,达州儿女就具有一颗爱国心。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军队在东北寻衅”达城人民立即宣布抵制日货,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群众运动。下列哪一选项描述的是日本这次寻衅的结果?(  )

    A. “蛐蛐叫喊夜深长,茄子下来菊花黄;每到八月过中秋,小鬼便占领沈阳”

    B.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

    C. “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

    D.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探寻历史原因和结果的逻辑关系,对历史进行合理解释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原因

    结果

    A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B

    辛亥革命

    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流行

    C

    北伐战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D

    国共合作

    解放战争胜利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近年来,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难能可贵。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由此最能说明

    A. 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B. 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C. 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然积极抗日

    D.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蒋介石电文:“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怕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材料说明台儿庄大捷的原因是

    A. 全民族团结抗战

    B. 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战

    C. 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战

    D. 华侨华人支援抗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艺术作品集中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真正面貌,下列作品所反映的主题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鲁迅《狂人日记》

    B. 徐悲鸿《愚公移山》

    C. 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D. 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的汗水书写着水不褪色的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这个新时代是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D.社会主义建设时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太平天国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运动都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这“新情况”是指

    A.中央军队和地方武装的联合围剿 B.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C.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D.敌人的长期封锁围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中国共产党及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与一座山的名字紧紧相连,这座山就是被称为“革命摇篮”的井冈山。关于井冈山,下列对其判断正确的是

    ①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起点

    ②在这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③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④首先开展了中国历史上的土地革命运动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哪些事件能体现革命党人对北洋政府黑暗统治的抗争?

    ①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并参加国会选举②孙中山等发动二次革命

    ③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并实行总统制④蔡锷等人发动护国战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作家魏巍曾写道:“它是地球上的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这条诗意而壮美的红飘带背后,是皑皑白雪、茫茫草地、涛涛江河,是饥饿、寒冷、疾病、硝烟,是理想、信念、意志……”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红军长征 D.井冈山会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47年8月7日,刘伯承邓小平发出命令:勇往直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千里跃进大别山!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战胜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胜利到达大别山区。这次胜利进军

    A.严重威胁了南京和武汉 B.开辟了陕甘宁解放区

    C.开辟了晋冀鲁豫根据地 D.解放了东北全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902年伦敦《泰晤士报》报道说,慈禧太后在接见驻华公使和公使夫人时“抽泣哽噎

    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的错误,她后悔莫及。”早在1901年初,慈禧就曾借光绪之名下语,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因此,时人激愤地指斥清廷已成为了“洋人的朝廷”。下列能说明清廷已成为“洋人朝廷”的主要依据是(  )

    A.开放沿海通商口岸 B.纵容列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允许列强开设工厂 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邓小平曾说:“这无疑是一次伟大的胜利,这胜利表示了敌人在长江以南的一支最大的最有组织的力量的覆灭”。这里的“伟大的胜利”是指

    A.辽沈战役的胜利

    B.淮海战役的胜利

    C.平津战役的胜利

    D.渡江战役的胜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某可卡因(毒品)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美国允许可卡因(毒品)合法化,还需支付巨额战争赔款。……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中期的中国的确发生过。”下列哪一条约迫使清政府承认“可卡因(毒品)合法化”?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如图是近代中国四种经济成分——自然经济、洋务企业、民族企业、外资企业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图中序号依次对应的是

    A.1自然经济  2民族企业  3洋务企业  4外资企业

    B.1自然经济  2外资企业  3洋务企业  4民族企业

    C.1洋务企业  2外资企业  3自然经济  4民族企业

    D.1外资企业  2自然经济  3民族企业  4洋务企业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载体。观察如图,图中所示起义的重大历史意义是

    A.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

    B.使腐朽的清王朝走向灭亡

    C.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口号是供人们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具有明显的特定时代气息。下列口号中属于五四运动时期的是( )

    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③取消“二十一条”

    ④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号外是一种临吋编印的报刊,一般在当日有突发重大新闻时出版。根据《新华日报•号外》(如下图)可以推断(  )

    ①此号外的出版时间应该在1945年

    ②该宣言可能由中美苏三国共同发表

    ③当天日本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

    ④此时中国抗日战争已经持续14年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毛泽东一次出行前指示:“党内绝对不要依靠谈判,绝对不要希望国民党发善心,它是不会发善心的。”下列事件证实了毛泽东的论断的是(        )

    A. 蒋介石亲赴西安督促张、杨剿灭红军   B. 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全面内战

    C. 蒋介石对中央根据地发动“围剿”   D. “双十协定”的签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14年奋斗,中国军民取得抗日战争最终胜利。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地认识和平的珍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惟欲征服支那(日本对中国的蔑称),必先征服满(满洲)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国征服,则其他如小中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是世界知东亚为我国之东亚,永不敢向我侵犯。

    ——《田中奏折》

    材料二  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共的军队从最初的约4万人,经过不足8年时间,就发展到近百万之众。除了中共战略战术运用的成功之外,中共在敌后能够与农民打成一片,取得其拥护和支持,至为关键。

    ——摘编自杨奎松《抗战期间国共两党的敌后游击战》

    材料三  海外侨胞从七七事变到1940年底就组织了大型救国团体649个。广大侨胞节衣缩食,踊跃捐款捐物,至1941年初捐揿就达26亿元国币,……据统计,光南洋华侨回国的3000多名机工中为国捐躯就达1000多名,战后复原返回者仅1/3。

    ——摘编自缪慈潮《爱国主义——全民族抗战的光辉旗帜》

    材料四  (日本在战争时期)国内大米生产量最高年1939年为1150万吨,到1945年只有660万吨。为了解决供需矛盾,除加强对殖民地掠夺外,从1940年开始,实行粮食配给制,规定成人一人一天的供应标准为330克(1945年时减到300克),副食、蔬菜也都有严格规定。人民生活最基本的温饱问题根本得不到保证。

    ——张劲松、李保安《日本军事法西斯主义与战争经济》

    材料五  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田中奏折》筹划的侵略步骤。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开始“征服”中国的时间和事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抗战时期,中共部队迅速发展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举正面战争和敌后战场作战的例子。

    (3)根据材料三,指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之一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指出这场战争给日本国内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日本政府是如何应对的?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今天我们应如何以史为鉴,展望未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这是一页沉重的历史,记载着一个悲壮的故事,铁甲与热血铸造着民族铮骨,大地和长夜激荡着忠魂浩气,1840—历史将永远不会忘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鸦片流毒,为害甚巨)

    材料一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记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炮子谣》

    (虎门禁烟,扬眉吐气)

    材料二 

    (战火燃起,国门洞开)

    材料三  据《广州百年大事》记载:“1842年8月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口岸;英商货物税须经双方协商。1843年10月,中英《虎门条约》签订,外国人获特权。领土主权遭破坏,中国近代史开端。”

    (铭记历史,提升认识)

    材料四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危害。面对鸦片走私,中国有何反应?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重大事件?这一事件的领导者是谁?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位“领导者”?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土地问题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把每亩土地按每年产量的多少,分为上、中、下三级九等,然后把好田坏田互相搭配,好坏各一半,按人口平均分配。

    ——李侃、李时岳等著《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欧美为甚不能解决社会问题?因为没有解决土地问题。……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有,这于国计民生,皆有大益。

    ——摘自孙中山《民报》创刊周年大会的演说

    材料三       

    (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哪个文件?分析该文件无法实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为解决欧美国家没能解决的社会问题而提出的经济主张及其意义。

    (3)材料三所示内容是哪个政党的政治纲领?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对材料三所示内容作了怎样的概括?

    (4)综合上述材料,新时代的中国应该怎样解决民生问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